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沈安定的選擇
不受寵的四皇子君臨天下 作者:鷹視狼顧睥睨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後,皇宮裏又迎來一件喜事,太子沈安定四歲的生日就要到了,宮裏正在加急籌備。
沈安定生日這天,沈光在政務殿抱著他,低聲開心的詢問道:“安定啊,今年四歲了,告訴父皇,四歲的生日禮物想要什麽?”
四歲的沈安定像個糯米團子一樣,在沈光身上蹭來蹭去的,搞得沈光癢癢的。
他望著沈光書桌上的東西,然後指著正中央那個黑色的四方盒子,軟乎乎的說道:“父皇,我想要那個。”
沈光滿眼含笑的看向他手指的方向,但當他看清楚兒子指的是什麽東西時,居然一時沉默了。
一旁的淩夢雪更是嚇到了,直接把安定抱到自己懷裏,責怪道:“安定,不許胡說!”
然後淩夢雪彎下腰鞠躬賠罪:“陛下恕罪,童言無忌,安定他不是那個意思!”
為什麽沈光和淩夢雪的反應會是這樣呢,因為安定指的不是別的東西,正是裝著玉璽的盒子。
沈光神情僵硬了一會,但很快又恢複了笑意:“阿雪,朕恕什麽罪啊!這很好啊,我兒從小就有大誌向,為父很欣慰啊。”
接著,他又重新把安定從淩夢雪懷裏抱了迴來:“兒啊,你現在還小,這樣東西太沉,你現在還拿不動,父皇再替你拿上二三十年,等將來你長大了,父皇就把它給你,好不好?”
沈安定天真的伸出小拇指:“那父皇,咱們一言為定,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沈光把小拇指伸過去和他拉勾。
看著父子兩人沒有因此產生隔閡,淩夢雪總算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迴了肚子裏,她是真的害怕沈光會因此發怒。
但沈光沒有起疑心,不代表別人不會借機生事。
玉慶宮。
德妃葉藝青從宮裏的眼線那裏得知沈安定選取的生日禮物是玉璽之後,不免有些高興。
她對著兩歲的兒子沈倫自言自語道:“兒啊,這可是個好機會。”
三十七歲的沈光已經當了十一年的皇帝了,膝下卻隻有兩個兒子,所以隻要葉藝青把太子沈安定拉下馬,她的兒子就是板上釘釘的新太子了。
於是第二天,宮中就流言四起。
大致就是以下內容:
太子小小年紀就想要玉璽,那也就是覬覦皇位,這將來長大了還怎麽得了?怕不是會等不及逼沈光下台自己登基吧!
一開始,這種流言還隻是在宮裏傳播,後來不少大臣也知道了此事,開始議論紛紛。
幾天後的早朝,沈光正在詢問前線攻倭的進展。
結果右丞相吳國剛卻表示:“陛下,成親王和葉將軍在前線一切順利,但臣最近聽到宮中有一則流言,不知是真是假,還請陛下告知。”
沈光抿了抿嘴唇:“什麽流言在丞相心裏比前線的戰事還重要?”
吳國剛:“陛下,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若我大乾宮中出了問題,又何談前線戰事?”
沈光有些不高興:“那你倒是說啊,什麽流言?”
吳國剛語氣有些輕佻:“陛下難道真的不知道?”
沈光這下火了:“放肆!朕每天忙於政務,哪有閑情逸致去聽宮裏那些八卦流言!”
吳國剛隻好請罪:“陛下,是臣言辭不當。望陛下恕罪。”
“行了,快說!”
“臣聽聞,太子殿下四歲生辰那天,陛下問太子殿下想要什麽禮物,太子殿下居然向陛下索要玉璽,此事可是真的?”
沈光都不耐煩了:“是又怎樣?這點小事也勞丞相費心?”
這下,還沒等吳國剛開口,其他大臣先開始跳腳了。
禮部尚書嚴子良第一個出來:“陛下,這可不是小事,而是影響國運的大事!太子殿下年僅四歲,就覬覦皇權,足見其心術不正啊!”
禮部侍郎劉蒙:“陛下,況且一個四歲的孩子,如何懂得玉璽是何物,這顯然是有人事先教導啊!”
沈光眯了眯眼睛:“那愛卿覺得是何人教導啊!”
劉蒙:“臣以為,太子殿下一直都是皇後親自撫養的,因而……”
沈光直接暴喝打斷:“住口!你身為臣子,居然汙蔑皇後和太子,該當何罪!來人,押他去大理寺!”
兩名神策軍上殿把劉蒙拖了出去。
“陛下,你不能這樣,陛下!”
左丞相劉敏中也站出來了:“陛下恕罪,劉大人也是一片忠心啊!”
沈光卻是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朕告訴你們,別說安定現在隻有四歲,說要玉璽不過是童言無忌,就算他真的想要皇位那又怎樣!他是朕的太子,朕的江山本就是要交給他的,你們誰要是再敢因為這件事情在朕麵前搬弄是非,斬!”
說完,沈光連退朝都沒說,就氣得拂袖而去。
這下,百官心裏倒是有底了。
出去後又是交頭接耳。
“看來陛下對太子,已經到了溺愛的程度了。”
“陛下今年都三十七了,膝下卻隻有兩個皇子三個公主,他能不寵著自己的嫡長子嗎!”
“也怪咱們當時沒想到這一點,直接撞陛下槍口上去了。”
“就是可憐了劉大人啊,當了我等的替死鬼,我估摸著是懸了。看陛下今天這個態度,輕則貶職,重則罷官啊。”
“就陛下這個脾氣,劉大人能保住一條性命已經是萬幸了。”
“要不怎麽說伴君如伴虎呢,劉大人被貶職外放的時候,我等一定要去送送他,畢竟他是一個人替我們頂雷啊。”
“陳大人,這讓陛下知道,會不高興的吧?”
“豈有此理,張大人,你這說的什麽話?我等都是讀書人,豈能連這點情誼都不講!陛下就算生氣了,頂多罰我等幾年俸祿,劉大人這份情,我陳某是一定要還的!”
“沒錯,陳大人說的有道理,劉大人一個人替我等擋下了處罰,我們連送都不送他一程,那還是人嗎?”
“沒錯。”
“沒錯。”
“說得對。”
“大不了就讓陛下以官員私交過密為由罰我等幾年俸祿,少那幾年俸祿又餓不死。”
不到半個月,劉蒙的判決結果就下來了,大理寺官員商議後擬定,劉蒙妄議皇後和太子,貶到北邊的同州做通判。
這個判決結果沈光和百官都還算滿意。
至少都沒有超出雙方的心理底線。
但當沈光得知劉蒙離京那天,有近一半五品以上的官員,無論文武都去送行的時候,他的臉色開始變得難看了。
“看樣子,朕這次一意孤行,百官們很不滿啊!”
沈安定生日這天,沈光在政務殿抱著他,低聲開心的詢問道:“安定啊,今年四歲了,告訴父皇,四歲的生日禮物想要什麽?”
四歲的沈安定像個糯米團子一樣,在沈光身上蹭來蹭去的,搞得沈光癢癢的。
他望著沈光書桌上的東西,然後指著正中央那個黑色的四方盒子,軟乎乎的說道:“父皇,我想要那個。”
沈光滿眼含笑的看向他手指的方向,但當他看清楚兒子指的是什麽東西時,居然一時沉默了。
一旁的淩夢雪更是嚇到了,直接把安定抱到自己懷裏,責怪道:“安定,不許胡說!”
然後淩夢雪彎下腰鞠躬賠罪:“陛下恕罪,童言無忌,安定他不是那個意思!”
為什麽沈光和淩夢雪的反應會是這樣呢,因為安定指的不是別的東西,正是裝著玉璽的盒子。
沈光神情僵硬了一會,但很快又恢複了笑意:“阿雪,朕恕什麽罪啊!這很好啊,我兒從小就有大誌向,為父很欣慰啊。”
接著,他又重新把安定從淩夢雪懷裏抱了迴來:“兒啊,你現在還小,這樣東西太沉,你現在還拿不動,父皇再替你拿上二三十年,等將來你長大了,父皇就把它給你,好不好?”
沈安定天真的伸出小拇指:“那父皇,咱們一言為定,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沈光把小拇指伸過去和他拉勾。
看著父子兩人沒有因此產生隔閡,淩夢雪總算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迴了肚子裏,她是真的害怕沈光會因此發怒。
但沈光沒有起疑心,不代表別人不會借機生事。
玉慶宮。
德妃葉藝青從宮裏的眼線那裏得知沈安定選取的生日禮物是玉璽之後,不免有些高興。
她對著兩歲的兒子沈倫自言自語道:“兒啊,這可是個好機會。”
三十七歲的沈光已經當了十一年的皇帝了,膝下卻隻有兩個兒子,所以隻要葉藝青把太子沈安定拉下馬,她的兒子就是板上釘釘的新太子了。
於是第二天,宮中就流言四起。
大致就是以下內容:
太子小小年紀就想要玉璽,那也就是覬覦皇位,這將來長大了還怎麽得了?怕不是會等不及逼沈光下台自己登基吧!
一開始,這種流言還隻是在宮裏傳播,後來不少大臣也知道了此事,開始議論紛紛。
幾天後的早朝,沈光正在詢問前線攻倭的進展。
結果右丞相吳國剛卻表示:“陛下,成親王和葉將軍在前線一切順利,但臣最近聽到宮中有一則流言,不知是真是假,還請陛下告知。”
沈光抿了抿嘴唇:“什麽流言在丞相心裏比前線的戰事還重要?”
吳國剛:“陛下,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若我大乾宮中出了問題,又何談前線戰事?”
沈光有些不高興:“那你倒是說啊,什麽流言?”
吳國剛語氣有些輕佻:“陛下難道真的不知道?”
沈光這下火了:“放肆!朕每天忙於政務,哪有閑情逸致去聽宮裏那些八卦流言!”
吳國剛隻好請罪:“陛下,是臣言辭不當。望陛下恕罪。”
“行了,快說!”
“臣聽聞,太子殿下四歲生辰那天,陛下問太子殿下想要什麽禮物,太子殿下居然向陛下索要玉璽,此事可是真的?”
沈光都不耐煩了:“是又怎樣?這點小事也勞丞相費心?”
這下,還沒等吳國剛開口,其他大臣先開始跳腳了。
禮部尚書嚴子良第一個出來:“陛下,這可不是小事,而是影響國運的大事!太子殿下年僅四歲,就覬覦皇權,足見其心術不正啊!”
禮部侍郎劉蒙:“陛下,況且一個四歲的孩子,如何懂得玉璽是何物,這顯然是有人事先教導啊!”
沈光眯了眯眼睛:“那愛卿覺得是何人教導啊!”
劉蒙:“臣以為,太子殿下一直都是皇後親自撫養的,因而……”
沈光直接暴喝打斷:“住口!你身為臣子,居然汙蔑皇後和太子,該當何罪!來人,押他去大理寺!”
兩名神策軍上殿把劉蒙拖了出去。
“陛下,你不能這樣,陛下!”
左丞相劉敏中也站出來了:“陛下恕罪,劉大人也是一片忠心啊!”
沈光卻是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朕告訴你們,別說安定現在隻有四歲,說要玉璽不過是童言無忌,就算他真的想要皇位那又怎樣!他是朕的太子,朕的江山本就是要交給他的,你們誰要是再敢因為這件事情在朕麵前搬弄是非,斬!”
說完,沈光連退朝都沒說,就氣得拂袖而去。
這下,百官心裏倒是有底了。
出去後又是交頭接耳。
“看來陛下對太子,已經到了溺愛的程度了。”
“陛下今年都三十七了,膝下卻隻有兩個皇子三個公主,他能不寵著自己的嫡長子嗎!”
“也怪咱們當時沒想到這一點,直接撞陛下槍口上去了。”
“就是可憐了劉大人啊,當了我等的替死鬼,我估摸著是懸了。看陛下今天這個態度,輕則貶職,重則罷官啊。”
“就陛下這個脾氣,劉大人能保住一條性命已經是萬幸了。”
“要不怎麽說伴君如伴虎呢,劉大人被貶職外放的時候,我等一定要去送送他,畢竟他是一個人替我們頂雷啊。”
“陳大人,這讓陛下知道,會不高興的吧?”
“豈有此理,張大人,你這說的什麽話?我等都是讀書人,豈能連這點情誼都不講!陛下就算生氣了,頂多罰我等幾年俸祿,劉大人這份情,我陳某是一定要還的!”
“沒錯,陳大人說的有道理,劉大人一個人替我等擋下了處罰,我們連送都不送他一程,那還是人嗎?”
“沒錯。”
“沒錯。”
“說得對。”
“大不了就讓陛下以官員私交過密為由罰我等幾年俸祿,少那幾年俸祿又餓不死。”
不到半個月,劉蒙的判決結果就下來了,大理寺官員商議後擬定,劉蒙妄議皇後和太子,貶到北邊的同州做通判。
這個判決結果沈光和百官都還算滿意。
至少都沒有超出雙方的心理底線。
但當沈光得知劉蒙離京那天,有近一半五品以上的官員,無論文武都去送行的時候,他的臉色開始變得難看了。
“看樣子,朕這次一意孤行,百官們很不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