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木畢竟是第三境的修道者,即便是心思不在修行上,也依舊是沒有半點水分的三境修士,此刻心神俱震之下,口中喊出來的聲音忽然變得極大,一下子就在這儒山腳下傳出去了很遠。
儒山下是熱鬧的集市與連綿的學宮還有靈感碰撞的讀書人。
但此時此刻無論是誰,隻要聽見了東方木的喊聲,全部都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轉頭看了過來。
一雙雙眼睛裏全都帶著驚疑不定,還有一部分人目光在不停探尋之後終於是精準無比的定格在了李子冀的身上,緊跟著臉上就露出了狂熱之色。
這就是詩成異象,才情驚聖,引得儒山文宮凝聚文氣長橋接引詠梅詩的李子冀?
正如先前所言,心懷驕傲的讀書人很難去認同別人,可一旦認同,那就是絕對的尊敬,能寫出那樣一首詠梅詩,被大儒梁借給出此詩之後,天下再無詠梅詩的至高評價的李子冀,在極短時間裏就征服了儒山腳下的不少讀書人。
從白玉城到儒山要走數日路程,消息當然不會比梁借的烏黑馬車跑得更快,但當文氣長橋橫貫長空的那一刻,所有儒山上下的人就都看見了那首詠梅詩。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這一句實在是點睛之筆,寫的太好,寫的極妙,我初次觀讀,驚為天人。”
東方木已經放下了手裏的對聯,心思全都放到了李子冀身上,迫不及待就想要仔細探討一下這首詞的亮點和意境。
感受著四周的狂熱氣息,李子冀倒是顯得習以為常,畢竟與這一幕相似的場麵在聖朝內總能夠看得到。
這是一個對文學十分熱愛的人,李子冀心裏對東方木有了一個更具體的印象。
“我也隻是運氣好罷了。”
李子冀說道。
東方木搖了搖頭,認真道:“你若是說自己運氣好賺了錢,那我相信,但才情這種東西與運氣這兩個字是沒有關係的,今天晚上正好有一場文會,不知道李公子有沒有興趣參加?”
文會在儒山是最常見的東西,三天一次小會,五天一次大會,但每個人對此都是樂此不疲,隻不過李子冀並不太感興趣,就連在白玉城題詩,那也是因緣際會,湊巧碰到。
當下,李子冀便開口婉拒:“觀聖卷在即,而且我也有位朋友要見一見。”
的確,觀聖卷再過半個月就要開始,不過十幾日時間,用轉瞬即逝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東方木的臉上滿是遺憾,覺得李子冀不能來參加文會實在是雙方的一大損失。
說不定也是儒山文宮的一大損失。
“李公子可是要見木師侄?”
東方木雖然潛心鑽研文章,但對於外界的事情多少也有一點聽聞,自然也知曉如今儒山之內和李子冀算得上是朋友的,也就隻有有一個木南山罷了。
“師侄?”李子冀略微有些驚訝。
東方木察覺到了他的目光,微微挺直了胸膛,抬手整理著衣襟:“我師承畫聖,按照輩分,要比墨影和木南山這一代高一輩。”
他的年紀大概隻有墨影以及木南山大上三四歲,但輩分卻著實不低,放眼整個儒山,也就隻比大儒梁借這種小上一輩。
因為畫聖的輩分實在太高。
如果按照一代接著一代的輩分來講,比如第一代的弟子是第二代,第二代的弟子是第三代,如此類推,從儒山創立到現在,畫聖已經活了七百年,這樣算下來東方木的輩分可以說是高的嚇人。
年紀輕輕就可以稱得上是老祖宗了。
但很遺憾,儒山的輩分或者說除了世族之外,絕大部分的宗派輩分都不是這麽算的,比如梁借,他現在四百歲,他的弟子有三百年前收下的,也有今年剛收的,時間跨越三百年,但三百年前與今年剛收的依然是同輩。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很多修行勢力弟子輩分之間看起來十分離譜的根本原因。
“這次觀聖卷並不容易,這半個月時間,李公子最好養足精神。”大儒梁借意味深長的叮囑了李子冀一句。
李子冀點了點頭,然後在梁借的帶領下登上了儒山。
山腳下的人依然在議論著李子冀與那首詠梅詩,甚至還有不少人打賭說李子冀留在儒山的這段時間裏還能不能再寫出一首能留在文宮的詩詞。
對此,眾說紛紜。
......
......
如果忽略掉登山過程中的苦累,那麽登山毫無疑問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儒山也是山。
李子冀走在漫長的石階上,目光從青樹枝上掛著的那些詩詞文章上掃過,的確,入目所及沒有一首差的。
山當然不是單純筆直的山峰,事實上儒山很寬闊,哪怕你在任意一階停下,然後隨意地往左右行走,都可以盡覽山中景色,東方木還貼心的為李子冀講解著,從哪裏走有一處極美的湖,往哪裏去又有一棵被大儒寫過詩的樹,那模樣就像是很稱職的導遊,讓李子冀想起了自己在道觀之時帶著香客觀覽講解的過往。
“東方師兄既然是畫聖的弟子,想必畫畫一定是極好的。”
李子冀是三千院院長大人的弟子,這世上的確很難找得到什麽人比他的輩分還要更高,隻是雙方不屬於同一宗門,心照不宣的不會在意這種事情,隻是東方木的年歲更大,李子冀稱唿一聲師兄也不為過。
李子冀以前最喜歡四樣東西,練字,畫畫,練劍,下棋,現在還多了一樣彈琴。
其中畫畫最為出色,他甚至給自己寫了一幅丹青妙手的字帖掛在清風雅舍裏。
隻是卻沒想到東方木在聽到這話後竟然罕見的露出了尷尬之色,張了好幾次嘴,卻沒有說出話來。
正走在一旁與佛門羅漢交談的大儒梁借此時卻是嗬嗬一笑,似是感慨似是無奈道:“他並不擅長丹青之術。”
李子冀一怔,不僅是他,就連左右張望儒山景色的慕容燕崔玉言等人,聞言也都是驚訝地轉過了頭,滿臉詫異。
畫聖的弟子,不會作畫?
儒山下是熱鬧的集市與連綿的學宮還有靈感碰撞的讀書人。
但此時此刻無論是誰,隻要聽見了東方木的喊聲,全部都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轉頭看了過來。
一雙雙眼睛裏全都帶著驚疑不定,還有一部分人目光在不停探尋之後終於是精準無比的定格在了李子冀的身上,緊跟著臉上就露出了狂熱之色。
這就是詩成異象,才情驚聖,引得儒山文宮凝聚文氣長橋接引詠梅詩的李子冀?
正如先前所言,心懷驕傲的讀書人很難去認同別人,可一旦認同,那就是絕對的尊敬,能寫出那樣一首詠梅詩,被大儒梁借給出此詩之後,天下再無詠梅詩的至高評價的李子冀,在極短時間裏就征服了儒山腳下的不少讀書人。
從白玉城到儒山要走數日路程,消息當然不會比梁借的烏黑馬車跑得更快,但當文氣長橋橫貫長空的那一刻,所有儒山上下的人就都看見了那首詠梅詩。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這一句實在是點睛之筆,寫的太好,寫的極妙,我初次觀讀,驚為天人。”
東方木已經放下了手裏的對聯,心思全都放到了李子冀身上,迫不及待就想要仔細探討一下這首詞的亮點和意境。
感受著四周的狂熱氣息,李子冀倒是顯得習以為常,畢竟與這一幕相似的場麵在聖朝內總能夠看得到。
這是一個對文學十分熱愛的人,李子冀心裏對東方木有了一個更具體的印象。
“我也隻是運氣好罷了。”
李子冀說道。
東方木搖了搖頭,認真道:“你若是說自己運氣好賺了錢,那我相信,但才情這種東西與運氣這兩個字是沒有關係的,今天晚上正好有一場文會,不知道李公子有沒有興趣參加?”
文會在儒山是最常見的東西,三天一次小會,五天一次大會,但每個人對此都是樂此不疲,隻不過李子冀並不太感興趣,就連在白玉城題詩,那也是因緣際會,湊巧碰到。
當下,李子冀便開口婉拒:“觀聖卷在即,而且我也有位朋友要見一見。”
的確,觀聖卷再過半個月就要開始,不過十幾日時間,用轉瞬即逝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東方木的臉上滿是遺憾,覺得李子冀不能來參加文會實在是雙方的一大損失。
說不定也是儒山文宮的一大損失。
“李公子可是要見木師侄?”
東方木雖然潛心鑽研文章,但對於外界的事情多少也有一點聽聞,自然也知曉如今儒山之內和李子冀算得上是朋友的,也就隻有有一個木南山罷了。
“師侄?”李子冀略微有些驚訝。
東方木察覺到了他的目光,微微挺直了胸膛,抬手整理著衣襟:“我師承畫聖,按照輩分,要比墨影和木南山這一代高一輩。”
他的年紀大概隻有墨影以及木南山大上三四歲,但輩分卻著實不低,放眼整個儒山,也就隻比大儒梁借這種小上一輩。
因為畫聖的輩分實在太高。
如果按照一代接著一代的輩分來講,比如第一代的弟子是第二代,第二代的弟子是第三代,如此類推,從儒山創立到現在,畫聖已經活了七百年,這樣算下來東方木的輩分可以說是高的嚇人。
年紀輕輕就可以稱得上是老祖宗了。
但很遺憾,儒山的輩分或者說除了世族之外,絕大部分的宗派輩分都不是這麽算的,比如梁借,他現在四百歲,他的弟子有三百年前收下的,也有今年剛收的,時間跨越三百年,但三百年前與今年剛收的依然是同輩。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很多修行勢力弟子輩分之間看起來十分離譜的根本原因。
“這次觀聖卷並不容易,這半個月時間,李公子最好養足精神。”大儒梁借意味深長的叮囑了李子冀一句。
李子冀點了點頭,然後在梁借的帶領下登上了儒山。
山腳下的人依然在議論著李子冀與那首詠梅詩,甚至還有不少人打賭說李子冀留在儒山的這段時間裏還能不能再寫出一首能留在文宮的詩詞。
對此,眾說紛紜。
......
......
如果忽略掉登山過程中的苦累,那麽登山毫無疑問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儒山也是山。
李子冀走在漫長的石階上,目光從青樹枝上掛著的那些詩詞文章上掃過,的確,入目所及沒有一首差的。
山當然不是單純筆直的山峰,事實上儒山很寬闊,哪怕你在任意一階停下,然後隨意地往左右行走,都可以盡覽山中景色,東方木還貼心的為李子冀講解著,從哪裏走有一處極美的湖,往哪裏去又有一棵被大儒寫過詩的樹,那模樣就像是很稱職的導遊,讓李子冀想起了自己在道觀之時帶著香客觀覽講解的過往。
“東方師兄既然是畫聖的弟子,想必畫畫一定是極好的。”
李子冀是三千院院長大人的弟子,這世上的確很難找得到什麽人比他的輩分還要更高,隻是雙方不屬於同一宗門,心照不宣的不會在意這種事情,隻是東方木的年歲更大,李子冀稱唿一聲師兄也不為過。
李子冀以前最喜歡四樣東西,練字,畫畫,練劍,下棋,現在還多了一樣彈琴。
其中畫畫最為出色,他甚至給自己寫了一幅丹青妙手的字帖掛在清風雅舍裏。
隻是卻沒想到東方木在聽到這話後竟然罕見的露出了尷尬之色,張了好幾次嘴,卻沒有說出話來。
正走在一旁與佛門羅漢交談的大儒梁借此時卻是嗬嗬一笑,似是感慨似是無奈道:“他並不擅長丹青之術。”
李子冀一怔,不僅是他,就連左右張望儒山景色的慕容燕崔玉言等人,聞言也都是驚訝地轉過了頭,滿臉詫異。
畫聖的弟子,不會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