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


    在小趙政變成功後。


    他一邊將權力交給老蘇與老種,讓他們分別文官與武將團體進行安撫,控製住京中局勢。


    自己則采納了老蘇的建議,跑到大宋祖廟門外,哭訴起了趙佶的昏庸無道。


    其實一開始。


    有部分宗正寺的宿老自持道義,對於小趙的行為還是頗有怨言的。


    他們雖然不敢明麵上開噴,卻在私底下對小趙頗有些陰陽怪氣, 巴拉巴拉個不停。


    但隨著小趙將趙佶想要對他下手的人證物證擺出後,明麵上的聲音頓時消減了一大截。


    因為小趙拿出的證據並非杜撰,而是貨真價實的出自趙佶之手,直白而又觸目驚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這部分證據的背後,還真沒有某個日更三萬的王姓青年的影子。


    畢竟按照正常軌跡,再過一年就會爆發蔡王府獄案。


    屆時鄧鐸以及大量小趙的幕僚被殺,小趙一度被禁足, 導致了小趙利益團體的徹底崩潰。。


    眼下向太後去世的時間早了四個多月, 趙佶提前對小趙下手,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情況。


    畢竟這位播種機器,本就不是什麽耐得住性子的人。


    因此在殘害手足的這項名目確立後。


    小趙在道義方麵立刻占據了一個相對高點,至少得到了不少人的理解:


    趙佶刀子都明擺著揮過來了,總不能不讓小趙反抗吧?


    更別說小趙本就是支持者最多的皇位候選人了。


    接著,他先是拒絕了宗正提出的讓他即位的請求。


    言辭表示自己對錢...咳咳,對皇位沒有任何興趣。


    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幾個月前喝酒尋歡的那些日子,絲毫不貪戀皇位。


    不過另一方麵。


    考慮到國體的穩定,小趙還是‘被迫’的以親王身份當起了監國,但隻是暫代。


    又過了大概一個月。


    小趙主動提出了一個建議:


    讓自己的另一位哥哥,也就是現存親王年紀最大的申王趙佖繼承皇位,長者優先嘛。


    不過趙佖雖然眼睛有問題,但腦子還是正常的。


    因此在得知提議的第二天,便有人跑到開封府尹處高起了狀。


    來人自稱劉老四,哭訴趙佖侵吞了自家田產, 還那啥了自己的女兒,請求府尹為民主持公道。


    而神奇的是。


    平日裏涉及皇室事件不敢輕易摻和的開封府尹, 也突然間像是剛聽完梁靜茹的演唱會似的。


    大白天包青天靈魂附體,將趙佖召到了堂前。


    隨後看著那位身高150,體重150,三圍都是八十的妹子,趙佖瞎了的那隻眼中不禁流下了一抹心酸的淚水,承認了自己的獸行。


    於是乎。


    小趙頭一次的讓位以失敗告終。


    並且在隨後的日子裏。


    又接連有宗正宿老出麵,一個接一個的吹,把小趙出身時的異常描述的天花亂墜。


    各種傳聞傳來傳去到徐雲耳朵裏的時候,那場麵已經和迪迦大結局是差不多了:


    妖魔知曉有絕代帝王降世,紛紛從各地趕來意圖把小趙扼殺,就在皇室眾人撐不住的時候,小趙終於誕生,那刻大宋子民都變成了光.....


    就這樣。


    小趙先後推辭了三次即位的請求。


    語氣和神態像極了範佩西當初說如果還有人對阿森納忠誠,那就是我一般的堅定與真誠。


    又過了一個月。


    也就是公元1101年五月末。


    小趙對麵群臣第四次的請求時終於有所動搖,沉默了足足一個時辰,還是“無奈”同意了登基的建議。


    接著通過欽天監與禮部的反複研究,最後將小趙登基大典的時間定為了.....


    元符四年七月初三,醜時即位。


    當然了。


    按照本土正常曆史,


    宋朝其實是沒有元符四年這種說法的。


    因為1101年的年號在向太後去世的第二個月,便被趙佶改為了建中靖國元年,複起了很多元豐黨人。


    但這個時間線中。


    趙佶在去年年末便被小趙給拉下了馬,建中靖國元年自然也就不複存在了。


    .........


    在確定登基大典後的某一天。


    汴京城郊的一處莊園。


    這座坐落於汴京城西十多裏地的莊園占地麵積極廣,目測有上百畝地出頭。


    內中建築奢華精致,亭台樓閣水榭高台皆備,甚至還有好幾個伍的護衛在輪番值守。


    此時此刻。


    徐雲正跟隨在小趙與老蘇身邊,朝某個方向前進著。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使然。


    徐雲感覺一段時間不見,小趙的眉宇之間少了幾分放蕩,多了幾分威嚴。


    “王公子。”


    走了一段路後,小趙指著莊園中的建築,對徐雲道:


    “你已在此待了旬月有餘,不知感覺如何?”


    徐雲停下腳步,讚許的點點頭:


    “莊園舒適恬靜,朝向佳宜,確實是個養老的好去處,殿下以德報怨,草民實乃佩服不已。”


    小趙聞言,頓時哈哈笑了起來。


    徐雲的這番話倒不全是吹捧,就像他話裏所得那樣,確實帶著不少敬佩之意。


    因為這處莊園建造的目的,不是為了觀賞避暑,而是為了......


    監禁趙佶。


    是的。


    這一處四百多畝的莊園,便是趙佶餘生的安歇之處。


    也許從趙佶自身的角度看來,他絲毫不會存著感激。


    畢竟別說百畝莊園了,你放大一萬倍,也遠不如他原先擁有的土地。


    在這位前帝王的心中,憤恨和委屈才是大頭。


    但從徐雲這位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小趙的做法確實是已經仁至義盡了。


    畢竟按照原本軌跡,小趙被趙佶折磨的可是夠慘。


    親隨、好友、幕僚被殺,自己隻能裝瘋賣傻。


    甚至於最後的暴斃都和趙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正史諱莫如深,匆匆薨逝帶過。


    除此以外,更別提趙佶本身所犯下的過錯了。


    在徐雲看來,趙佶說他是國家戰犯都不為過。


    俗話的拱手送人都好歹要讓對方伸手去拿呢,趙佶倒是好,自個兒送上門了。


    誠然。


    小趙的做法必會帶著一些作秀成分,體現不出他的真情實感。


    但縱使如此,一句以德報怨的誇獎還是當得起的。


    不過眼下的莊園還沒正式‘交付’給趙佶,因此徐雲和小趙老蘇今日來此,乃是另有目的。


    三人就這樣走了一小段路。


    沒一會兒。


    麵前便出現了一塊開闊的草地。


    草地的占地麵積大概有三畝地大小,草皮質地很軟。


    看起來應該是為蹴鞠遊樂準備的。


    不過此時由於未建工的原因,草地上並沒有球門和鞠球,但卻擺放著......


    一架飛機。


    或者準確點說。


    一架結構完整的雙翼機。


    沒錯。


    雙翼機。


    看到這兒,想必有些同學已經猜到了。


    是噠。


    徐雲這次準備仿製的機體外形,便是赫赫有名的波-2!(建議大家去搜一下圖片,會比較有代入感)


    木頭骨架,帆布蒙皮,木頭定距槳。


    簡易到了全部操縱鋼纜都直接暴露在機身之外,粗狂的完全不符合現代審美。


    稍稍學幾天木匠,就能自己解決各種零部件的問題。


    但另一方麵。


    這也是後世國內外銷售以及自製數量最多的一種機型,很多人閉著眼睛都能還原出精確係數。


    後世一台波-2的價格你猜猜多少?


    華夏幣3萬塊錢不到!


    同時由於自己玩波-2的人實在太多。


    某些大毛還專門開廠生產起了波-2的發動機,訂購電話+7-913-714-4883。


    雖然這種機體設計沒有任何防禦性可言,但在眼下這個時代,飛機也壓根就不需要考慮到防禦問題。


    哪怕真上了戰場。


    地麵上的弓箭也壓根不可能射到機體。


    況且你別看波-2在後世人們的眼中好像有些low逼。


    但對於眼下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這無疑已經是個賣相驚人的怪物了。


    比如此時的小趙和老蘇。


    在見到了這麽個物件後。


    小趙這位已經具備了些許龍虎之氣的大宋準帝,神色頓時變得有些驚詫起來,饒有興致的打量起了這個大個頭。


    老蘇更是壓製不住心中的好奇,快步走到波2邊上。


    主動上手摸了幾下,轉身對徐雲問道:


    “小王,此物...可以飛天?”


    徐雲點點頭,正準備說話,眼角的餘光卻瞥到了什麽,笑著一指天空:


    “殿下,老爺,您看那邊。”


    小趙和老蘇下意識的轉過頭頭,朝徐雲所指的方向看去。


    看清情形後,二者同時深吸一口氣,瞳孔驟縮!


    隻見二人側邊原先的視野盲區中,正有一架波2悠悠然朝這裏飛來。


    沒錯,另一架波2:


    出於容錯考慮,徐雲這次一共建造了兩架波2,發動機則製造了三台。


    畢竟是兔子嘛,老穩逼了。


    波-2飛行的高度並不高,目測可能也就兩百多米的樣子,嘟嘟嘟的跟三蹦子似的。


    沒幾分鍾。


    這架波-2便緩緩的落到了草地上,輪子在草麵留下了一道長長的劃痕。


    又過了一小會兒。


    飛機的側門打開,前後兩個駕駛座上走下了兩位戴著鐵質頭盔的男子。


    隻見他們先在原地蹦了兩下,鬆了鬆筋骨,隨後摘下頭盔,露出了王稟和王越哥倆的麵容。


    一個多月前,在通過了層層篩選後,王稟兄弟二人最終成為了首批被培訓的駕駛員。


    看到這兒或許有人會問:


    不對啊。


    飛行員的培養不是應該花費很長時間嗎?


    為啥王稟哥倆這麽快就能上手了?


    原因很簡單。


    先前就反複提及過一件事,也是整個環節的核心:


    徐雲設計的飛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小趙的登基大典,不需要考慮續航和量產。


    非但發動機壽命較短,飛行高度的設定也要遠低於後世的飛機。


    畢竟你如果飛太高,地麵上的民眾看不清楚,反而會影響到飛天的宣傳效果。


    徐雲預想的飛行高度,也就300-500米左右,頂天不超過800米。


    所以在設計飛機的時候,他參照了萊特兄弟的做法:


    隻在操作台上放置了一塊秒表、一個風速計和一個轉速表,點火方式無限類似於汽車的啟動模式。


    設備簡單,高度有限。


    實操環節自然也就容易很多了。


    考過私人飛機駕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國內私人飛機駕照在脫產學習的情況下也就三到六個月,其中真正上手的時間就更少了。


    一般是飛行訓練40小時+20小時的帶飛。


    然後再加幾個小時的轉場、夜航和儀表。


    最後就是10小時的單飛。


    也許有些地方會多點,有些地方會少點,但總體上差不多就是這數兒。


    更別提波2自身機體的性能了.....


    當年老大哥的一票女灰行員每晚灰此機去騷擾德軍,直接製造了一批戰鬥出擊次數超過1000次的超級女漢紙灰行員......


    因此在化簡了操作流程後。


    跳傘培訓反倒是成為了難度最高的環節。


    當然了。


    簡單歸簡單,王稟王越兩人能從候選士兵中殺出,天賦肯定是有的。


    要知道在候選人裏頭,可是包括了張書夜這位林衝原型呢。


    下了飛機後。


    王稟哥倆快步走到了幾人身邊,對小趙鄭重的一行禮:


    “末將王稟(王越),拜見殿下!”


    小趙連忙做了個扶起的動作,看得出來他還沒完全適應帝王的身份,隨後略顯好奇的問道:


    “王校尉,不知飛...飛機可還穩定?”


    王稟此時剛下飛機,臉上還帶著一股紅暈,聞言連忙點頭道:


    “迴殿下,末將等人先後已進行了六次試飛,尚無發現任何異常!”


    一旁的老蘇見狀,不由插嘴問道:


    “正汝,空中可能看到地麵景象?”


    王稟眼中不由閃過了一絲震撼,感慨的讚歎道:


    “當的是壯美無比,自天際俯瞰地麵,萬物皆如砂石般渺小。”


    “飛機上一眼便可看至無窮遠處,山河美景,盡收眼底!”


    老蘇聞言,臉上頓時揚起了一抹強烈的羨豔。


    隨後他看向徐雲,試探著問道:


    “小王,不知老夫可否......”


    結果不等他說完,徐雲便搖頭道:


    “老爺,還請多忍耐幾日,待一切調試完畢後您再上去不遲。”


    “.......”


    老蘇幽幽歎了口氣,隻見他像是個孩童般的嘟囔著:


    “......得,還是輪不到老夫.....”


    徐雲則在心中微微的搖了搖頭。


    實際上。


    他早在兩個多星期前,便調試好了波2所有的數據。


    畢竟機體方麵有後世的模板在,實機參數並不存在太多需要校正的地方,齊格飛的手藝也相當可靠。


    甚至波2的第一次上天,便是由他單人完成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讓王稟和王越去進行試駕——讓兩位民族英雄去做高風險的實驗,這不得被戳斷脊梁骨?


    徐雲阻止老蘇上機,有且隻有一個原因:


    他擔心老蘇在體驗好飛行後,任務便會當場進行結算。


    這可不是他的臆想。


    當初1665副本結算時,小牛牙根的菜葉徐雲都還記憶猶新呢。


    如果真是這樣。


    他便會錯過小趙的登基大典。


    而他在這個時代搞了這麽多的事,若是沒見到小趙即位便迴歸了現實,縱使有光環進行推演補償,心中多少也會感覺缺了點什麽。


    因此他不敢去賭光環的尿性,而是選擇了將老蘇上機的時間往後去推。


    接著徐雲又想到了什麽,正了正表情,對王稟問道:


    “校尉大人,設備的調試可否正常?”


    聽到這番話,王稟這才記起了自己的任務,連忙道:


    “一切順利,我與正臣依你所言進行操作,擴音器成功將聲音擴大了數倍不止。”


    “擴音器?”


    聽到這個詞,一旁的小趙忽然想到了什麽,對徐雲道:


    “王公子,此物便是你先前所說,能將本王聲音擴大數倍的器物?”


    徐雲輕輕點了點頭,肯定道:


    “不錯。”


    在他先前的計劃中。


    除了‘禦空而行’之外,小趙在登基大典上還會表演另一個‘仙術’:


    舌綻春雷。


    而想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要用到擴音器,或者說喇叭。


    擴音器這玩意兒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它首先將人的語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這一步在麥克風裏麵就能完成。


    但另一方麵。


    麥克風一般是沒有電源的。


    也就是說輸出的電信號的能量,其實完全由接收到的空氣振動的能量轉換。


    而這個能量通常非常非常有限,因此麥克風輸出的電信號非常微弱。


    所以這時候要用到一個東西進行放大,同時也是擴音器的靈魂:


    三極管。


    三極管內一般會有一根燈絲,燈絲受熱後會發射出一些電子。


    這些電子的速度有快有慢,而在遠離燈絲的地方會放一塊金屬板作為“陽極”。


    因此顯然,當在燈絲和陽極之間製造一個電場時,這個電場就會加速或減速燈絲射出的電子:


    宏觀上,就是加反向電壓時,電子都被電場“送”迴了燈絲。


    於是燈絲和陽極之間不存在電流,相當於斷路狀態。


    而加正向電壓時。


    電子被電場加速,可以更順利的到達陽極。


    這就是“電子二極管”。


    在電子二極管的基礎上,繼續在“燈絲”和“陽極”之間增加一個金屬網,然後在燈絲和金屬網之間加一個電壓。


    那麽,當這個電壓建立的電場削弱電子動能時,陽極就接受不到電流。


    而這個電場加速電子時,就會有更多電子到達陽極。


    因為燈絲和金屬網距離更近,同樣的電壓產生的電場強度更高。


    因此兩者之間很小的電壓變化,都能很大幅度的影響陽極電流,這就是電子三極管的放大原理。


    簡單.jpg。


    當然了。


    真正的三極管有個難點:


    需要要把半導體材料拉成“單晶”材料才能製作。


    而晶體管內的pn結是采用的特殊工藝是分子擴散法,手工是不可能製作出來的。


    但還是那句話。


    徐雲這次不需要考慮量產性,隻需要短時性就行了。


    所以他在二極管的兩極中,加入了一個簡易的控製。


    柵極的構成很簡單,利用退火爐中玻璃的應力反饋精壓起鎳就行了,也就是他給老種展示匕首時說過的元素。


    至於退火爐需要的輕盈拉力嘛.......


    自然是驢兄供應的啦。


    鎳絲在經過電解生產出的氫氣的燒氫處理後,又在外層裹上了碳酸鋇——別問這東西哪裏來,在製取氯化鈉時徐雲用重毒石搞出過氯化鋇,碳酸鋇自然也就手到擒來了。(見123章後半部分)


    這樣一來,便形成了一個叫‘氧化物陰極’的臨時材料。


    通過將它纏繞在銅絲上,便能在短時間內起到三極管的效果。


    這種製作出的三極管大概能使用一個小時,連續更換的話,三五個小時還是不難的。


    確定好了擴音器有效後,整個環節便隻剩下了最後一件事:


    等待登基大典的開始。


    因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徐雲肩上的壓力頓時輕了不少。


    每天也有時間去散散心,去看看球,去逛逛青...青菜很貴的樊樓雲雲。


    就這樣。


    一個月轉瞬即逝。


    時間終於來到了.......


    小趙登基的日子。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不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釣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釣魚人並收藏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