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賣船
大唐皇子:我有農場係統 作者:大唐鎮國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黃愣神的功夫,魏征已經拿起來一個並不怎麽通透,但上麵有一道黃色暗紋的琉璃杯子。
“看到沒,這琉璃杯子之上的黃色條紋,本應該是喜鵲,可不成型之下,帶著一絲絲大道自然的韻味兒。”
“這一批我已經看了,除了麵前這幾十件,還有至少上百件,倭國人吃不了細糠,就給他們吧。”
老黃點點頭,隨後凝重的看向魏征,眼神裏麵充滿了憋屈。
“老魏,咱也不吃糠啊。”
魏征摸出來一根華子,冒著煙。
“就是那個意思,誰讓你真吃了。”
“至於多出來的,倭國人吃不下的,這一趟你安排人,到了長安,挨個送,凡是殿下的生意在長安需要打點的,每一個環節,就用這種次品去打通。”
“反正放在這裏也是閑著,不如拿出去發揮點作用。”
老黃看向魏征的眼神變得有些古怪,他知道魏征這人雞賊的很,但萬萬沒想到,越老越妖。
“還得是你會賺錢啊,你若是早入宮了,這交州之地陪伴殿下的總管,怕不是我老黃了,就是你老魏了。”
魏征得意大笑,隨後猛地一怔。
“你他娘說誰太監呢。”
交州城裏,高句麗的商賈,倭國的商賈,幾乎是同一時間到來的,他們手裏拿著的金子,經曆了漂洋過海之後,顯得彌足珍貴。
隻不過等到他們來到交州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件讓他們更加難受的事情。
交州這個地方,太花錢了。
吃頓飯,住客棧,那也不算是奢靡。
可想要做生意,那就得找熟人指引,上下打點,沒有關係,你連工坊外麵排隊都沒有機會。
然後就是天上人間。
那地方真潤啊。
今日,高句麗商賈和倭國商賈受到邀請,從王府裏麵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喜色。
十幾車琉璃就這麽帶著出了城。
臨走的時候,他們還迴頭朝著交州城拜謝。
而城門樓上,老黃看著這一切,心中產生了無限感慨。
交州如今,怕是跟長安沒啥區別了。
以前的長安,便是這種,商賈雲集,感受到大唐的氣象繁華,滿載而歸。
交州如今也有了這般氣象,隻可惜,絲綢之路不走大唐南方啊。
“讓工坊裏麵那些工匠到王府裏來一趟。”
老黃已經想好了,他要給李愔一個驚喜,交州的海邊,港口極少,雖然修建了幾座,但屬實一般,難以為繼。
若是這港口能更加豪華,結實,耐用。
那航路之上,定然會有更多人出現。
就在此時,老黃想起來,李愔臨走的時候,在桌子上給他留了什麽東西。
著急忙慌迴到王府,正碰上李大嘴喊他吃飯,老黃擺擺手,飯都顧不上吃,直接去了一趟李愔的書房。
書桌之上,一張紙條壓在硯台之下。
老黃拿起來,當即愣住。
“售賣,大船?”
“五牙大艦的精簡版,賣給海運商賈!”
“殿下真是個天才!”
吃飯的時候,秦瓊聽到了老黃的意思之後,直接發問。
“大船不能賣,大唐如今也沒有多少戰船,若是就這麽售賣出去,萬一有心存僥幸之人,用大船攻擊大唐,怎麽辦?”
秦瓊吞吐著華子,吸溜著羊肉湯。
辣椒放多了,有些燙嘴。
秦瓊瞥了一眼老黃。
“殿下留下的,我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勁兒,但你想想,這東西若是在大唐的戰船體係還沒有成型的時候,就開始售賣,萬一被他人學了去,豈不是虧大發了。”
一旁程處默和長孫衝兩人對視一眼,大笑了起來。
“秦伯伯,你還不知道吧,這船啊,你就是把圖紙給那些外邦人,他們也看不懂。”
程處默笑嘻嘻說道。
秦瓊翻了個白眼。
“小家夥,就你跟你爹那德行,看不懂太正常了。”
程處默歪嘴一笑:“我爹看不懂很正常,但我可不一樣,我能看懂。”
長孫衝一口水噴出來。
“默子,別嘴硬了,那圖紙,就是將作監的人來了,估摸著也看不懂。”
圖紙是一方麵,主要是,裏麵的東西,如何構造,那是需要大量的實踐的。
迄今為止,隻有交州工坊有這個能力。
老黃笑了笑:“這圖紙之上的東西不重要,殿下的意思是,那些大船精簡一下,適合海運,可以酌情賣給一些願意出海之人,可以是胡商,也可以是大唐百姓嘛。”
“一進一出,這都是稅,大唐願意出海賺錢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下幾人瞬間明白了過來。
就是說,現在要開辟一條路,跟八百裏加急一樣,隻不過道路在海上?
程處默倒吸一口涼氣。
“這可難啊,跟著殿下出海,吃喝不愁,可若是他們自己出海,那可不是這麽容易的。”
老黃點點頭:“殿下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讓這些商船建造,鍛煉一下大唐工匠的技藝手段,有利於後續船隻建造水平的提升。”
長孫衝一拍大腿。
“這個我熟,就是說,大唐工匠用這些東西練手,當然練手的東西還不能閑著,賣給膽子大的人。”
秦瓊雖然是武將,但畢竟是在長安,畢竟跟著李世民很多年,眼界非一般人能比。
一瞬間,他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那以後,交州的人,可能會比長安還多,這……怕是不好吧?”
程處默這會兒興奮了起來。
“秦伯伯,你可知道,揚州那邊,可是極為富裕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水運,人多有什麽不好的,長安隻有一個。”
長孫衝自幼熟讀各類書籍,這會兒咽下嘴裏的羊肉,附和著。
“豈止如此,殿下此舉,相當於將大運河和海運連通,怕是以後,大唐的格局,要天翻地覆啊。”
天翻地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他們不知道,但此刻,幾人都極為激動。
唯一不激動的就是李大嘴,他端上一條魚,笑嘻嘻說道。
“這條魚殿下說好吃,就是貴,聽說是呂宋那邊的河裏的東西,殿下專門交待了,一定要讓幾位好好嚐嚐。”
魏征姍姍來遲,一進門,總覺得自己像是錯過了什麽一般。
“看到沒,這琉璃杯子之上的黃色條紋,本應該是喜鵲,可不成型之下,帶著一絲絲大道自然的韻味兒。”
“這一批我已經看了,除了麵前這幾十件,還有至少上百件,倭國人吃不了細糠,就給他們吧。”
老黃點點頭,隨後凝重的看向魏征,眼神裏麵充滿了憋屈。
“老魏,咱也不吃糠啊。”
魏征摸出來一根華子,冒著煙。
“就是那個意思,誰讓你真吃了。”
“至於多出來的,倭國人吃不下的,這一趟你安排人,到了長安,挨個送,凡是殿下的生意在長安需要打點的,每一個環節,就用這種次品去打通。”
“反正放在這裏也是閑著,不如拿出去發揮點作用。”
老黃看向魏征的眼神變得有些古怪,他知道魏征這人雞賊的很,但萬萬沒想到,越老越妖。
“還得是你會賺錢啊,你若是早入宮了,這交州之地陪伴殿下的總管,怕不是我老黃了,就是你老魏了。”
魏征得意大笑,隨後猛地一怔。
“你他娘說誰太監呢。”
交州城裏,高句麗的商賈,倭國的商賈,幾乎是同一時間到來的,他們手裏拿著的金子,經曆了漂洋過海之後,顯得彌足珍貴。
隻不過等到他們來到交州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件讓他們更加難受的事情。
交州這個地方,太花錢了。
吃頓飯,住客棧,那也不算是奢靡。
可想要做生意,那就得找熟人指引,上下打點,沒有關係,你連工坊外麵排隊都沒有機會。
然後就是天上人間。
那地方真潤啊。
今日,高句麗商賈和倭國商賈受到邀請,從王府裏麵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喜色。
十幾車琉璃就這麽帶著出了城。
臨走的時候,他們還迴頭朝著交州城拜謝。
而城門樓上,老黃看著這一切,心中產生了無限感慨。
交州如今,怕是跟長安沒啥區別了。
以前的長安,便是這種,商賈雲集,感受到大唐的氣象繁華,滿載而歸。
交州如今也有了這般氣象,隻可惜,絲綢之路不走大唐南方啊。
“讓工坊裏麵那些工匠到王府裏來一趟。”
老黃已經想好了,他要給李愔一個驚喜,交州的海邊,港口極少,雖然修建了幾座,但屬實一般,難以為繼。
若是這港口能更加豪華,結實,耐用。
那航路之上,定然會有更多人出現。
就在此時,老黃想起來,李愔臨走的時候,在桌子上給他留了什麽東西。
著急忙慌迴到王府,正碰上李大嘴喊他吃飯,老黃擺擺手,飯都顧不上吃,直接去了一趟李愔的書房。
書桌之上,一張紙條壓在硯台之下。
老黃拿起來,當即愣住。
“售賣,大船?”
“五牙大艦的精簡版,賣給海運商賈!”
“殿下真是個天才!”
吃飯的時候,秦瓊聽到了老黃的意思之後,直接發問。
“大船不能賣,大唐如今也沒有多少戰船,若是就這麽售賣出去,萬一有心存僥幸之人,用大船攻擊大唐,怎麽辦?”
秦瓊吞吐著華子,吸溜著羊肉湯。
辣椒放多了,有些燙嘴。
秦瓊瞥了一眼老黃。
“殿下留下的,我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勁兒,但你想想,這東西若是在大唐的戰船體係還沒有成型的時候,就開始售賣,萬一被他人學了去,豈不是虧大發了。”
一旁程處默和長孫衝兩人對視一眼,大笑了起來。
“秦伯伯,你還不知道吧,這船啊,你就是把圖紙給那些外邦人,他們也看不懂。”
程處默笑嘻嘻說道。
秦瓊翻了個白眼。
“小家夥,就你跟你爹那德行,看不懂太正常了。”
程處默歪嘴一笑:“我爹看不懂很正常,但我可不一樣,我能看懂。”
長孫衝一口水噴出來。
“默子,別嘴硬了,那圖紙,就是將作監的人來了,估摸著也看不懂。”
圖紙是一方麵,主要是,裏麵的東西,如何構造,那是需要大量的實踐的。
迄今為止,隻有交州工坊有這個能力。
老黃笑了笑:“這圖紙之上的東西不重要,殿下的意思是,那些大船精簡一下,適合海運,可以酌情賣給一些願意出海之人,可以是胡商,也可以是大唐百姓嘛。”
“一進一出,這都是稅,大唐願意出海賺錢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下幾人瞬間明白了過來。
就是說,現在要開辟一條路,跟八百裏加急一樣,隻不過道路在海上?
程處默倒吸一口涼氣。
“這可難啊,跟著殿下出海,吃喝不愁,可若是他們自己出海,那可不是這麽容易的。”
老黃點點頭:“殿下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讓這些商船建造,鍛煉一下大唐工匠的技藝手段,有利於後續船隻建造水平的提升。”
長孫衝一拍大腿。
“這個我熟,就是說,大唐工匠用這些東西練手,當然練手的東西還不能閑著,賣給膽子大的人。”
秦瓊雖然是武將,但畢竟是在長安,畢竟跟著李世民很多年,眼界非一般人能比。
一瞬間,他就想到了一個可能。
“那以後,交州的人,可能會比長安還多,這……怕是不好吧?”
程處默這會兒興奮了起來。
“秦伯伯,你可知道,揚州那邊,可是極為富裕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水運,人多有什麽不好的,長安隻有一個。”
長孫衝自幼熟讀各類書籍,這會兒咽下嘴裏的羊肉,附和著。
“豈止如此,殿下此舉,相當於將大運河和海運連通,怕是以後,大唐的格局,要天翻地覆啊。”
天翻地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他們不知道,但此刻,幾人都極為激動。
唯一不激動的就是李大嘴,他端上一條魚,笑嘻嘻說道。
“這條魚殿下說好吃,就是貴,聽說是呂宋那邊的河裏的東西,殿下專門交待了,一定要讓幾位好好嚐嚐。”
魏征姍姍來遲,一進門,總覺得自己像是錯過了什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