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吃軟飯登基的掃把星混混12
眾人給我塑金身【快穿】 作者:隻吃三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好趙全勝的後事,安景之把人都叫來一起商議接下來何去何從。
吳氏抱著趙全勝的兒子趙興宗,“安兄弟,我一個婦道人家對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我隻盼望興宗能安安穩穩地長大就好,你有什麽主意你就說吧,我支持你。”
安景之摸了摸躲在吳氏懷裏的趙興宗的腦袋,“好,既然大嫂相信我,那我就說說我的決定。”
“大嫂你想必也聽過,我不知兵事,從沒有帶兵打過仗,不如我們投靠別人,讓別人頂在前麵,否則他們這大梁府早晚會被朝廷和汪策打下。”
柯宏大說道:“大哥說得沒錯,那汪策對大帥恨之入骨,得知大帥逝世的消息,肯定也會把大梁府視作囊中之物,咱們不得不防。”
安景之道:“我臨危受命,無論如何都要保大嫂和興宗還有諸位兄弟的平安。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害了咱們自己人。”
“所以咱們必須投靠別人,要不然大梁府守不住。”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的做法,那我就說一說,我思來想去覺得投靠隆天祿比較合適。”
“隆天祿的地盤與咱們大梁府接壤,與其等他來吞並,不如咱們主動投靠,咱們帶著人馬和城池投靠,隆天祿有義薄雲天的名聲在外,肯定不會做得太難看。”
“我到時候會寫一封信,派人大肆宣揚,屆時天下人都會知道我為了保住大哥留下的地盤,投靠隆天祿,請隆天祿幫忙打汪策,給大哥報仇。”
隆天祿是一個比趙興宗更會偽裝的人,隻要在這個人手底下再苟幾年時間,就差不多到了出來收拾殘局的時候了。
宣揚他們投奔的事情,也好讓隆天祿投鼠忌器。
“到時候咱們明麵上是隆天祿的人,但是也可以繼續在大梁府生活,要是有人來打大梁府還可以向隆天祿求助。”
“當然,如果隆天祿要求我們調派人手去相助,咱們也必須聽。”
“不過我這麽大張旗鼓地投靠他,他顧及名聲肯定不敢拿咱們的人馬去當馬前卒,所以我估計如果沒什麽事他也不會調動我們。”
聽了安景之的一番分析,大家都表示同意。
不就是多認一個大哥嗎?這有什麽,反正他們還能繼續在大梁府生活,出了事兒還有大哥扛,好事!
作出決定後,安景之派柯宏大親自去給隆天祿送信。
同時也讓他的老丈人沈鄲幫忙宣揚他們投靠隆天祿的事情。
沈鄲現在就相當於是安景之的錢袋子,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也結交了不少好友,銀子開路,安景之帶著人馬和地盤投靠隆天祿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不少人都嫉妒隆天祿白得了一群人馬和地盤,當然也有罵安景之蠢貨的人存在。
比如汪策,得知趙全勝去世後,他就把大梁府當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為了報仇他投靠了朝廷,現在裏子麵子都沒了,大梁府眼看著也拿不下了,汪策氣得恨不得把安景之抓過來大卸八塊。
隆天祿收到信後卻非常高興,大加讚揚安景之有情有義,多次誇讚安景之是一個看重感情的人,不戀權勢,信守承諾。
作為信使,柯宏大受到了隆重的接待。
隆天祿安排他身邊的心腹陪著柯宏大吃吃喝喝。
臨走前柯宏大都是迷迷糊糊的。
得了安景之投靠的那塊地盤,整個南方就是隆天祿的,隆天祿此時意氣風發,站在高台上眺望北方。
“大哥,咱們真的要接受安景之的投靠嗎?我怎麽覺得這個人跟個掃把星一樣,連投兩個老大,兩個老大都沒了。”
“而且我聽說,還都是因為他的勸告沒的,感覺這人有點邪乎。”
隆天祿不信邪,道:“咱們提著腦袋打天下,還怕什麽邪?”
對安景之的誇讚,一部分是故意做給柯宏大看的,當然另外一部分也出自真心。
盡管他是個狡詐多疑的人,但也不妨礙他對這種信守承諾有情有義的人充滿了好感。
更何況對方還給他貢獻了那麽大一塊地盤,補足了他在南方的短板。
接下來他隻需要抓緊囤糧,由南方作為根據地逐漸向北方突進,把那皇帝趕下龍椅。
柯宏大帶上了隆天祿的信物迴去,大梁府打上了隆天祿的烙印。
雖然做什麽事兒都有個人在頂上管著,但最起碼不用擔心朝廷偷襲了。
……
柯宏大從外麵聽來了一些消息,連忙找安景之匯報。
“大哥,現在大家都在傳你是掃把星投胎,跟誰誰死。”
“不僅外麵,隆天祿那邊也有人在傳,都害怕咱們會牽連到他們。”
安景之心想,這幾年隆天祿都會勢如破竹, 到時候對於他不好的掃把星謠言自然就不攻而不破。
隻要隆天祿不相信,其他人怎麽傳隆天祿都不會在意,相反,他還會認為那些人是嫉妒他。
安景之他繼續打聽消息。
接受安景之的投奔後,隆天祿來過幾次大梁府,聽了他們萬軍之中救趙全勝的事情後,多次索要石子明和葛三娘。
安景之隻能借口說這都是他的兄弟和兄弟媳婦,不想強迫他們的事,想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
安景之畢竟是帶著人把地盤來投的,隆天祿也不好做得太難看,便答應了他。
得知安景之的詢問後,卞天磊以為葛三娘會選擇和他繼續開食鋪。
沒想到葛三娘聽到這個消息後同意加入隆天祿的軍隊,而且提出要組建一支娘子軍。
安景之多次詢問,確定對方心意已決,他就同意了。
石子明得知隆天祿要他去打仗後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他唯一的任務就是保護安景之。
雖然沒能把石子明這個悍將收下,但有葛三娘同意,隆天祿也就沒有再強迫。
“這個安景之,還真是膽小怕死啊,大梁府都是他的人,他還天天整個護衛跟著。”隆天祿的手下得知後嘲笑道。
但石子明不來,大家心裏確實放鬆了不少,石子明的那個塊頭和力氣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這要是來了,哪裏還有他們立功的機會。
石子明每天在家砰砰砰地揮著石錘的鍛煉,葛三娘的娘子軍一路立功,短短五年就成為隆天祿手下的八大金剛之一,隆天祿多次當眾誇讚她。
石子明一點也不在乎,他每天安靜地在安景之身後守著。
自從葛三娘去了隆天祿手下後,卞天磊非常不好意思,他們是跟著大哥來的,這一路也是因為大哥他們才能這麽安穩,結果他媳婦兒跑到別人手下去幹活了。
每次兄弟們聚會,他都非常沉默。
還是安景之安慰了他幾句後,他才明白葛三娘的用意。
他們大梁府易守難攻,投靠了隆天祿之後,就根本不會有人打過來,隻要有人敢圍攻大梁府,隆天祿那邊就能派人過來把人給包圓了。
安景之主動帶著大批人馬投靠,基本上隆天祿吩咐什麽他們都照做,該有的賦稅也沒有少。
所以隆天祿不可能把他們叫出去當炮灰,但是在戰場上他也不可能真的全信他們。
所以,他們其實沒有什麽鍛煉的機會,三娘也是看明白,這才會主動請去隆天祿手下。
“不跟你說這些是怕你多想,但是我看你這個狀態要是再不跟你說,你能把自己氣死。”
安景之道:“三娘做的都是為了咱們,咱們總不能一直投靠別人吧?總歸還是要有撐得起的自己人,三娘的娘子軍都是她一手拉起來的,你說這支隊伍以後會聽誰的?”
卞天磊又羞又愧,力氣比不上媳婦兒,就連腦子也比不上。
“我、我錯了,我去找三娘道歉。”
“你心裏知道就好,這件事千萬不能說出去。”安景之拉住他,“不要特意去找三娘,就跟之前一樣,之前怎麽相處,現在就怎麽相處。”
“好,我明白了大哥。”
六年後,隆天祿自封素王,向天下發布了一篇檄文,痛訴皇帝的十大罪過,發誓要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每次隆天祿需要調派人手,安景之都毫不猶豫地支持,在隆天祿稱王後,直接封了他一個大將軍的名頭。
隆天祿自己的手下都還沒有封上安景之就得了一個大將軍的名號,這讓很多人很不滿意。
安景之盡量低調,不跟他們爭搶什麽戰利品,也不炫耀自己的位置,以前該幹啥還幹啥,很多人漸漸地就把他拋到腦後。
這幾年趙興宗也已經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了。
吳氏天天對他耳提麵命。
“站住,你又做什麽去了?”
趙興宗的腳步頓住,“娘,我就是出去隨便走走。”
“夫子安排你做的功課都做完了嗎?”
“娘,我不想做什麽功課,太無聊了,做這些功課有什麽用?”趙興宗道。
“你現在還能上私塾你就該偷著樂了,還敢嫌這嫌那?”吳氏一點也不慣著他。
“你隻管聽你幹爹的,他讓你幹什麽你就要幹什麽,他不會害咱們娘倆。”
這些年安景之怎麽對他們,吳氏看得一清二楚安排。
安景之沒有因為得到了位之後就對他們輕視,他送趙興宗去上私塾,還安排他練武藝,可以說是已經仁至義盡了。
每逢過年過節還會跟沈獻儀一起拜訪吳氏他們孤兒寡母,他們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全靠安景之的照顧。
“現在世道亂得很,要不是有你幹爹,你以為娘能把你拉扯大?”
“城門外的那些人你沒看過嗎?那些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沒有你幹爹咱們娘倆跟他們是一樣的。”
“沒有幹爹我也有爹。”趙興宗道。
吳氏神色一凜,嚴肅道:“是不是有人跟你說什麽了?你跟娘說!”
趙興宗沉默不語,吳氏道:
“娘警告你,你不準做什麽喪良心的事,也不準聽別人亂說,打仗是要死人的,你是不是想跟你爹一樣去見趙家的老祖宗?”
“娘,沒誰跟我說什麽,”趙興宗道:“我隻是在想,我天天讀書,能有什麽出息?不是還要靠幹爹保護嗎?我不想讀書,我想早點學好武藝,可以自己保護娘。”
“你想要你幹爹的位置?”吳氏一眼就看出了趙興宗心中所想。
“你以為你幹爹的那個位置誰都能坐?”
“你覺得他很威風,有那麽多人都聽他的?”
趙興宗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難道不是嗎?”
“是不是還覺得那個位置本該就是你的?”吳氏的聲音冷漠。
趙興宗遲疑地點了點頭。
吳氏上前拉住趙興宗的胳膊,拖著他往外走。
“娘,你幹嘛呀?你拽疼我了。”
吳氏不言不語,帶著趙興宗來到了傷兵營。
血腥味和各種汗味屎尿味混雜在一起,臭得趙興宗眉頭直皺。
吳氏臉上沒什麽表情,“這些都是上戰場被拖迴來的傷兵,運氣好的還能迴來被救治,運氣不好的連屍首都沒人收斂。”
她帶著趙興宗一邊走一邊說:“就算被帶迴來,他們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救不活,這個傷兵營能活下一半的人就已經是好事了。”
“你幹爹每日都要來傷兵營,還要去軍營看士兵操練,還要負責管理層內的治安,城牆的防守。”
“他每日忙得半夜還要點著燈,天不亮就要起來處理政務。”
“即使已經忙成這樣,他還要每天抽出時間來檢查你的功課和武藝。”
“你有那麽多的同窗,別人的父親是怎麽對待他們你應該也清楚,你自己心裏比較一下,你幹爹對你是不是已經仁至義盡?”
“你以為那個位置好坐,你有沒有想過,你坐上去能管得好嗎?要是管不好,手底下的人會聽你的嗎?”
“你幹爹當年是怎麽拿下這個位置的事情,娘應該也跟你說過吧?”
“你說如果是你管,那些不聽你的手下人會如何?”
“你知道你幹爹每年要被多少人刺殺嗎?你幹爹身邊的石叔為他擋了多少刀,你也不知道吧?”
“人人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可那上麵的人有那麽好伺候嗎?隆天祿的人每次來要糧食都獅子大開口,如果是你,你要怎麽處理?”
原本有些小心思的趙興宗被傷兵營的哀嚎遍野嚇了一跳,又聽吳氏這麽說,想到手下人可能會背叛他,他跟他娘可能都會被背叛的手下殺死,嚇得呆愣在原地。
從來沒有人跟他說過這些,大人隻會跟他說好的一麵。
如果不是為了徹底打消他那些不好的念頭,吳氏也不至於把所有的事實都攤在他麵前。
“兒子,”吳氏把他帶迴家裏,摸了摸嚇得不輕的趙興宗腦袋,“天底下就是這樣,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
“你也長大了,自己明白不少事,這天底下能做到像你幹爹這樣知恩必報,有情有義的人都有幾個?”
“當年要是那張大成坐上了你爹的位置,咱們娘倆還能不能活到現在都是兩迴事。”
吳氏抱著趙全勝的兒子趙興宗,“安兄弟,我一個婦道人家對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我隻盼望興宗能安安穩穩地長大就好,你有什麽主意你就說吧,我支持你。”
安景之摸了摸躲在吳氏懷裏的趙興宗的腦袋,“好,既然大嫂相信我,那我就說說我的決定。”
“大嫂你想必也聽過,我不知兵事,從沒有帶兵打過仗,不如我們投靠別人,讓別人頂在前麵,否則他們這大梁府早晚會被朝廷和汪策打下。”
柯宏大說道:“大哥說得沒錯,那汪策對大帥恨之入骨,得知大帥逝世的消息,肯定也會把大梁府視作囊中之物,咱們不得不防。”
安景之道:“我臨危受命,無論如何都要保大嫂和興宗還有諸位兄弟的平安。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害了咱們自己人。”
“所以咱們必須投靠別人,要不然大梁府守不住。”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的做法,那我就說一說,我思來想去覺得投靠隆天祿比較合適。”
“隆天祿的地盤與咱們大梁府接壤,與其等他來吞並,不如咱們主動投靠,咱們帶著人馬和城池投靠,隆天祿有義薄雲天的名聲在外,肯定不會做得太難看。”
“我到時候會寫一封信,派人大肆宣揚,屆時天下人都會知道我為了保住大哥留下的地盤,投靠隆天祿,請隆天祿幫忙打汪策,給大哥報仇。”
隆天祿是一個比趙興宗更會偽裝的人,隻要在這個人手底下再苟幾年時間,就差不多到了出來收拾殘局的時候了。
宣揚他們投奔的事情,也好讓隆天祿投鼠忌器。
“到時候咱們明麵上是隆天祿的人,但是也可以繼續在大梁府生活,要是有人來打大梁府還可以向隆天祿求助。”
“當然,如果隆天祿要求我們調派人手去相助,咱們也必須聽。”
“不過我這麽大張旗鼓地投靠他,他顧及名聲肯定不敢拿咱們的人馬去當馬前卒,所以我估計如果沒什麽事他也不會調動我們。”
聽了安景之的一番分析,大家都表示同意。
不就是多認一個大哥嗎?這有什麽,反正他們還能繼續在大梁府生活,出了事兒還有大哥扛,好事!
作出決定後,安景之派柯宏大親自去給隆天祿送信。
同時也讓他的老丈人沈鄲幫忙宣揚他們投靠隆天祿的事情。
沈鄲現在就相當於是安景之的錢袋子,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也結交了不少好友,銀子開路,安景之帶著人馬和地盤投靠隆天祿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不少人都嫉妒隆天祿白得了一群人馬和地盤,當然也有罵安景之蠢貨的人存在。
比如汪策,得知趙全勝去世後,他就把大梁府當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為了報仇他投靠了朝廷,現在裏子麵子都沒了,大梁府眼看著也拿不下了,汪策氣得恨不得把安景之抓過來大卸八塊。
隆天祿收到信後卻非常高興,大加讚揚安景之有情有義,多次誇讚安景之是一個看重感情的人,不戀權勢,信守承諾。
作為信使,柯宏大受到了隆重的接待。
隆天祿安排他身邊的心腹陪著柯宏大吃吃喝喝。
臨走前柯宏大都是迷迷糊糊的。
得了安景之投靠的那塊地盤,整個南方就是隆天祿的,隆天祿此時意氣風發,站在高台上眺望北方。
“大哥,咱們真的要接受安景之的投靠嗎?我怎麽覺得這個人跟個掃把星一樣,連投兩個老大,兩個老大都沒了。”
“而且我聽說,還都是因為他的勸告沒的,感覺這人有點邪乎。”
隆天祿不信邪,道:“咱們提著腦袋打天下,還怕什麽邪?”
對安景之的誇讚,一部分是故意做給柯宏大看的,當然另外一部分也出自真心。
盡管他是個狡詐多疑的人,但也不妨礙他對這種信守承諾有情有義的人充滿了好感。
更何況對方還給他貢獻了那麽大一塊地盤,補足了他在南方的短板。
接下來他隻需要抓緊囤糧,由南方作為根據地逐漸向北方突進,把那皇帝趕下龍椅。
柯宏大帶上了隆天祿的信物迴去,大梁府打上了隆天祿的烙印。
雖然做什麽事兒都有個人在頂上管著,但最起碼不用擔心朝廷偷襲了。
……
柯宏大從外麵聽來了一些消息,連忙找安景之匯報。
“大哥,現在大家都在傳你是掃把星投胎,跟誰誰死。”
“不僅外麵,隆天祿那邊也有人在傳,都害怕咱們會牽連到他們。”
安景之心想,這幾年隆天祿都會勢如破竹, 到時候對於他不好的掃把星謠言自然就不攻而不破。
隻要隆天祿不相信,其他人怎麽傳隆天祿都不會在意,相反,他還會認為那些人是嫉妒他。
安景之他繼續打聽消息。
接受安景之的投奔後,隆天祿來過幾次大梁府,聽了他們萬軍之中救趙全勝的事情後,多次索要石子明和葛三娘。
安景之隻能借口說這都是他的兄弟和兄弟媳婦,不想強迫他們的事,想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
安景之畢竟是帶著人把地盤來投的,隆天祿也不好做得太難看,便答應了他。
得知安景之的詢問後,卞天磊以為葛三娘會選擇和他繼續開食鋪。
沒想到葛三娘聽到這個消息後同意加入隆天祿的軍隊,而且提出要組建一支娘子軍。
安景之多次詢問,確定對方心意已決,他就同意了。
石子明得知隆天祿要他去打仗後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他唯一的任務就是保護安景之。
雖然沒能把石子明這個悍將收下,但有葛三娘同意,隆天祿也就沒有再強迫。
“這個安景之,還真是膽小怕死啊,大梁府都是他的人,他還天天整個護衛跟著。”隆天祿的手下得知後嘲笑道。
但石子明不來,大家心裏確實放鬆了不少,石子明的那個塊頭和力氣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這要是來了,哪裏還有他們立功的機會。
石子明每天在家砰砰砰地揮著石錘的鍛煉,葛三娘的娘子軍一路立功,短短五年就成為隆天祿手下的八大金剛之一,隆天祿多次當眾誇讚她。
石子明一點也不在乎,他每天安靜地在安景之身後守著。
自從葛三娘去了隆天祿手下後,卞天磊非常不好意思,他們是跟著大哥來的,這一路也是因為大哥他們才能這麽安穩,結果他媳婦兒跑到別人手下去幹活了。
每次兄弟們聚會,他都非常沉默。
還是安景之安慰了他幾句後,他才明白葛三娘的用意。
他們大梁府易守難攻,投靠了隆天祿之後,就根本不會有人打過來,隻要有人敢圍攻大梁府,隆天祿那邊就能派人過來把人給包圓了。
安景之主動帶著大批人馬投靠,基本上隆天祿吩咐什麽他們都照做,該有的賦稅也沒有少。
所以隆天祿不可能把他們叫出去當炮灰,但是在戰場上他也不可能真的全信他們。
所以,他們其實沒有什麽鍛煉的機會,三娘也是看明白,這才會主動請去隆天祿手下。
“不跟你說這些是怕你多想,但是我看你這個狀態要是再不跟你說,你能把自己氣死。”
安景之道:“三娘做的都是為了咱們,咱們總不能一直投靠別人吧?總歸還是要有撐得起的自己人,三娘的娘子軍都是她一手拉起來的,你說這支隊伍以後會聽誰的?”
卞天磊又羞又愧,力氣比不上媳婦兒,就連腦子也比不上。
“我、我錯了,我去找三娘道歉。”
“你心裏知道就好,這件事千萬不能說出去。”安景之拉住他,“不要特意去找三娘,就跟之前一樣,之前怎麽相處,現在就怎麽相處。”
“好,我明白了大哥。”
六年後,隆天祿自封素王,向天下發布了一篇檄文,痛訴皇帝的十大罪過,發誓要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每次隆天祿需要調派人手,安景之都毫不猶豫地支持,在隆天祿稱王後,直接封了他一個大將軍的名頭。
隆天祿自己的手下都還沒有封上安景之就得了一個大將軍的名號,這讓很多人很不滿意。
安景之盡量低調,不跟他們爭搶什麽戰利品,也不炫耀自己的位置,以前該幹啥還幹啥,很多人漸漸地就把他拋到腦後。
這幾年趙興宗也已經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了。
吳氏天天對他耳提麵命。
“站住,你又做什麽去了?”
趙興宗的腳步頓住,“娘,我就是出去隨便走走。”
“夫子安排你做的功課都做完了嗎?”
“娘,我不想做什麽功課,太無聊了,做這些功課有什麽用?”趙興宗道。
“你現在還能上私塾你就該偷著樂了,還敢嫌這嫌那?”吳氏一點也不慣著他。
“你隻管聽你幹爹的,他讓你幹什麽你就要幹什麽,他不會害咱們娘倆。”
這些年安景之怎麽對他們,吳氏看得一清二楚安排。
安景之沒有因為得到了位之後就對他們輕視,他送趙興宗去上私塾,還安排他練武藝,可以說是已經仁至義盡了。
每逢過年過節還會跟沈獻儀一起拜訪吳氏他們孤兒寡母,他們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全靠安景之的照顧。
“現在世道亂得很,要不是有你幹爹,你以為娘能把你拉扯大?”
“城門外的那些人你沒看過嗎?那些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沒有你幹爹咱們娘倆跟他們是一樣的。”
“沒有幹爹我也有爹。”趙興宗道。
吳氏神色一凜,嚴肅道:“是不是有人跟你說什麽了?你跟娘說!”
趙興宗沉默不語,吳氏道:
“娘警告你,你不準做什麽喪良心的事,也不準聽別人亂說,打仗是要死人的,你是不是想跟你爹一樣去見趙家的老祖宗?”
“娘,沒誰跟我說什麽,”趙興宗道:“我隻是在想,我天天讀書,能有什麽出息?不是還要靠幹爹保護嗎?我不想讀書,我想早點學好武藝,可以自己保護娘。”
“你想要你幹爹的位置?”吳氏一眼就看出了趙興宗心中所想。
“你以為你幹爹的那個位置誰都能坐?”
“你覺得他很威風,有那麽多人都聽他的?”
趙興宗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難道不是嗎?”
“是不是還覺得那個位置本該就是你的?”吳氏的聲音冷漠。
趙興宗遲疑地點了點頭。
吳氏上前拉住趙興宗的胳膊,拖著他往外走。
“娘,你幹嘛呀?你拽疼我了。”
吳氏不言不語,帶著趙興宗來到了傷兵營。
血腥味和各種汗味屎尿味混雜在一起,臭得趙興宗眉頭直皺。
吳氏臉上沒什麽表情,“這些都是上戰場被拖迴來的傷兵,運氣好的還能迴來被救治,運氣不好的連屍首都沒人收斂。”
她帶著趙興宗一邊走一邊說:“就算被帶迴來,他們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救不活,這個傷兵營能活下一半的人就已經是好事了。”
“你幹爹每日都要來傷兵營,還要去軍營看士兵操練,還要負責管理層內的治安,城牆的防守。”
“他每日忙得半夜還要點著燈,天不亮就要起來處理政務。”
“即使已經忙成這樣,他還要每天抽出時間來檢查你的功課和武藝。”
“你有那麽多的同窗,別人的父親是怎麽對待他們你應該也清楚,你自己心裏比較一下,你幹爹對你是不是已經仁至義盡?”
“你以為那個位置好坐,你有沒有想過,你坐上去能管得好嗎?要是管不好,手底下的人會聽你的嗎?”
“你幹爹當年是怎麽拿下這個位置的事情,娘應該也跟你說過吧?”
“你說如果是你管,那些不聽你的手下人會如何?”
“你知道你幹爹每年要被多少人刺殺嗎?你幹爹身邊的石叔為他擋了多少刀,你也不知道吧?”
“人人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可那上麵的人有那麽好伺候嗎?隆天祿的人每次來要糧食都獅子大開口,如果是你,你要怎麽處理?”
原本有些小心思的趙興宗被傷兵營的哀嚎遍野嚇了一跳,又聽吳氏這麽說,想到手下人可能會背叛他,他跟他娘可能都會被背叛的手下殺死,嚇得呆愣在原地。
從來沒有人跟他說過這些,大人隻會跟他說好的一麵。
如果不是為了徹底打消他那些不好的念頭,吳氏也不至於把所有的事實都攤在他麵前。
“兒子,”吳氏把他帶迴家裏,摸了摸嚇得不輕的趙興宗腦袋,“天底下就是這樣,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
“你也長大了,自己明白不少事,這天底下能做到像你幹爹這樣知恩必報,有情有義的人都有幾個?”
“當年要是那張大成坐上了你爹的位置,咱們娘倆還能不能活到現在都是兩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