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三年,春。
蘇州城西十五裏,平樂村。
平樂村是一個不大也不小的村子,這裏的地不靈人也不傑,但唯獨有兩樣“寶貝”讓村裏人自傲。
一是聞名百裏的“十裏荷塘”的刺繡手藝,二是村裏的多數人家都姓朱。
村裏上下一百三十戶半的人家都引以為豪,原因就是與當朝的聖人家同姓。
春日正在播種的時候,而村裏卻沒有人去田裏,而是躲在家中織布刺繡,這事平樂村與其他村子最大的不同。
因靠近江南最大的絲綢交易地的蘇州,村民們不再以耕田為生,而是將刺繡織錦當作了主業。
村子的形狀就好似一個巨大的磨盤,房屋由外到裏逐漸變少,直至村中的一口井為中心的一片空地為村民平時聚集公用之地。
村中的一口大方井,由青色大磚砌成,不知是什麽時候建成,卻為村民提供了甘甜的清水,百多戶村民就靠這口井吃水。
**************,平樂村的村民們雖不懂這個道理,但他們卻湊了錢將村中的四條小土路修成了青石板路,讓村子更顯富饒。
此時為正午,食飯剛過沒多久。
有一個黝黑的少年,擼著粗布衣服的袖子,一桶一桶的從井中拉出甘甜的水。,旁邊則是一名二八少女將水倒進板車上的木桶,配合默契。
“哥!快迴家去,娘又尋你了。”杜庸赤著腳光著腚蹦跳的跑向了村子中央的大井,因為還小話還不太說得清。
聽到小弟的叫喊,朱瞻盼抬起頭,看到沒穿褲子的小弟,又轉頭看身後一臉通紅的少女,正色道:“我知曉了,快快迴家去。”
看到四歲的小弟光著下身跑來,朱瞻盼真想脫去上衣將小弟不潔的地方遮住,但還是沒有這麽做。身後的少女已經十分羞愧,別過頭去不再看向年幼的杜庸。
杜庸還小,朝朱小蘭做了哥鬼臉,肥嫩的小臉因為笑容而擠在了一起顯得更可愛,光著腚跑向了別處。
此刻的村子中央,又剩下了兩個年輕人。
“嗯,我先去找我娘,馬上再來幫你…幫你打水……”少年黝黑的臉上因為害羞出現了些許嫩紅。
“嗯……”朱小蘭背對著朱瞻盼應了一聲,開始絞起了衣角。
將衣袖放下,朱瞻盼整理了有些淩亂的青色粗布長衫,本是用來讀書的此時卻被浸滿水漬,看來迴家又要被數落了。
村子最西邊的大院子,便是朱瞻盼此時的家。推開紅漆的大門便是一個大院子,院中有一名婦人在推動著織布機,“吱呀吱呀”的聲音不絕於耳。
“娘。”朱瞻盼愁眉低頭看著已被浸濕的鞋尖,向母親認錯。
竹溪看到濕了大半衣裳的朱瞻盼,想要數落幾句開口卻變了話:“進屋去先換了件衣裳再出來說話。”
聽到這樣的話,朱瞻盼猶如大赦一般麵上的憂愁迅速的變換成了喜悅,笑容重新掛在了臉上,鑽進了東屋。
不多久,一席青色長衫頭紮方巾的少年重新出現在院中,如果此時朱瞻盼手中拿著的不是棗糕而是論語老子,可能便被誤認為是哪家的狀元也說不定。
看到這樣的朱瞻盼,竹溪既是高興又是憂心,但眉頭僅一皺便又恢複。
放下手中的活計,竹溪走進廚房不多時拿出了一小碗甜湯,恭敬的端在了朱瞻盼麵前。
“娘……”
朱瞻盼看到竹溪低著身將碗端到自己的麵前,有些哀歎。
就在這時,大門再次被推開,這時走進來的是一名魁梧的漢子,粗布的中衣不能掩蓋他身上肌肉的線條。
看到走進來的大漢,朱瞻盼有些不情願的開口:“爹,您迴來了。”
剛才還神色正常的杜龐看到了竹溪的這般舉動,臉便陰沉了下來。
沉聲道:“盼兒,你為何這般辛勞你娘?”話語中帶著責備,更多的卻是怨恨。
此刻小院中的氣氛已萬分的凝重,竹溪見狀便將甜湯塞進朱瞻盼的手中,幫杜龐拍打著積攢了一天的灰塵。
“每次歸家都這般,到底讓不讓我安心的為杜家添丁了?”竹溪撫摸著肚子,畫中三分威脅七分嬌氣,讓杜龐的心又軟了下來。
“快去給你爹沏壺酒,今個陪他好好喝一杯。”竹溪立刻朝朱瞻盼使了個眼色,將手上的東西全都迴了廚房,取出一隻小瓷壺跑到了廚房後麵的圍牆根。
竹溪此時也沒閑著,將一方小桌抬了出來,有擺上了兩個馬紮。桌上擺了兩個青色小瓷杯,一疊花生米撒上了細鹽,冬天剩下的鹹肉幹切片淋上了熱騰騰的菜油。
杜龐正坐在桌前,從懷中掏出一個黃色的油紙包,放在桌上輕輕的展開。一隻金黃色的鹽焗醉雞便展了出來。
剛沏滿一壺酒的朱瞻盼聞到了雞的香味,便快步的從廚房外拎來一個馬紮,坐在了杜龐的對麵。
“爹,我為您滿上!”朱瞻盼將杜龐麵前的小酒杯滿上了酒,又為自己的杯子滿上。
平樂村大多人家一天隻食兩頓,朱瞻盼家也是如此,但杜龐以做鏢師為營生,每半月歸家一次,所以他歸家便會為他多設一頓,這些也是竹溪平時算好的。
“爹,爹迴來了。”杜庸從門口晃晃悠悠的走了進來沒看到了一月未見的爹爹,不由的喜笑顏開,更加歡喜了。
看到自己兒子迴來,杜龐將四歲的杜庸抱在懷中,關愛的撫摸著。
“庸兒讓爹看看你有沒有瘦了。”杜龐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向很關愛,對朱瞻盼更多的則是嚴厲的教誨。
看著爹和小弟的親熱,朱瞻盼將酒杯舉了向前。
“爹,此番路途艱辛勞頓,兒為您接風洗塵。”朱瞻盼將一杯酒飲盡,隨後撕下一隻雞腿遞給了在父親懷中的小弟。
小弟歡喜的接過雞腿啃了起來,杜龐也將杜庸遞給了坐在一旁的竹溪。
“此番出鏢,遇東夷國之人來朝,顯我大明國威呀!”杜龐一口喝掉了杯中的酒便為自己重新斟滿:“盼兒書讀的如何?今年可否考個秀才為杜家祖上添光?”
朱瞻盼現在跟了杜龐的姓,杜龐讓他去讀書想要光宗耀祖。
“父親,我不想考取功名,想要跟您一樣做一個鏢師!”朱瞻盼又喝下一杯酒,將心中的話說了出來。
他本是朱允熞之子,永樂二年因朱棣滅建文帝血脈之事年僅五歲的朱瞻盼便被父親在進宮前帶著逃亡。但卻未能成功,被圍困至金陵西郊的一座破屋內。
親父朱允熞見無望去到封地,便殺死生母與貼身丫鬟,在屋外喊殺聲停止的那刻,刀尖刺入了朱瞻盼的胸膛,但卻不知為何,他卻沒有死。
至此,他對生父沒了尊敬和愛戴,有的隻是殺母之仇,永世報仇。
剛被竹溪帶至蘇州時,還存著報仇的想法,竹溪與杜龐成親之後,他改姓了杜也未曾打消過這個念頭。
杜龐看穿了他的心思,為了安撫朱瞻盼,他開始教他習武,練習軍中刀法。
永樂七年,朱允熞被殺,朱瞻盼一人躲在村旁的山上哭泣了兩日,當體力不支快要暈倒的時候被杜龐尋迴,至此他便沒了再複仇的心思。
杜龐聽到後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驚訝,隻是默默的喝著酒。
而一旁的竹溪卻激動了起來:“盼兒,讀書考取功名才是男子該做的,你不適合做那些個事情。”
竹溪對朱瞻盼的態度依然是仆人對主人的恭敬,隻不過多了一份作為母親的教導。作為衡王府的小丫鬟,竹溪從小受盡王妃照顧,此刻她希望能夠讓朱瞻盼隱瞞姓名的生活。
“你是舍不得村東的小蘭把!”竹溪話中帶著強烈的反對。
“小蘭姐姐最好了,哥哥喜歡小蘭姐姐!”一直在竹溪懷中啃著雞腿的杜庸也喊了起來。
杜龐沉默了一會,笑道:“村東朱家說要用兩頭牛作為彩禮,爹雖沒有什麽大財。但為你在村中建起屋子成家立業還是可行的。”
聽到父親這樣說,朱瞻盼的激動開心全都寫在臉上,他想快點將這個消息告知小蘭。
竹溪不解的看著杜龐,難道讓一個王子就這麽過著庶人的生活,直至生命的終結?
杜龐知道妻子在想些什麽,便對朱瞻盼說道:“盼兒,如這般你就隻能過著普通農家的生活,你可願意?”
朱瞻盼點頭不止,除了對生母的思念外,並沒太多對王家生活的迴憶,那時太小什麽都記不了。
“吃!為父馬上要考校你近期的功夫練得如何。”杜龐撤下雞腿遞給朱瞻盼。
朱瞻盼接過雞腿並沒有吃,而是撕扯下一塊油紙包裹起來放在桌邊,但他的那點小心思全被竹溪看在眼裏。
“家中也要多添上兩間瓦屋,為盼兒準備起來了。”杜龐喝著酒和竹溪合計著新屋蓋在家中的哪個位置,要請村中哪個師傅來。
“爹娘,孩兒告退,井水還未打完。”朱瞻盼迫不及待的跑出了院子。
他身後杜庸也要跟過去,卻被杜龐一把拽住。
“你個淘氣,把褲子穿上,爹爹帶你去城裏玩。”杜龐笑著讓竹溪帶兒子迴屋穿衣服。
蘇州城西十五裏,平樂村。
平樂村是一個不大也不小的村子,這裏的地不靈人也不傑,但唯獨有兩樣“寶貝”讓村裏人自傲。
一是聞名百裏的“十裏荷塘”的刺繡手藝,二是村裏的多數人家都姓朱。
村裏上下一百三十戶半的人家都引以為豪,原因就是與當朝的聖人家同姓。
春日正在播種的時候,而村裏卻沒有人去田裏,而是躲在家中織布刺繡,這事平樂村與其他村子最大的不同。
因靠近江南最大的絲綢交易地的蘇州,村民們不再以耕田為生,而是將刺繡織錦當作了主業。
村子的形狀就好似一個巨大的磨盤,房屋由外到裏逐漸變少,直至村中的一口井為中心的一片空地為村民平時聚集公用之地。
村中的一口大方井,由青色大磚砌成,不知是什麽時候建成,卻為村民提供了甘甜的清水,百多戶村民就靠這口井吃水。
**************,平樂村的村民們雖不懂這個道理,但他們卻湊了錢將村中的四條小土路修成了青石板路,讓村子更顯富饒。
此時為正午,食飯剛過沒多久。
有一個黝黑的少年,擼著粗布衣服的袖子,一桶一桶的從井中拉出甘甜的水。,旁邊則是一名二八少女將水倒進板車上的木桶,配合默契。
“哥!快迴家去,娘又尋你了。”杜庸赤著腳光著腚蹦跳的跑向了村子中央的大井,因為還小話還不太說得清。
聽到小弟的叫喊,朱瞻盼抬起頭,看到沒穿褲子的小弟,又轉頭看身後一臉通紅的少女,正色道:“我知曉了,快快迴家去。”
看到四歲的小弟光著下身跑來,朱瞻盼真想脫去上衣將小弟不潔的地方遮住,但還是沒有這麽做。身後的少女已經十分羞愧,別過頭去不再看向年幼的杜庸。
杜庸還小,朝朱小蘭做了哥鬼臉,肥嫩的小臉因為笑容而擠在了一起顯得更可愛,光著腚跑向了別處。
此刻的村子中央,又剩下了兩個年輕人。
“嗯,我先去找我娘,馬上再來幫你…幫你打水……”少年黝黑的臉上因為害羞出現了些許嫩紅。
“嗯……”朱小蘭背對著朱瞻盼應了一聲,開始絞起了衣角。
將衣袖放下,朱瞻盼整理了有些淩亂的青色粗布長衫,本是用來讀書的此時卻被浸滿水漬,看來迴家又要被數落了。
村子最西邊的大院子,便是朱瞻盼此時的家。推開紅漆的大門便是一個大院子,院中有一名婦人在推動著織布機,“吱呀吱呀”的聲音不絕於耳。
“娘。”朱瞻盼愁眉低頭看著已被浸濕的鞋尖,向母親認錯。
竹溪看到濕了大半衣裳的朱瞻盼,想要數落幾句開口卻變了話:“進屋去先換了件衣裳再出來說話。”
聽到這樣的話,朱瞻盼猶如大赦一般麵上的憂愁迅速的變換成了喜悅,笑容重新掛在了臉上,鑽進了東屋。
不多久,一席青色長衫頭紮方巾的少年重新出現在院中,如果此時朱瞻盼手中拿著的不是棗糕而是論語老子,可能便被誤認為是哪家的狀元也說不定。
看到這樣的朱瞻盼,竹溪既是高興又是憂心,但眉頭僅一皺便又恢複。
放下手中的活計,竹溪走進廚房不多時拿出了一小碗甜湯,恭敬的端在了朱瞻盼麵前。
“娘……”
朱瞻盼看到竹溪低著身將碗端到自己的麵前,有些哀歎。
就在這時,大門再次被推開,這時走進來的是一名魁梧的漢子,粗布的中衣不能掩蓋他身上肌肉的線條。
看到走進來的大漢,朱瞻盼有些不情願的開口:“爹,您迴來了。”
剛才還神色正常的杜龐看到了竹溪的這般舉動,臉便陰沉了下來。
沉聲道:“盼兒,你為何這般辛勞你娘?”話語中帶著責備,更多的卻是怨恨。
此刻小院中的氣氛已萬分的凝重,竹溪見狀便將甜湯塞進朱瞻盼的手中,幫杜龐拍打著積攢了一天的灰塵。
“每次歸家都這般,到底讓不讓我安心的為杜家添丁了?”竹溪撫摸著肚子,畫中三分威脅七分嬌氣,讓杜龐的心又軟了下來。
“快去給你爹沏壺酒,今個陪他好好喝一杯。”竹溪立刻朝朱瞻盼使了個眼色,將手上的東西全都迴了廚房,取出一隻小瓷壺跑到了廚房後麵的圍牆根。
竹溪此時也沒閑著,將一方小桌抬了出來,有擺上了兩個馬紮。桌上擺了兩個青色小瓷杯,一疊花生米撒上了細鹽,冬天剩下的鹹肉幹切片淋上了熱騰騰的菜油。
杜龐正坐在桌前,從懷中掏出一個黃色的油紙包,放在桌上輕輕的展開。一隻金黃色的鹽焗醉雞便展了出來。
剛沏滿一壺酒的朱瞻盼聞到了雞的香味,便快步的從廚房外拎來一個馬紮,坐在了杜龐的對麵。
“爹,我為您滿上!”朱瞻盼將杜龐麵前的小酒杯滿上了酒,又為自己的杯子滿上。
平樂村大多人家一天隻食兩頓,朱瞻盼家也是如此,但杜龐以做鏢師為營生,每半月歸家一次,所以他歸家便會為他多設一頓,這些也是竹溪平時算好的。
“爹,爹迴來了。”杜庸從門口晃晃悠悠的走了進來沒看到了一月未見的爹爹,不由的喜笑顏開,更加歡喜了。
看到自己兒子迴來,杜龐將四歲的杜庸抱在懷中,關愛的撫摸著。
“庸兒讓爹看看你有沒有瘦了。”杜龐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向很關愛,對朱瞻盼更多的則是嚴厲的教誨。
看著爹和小弟的親熱,朱瞻盼將酒杯舉了向前。
“爹,此番路途艱辛勞頓,兒為您接風洗塵。”朱瞻盼將一杯酒飲盡,隨後撕下一隻雞腿遞給了在父親懷中的小弟。
小弟歡喜的接過雞腿啃了起來,杜龐也將杜庸遞給了坐在一旁的竹溪。
“此番出鏢,遇東夷國之人來朝,顯我大明國威呀!”杜龐一口喝掉了杯中的酒便為自己重新斟滿:“盼兒書讀的如何?今年可否考個秀才為杜家祖上添光?”
朱瞻盼現在跟了杜龐的姓,杜龐讓他去讀書想要光宗耀祖。
“父親,我不想考取功名,想要跟您一樣做一個鏢師!”朱瞻盼又喝下一杯酒,將心中的話說了出來。
他本是朱允熞之子,永樂二年因朱棣滅建文帝血脈之事年僅五歲的朱瞻盼便被父親在進宮前帶著逃亡。但卻未能成功,被圍困至金陵西郊的一座破屋內。
親父朱允熞見無望去到封地,便殺死生母與貼身丫鬟,在屋外喊殺聲停止的那刻,刀尖刺入了朱瞻盼的胸膛,但卻不知為何,他卻沒有死。
至此,他對生父沒了尊敬和愛戴,有的隻是殺母之仇,永世報仇。
剛被竹溪帶至蘇州時,還存著報仇的想法,竹溪與杜龐成親之後,他改姓了杜也未曾打消過這個念頭。
杜龐看穿了他的心思,為了安撫朱瞻盼,他開始教他習武,練習軍中刀法。
永樂七年,朱允熞被殺,朱瞻盼一人躲在村旁的山上哭泣了兩日,當體力不支快要暈倒的時候被杜龐尋迴,至此他便沒了再複仇的心思。
杜龐聽到後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驚訝,隻是默默的喝著酒。
而一旁的竹溪卻激動了起來:“盼兒,讀書考取功名才是男子該做的,你不適合做那些個事情。”
竹溪對朱瞻盼的態度依然是仆人對主人的恭敬,隻不過多了一份作為母親的教導。作為衡王府的小丫鬟,竹溪從小受盡王妃照顧,此刻她希望能夠讓朱瞻盼隱瞞姓名的生活。
“你是舍不得村東的小蘭把!”竹溪話中帶著強烈的反對。
“小蘭姐姐最好了,哥哥喜歡小蘭姐姐!”一直在竹溪懷中啃著雞腿的杜庸也喊了起來。
杜龐沉默了一會,笑道:“村東朱家說要用兩頭牛作為彩禮,爹雖沒有什麽大財。但為你在村中建起屋子成家立業還是可行的。”
聽到父親這樣說,朱瞻盼的激動開心全都寫在臉上,他想快點將這個消息告知小蘭。
竹溪不解的看著杜龐,難道讓一個王子就這麽過著庶人的生活,直至生命的終結?
杜龐知道妻子在想些什麽,便對朱瞻盼說道:“盼兒,如這般你就隻能過著普通農家的生活,你可願意?”
朱瞻盼點頭不止,除了對生母的思念外,並沒太多對王家生活的迴憶,那時太小什麽都記不了。
“吃!為父馬上要考校你近期的功夫練得如何。”杜龐撤下雞腿遞給朱瞻盼。
朱瞻盼接過雞腿並沒有吃,而是撕扯下一塊油紙包裹起來放在桌邊,但他的那點小心思全被竹溪看在眼裏。
“家中也要多添上兩間瓦屋,為盼兒準備起來了。”杜龐喝著酒和竹溪合計著新屋蓋在家中的哪個位置,要請村中哪個師傅來。
“爹娘,孩兒告退,井水還未打完。”朱瞻盼迫不及待的跑出了院子。
他身後杜庸也要跟過去,卻被杜龐一把拽住。
“你個淘氣,把褲子穿上,爹爹帶你去城裏玩。”杜龐笑著讓竹溪帶兒子迴屋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