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如此恐怖?
大唐皇子:我有農場係統 作者:大唐鎮國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到一個地方,總是有新奇的事情發生,馬車裏,李愔感覺柔軟的東西貼在自己身上,絲滑無比。
看到那些昆侖奴的時候,李愔總覺得裏麵有人幽怨看著自己。
或許他們之中,有人是黑民工書包杜的祖先吧。
路邊,不停有人從樹叢之中鑽出來,看到豪華的馬車的時候,攀附在樹上,發出驚唿之聲。
李愔也不客氣,當即就把手裏的食物啊,一些果子啊丟出去。
在東南亞這個地方,你想吃飽,很難。
但你想餓死,那也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
畢竟,遍地都是果子樹,吃果子就可以果腹,也算是一迴事。
隻不過,吃果子死的早而已。
本來道路兩側好奇的人就多,生活在島嶼之上,如同野獸一般,見到外人的機會本來就少,如今還有食物出現,一瞬間,兩側那些灌木叢裏的人,一個個像是猴子一般衝出來,搶奪地上的東西,嘴裏發出嗷嗷的尖叫,極為嚇人。
看著這一幕,李愔終於體會到了殖民的樂趣。
當年那些西歐的人,上了某些島嶼的時候,開啟殖民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這種感覺?
“之後的護衛軍,就送到這裏,每個地方,最恐怖的力量都要在我們手裏。”
李愔的話,薛仁貴默默記下。
“殿下,我今日看了,十幾種木材,都是我們需要的,還有不少銀礦石頭,金礦,煤礦。”
“若是能為大唐所用,這裏定然要有大唐之人才行。”
李愔思索著,如果殖民需要,那麽就要有強大的武力,就又要戰船,各種各樣的配套,不然的話,出來的人在此地稱王,誰能管得了?
李世民遠在長安,哪裏能顧得上。
所以,得有震懾。
當年帶英那邊,似乎就是用家人作為要挾。
這事,李愔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
安西都護府都能有,憑什麽這呂宋都護府不能有?
王玄策借兵就可以讓天竺人聞風喪膽,我李愔順便給他們一點點小小的震撼,很合理吧?
迴到船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夕陽西下,可這海上的落日,充滿了讓人沉醉的味道。
當看到水缸裏的魚的時候,李愔直接笑出了聲音。
“好東西啊,這就是忘不了魚啊。”
打開農場係統,內部空間進一步擴大,李愔已經無敵了。
“忘不了魚,來人啊。”
廚子來之後,手裏拿著刀,準備將魚鱗給刮掉。
李愔直接攔住。
“這魚鱗不是這麽用的。”
“你記住了,帶著魚鱗上鍋蒸,蒸了之後,魚鱗卷起,輕輕刮下,用來做椒鹽。”
這玩意兒在後世賣的賊貴,既然來到大唐了,那就一定要好好享受享受。
海邊的樹上,房遺愛似乎在為自己錯過了什麽而煩惱。
“你們怎麽就不帶我呢,殿下也是,那黑齒城拿下來,我房遺愛一定能掌握好分寸,不亂殺人。”
按照後世人的眼光,軍中人殺人,似乎還是有些無法接受的。
但在封建社會裏,不殺人,就會被人殺。
尋常士兵,尤其是步兵,在戰場之上,一般都是默認炮灰的存在。
這些護衛軍訓練有素,放在任何地方,那都是精銳之師,隻可惜,數量太少了。
夜色之中,李愔嚐了一口魚肉,很是滿意。
大喬小喬將果子喂到李愔嘴裏,嬌滴滴的聲音更是帶著異域風情。
“殿下,接下來,咱們該去哪裏呢?”
李愔笑了笑:“皇兄,分頭行動,你親自帶人,去呂宋一趟,讓他們成為我交州附屬國,臣服於我交州王。”
李恪一愣,隨後大概明白了過來。
“李愔弟弟,這不好吧?”
“皇兄,李佑皇兄,還有李惲弟弟,都有份。”
“哦?是嗎,他們也幹了?那就好,那就好。”
在這世上,隻要是一起幹壞事的,就會默認法不責眾。
李恪如今通透的很,他不怕李世民追究,主要是擔心,李愔對於這呂宋無法掌控。
大船分成兩隊,在此處分別之時,張象也隨著李恪他們出發了。
而李愔帶著房遺愛薛仁貴,浩浩蕩蕩幾千人,如今朝著天竺方向而去。
船艙甲板上,李愔第一次開始訓練這些護衛軍合擊之術。
一排十人,一共十排。
“射擊之後,換彈時間,最多十個唿吸。”
“也就是說,在這十次唿吸之間,你們要將手裏的子彈裝填好,射擊出去。”
“射擊完成之後,退到後方,如此往複。”
這個車輪射擊的方法李愔也沒有太多辦法,丁三兩這貨造的東西就這樣。
如今也沒有辦法繼續改良工藝,裏麵差的道道還挺多的。
離開交州的時候,丁三兩最高的工藝就是如此,十秒鍾換子彈已經算是比較安全和麻利了。
薛仁貴和房遺愛兩人站在背後,看著輪番射擊訓練,那叫一個高興啊。
“這種對戰之法,對方根本無法靠近啊。”
但這時候,黃木提出來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殿下,若是那些人遠程用弓箭投石車呢?”
弓箭,投石車,這似乎是一個難搞的事情。
但李愔指了指船艙下麵。
“咱們的射程十裏地,他們呢?”
“十裏地對一裏地優勢在我!”
……
此時的長安,李世民已經接到了很多來自倭國和高句麗的傳聞了。
“陛下,倭國倒也罷了,可高句麗又是什麽情況。”
長孫無忌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看到李世民那難受的勁兒,就知道這事情超過了大唐掌控。
“那逆子,讓高句麗對他臣服。”
“啊?高句麗那邊,幹了?”
長孫無忌不敢相信,吞咽口水之下,想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
李愔殿下若是這麽說,那高句麗看到是大唐皇子,又招惹不起大唐,似乎隻有答應一條路。
“陛下,高句麗臣服是好事,陛下龍威浩蕩,他們定然是因為陛下的緣故。”
“你們可知道,李愔給了他們多少糧食?”
“多少?”
“十萬斤!”
長孫無忌不會了。
他若是知道李愔當時的想法,怕不得整個人鬱悶死。
高句麗混戰之下,給糧食就是爹。
李愔喜當爹。
看到那些昆侖奴的時候,李愔總覺得裏麵有人幽怨看著自己。
或許他們之中,有人是黑民工書包杜的祖先吧。
路邊,不停有人從樹叢之中鑽出來,看到豪華的馬車的時候,攀附在樹上,發出驚唿之聲。
李愔也不客氣,當即就把手裏的食物啊,一些果子啊丟出去。
在東南亞這個地方,你想吃飽,很難。
但你想餓死,那也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
畢竟,遍地都是果子樹,吃果子就可以果腹,也算是一迴事。
隻不過,吃果子死的早而已。
本來道路兩側好奇的人就多,生活在島嶼之上,如同野獸一般,見到外人的機會本來就少,如今還有食物出現,一瞬間,兩側那些灌木叢裏的人,一個個像是猴子一般衝出來,搶奪地上的東西,嘴裏發出嗷嗷的尖叫,極為嚇人。
看著這一幕,李愔終於體會到了殖民的樂趣。
當年那些西歐的人,上了某些島嶼的時候,開啟殖民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這種感覺?
“之後的護衛軍,就送到這裏,每個地方,最恐怖的力量都要在我們手裏。”
李愔的話,薛仁貴默默記下。
“殿下,我今日看了,十幾種木材,都是我們需要的,還有不少銀礦石頭,金礦,煤礦。”
“若是能為大唐所用,這裏定然要有大唐之人才行。”
李愔思索著,如果殖民需要,那麽就要有強大的武力,就又要戰船,各種各樣的配套,不然的話,出來的人在此地稱王,誰能管得了?
李世民遠在長安,哪裏能顧得上。
所以,得有震懾。
當年帶英那邊,似乎就是用家人作為要挾。
這事,李愔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
安西都護府都能有,憑什麽這呂宋都護府不能有?
王玄策借兵就可以讓天竺人聞風喪膽,我李愔順便給他們一點點小小的震撼,很合理吧?
迴到船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夕陽西下,可這海上的落日,充滿了讓人沉醉的味道。
當看到水缸裏的魚的時候,李愔直接笑出了聲音。
“好東西啊,這就是忘不了魚啊。”
打開農場係統,內部空間進一步擴大,李愔已經無敵了。
“忘不了魚,來人啊。”
廚子來之後,手裏拿著刀,準備將魚鱗給刮掉。
李愔直接攔住。
“這魚鱗不是這麽用的。”
“你記住了,帶著魚鱗上鍋蒸,蒸了之後,魚鱗卷起,輕輕刮下,用來做椒鹽。”
這玩意兒在後世賣的賊貴,既然來到大唐了,那就一定要好好享受享受。
海邊的樹上,房遺愛似乎在為自己錯過了什麽而煩惱。
“你們怎麽就不帶我呢,殿下也是,那黑齒城拿下來,我房遺愛一定能掌握好分寸,不亂殺人。”
按照後世人的眼光,軍中人殺人,似乎還是有些無法接受的。
但在封建社會裏,不殺人,就會被人殺。
尋常士兵,尤其是步兵,在戰場之上,一般都是默認炮灰的存在。
這些護衛軍訓練有素,放在任何地方,那都是精銳之師,隻可惜,數量太少了。
夜色之中,李愔嚐了一口魚肉,很是滿意。
大喬小喬將果子喂到李愔嘴裏,嬌滴滴的聲音更是帶著異域風情。
“殿下,接下來,咱們該去哪裏呢?”
李愔笑了笑:“皇兄,分頭行動,你親自帶人,去呂宋一趟,讓他們成為我交州附屬國,臣服於我交州王。”
李恪一愣,隨後大概明白了過來。
“李愔弟弟,這不好吧?”
“皇兄,李佑皇兄,還有李惲弟弟,都有份。”
“哦?是嗎,他們也幹了?那就好,那就好。”
在這世上,隻要是一起幹壞事的,就會默認法不責眾。
李恪如今通透的很,他不怕李世民追究,主要是擔心,李愔對於這呂宋無法掌控。
大船分成兩隊,在此處分別之時,張象也隨著李恪他們出發了。
而李愔帶著房遺愛薛仁貴,浩浩蕩蕩幾千人,如今朝著天竺方向而去。
船艙甲板上,李愔第一次開始訓練這些護衛軍合擊之術。
一排十人,一共十排。
“射擊之後,換彈時間,最多十個唿吸。”
“也就是說,在這十次唿吸之間,你們要將手裏的子彈裝填好,射擊出去。”
“射擊完成之後,退到後方,如此往複。”
這個車輪射擊的方法李愔也沒有太多辦法,丁三兩這貨造的東西就這樣。
如今也沒有辦法繼續改良工藝,裏麵差的道道還挺多的。
離開交州的時候,丁三兩最高的工藝就是如此,十秒鍾換子彈已經算是比較安全和麻利了。
薛仁貴和房遺愛兩人站在背後,看著輪番射擊訓練,那叫一個高興啊。
“這種對戰之法,對方根本無法靠近啊。”
但這時候,黃木提出來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殿下,若是那些人遠程用弓箭投石車呢?”
弓箭,投石車,這似乎是一個難搞的事情。
但李愔指了指船艙下麵。
“咱們的射程十裏地,他們呢?”
“十裏地對一裏地優勢在我!”
……
此時的長安,李世民已經接到了很多來自倭國和高句麗的傳聞了。
“陛下,倭國倒也罷了,可高句麗又是什麽情況。”
長孫無忌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看到李世民那難受的勁兒,就知道這事情超過了大唐掌控。
“那逆子,讓高句麗對他臣服。”
“啊?高句麗那邊,幹了?”
長孫無忌不敢相信,吞咽口水之下,想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
李愔殿下若是這麽說,那高句麗看到是大唐皇子,又招惹不起大唐,似乎隻有答應一條路。
“陛下,高句麗臣服是好事,陛下龍威浩蕩,他們定然是因為陛下的緣故。”
“你們可知道,李愔給了他們多少糧食?”
“多少?”
“十萬斤!”
長孫無忌不會了。
他若是知道李愔當時的想法,怕不得整個人鬱悶死。
高句麗混戰之下,給糧食就是爹。
李愔喜當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