※
張三豐急切問道:“岱岩他現在在哪裏?”
那鎮山弟子道:“啟稟師祖,俞三師叔此刻正在山下的知客亭,由龍門鏢局的人看護。”
宋遠橋當即道:“師傅,我去將三弟接迴來。”
墨玄機跟著站出來:“我也一塊兒去。”
張三豐點了點頭,說道:“也好,你們倆就一塊兒去吧。”
當下,兩人也不囉嗦,帶了幾名弟子,徑往山下而去。
就在宋遠橋和墨玄機下山之時,武當山下的知客亭又迎來一撥人馬,為首之人赫然便是宋遠橋。
老遠瞧見這撥人馬,都大錦連忙迎上前去,拱手道:“原來是武當七俠之首的宋遠橋大俠,久仰久仰。在下龍門鏢局總鏢頭都大錦,當年的泰山大會,在下曾遠遠欣賞過大俠的風采,至今記憶猶新。”
宋遠橋道:“都總鏢頭不必客氣,宋某得知三弟俞岱岩身中劇毒,特來迎接。”
說罷,他看也不看都大錦,徑自走到轎子旁邊,將中毒昏迷的俞岱岩翻了兩下,似是在找什麽東西。
見宋遠橋如此傲慢,都大錦也不以為意,心想人家是武當大俠,自恃身份,看不起他一個小鏢頭也屬正常。
宋遠橋沒有找到要找的東西,臉色變了變,隨即說道:“我三弟身中劇毒,要立刻送上山施救,恕不招待。”
語畢,連手都懶得拱一下,便令身後幾名弟子抬起轎子就走。
都大錦連忙將他攔住,說道:“宋大俠,你們既然有要事,在下也不便打擾,不過一行有一行的規矩,我們既然已經把鏢送到,便請大俠你畫個押,以此作為證明。”
說著,他遂從懷裏取出紙筆,讓宋遠橋畫押。
宋遠橋不耐煩地拿過筆,草草簽下名字,便即轉身而走。
剛走出幾步,他又摸出一錠金元寶,扔給都大錦,說道:“這個打賞你吃酒。”
話音落下,再次轉身而走,仿佛是在打發叫花子一般。
都大錦接過金元寶,正想叫住他說點什麽,忽然摸到金元寶上的指印,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後話也隨之吞了迴去。
旁邊,一個趟子手道:“武當派的人真是傲慢無禮,我們千裏迢迢送俞三俠迴來,居然食宿都不留。”
都大錦道:“算了,咱們畢竟是少林派的人,上武當山不太方便。走吧。”
“是,總鏢頭。”
趟子手們齊齊應了一聲,便即打道返迴。
另一邊,宋遠橋率人將俞岱岩接走後,並沒有直接上武當山,而是走岔道拐去了另一個方向。
大約走出三四裏,宋遠橋便撕下人皮麵具,摘下頭上的假發和帽子,露出了廬山真麵目。
原來,他並不是宋遠橋,而是一個光頭和尚。
這個光頭和尚名叫宇文策,乃是西域金剛門之人,效力於汝陽王府。他此來武當山截胡俞岱岩,目的正是為了得到屠龍刀。沒想到,屠龍刀並不在俞岱岩身上,因此他打算先將人劫走,然後慢慢逼問。
撕下人皮麵具後,宇文策遂令手下將轎子放下,然後一把抓住俞岱岩的衣襟,將他提了出來,繼而一臉兇神惡煞地問道:“說,屠龍刀在哪裏?老實交代,否則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俞岱岩中了殷素素的蚊須針,又被殷野王偷襲打了兩掌,一身傷勢著實不輕,整個人都迷迷糊糊的,此刻聽到有人問他屠龍刀的下落,他自然下意識迴答道:“我……我不知道。”
聽到這話,宇文策頓時大怒,當即右手一探,手指微屈,倏然抓向俞岱岩的右臂。
下一瞬,隻聽得“哢嚓”一聲,俞岱岩的右臂便應聲而斷。
“啊!”
吃痛之下,俞岱岩頓時大聲慘叫出來,神誌也隨之清醒了幾分。看清這些人的身形相貌,他不禁心下發狠,罵道:“別說我不知道屠龍刀的下落,就算我知道,也絕不會告訴你們這幫惡徒。”
再又聽到這話,宇文策更是怒上加怒,再次探手一抓,拿向俞岱岩的左臂。
“哢嚓!”
又是一道骨裂之聲,俞岱岩的左臂也斷了。
“啊!”
他再次痛唿出來,聲音之慘烈,震動四野。
下山途中,宋遠橋和墨玄機也聽到這聲慘叫。
宋遠橋頓時變了臉色:“不好,三弟出事了。”
墨玄機道:“大哥,你功力精湛,可先行一步,我帶著弟子們隨後趕到。”
宋遠橋點了點頭,當下也不多話,兀自運起輕功,循著聲音疾掠而去。
看著宋遠橋遠去的背影,墨玄機一臉黯然,心道:“看來俞三哥還是沒能躲過這場劫難。”
暗忖了一句,便率弟子們疾步追趕。
另一邊,打道返迴的龍門鏢局眾人也聽到了這聲慘叫。
“不好,出事了。”
一瞬之間,都大錦便意識到情況有變。
身旁的趟子手問道:“總鏢頭,出什麽事了?”
都大錦道:“我們的鏢貨可能出事了。走,迴去。”
話音一落,便即折迴武當,一眾趟子手自是緊隨其後。
“啊!”
岔路口,俞岱岩再一次痛唿出來。
沒問出屠龍刀的下落,宇文策怒不可遏,連連出手,已廢了他的四肢。
“說,屠龍刀在哪裏?再不說,下一擊就要了你的命。”
“想要屠龍刀,做夢!”
宇文策頓時殺心大起,倏地一爪探出,迅速抓向俞岱岩的咽喉。
他這手功夫,連金元寶都能捏出印子,喉骨乃是人身脆弱之處,俞岱岩若被抓中,又焉能還有命在?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沉厚的聲音突然傳來:“惡賊,休傷我三弟!”
緊隨而來的,是一道淩厲的劍氣,正是宋遠橋趕到了。
這一劍,直指宇文策的後心,如果他執意要取俞岱岩的性命,那麽他下一息便會被宋遠橋刺個對穿。
宇文策顯然不是蠢人,立刻撤了攻勢,倏然向旁邊一閃,堪堪避了開去。
宋遠橋剛才這一劍,意在圍魏救趙,俞岱岩既已脫險,他遂手腕一翻,撤迴了劍勢。身為七俠之首,他跟隨張三豐的時間最長,武功也練得最精,長劍說出就出,說收就收,端的圓轉如意。
※
張三豐急切問道:“岱岩他現在在哪裏?”
那鎮山弟子道:“啟稟師祖,俞三師叔此刻正在山下的知客亭,由龍門鏢局的人看護。”
宋遠橋當即道:“師傅,我去將三弟接迴來。”
墨玄機跟著站出來:“我也一塊兒去。”
張三豐點了點頭,說道:“也好,你們倆就一塊兒去吧。”
當下,兩人也不囉嗦,帶了幾名弟子,徑往山下而去。
就在宋遠橋和墨玄機下山之時,武當山下的知客亭又迎來一撥人馬,為首之人赫然便是宋遠橋。
老遠瞧見這撥人馬,都大錦連忙迎上前去,拱手道:“原來是武當七俠之首的宋遠橋大俠,久仰久仰。在下龍門鏢局總鏢頭都大錦,當年的泰山大會,在下曾遠遠欣賞過大俠的風采,至今記憶猶新。”
宋遠橋道:“都總鏢頭不必客氣,宋某得知三弟俞岱岩身中劇毒,特來迎接。”
說罷,他看也不看都大錦,徑自走到轎子旁邊,將中毒昏迷的俞岱岩翻了兩下,似是在找什麽東西。
見宋遠橋如此傲慢,都大錦也不以為意,心想人家是武當大俠,自恃身份,看不起他一個小鏢頭也屬正常。
宋遠橋沒有找到要找的東西,臉色變了變,隨即說道:“我三弟身中劇毒,要立刻送上山施救,恕不招待。”
語畢,連手都懶得拱一下,便令身後幾名弟子抬起轎子就走。
都大錦連忙將他攔住,說道:“宋大俠,你們既然有要事,在下也不便打擾,不過一行有一行的規矩,我們既然已經把鏢送到,便請大俠你畫個押,以此作為證明。”
說著,他遂從懷裏取出紙筆,讓宋遠橋畫押。
宋遠橋不耐煩地拿過筆,草草簽下名字,便即轉身而走。
剛走出幾步,他又摸出一錠金元寶,扔給都大錦,說道:“這個打賞你吃酒。”
話音落下,再次轉身而走,仿佛是在打發叫花子一般。
都大錦接過金元寶,正想叫住他說點什麽,忽然摸到金元寶上的指印,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後話也隨之吞了迴去。
旁邊,一個趟子手道:“武當派的人真是傲慢無禮,我們千裏迢迢送俞三俠迴來,居然食宿都不留。”
都大錦道:“算了,咱們畢竟是少林派的人,上武當山不太方便。走吧。”
“是,總鏢頭。”
趟子手們齊齊應了一聲,便即打道返迴。
另一邊,宋遠橋率人將俞岱岩接走後,並沒有直接上武當山,而是走岔道拐去了另一個方向。
大約走出三四裏,宋遠橋便撕下人皮麵具,摘下頭上的假發和帽子,露出了廬山真麵目。
原來,他並不是宋遠橋,而是一個光頭和尚。
這個光頭和尚名叫宇文策,乃是西域金剛門之人,效力於汝陽王府。他此來武當山截胡俞岱岩,目的正是為了得到屠龍刀。沒想到,屠龍刀並不在俞岱岩身上,因此他打算先將人劫走,然後慢慢逼問。
撕下人皮麵具後,宇文策遂令手下將轎子放下,然後一把抓住俞岱岩的衣襟,將他提了出來,繼而一臉兇神惡煞地問道:“說,屠龍刀在哪裏?老實交代,否則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俞岱岩中了殷素素的蚊須針,又被殷野王偷襲打了兩掌,一身傷勢著實不輕,整個人都迷迷糊糊的,此刻聽到有人問他屠龍刀的下落,他自然下意識迴答道:“我……我不知道。”
聽到這話,宇文策頓時大怒,當即右手一探,手指微屈,倏然抓向俞岱岩的右臂。
下一瞬,隻聽得“哢嚓”一聲,俞岱岩的右臂便應聲而斷。
“啊!”
吃痛之下,俞岱岩頓時大聲慘叫出來,神誌也隨之清醒了幾分。看清這些人的身形相貌,他不禁心下發狠,罵道:“別說我不知道屠龍刀的下落,就算我知道,也絕不會告訴你們這幫惡徒。”
再又聽到這話,宇文策更是怒上加怒,再次探手一抓,拿向俞岱岩的左臂。
“哢嚓!”
又是一道骨裂之聲,俞岱岩的左臂也斷了。
“啊!”
他再次痛唿出來,聲音之慘烈,震動四野。
下山途中,宋遠橋和墨玄機也聽到這聲慘叫。
宋遠橋頓時變了臉色:“不好,三弟出事了。”
墨玄機道:“大哥,你功力精湛,可先行一步,我帶著弟子們隨後趕到。”
宋遠橋點了點頭,當下也不多話,兀自運起輕功,循著聲音疾掠而去。
看著宋遠橋遠去的背影,墨玄機一臉黯然,心道:“看來俞三哥還是沒能躲過這場劫難。”
暗忖了一句,便率弟子們疾步追趕。
另一邊,打道返迴的龍門鏢局眾人也聽到了這聲慘叫。
“不好,出事了。”
一瞬之間,都大錦便意識到情況有變。
身旁的趟子手問道:“總鏢頭,出什麽事了?”
都大錦道:“我們的鏢貨可能出事了。走,迴去。”
話音一落,便即折迴武當,一眾趟子手自是緊隨其後。
“啊!”
岔路口,俞岱岩再一次痛唿出來。
沒問出屠龍刀的下落,宇文策怒不可遏,連連出手,已廢了他的四肢。
“說,屠龍刀在哪裏?再不說,下一擊就要了你的命。”
“想要屠龍刀,做夢!”
宇文策頓時殺心大起,倏地一爪探出,迅速抓向俞岱岩的咽喉。
他這手功夫,連金元寶都能捏出印子,喉骨乃是人身脆弱之處,俞岱岩若被抓中,又焉能還有命在?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沉厚的聲音突然傳來:“惡賊,休傷我三弟!”
緊隨而來的,是一道淩厲的劍氣,正是宋遠橋趕到了。
這一劍,直指宇文策的後心,如果他執意要取俞岱岩的性命,那麽他下一息便會被宋遠橋刺個對穿。
宇文策顯然不是蠢人,立刻撤了攻勢,倏然向旁邊一閃,堪堪避了開去。
宋遠橋剛才這一劍,意在圍魏救趙,俞岱岩既已脫險,他遂手腕一翻,撤迴了劍勢。身為七俠之首,他跟隨張三豐的時間最長,武功也練得最精,長劍說出就出,說收就收,端的圓轉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