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基地理論部的負責人。


    陸光達在微觀領域.....或者說理論物理方麵的造詣,在現場六位基地領導中也是最高的。


    因此在他表了態後。


    現場的錢秉穹等人便也很快參考了他的意見,又進行了幾次簡單了討論。


    過了大概幾分鍾。


    錢秉穹環視了現場一圈,表情一正,開口道:


    “好了,幾位同誌,大家應該都對小韓的想法了解的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咱們就進行小範圍的表決吧。”


    “讚同小韓提議的同誌請舉手,持反對或者棄權態度的保持原先姿態即可。”


    “好了,可以表決了。”


    錢秉穹話音剛落。


    唰——


    他身邊的錢五師便飛快的舉起了手,這速度讓徐雲想到了後世一大早那些去超市搶菜的老大爺.....


    過了片刻,今天一直沒怎麽發聲的王老也跟著舉起了手,隨後是陸光達和老郭。


    但李覺和錢秉穹本人卻一直沒有反應,看起來不是反對就是棄權了。


    這其實很正常,畢竟徐雲的想法實在是太大膽了,和個人喜好無關。


    哪怕李覺幾乎見證了徐雲抵達基地後所有的‘奇跡’,他依舊不敢在這件事上賭徐雲不會出問題。


    四票讚同,兩票反對或者棄權。


    “......”


    見此情形,早就有所預料的錢秉穹臉色沒多大變化,隻是鼻翼中唿出了一口綿長的氣息:


    “讚成的票數有四票,反對棄權兩票,按照投票原則,少數服從多數。”


    “不過諸位,大範圍的常務會議我認為就別開了,咱們這次就按照緊急事件進行處理,直接向首都進行匯報吧。”


    錢秉穹話音剛落,李覺總算也點了點頭。


    徐雲的想法確實不太適合在例行會議上拿來討論,畢竟人多眼雜,而且想法太過敏感。


    如今在場的六人已經符合了基地緊急事態的決策條款,確實可以直接向首都進行聯係了。


    因此很快,李覺便從位置上站起身,走到茶水間邊上,掏出鑰匙從一個小櫃子裏取出了一台電話機。


    接著他將電話擺到桌上,熟練的撥通了一個號碼:


    “渤生同誌,是我.......”


    ..........


    在電話接通後,李覺將話筒交給錢秉穹,由錢秉穹將這個事情詳細的匯報了一遍。


    緊接著。221基地的這份報告轉轉折折,傳到了首都某些領導的手裏。


    兩個小時後,一間辦公室內。


    “哦豁,中子彈.....咱們的這位小朋友,這次又搞出了個新花樣呐。”


    “是啊,氣象多普勒雷達和中子運輸方程都拿出來做交易,難怪老錢他們不敢在基地開會——要是開會投票,我估計小韓會被石頭給砸死.......”


    “砸死不至於,頂多就是被拿去當驢拉幾天磨罷了。”


    “啊哈?他現在不就是在被當驢嗎?”


    “......這倒也是,咳咳...好了,咱們就不開玩笑了,聊聊正事吧——你對這個交易方案怎麽看?”


    聽聞此言,第二個說話的聲音頓了頓,拿起茶杯抿了口水,說道:


    “一貫的膽大刺激,咋一聽天馬行空,但被他一解釋以後卻似乎又具備可行性了。”


    “所以你是讚同這個交易嘍?”


    “讚同是肯定的,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從秉穹同誌傳來的匯報上看,我們的這個小朋友應該耍了個小心機。”


    “小心機?你是說他看起來用中子彈引起我們的興致,但實際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層子模型的理論研究?”


    “沒錯,您也看出來了?”


    “嗯,我甚至猜測中子彈在未來根本沒有實戰記錄,那時候的主戰場多半還是在教育和科研領域——從這位小朋友的舉動來看,那時候咱們的局麵恐怕很被動呐......”


    “那這筆生意.....咱們就做?”


    “當然要做!那位小朋友冒著被打冷宮的風險都要提出方案,咱們要是不做拿豈不是對不起他的心血?”


    接著這道聲音又頓了頓,繼續說道:


    “對了,你準備和他聊一聊嗎?”


    第二道聲音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否定了這個想法:


    “算了,先不急,有機會再看看吧,正文反正別想了。”


    “也行,別忘了問他的話。”


    “明白。”


    ...........


    四個小時後。


    一道首都方麵的迴複便傳到了221基地內:


    首都同意徐雲所提的四方交易方案,即刻起便成立相關團隊與英國、高盧、德國以及毛熊進行洽談。


    當然了。


    考慮到這件事事關重大,具體的交易肯定不會在幾天內搞定。


    畢竟這事兒涉及到了各方各麵的扯皮,不是說你有貨我有錢就能貨到付款的。


    德國還好說點,英國和高盧那邊顯然不可能在一開始就完全信任兔子。


    兔子們也不可能把氣象多普勒雷達和中子運輸方程的數據直接告訴人家,雙方之間肯定需要很多時間互相扯皮。


    按照徐雲的想法。


    哪怕英國、高盧、德國都有誠意,這件事兒能在兩個月內搞定都算是歐皇附身了。


    不過除了這三家之外。


    毛熊方麵的交易倒是很快便出了結果。


    三日後。


    莫斯科。


    “運權同誌,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聽到尤裏口中說出的這句話。


    劉運權的目光忍不住在麵前的貿易合約上再次掃了一眼,旋即臉上便露出了熱情的笑容。


    隻見他用力握著尤裏的手,麵帶感慨道:


    “尤裏同誌,合作愉快!”


    作為兔子們駐毛熊的外聯代表,劉運權其實沒少參加過各種貿易合約簽訂的會議。


    隻是早些年多些,近些年少點兒罷了。


    但無論是之前哪次合約的簽訂,都從未有這次這般幹淨利落。


    三天之前。


    在得知了毛熊方麵給出的一升可樂兌換3.5斤庫存舊麥或者3斤新麥的方案後,首都方麵幾乎沒怎麽猶豫便同意了毛熊的交易方案。


    按照雙方外聯大老在電話內達成的協議。


    兔子們每年將供應20萬噸各種口味的可樂交付至毛熊,也就是2億升的總量。


    這部分可樂將按照五五的比例兌換舊麥與新麥,既3.5億斤的舊麥和3億斤的新麥。


    這兩個數字看起來似乎挺唬人的,不過實際上也就是17.5萬噸和15萬噸罷了。


    一萬人一天吃500克米飯,消耗的糧食便有五噸,三十多萬噸也就夠百萬人的城市吃一年多而已。


    這種量級應付一個221基地肯定綽綽有餘,但對於全國來說倒也隻能算一般般。


    不過這畢竟是外來的糧食,一些特殊情況下應急足夠了。


    更何況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


    毛熊一年消耗的可樂巔峰期接近500萬噸,是20萬噸的二十多倍呢。


    因此兔子們更需要擔心的還是生產可樂需要的蜂蜜糖漿,好在如今國內也開始規劃起了蜜蜂養殖,這部分多半問題不大。


    接著在達成意向後的兩天之內。


    國內便再次運來了一萬瓶的可樂貨物——據說這次不單單是北冰洋的生產線,連山海關可樂的生產線都被首都方麵征用來生產可樂了。


    “運權同誌。”


    隨後尤裏不知道從哪裏取來了兩個裝著可樂的高腳杯,將它遞到了劉運權麵前:


    “運權同誌,為我們的友誼幹一杯吧!”


    劉運權笑著從尤裏手中接過高腳杯,二人微微一碰:


    “幹杯[]~( ̄▽ ̄)~*!”


    接著劉運權便一昂首,咕嚕一口將可樂給灌了下去。


    結果可樂剛一入口。


    劉運權便瞬間瞪大了眼睛,險些沒再一口把可樂給噴出來:


    誰tmd搞出來的人參味可樂!


    奈何這個現場實在是太過正式了,因此劉運權最終還是硬生生將這杯可樂給吞到了肚子裏。


    待劉運權擰巴著眉頭將可樂咽下去後。


    尤裏又賊兮兮的湊到了他身邊,看似隨意的說道:


    “對了,運權同誌,那天展銷會上貴方是不是帶來了一種薄膜......”


    劉運權聞言,眉頭頓時一揚。(交易的事情到這裏就完了,後麵不能寫,之前高盧的那部分也改了)


    ........


    而就在劉運權執行著徐雲規劃的“賣拐”預桉的同時。


    221基地。


    徐雲則一臉詫異的看著麵前的李覺,眼睛瞪得足足有十八點四個李榮浩那麽大:


    “廠長,您說啥?基地要擴編了?”


    聽聞此言。


    坐在徐雲對麵的李覺點了點頭:


    “沒錯,這是組織上剛下的決定——前後腳一個小時吧。”


    “畢竟如今有了黑水虻幼蟲提供蛋白質,又有了毛熊那邊交易來的第一批小麥主食,基地的日常用度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同時有氣象多普勒雷達以及誅仙平台充作護衛,海對麵的偵察偵察手段又廢了大半。”


    “因此經過組織上的討論,最終決定.....將首都的原子能所、計算機所的部分科室,從首都搬運到基地之內。”


    “同時對基地進行一次人員上的擴編,初定是增加2000名技術工人,以及800到1000名的科研人員。”


    徐雲頓時童孔一縮,心髒開始劇烈的跳動了起來。


    基地....擴編了?


    要知道。


    在原本曆史中,221基地的人員一直都在一萬左右浮動,最多的時候一萬一千人,最少的時候一萬零三四百,從來沒有超過一萬一。


    而眼下按照李覺所說。


    基地不但在人員方麵要進行擴編,同時首都的原子能所和計算機所也要搬到基地?


    誠然。


    李覺所說的隻是‘部分科室’,但這所謂的部分科室中,絕對包含了兩研究所的絕對主力!


    這是原本曆史中從未出現過的情況,然而李覺的理由徐雲卻又找不出毛病來。


    是啊。


    如今毛熊的糧食雖然沒有全部到位,但短期內預付的數量最少也有數萬噸。


    這些糧食別說一萬人過今年冬天了,過到2023年的冬天都還有剩餘呢。


    同時誅仙平台打下了三架u2,最少三年內海對麵沒有任何高空偵察的可能性——五年後倒是會有黑鳥服役,但那時候兔子們說不定都有高達了......


    在這種情況下。


    首都將一些原子能所和計算機所的主力轉移到基地,似乎也算合理?


    畢竟中子彈的研發也是需要人手的,而且還不是一位兩位那麽簡單。


    如今基地內每個成員都有具體負責的項目,從某個項目裏抽調一兩個人可能還好說,但中子彈需要的成百上千號人顯然隻能從外部調配。


    更重要的是......


    如今國內的基建雖然相當原始,但基地本身有一座火力發電廠,配合橋頭發電廠的輸電量,基地完全有能力負載多台計算機的電量消耗。


    要知道。


    原先基地與首都的數據聯絡,處理起來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為了避免電報被截取泄密。


    基地這邊要先將需要計算的數據編碼加密,以類似礦石啊風力啊之類的數據傳到首都某個普通的部門。


    接著首都那邊的部門將收到的電報進行多次轉交,然後才會轉到計算機所的收發室。


    計算機所那邊還需要對電報進行解密,之後方才能正式進行數據導入計算。


    等結果出爐,上頭的操作又要循環一遍。


    整個過程浪費了大量的無意義時間,很多時候加密解密的耗時甚至超過了計算機計算的時長。


    但如果103機被運到了基地.....


    那麽整個項目的效率,最少都能提高40%以上!


    另外徐雲雖然是個計算機小白,上輩子配電腦都隻能在b站發動態求助讀者,但是......


    那些計算機所的大老有本事啊!


    徐雲大可將自己了解的淺薄知識與他們做個交流,做不到的就當做甲方放屁,做得到的就嚐試優化優化。


    作為一個會連寬帶、會alt+f4的資深電腦使用者,徐雲後世的時代差擺在那邊呢。


    如果運氣真的足夠好,或許......


    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能夠在一起引爆?


    嘶......


    這tmd就很刺激了。


    當然了。


    基地擴編也不是盡是好事,對於徐雲而言多少有些壞影響。


    比如說.....


    自己給跪的次數,估摸著又要加上個幾迴了......


    ............


    注:


    昨天外婆搶救了一晚上,醫院都下病危通知書了,好在最後人搶了迴來。


    我手上就2000存稿,一晚上根本沒心思碼字,湊了4000發出來,現在去睡覺,明天可能請假可能不請,具體看我啥時候醒和外婆情況會不會再出意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不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釣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釣魚人並收藏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