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藍色專碟,是在月球基地談判時,第三艦隊贈送給的禮品。
眾所周知的原因,除了副總長萊克文,將其當成了包機用於公幹外,其餘都想進行研究破解,真正發揮其作用。
這種契機千載難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它的潛在價值,試圖借此提升實力,縮短懸殊的科技水平。
這事早在月球時,就已經想好了。
這一次解碼飛碟,大家沒有再像以往那樣藏私保守機密,而是共享各自的發現、檢測與研究成果。
各類專家對照說明書,通過操作試飛,實物觀察,分子檢測,分析對比,信息對接匯總等工作,經過2次會商分析研究,概括起來,得出了幾點結論。
第一,關於外形外殼:
整個飛碟呈幽藍色,形似20m長寬扁平橄欖型,中間隆起,向四圍呈下坡傾斜,最高處約6m,最低邊緣厚僅1m。
飛碟表麵藍色塗料厚10公分,屬未知纖維、植物纖維等複合材料,分2層,內層厚2公分,標注可承受10000c高溫10秒;
外層厚8公分,與外殼蜂窩突出部分平齊,保持美觀實用。
標注可吸收光波與射線能,同時承受6級撞擊強度,免疫普通炮彈的衝擊。
飛碟合金外殼厚約半米中有夾層,檢測出含有多種金屬成分。
其中鈦、金剛石、鎢、碳纖維等為地星已經探明的礦物、研製的合成物,其它未知。
標注可承受20000c高溫10秒,硬度與衝擊強度同為8級,免疫近戰d彈攻擊;
外殼表麵密布蜂窩突出,主要用於發射電磁場域、引力對抗、接收信息等功能。
第二,關於動力裝置:
飛碟尾部動力室安裝了2台粒子發動機,標注為初級誇克(quark)聚變力源,巡航速度1000m~50000m/s,使用單發可連續航行1年;
駕駛飛碟僅需要1-2人便可,啟動自動駕駛則更方便;
動力室後麵兩間完全密封、靜電靜磁的艙室,一間是“相磁發射”裝置,通過外殼突出部,在飛碟四周形成厚達5m的磁力場域,阻滯一切物理衝擊,延緩高低溫與電磁脈衝;
另一間是“斥力”發射裝置,標注為淨重10000噸,仿暗能量裝置。
根據操作說明,功能是通過外殼突出部釋放斥力,對抗星球引力,輔助飛碟垂直起降,加減速度,太空巡航。
在其艙室外麵,畫有鮮紅“骷·髏頭”,標注危險等級為“毀滅”。
此外,飛碟內還有儲能電池若幹,分隔式排列,轉化外殼吸收能量儲備待用,與粒子發動機共同為整碟提供能源供給。
第三,關於武器與逃生裝備:
由於飛碟屬於民用性質,以防護為主,重在舒適安全,對於外部攻擊除了釋放誘向靶以外,主要還是依靠抗打擊能力。
至於主動攻擊武器剛非常簡單,飛碟底艙僅裝配一套微型d彈發射裝置,配備2枚自鎖定高能d彈,爆炸後可瞬間形成近30000c高溫持續5秒。
飛碟內部共計配有10套太空服,根據原生體、一二代進化不同體質,生存時間差距很大。
另外,還有一座逃生艙,可供2人在太空環境飄遊中,生存240-300小時。
屆時氧氣耗盡,艙門將自動打開。
逃生艙有輔助動力裝置,逃生人員可通過手動,或自動模式,實施生存行動。
第四,關於內部設施:
飛碟艙內區隔成控製室、貯存室、娛樂區、休息區等幾大部分,可搭載10-50人。
艙內裝飾顏色以淡藍為主色調,材料大部分屬於耐火纖維,柔韌而富有彈性,配以少部分原木與皮革製品,家庭生活氣息濃厚。
整個飛碟內部設計科學合理,各類裝置配備既滿足了飛行需要,又適應了人類特點,更照顧了普遍感受。
總結之後,專家們認為,地星現行技術水平,對飛碟整體性能檢測,能夠分析原理的部分不足30%,絕大部分屬於未知領域。
特別是核心部件,可以直白講,隻知道皮毛,根本談不上仿製或改造,結論比預想還要糟糕,令人倍感絕望。
第三艦隊白送的設備,除了斥力裝置屬極度危險外,其它所有設備都未做處理,顯示了對方強大的技術自信。
麵對飛碟,所有知悉的理論,掌握的技術,過往的經驗,似乎都過時了。
科研人員像個小學生,找不出解密的鑰匙,想不出解題的答案,人人手足無措,個個茫然若失。
深層次的東西,無從切入,沒有頭緒,實屬正常。
這件事,正麵反映了地星現階段的積累太薄弱,破解飛碟的難度無法丈量。
事實,隱晦地表明,外星人對地星技術能力的不屑一顧。
頂級專家麵對好樣品,卻啃不下它,不禁十分汗顏。
現如今,與其對著高端產品“望梅止渴”,不如熟悉熟悉先掌握控製好,以後再慢慢探索。
根據導航說明,整個飛碟不包含人員與儲備物資,淨重就已經達到了嚇人的程度,赫然超出20000噸有餘,是現今最大重量“空中之王”客機的100倍。
“天啊。”
專家一時無法想象,如此重量的飛碟,為何起飛降落輕鬆無比。
拋開雙方各自的立場不說,知情者真心歎服於對方飛行科技的強大。
希金帝國第三艦隊同樣懷著這樣的打算,希望通過這一贈碟行動,不斷從科技上、心理上改變地星理念,最終達到“上攻伐謀”的目的。
一個人跑在你的前麵,拉開的距離,如果靠努力克服困難就能彌補,你才有信心去追趕,才有資格去妒嫉別人。
當相互間的差距,已經拉大到咫尺天涯時,你會連妒嫉的資格都沒有,餘下的全都是望塵莫及。
如果想要尋找那一線機會,唯一的途徑,就是改變觀念與思維方式,抱著謙虛配合、好學上進的心態,去融合融入,去青出於藍,才能搏取未來亦或存有的希望。
不因打擊信心而放棄研究追趕,不因難以企及而動搖毅誌,這才順合了“知恥而後勇”的道理。
接下來,最精幹的宇航員或飛行員,在專家組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寶貴時機,開展係列訓練與逐步摸索。
地星曆2109年9月1日。
現有全星互聯網絡,正式融入地星空網,進行網上交流。
正是這一天,地星網民們被震撼了!
登陸網站,首次進入地星總署官方網頁,人們被大量從未接觸的視頻內容吸引了,沉迷追索不能自拔,流連忘返迷醉其中。
奇詭變幻的龐大星係,美妙多姿的軌道運轉,人造星球的浩瀚工程……
星際種族的文明曆程,科技飛速進步的輝煌成就,太空探險的艱難曲折……
自然生物的花樣繁多,不同類別的各樣動物,季節更替的氣候變遷……
風俗習慣的奇特有趣,衣帽服飾的迥異風格,菜肴飲食的怪異講究……
驚險刺激的星戰影視,新奇好玩的全d遊戲,震懾人心的高亢歌曲……
更有種族生命進化的長壽奇跡,勁爆眼球的個體太空行走,超越光速的暗能層(暗宇宙)旅行……
等等,人們有的大唿小叫,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熱血沸騰。
感覺穿越了曆史,穿越到了未來,集體暈圈!
畫質、音質、品質太高了,傳輸速率太快了,信道電荷過載了。
大部分中低端電子終端當機、短路、燒壞,嗬嗬,樂極生悲啊!
此起彼伏的咒罵聲,偶爾飄來的刺鼻焦臭味,讓生活充滿了刺激。
眾所周知的原因,除了副總長萊克文,將其當成了包機用於公幹外,其餘都想進行研究破解,真正發揮其作用。
這種契機千載難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它的潛在價值,試圖借此提升實力,縮短懸殊的科技水平。
這事早在月球時,就已經想好了。
這一次解碼飛碟,大家沒有再像以往那樣藏私保守機密,而是共享各自的發現、檢測與研究成果。
各類專家對照說明書,通過操作試飛,實物觀察,分子檢測,分析對比,信息對接匯總等工作,經過2次會商分析研究,概括起來,得出了幾點結論。
第一,關於外形外殼:
整個飛碟呈幽藍色,形似20m長寬扁平橄欖型,中間隆起,向四圍呈下坡傾斜,最高處約6m,最低邊緣厚僅1m。
飛碟表麵藍色塗料厚10公分,屬未知纖維、植物纖維等複合材料,分2層,內層厚2公分,標注可承受10000c高溫10秒;
外層厚8公分,與外殼蜂窩突出部分平齊,保持美觀實用。
標注可吸收光波與射線能,同時承受6級撞擊強度,免疫普通炮彈的衝擊。
飛碟合金外殼厚約半米中有夾層,檢測出含有多種金屬成分。
其中鈦、金剛石、鎢、碳纖維等為地星已經探明的礦物、研製的合成物,其它未知。
標注可承受20000c高溫10秒,硬度與衝擊強度同為8級,免疫近戰d彈攻擊;
外殼表麵密布蜂窩突出,主要用於發射電磁場域、引力對抗、接收信息等功能。
第二,關於動力裝置:
飛碟尾部動力室安裝了2台粒子發動機,標注為初級誇克(quark)聚變力源,巡航速度1000m~50000m/s,使用單發可連續航行1年;
駕駛飛碟僅需要1-2人便可,啟動自動駕駛則更方便;
動力室後麵兩間完全密封、靜電靜磁的艙室,一間是“相磁發射”裝置,通過外殼突出部,在飛碟四周形成厚達5m的磁力場域,阻滯一切物理衝擊,延緩高低溫與電磁脈衝;
另一間是“斥力”發射裝置,標注為淨重10000噸,仿暗能量裝置。
根據操作說明,功能是通過外殼突出部釋放斥力,對抗星球引力,輔助飛碟垂直起降,加減速度,太空巡航。
在其艙室外麵,畫有鮮紅“骷·髏頭”,標注危險等級為“毀滅”。
此外,飛碟內還有儲能電池若幹,分隔式排列,轉化外殼吸收能量儲備待用,與粒子發動機共同為整碟提供能源供給。
第三,關於武器與逃生裝備:
由於飛碟屬於民用性質,以防護為主,重在舒適安全,對於外部攻擊除了釋放誘向靶以外,主要還是依靠抗打擊能力。
至於主動攻擊武器剛非常簡單,飛碟底艙僅裝配一套微型d彈發射裝置,配備2枚自鎖定高能d彈,爆炸後可瞬間形成近30000c高溫持續5秒。
飛碟內部共計配有10套太空服,根據原生體、一二代進化不同體質,生存時間差距很大。
另外,還有一座逃生艙,可供2人在太空環境飄遊中,生存240-300小時。
屆時氧氣耗盡,艙門將自動打開。
逃生艙有輔助動力裝置,逃生人員可通過手動,或自動模式,實施生存行動。
第四,關於內部設施:
飛碟艙內區隔成控製室、貯存室、娛樂區、休息區等幾大部分,可搭載10-50人。
艙內裝飾顏色以淡藍為主色調,材料大部分屬於耐火纖維,柔韌而富有彈性,配以少部分原木與皮革製品,家庭生活氣息濃厚。
整個飛碟內部設計科學合理,各類裝置配備既滿足了飛行需要,又適應了人類特點,更照顧了普遍感受。
總結之後,專家們認為,地星現行技術水平,對飛碟整體性能檢測,能夠分析原理的部分不足30%,絕大部分屬於未知領域。
特別是核心部件,可以直白講,隻知道皮毛,根本談不上仿製或改造,結論比預想還要糟糕,令人倍感絕望。
第三艦隊白送的設備,除了斥力裝置屬極度危險外,其它所有設備都未做處理,顯示了對方強大的技術自信。
麵對飛碟,所有知悉的理論,掌握的技術,過往的經驗,似乎都過時了。
科研人員像個小學生,找不出解密的鑰匙,想不出解題的答案,人人手足無措,個個茫然若失。
深層次的東西,無從切入,沒有頭緒,實屬正常。
這件事,正麵反映了地星現階段的積累太薄弱,破解飛碟的難度無法丈量。
事實,隱晦地表明,外星人對地星技術能力的不屑一顧。
頂級專家麵對好樣品,卻啃不下它,不禁十分汗顏。
現如今,與其對著高端產品“望梅止渴”,不如熟悉熟悉先掌握控製好,以後再慢慢探索。
根據導航說明,整個飛碟不包含人員與儲備物資,淨重就已經達到了嚇人的程度,赫然超出20000噸有餘,是現今最大重量“空中之王”客機的100倍。
“天啊。”
專家一時無法想象,如此重量的飛碟,為何起飛降落輕鬆無比。
拋開雙方各自的立場不說,知情者真心歎服於對方飛行科技的強大。
希金帝國第三艦隊同樣懷著這樣的打算,希望通過這一贈碟行動,不斷從科技上、心理上改變地星理念,最終達到“上攻伐謀”的目的。
一個人跑在你的前麵,拉開的距離,如果靠努力克服困難就能彌補,你才有信心去追趕,才有資格去妒嫉別人。
當相互間的差距,已經拉大到咫尺天涯時,你會連妒嫉的資格都沒有,餘下的全都是望塵莫及。
如果想要尋找那一線機會,唯一的途徑,就是改變觀念與思維方式,抱著謙虛配合、好學上進的心態,去融合融入,去青出於藍,才能搏取未來亦或存有的希望。
不因打擊信心而放棄研究追趕,不因難以企及而動搖毅誌,這才順合了“知恥而後勇”的道理。
接下來,最精幹的宇航員或飛行員,在專家組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寶貴時機,開展係列訓練與逐步摸索。
地星曆2109年9月1日。
現有全星互聯網絡,正式融入地星空網,進行網上交流。
正是這一天,地星網民們被震撼了!
登陸網站,首次進入地星總署官方網頁,人們被大量從未接觸的視頻內容吸引了,沉迷追索不能自拔,流連忘返迷醉其中。
奇詭變幻的龐大星係,美妙多姿的軌道運轉,人造星球的浩瀚工程……
星際種族的文明曆程,科技飛速進步的輝煌成就,太空探險的艱難曲折……
自然生物的花樣繁多,不同類別的各樣動物,季節更替的氣候變遷……
風俗習慣的奇特有趣,衣帽服飾的迥異風格,菜肴飲食的怪異講究……
驚險刺激的星戰影視,新奇好玩的全d遊戲,震懾人心的高亢歌曲……
更有種族生命進化的長壽奇跡,勁爆眼球的個體太空行走,超越光速的暗能層(暗宇宙)旅行……
等等,人們有的大唿小叫,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熱血沸騰。
感覺穿越了曆史,穿越到了未來,集體暈圈!
畫質、音質、品質太高了,傳輸速率太快了,信道電荷過載了。
大部分中低端電子終端當機、短路、燒壞,嗬嗬,樂極生悲啊!
此起彼伏的咒罵聲,偶爾飄來的刺鼻焦臭味,讓生活充滿了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