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三十四年三月二十六。
舊地重遊,李子冀的歸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馬車就這樣伴隨著第一場春雨緩緩地駛進了遂寧城。
一座原本有著百萬人生活的城現在隻剩了一半人口,甚至都不需要去特意查看,進城看著街上稀疏的人群就能夠感受出來。
大水已經過去了三年,離開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家和親朋淹沒在水中的場麵,他們銘記痛苦,他們不敢留下,所以選擇了離開。
逃避偶爾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剩下的人也不會忘記,隻不過他們正在學著忘記,街上百姓臉上帶著和平常一般無二的神情,高談闊論,笑容和惱火,隻是深夜中獨自一人時腦海中閃過那場大水的畫麵,依然忍不住的顫栗和悵然。
發生過的事情就像是釘在木板上的痕跡,無論過多久,都不會遺忘。
當你聽說一百人死了,對你來說就隻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可當你親眼看見一百人死了,那種感覺無論過去多少年都會清晰無比,所以李子冀並不想選山前山後,沒人應該被犧牲。
“聽人說遂寧的石雕很出名。”
崔玉言掀開車窗一角,望著路過小巷角落被水浸過留下的痕跡,一座城市屹立多年總是要經曆諸多風霜的,隻是那場大水帶來的痛苦太過沉重,無論是這座城市的人還是這座城本身,都是注定無法愈合的。
李子冀道:“以前很出名。”
的確,這種事情本就是相互成全的,因為遂寧有著深厚的石雕文化,所以吸引著石雕師傅在此處匯聚,也因為石雕師傅的匯集,所以才讓遂寧的石雕文化更加厚重。
現在伴隨著石雕師傅們的相繼離去,或許再過十幾二十年,遂寧就真的成了一座無人問津的小城。
“公子,官衙到了。”
唐小風停下了馬車,開口喊了一聲。
他也聽說了遂寧大水的事情,對於這座城既憐憫也好奇,好奇公子自小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麽樣子。
李子冀途經遂寧要做的事情不多,隻有兩件,首先便是要去見一見遂寧知府。
遂寧知府現今隻不過才五十幾歲,對於一名第三境的修道者來說,完全算是正當壯年,可劉季的臉上已經初顯老態,黑發摻雜銀絲。
看上去甚至比同齡的普通富貴人家還要顯老一些。
聽到稟報說是李縣侯親來,劉季起初還有些遲疑,畢竟他一點都沒有收到李子冀會迴遂寧的消息,甚至一點風聲都沒有。
直到親眼看見李子冀才放下遲疑,趕忙上前行禮:“下官遂寧知府劉季,見過汝南縣侯。”
李子冀節製遂寧軍政,自然也就是他這個遂寧知府的頂頭上司。
“汝南縣侯?”
李子冀怔了怔。
劉季恭敬道:“縣侯有所不知,您斬殺南陵河神之後,陛下已經擢升您為汝南縣侯,節製遂寧,汝南,西陵,夏口,臨安五城軍政。”
這一路上李子冀和外界都沒什麽接觸,因此還不知道自己爵位提升的消息。
節製五城軍政,尤其是還包括汝南,李子冀沉默了一瞬,他與聖皇雖然隻見過幾次麵,但聖皇對他的信任卻是少有人可比。
“我見過你,在那場大水之前,你的政績很好。”
劉季在遂寧已經任了二十五年的知府,遂寧人對於這位父母官都不陌生,李子冀自然也見過,如果沒有發生當年那場大水的話,也許劉季現在已經被提拔離開了遂寧。
雖然那場大水與他無關,但他畢竟是遂寧知府,這很不公平,但事實的確是這樣。
再如何用心的官員也終究難逃淪落為政治棋子的下場。
提到當年,劉季的臉上帶著落寞,眼眸深處的痛苦清晰可見,而後化作疲倦,他苦笑著搖了搖頭:“說出來不怕縣侯笑話,我現在別無所求,隻想守著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安穩下去。”
少年人的滿腔熱血,遠大理想,總有一天會被現實所磨滅的,因為這個世界注定不可能完美,所以才是現實。
曾幾何時,劉季也有自己的抱負,他沒有背景,自身修道天賦也絕對談不上多麽出色,隻想著用心在遂寧任職,積累政績,有朝一日提拔為南陵郡丞或者被調去京都六部任職,然後發揮本領,為聖朝清平天下。
他之前離這個夢想很近,現在很遠。
人總是會趨於麻木的,遲早會如此。
劉季依然是一名好官,隻是他的理想抱負隨著那場大水被吞噬得幹幹淨淨。
“遂寧現在的人很少,以後或許會多些。”李子冀從懷裏拿出了一個荷包,遞給了劉季。
荷包很輕,拿在手上卻有一股子陰寒血煞之氣快速襲來,劉季眉頭一皺,打開荷包看見裏麵的一枚鱗片,然後猛地渾身一震。
李子冀輕聲道:“發個告示吧,就說南陵河神已經伏法,鱗片在一月後公示,也許曾經離開的百姓迴來見到,會想留下也說不定。”
這是南陵河神頭顱中心的鱗片,蘊含著南陵河神的精氣神,李子冀請神夢澤河神虞風用大能力將南陵河神死去的畫麵烙印在了裏麵,隻要被靈力催發就能重現,想必遂寧百姓見到這樣的場麵會很高興。
劉季那張滿是疲倦的臉上帶著蒼白之色,他盯著手中的鱗片,手掌無意識的用力緊握,然後又小心翼翼的收好。
“李縣侯,我代表遂寧百姓,在此謝過了。”
劉季的聲音輕微顫抖著,對著李子冀深深地行了一禮,心中壓抑許久的苦澀緩緩散開。
“這沒什麽好感謝的。”李子冀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道:“我本也是遂寧子弟,查清真相,誅殺南陵河神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你用不著感謝我。”
南陵河神已經被誅殺,但真相難道真的能徹底公之於眾嗎?
劉季知道不能,他也知道這件事背後可能有後黨的影子,但他不能說,甚至連問都不能問。
李子冀望著街外,百姓安寧,行路客人出入店鋪,歡聲笑語。
“這座城已經死了,也許以後會活過來。”
舊地重遊,李子冀的歸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馬車就這樣伴隨著第一場春雨緩緩地駛進了遂寧城。
一座原本有著百萬人生活的城現在隻剩了一半人口,甚至都不需要去特意查看,進城看著街上稀疏的人群就能夠感受出來。
大水已經過去了三年,離開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家和親朋淹沒在水中的場麵,他們銘記痛苦,他們不敢留下,所以選擇了離開。
逃避偶爾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剩下的人也不會忘記,隻不過他們正在學著忘記,街上百姓臉上帶著和平常一般無二的神情,高談闊論,笑容和惱火,隻是深夜中獨自一人時腦海中閃過那場大水的畫麵,依然忍不住的顫栗和悵然。
發生過的事情就像是釘在木板上的痕跡,無論過多久,都不會遺忘。
當你聽說一百人死了,對你來說就隻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可當你親眼看見一百人死了,那種感覺無論過去多少年都會清晰無比,所以李子冀並不想選山前山後,沒人應該被犧牲。
“聽人說遂寧的石雕很出名。”
崔玉言掀開車窗一角,望著路過小巷角落被水浸過留下的痕跡,一座城市屹立多年總是要經曆諸多風霜的,隻是那場大水帶來的痛苦太過沉重,無論是這座城市的人還是這座城本身,都是注定無法愈合的。
李子冀道:“以前很出名。”
的確,這種事情本就是相互成全的,因為遂寧有著深厚的石雕文化,所以吸引著石雕師傅在此處匯聚,也因為石雕師傅的匯集,所以才讓遂寧的石雕文化更加厚重。
現在伴隨著石雕師傅們的相繼離去,或許再過十幾二十年,遂寧就真的成了一座無人問津的小城。
“公子,官衙到了。”
唐小風停下了馬車,開口喊了一聲。
他也聽說了遂寧大水的事情,對於這座城既憐憫也好奇,好奇公子自小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麽樣子。
李子冀途經遂寧要做的事情不多,隻有兩件,首先便是要去見一見遂寧知府。
遂寧知府現今隻不過才五十幾歲,對於一名第三境的修道者來說,完全算是正當壯年,可劉季的臉上已經初顯老態,黑發摻雜銀絲。
看上去甚至比同齡的普通富貴人家還要顯老一些。
聽到稟報說是李縣侯親來,劉季起初還有些遲疑,畢竟他一點都沒有收到李子冀會迴遂寧的消息,甚至一點風聲都沒有。
直到親眼看見李子冀才放下遲疑,趕忙上前行禮:“下官遂寧知府劉季,見過汝南縣侯。”
李子冀節製遂寧軍政,自然也就是他這個遂寧知府的頂頭上司。
“汝南縣侯?”
李子冀怔了怔。
劉季恭敬道:“縣侯有所不知,您斬殺南陵河神之後,陛下已經擢升您為汝南縣侯,節製遂寧,汝南,西陵,夏口,臨安五城軍政。”
這一路上李子冀和外界都沒什麽接觸,因此還不知道自己爵位提升的消息。
節製五城軍政,尤其是還包括汝南,李子冀沉默了一瞬,他與聖皇雖然隻見過幾次麵,但聖皇對他的信任卻是少有人可比。
“我見過你,在那場大水之前,你的政績很好。”
劉季在遂寧已經任了二十五年的知府,遂寧人對於這位父母官都不陌生,李子冀自然也見過,如果沒有發生當年那場大水的話,也許劉季現在已經被提拔離開了遂寧。
雖然那場大水與他無關,但他畢竟是遂寧知府,這很不公平,但事實的確是這樣。
再如何用心的官員也終究難逃淪落為政治棋子的下場。
提到當年,劉季的臉上帶著落寞,眼眸深處的痛苦清晰可見,而後化作疲倦,他苦笑著搖了搖頭:“說出來不怕縣侯笑話,我現在別無所求,隻想守著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安穩下去。”
少年人的滿腔熱血,遠大理想,總有一天會被現實所磨滅的,因為這個世界注定不可能完美,所以才是現實。
曾幾何時,劉季也有自己的抱負,他沒有背景,自身修道天賦也絕對談不上多麽出色,隻想著用心在遂寧任職,積累政績,有朝一日提拔為南陵郡丞或者被調去京都六部任職,然後發揮本領,為聖朝清平天下。
他之前離這個夢想很近,現在很遠。
人總是會趨於麻木的,遲早會如此。
劉季依然是一名好官,隻是他的理想抱負隨著那場大水被吞噬得幹幹淨淨。
“遂寧現在的人很少,以後或許會多些。”李子冀從懷裏拿出了一個荷包,遞給了劉季。
荷包很輕,拿在手上卻有一股子陰寒血煞之氣快速襲來,劉季眉頭一皺,打開荷包看見裏麵的一枚鱗片,然後猛地渾身一震。
李子冀輕聲道:“發個告示吧,就說南陵河神已經伏法,鱗片在一月後公示,也許曾經離開的百姓迴來見到,會想留下也說不定。”
這是南陵河神頭顱中心的鱗片,蘊含著南陵河神的精氣神,李子冀請神夢澤河神虞風用大能力將南陵河神死去的畫麵烙印在了裏麵,隻要被靈力催發就能重現,想必遂寧百姓見到這樣的場麵會很高興。
劉季那張滿是疲倦的臉上帶著蒼白之色,他盯著手中的鱗片,手掌無意識的用力緊握,然後又小心翼翼的收好。
“李縣侯,我代表遂寧百姓,在此謝過了。”
劉季的聲音輕微顫抖著,對著李子冀深深地行了一禮,心中壓抑許久的苦澀緩緩散開。
“這沒什麽好感謝的。”李子冀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道:“我本也是遂寧子弟,查清真相,誅殺南陵河神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你用不著感謝我。”
南陵河神已經被誅殺,但真相難道真的能徹底公之於眾嗎?
劉季知道不能,他也知道這件事背後可能有後黨的影子,但他不能說,甚至連問都不能問。
李子冀望著街外,百姓安寧,行路客人出入店鋪,歡聲笑語。
“這座城已經死了,也許以後會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