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盛大慶典
君寵新妃:娘子,要聽話 作者:沐雪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顏笙一激靈,上前一步,俯身拾起令牌,仔細看了看,又盯著正對自己滿麵微笑的溫國生瞧了一會,猝不及防地開口問:“這是哪兒來的?”
“我做的啊。”溫國生一臉坦然,隨即又翻著包袱,一連取出了大大小小五六個木頭片,有已經刻好的,也有半成品,上麵赫然寫著“將軍令”、“大帥印”、“國舅府腰牌”等字樣,獻寶一般舉起來,道,“顏笙姑娘,同係列還有很多款式,一次買五個以上算你八折。”
顏笙抽了抽一側的嘴角,差點讓他氣笑了,啐道:“你哪裏得來的模子?可知做出這樣的東西,是要殺頭的!”
溫國生抽了口冷氣,忙答:“是是。在下隻是偶然見得,覺得精美,便試試手,練習用的,練習用的。還望姑娘您高抬貴手,莫要說出去。”
顏笙:“……”
這家夥還真是個做贗品的!
危險過去,溫國生彎腰撿拾一地的雜物,顏笙把方才被驚走的兩匹馬聚攏了起來。不到片刻,便見張得和秋菊飛馳而至。
兩人見了顏笙身側的溫國生,也是一驚,忙翻身下馬。張得不住用眼角瞟向顏笙,想詢問她此人是何來意。秋菊從上到下打量了一下對方,直接挑了挑下巴,問道:“你幹嘛跟著我們?”
“冤枉啊。”溫國生一臉無辜地將包袱重新係好,挎到了肩上,“姑娘,我將欽差信物交給你們的第二天便離開了禹城,準備去京城看看。我在前,你們在後,明明你們跟著我啊。”
“你……”秋菊還待再開口,顏笙笑了笑插道:“確實如此。剛才還有勞溫-公-子救了我一命,顏笙感激不盡。對了,那些人怎麽樣?你們可有受傷?”
聽到這裏,秋菊和張得一臉緊張,溫國生卻笑逐顏開地說:“顏笙,你這就見外了,隻是舉手之勞嘛,不用客氣。”
聽著“姑娘”直接變成了“顏笙”,秋菊不滿地挑了挑眉,裝作沒聽見,直接上前大喇喇地擠開溫國生,低聲向顏笙報告道:“我和張得都沒有抓到活口,那些黑衣人不是被殺便是自殺,身上和武器都沒有標記,不知是何來路。”
說完又抬高點聲音問:“我們都沒事,小姐,剛才我們不在時發生了什麽?你可還好?”
顏笙心下暗想,來人忽然退卻,不知這皇後令牌算不算一個疑點,隻聽溫國生在一旁慢條斯理地插起話來:“唉,剛才遇到了兩個山匪,不過他們見到我和你們家小姐氣質儒雅,氣度高潔,便已幡然悔悟,轉身離開了。”
張得一臉的不可置信,秋菊瞪大了眼睛,不知該對這個聽起來就荒謬不實的迴答作何評價。
顏笙隻好幹咳了一聲,提醒道:“時候不早了,我們繼續趕路吧。”
四人看看天光,調整了方向,再次踏上北去的旅程。一路無事,黑衣人再沒出現。中途收到了姐姐發來的信件,說軍營中奸細的事她已著人安排,讓顏笙不必再費心。顏笙便又與暗衛重新取得了聯係,得知路上遇到的那個無人的村莊確有隱情,隻是參與此事的人再無音信,恐怕已經遭遇不測,她便排了另一隊人前去調查,命其一有消息,立刻稟報。
今年南方雨水很大,水患嚴重。沿途又遇到幾個遭災的城鎮,隻要城守稍顯不合作,顏笙便二話不說,直接祭出欽差信物。
這牌子倒也靈驗,簡直物到弊除,屢試不爽。沿路百姓一陣雀躍歡唿,交口稱讚這年輕漂亮的“女欽差” 心懷百姓,為人高義。有的家裏甚至給顏笙設置了長生牌位,早晚三炷香地供奉。弄得張得十分緊張,怕消息傳到真欽差耳朵裏,不可收拾。但顏笙倒是安之若素,想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欽差”做得越發順手。
每每如此,得意洋洋的溫國生便戳在顏笙身後溫吞吞地笑。看得秋菊躍躍欲試,想要憑借自己的刀法也跟他學個“刻木牌”的絕招,但隻學了兩天,便被那分類眾多的字體,繁複花俏的筆法晃暈了頭,直接在“寫字”這一環節敗下陣來,偃旗息鼓,不再提了。
半個月後,四人進入了北方城鎮,與南方不同,這裏旱情很是嚴重。
已是十月,天氣卻越來越幹燥炎熱。本該是顆粒歸倉,糧食豐收的季節,眼前的植物卻棵棵幹癟發黃,蔫頭低腦。曾經急流奔馳的河道如今卻已變成了淺灘。偶爾也會聚集一片黑雲,雷聲幹燥地轟隆隆響一陣,但是一個雨點也沒有落到大地上來。閃電空打個不住,把天空劃成許多尖角形的藍色塊子,眾多黑黑的烏鴉便在這些藍塊子的背景下,在褐色的生滿了荒草的田裏聒噪。
顏笙雖然依舊命人放糧接濟,但也屢屢心下不安。全國都是災情,各地都有難民,糧食有出無進,不是長遠之策,這可如何是好?
這天下午時分,眾人翻過一座小山,眼前便顯出一座大鎮。
鎮上人聲鼎沸,熱鬧無比,眼見正要舉辦什麽慶典。
張得問了路人後迴來稟告顏笙,原來恰逢此地某位曾遊曆海外的富商今日衣錦還鄉。白日便有踩高蹺、跑旱船的隊伍上街活躍氣氛,據說到了晚間還要放焰火,更有“壓軸重戲”準備上場,熱鬧非凡。見秋菊雙眼放光,又想到趕去下一個村子不知還要多久,顏笙便提議在此停留一晚,明日再趕路。眾人皆稱好。
到了掌燈時分,彩燈高燃,火樹銀花,那主家不但極富而且喜歡附庸風雅,聘請了三十多位世家才子在當地最大的“宏賓樓”上大擺筵席。樓前空地上還起了個高台,之後又在最長的那條街上排了一裏地的桌子,著人揮毫作畫。
上品的朱丹徽墨、豆蔻金粉,有細若絲蕊的細小狼毫,更有兩人方能使得的五尺金筆,街道兩旁人聲鼎沸,巨鼎明香,更有身穿絲綢彩袖的少女手端玉杯,不時的為作畫的少年俊傑們獻上美酒。一幅幅丹青字畫流水介掛地了起來,俊朗才子們活躍其中,飲酒題詩,揮毫潑墨,姿態瀟灑不羈,風流放蕩,盡顯盛世奢華之氣度。連身為路人的顏笙他們都不免看得目瞪口呆。
眼見這開場能有如此大的規模,顏笙不由得也開始對那所謂的“壓軸重戲”有所期待了。這時,忽聽耳旁有人冷冷一哼,聲音很是冷冽,帶著淡淡的怒氣和不屑。顏笙轉過頭來,隻見溫國生一身湖色長袍,墨發攏於身後,輕抿著嘴,身材挺拔,一張臉孔看不出喜怒,隻是那雙眼睛卻漆黑一片,微微半眯著看向場中,隱隱有絲絲淩厲的鋒芒閃動。
見此情景,顏笙半開玩笑地問:“怎麽?莫非那些人裏有你的對頭在內?”
溫國生聞言表情瞬間放鬆,陪著幹笑道:“是啊,見他們字畫作得還不如我,卻能被主人邀請吃宴,深感憤憤。讓顏笙見笑了。”
顏笙更是疑惑,正待再問,忽聽身後一陣齊刷刷的驚唿,四人擠在人群之中,頓時迴過頭去。隻見偌大的鬧市之上,竟赫然有一架長車緩緩駛來,車上高懸著眾多彩燈,甚是華麗,燈中燭火搖曳,光芒閃動,如一個光球趁夜而至,氣勢驚人。
車前引路的是兩列妙齡少女,人人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眉彎眼俏,粉麵桃腮,赤足如雪,手舉蓮花燈盞,目不斜視,姿態端莊。之後跟著兩個童子,時不時從身側的男仆手中捧著的箱子裏抓出一把銅錢,四處拋灑,引來無數圍觀群眾爭相搶奪。再後麵是兩匹駿馬,拉著彩車,徐徐前進。最後又是兩排力士,端著各種箱子,步伐整齊,挺胸抬頭地跟車前進。
這條長龍走到街道正中央的宏賓樓前終於停了下來,地上的銅錢早已被搶完,圍觀群眾都眼巴巴地看著這輛光彩奪目的大車,好奇地盼望著接下來的節目。
隻見車簾撩開,一名紅衣小童將身子探了出來,出門前停了停,似乎被裏麵的交代了幾句,就躍到了地上。那紅衣小童麵龐白皙,眉眼靈動,手中捧著一隻古樸的石匣,目不斜視的走上宏賓樓前的街心高台,清了清嗓子,稚聲說道:“呈上壓軸重戲,公子為父老鄉親們獻寶,此寶名為五穀豐登。”說罷便將石匣打開,轉過來麵對大家。
眾人頓時詫異的齊聲高唿,隻見那盒子裏裝著的,既不是金,也不是銀,更不是綾羅綢緞,珠翠奇珍,竟然是一箱黃澄澄粗糙的小粒子,就像是什麽莊稼的種子。
溫國生見了眉頭一皺,問道:“這是什麽?”張得和秋菊對視一眼,也不知所以。
顏笙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搖了搖頭,說道:“沒想到這個本地富商還真不簡單。”
人群議論紛紛,顯然大家都沒見過見過這個稀罕物件。
“我做的啊。”溫國生一臉坦然,隨即又翻著包袱,一連取出了大大小小五六個木頭片,有已經刻好的,也有半成品,上麵赫然寫著“將軍令”、“大帥印”、“國舅府腰牌”等字樣,獻寶一般舉起來,道,“顏笙姑娘,同係列還有很多款式,一次買五個以上算你八折。”
顏笙抽了抽一側的嘴角,差點讓他氣笑了,啐道:“你哪裏得來的模子?可知做出這樣的東西,是要殺頭的!”
溫國生抽了口冷氣,忙答:“是是。在下隻是偶然見得,覺得精美,便試試手,練習用的,練習用的。還望姑娘您高抬貴手,莫要說出去。”
顏笙:“……”
這家夥還真是個做贗品的!
危險過去,溫國生彎腰撿拾一地的雜物,顏笙把方才被驚走的兩匹馬聚攏了起來。不到片刻,便見張得和秋菊飛馳而至。
兩人見了顏笙身側的溫國生,也是一驚,忙翻身下馬。張得不住用眼角瞟向顏笙,想詢問她此人是何來意。秋菊從上到下打量了一下對方,直接挑了挑下巴,問道:“你幹嘛跟著我們?”
“冤枉啊。”溫國生一臉無辜地將包袱重新係好,挎到了肩上,“姑娘,我將欽差信物交給你們的第二天便離開了禹城,準備去京城看看。我在前,你們在後,明明你們跟著我啊。”
“你……”秋菊還待再開口,顏笙笑了笑插道:“確實如此。剛才還有勞溫-公-子救了我一命,顏笙感激不盡。對了,那些人怎麽樣?你們可有受傷?”
聽到這裏,秋菊和張得一臉緊張,溫國生卻笑逐顏開地說:“顏笙,你這就見外了,隻是舉手之勞嘛,不用客氣。”
聽著“姑娘”直接變成了“顏笙”,秋菊不滿地挑了挑眉,裝作沒聽見,直接上前大喇喇地擠開溫國生,低聲向顏笙報告道:“我和張得都沒有抓到活口,那些黑衣人不是被殺便是自殺,身上和武器都沒有標記,不知是何來路。”
說完又抬高點聲音問:“我們都沒事,小姐,剛才我們不在時發生了什麽?你可還好?”
顏笙心下暗想,來人忽然退卻,不知這皇後令牌算不算一個疑點,隻聽溫國生在一旁慢條斯理地插起話來:“唉,剛才遇到了兩個山匪,不過他們見到我和你們家小姐氣質儒雅,氣度高潔,便已幡然悔悟,轉身離開了。”
張得一臉的不可置信,秋菊瞪大了眼睛,不知該對這個聽起來就荒謬不實的迴答作何評價。
顏笙隻好幹咳了一聲,提醒道:“時候不早了,我們繼續趕路吧。”
四人看看天光,調整了方向,再次踏上北去的旅程。一路無事,黑衣人再沒出現。中途收到了姐姐發來的信件,說軍營中奸細的事她已著人安排,讓顏笙不必再費心。顏笙便又與暗衛重新取得了聯係,得知路上遇到的那個無人的村莊確有隱情,隻是參與此事的人再無音信,恐怕已經遭遇不測,她便排了另一隊人前去調查,命其一有消息,立刻稟報。
今年南方雨水很大,水患嚴重。沿途又遇到幾個遭災的城鎮,隻要城守稍顯不合作,顏笙便二話不說,直接祭出欽差信物。
這牌子倒也靈驗,簡直物到弊除,屢試不爽。沿路百姓一陣雀躍歡唿,交口稱讚這年輕漂亮的“女欽差” 心懷百姓,為人高義。有的家裏甚至給顏笙設置了長生牌位,早晚三炷香地供奉。弄得張得十分緊張,怕消息傳到真欽差耳朵裏,不可收拾。但顏笙倒是安之若素,想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欽差”做得越發順手。
每每如此,得意洋洋的溫國生便戳在顏笙身後溫吞吞地笑。看得秋菊躍躍欲試,想要憑借自己的刀法也跟他學個“刻木牌”的絕招,但隻學了兩天,便被那分類眾多的字體,繁複花俏的筆法晃暈了頭,直接在“寫字”這一環節敗下陣來,偃旗息鼓,不再提了。
半個月後,四人進入了北方城鎮,與南方不同,這裏旱情很是嚴重。
已是十月,天氣卻越來越幹燥炎熱。本該是顆粒歸倉,糧食豐收的季節,眼前的植物卻棵棵幹癟發黃,蔫頭低腦。曾經急流奔馳的河道如今卻已變成了淺灘。偶爾也會聚集一片黑雲,雷聲幹燥地轟隆隆響一陣,但是一個雨點也沒有落到大地上來。閃電空打個不住,把天空劃成許多尖角形的藍色塊子,眾多黑黑的烏鴉便在這些藍塊子的背景下,在褐色的生滿了荒草的田裏聒噪。
顏笙雖然依舊命人放糧接濟,但也屢屢心下不安。全國都是災情,各地都有難民,糧食有出無進,不是長遠之策,這可如何是好?
這天下午時分,眾人翻過一座小山,眼前便顯出一座大鎮。
鎮上人聲鼎沸,熱鬧無比,眼見正要舉辦什麽慶典。
張得問了路人後迴來稟告顏笙,原來恰逢此地某位曾遊曆海外的富商今日衣錦還鄉。白日便有踩高蹺、跑旱船的隊伍上街活躍氣氛,據說到了晚間還要放焰火,更有“壓軸重戲”準備上場,熱鬧非凡。見秋菊雙眼放光,又想到趕去下一個村子不知還要多久,顏笙便提議在此停留一晚,明日再趕路。眾人皆稱好。
到了掌燈時分,彩燈高燃,火樹銀花,那主家不但極富而且喜歡附庸風雅,聘請了三十多位世家才子在當地最大的“宏賓樓”上大擺筵席。樓前空地上還起了個高台,之後又在最長的那條街上排了一裏地的桌子,著人揮毫作畫。
上品的朱丹徽墨、豆蔻金粉,有細若絲蕊的細小狼毫,更有兩人方能使得的五尺金筆,街道兩旁人聲鼎沸,巨鼎明香,更有身穿絲綢彩袖的少女手端玉杯,不時的為作畫的少年俊傑們獻上美酒。一幅幅丹青字畫流水介掛地了起來,俊朗才子們活躍其中,飲酒題詩,揮毫潑墨,姿態瀟灑不羈,風流放蕩,盡顯盛世奢華之氣度。連身為路人的顏笙他們都不免看得目瞪口呆。
眼見這開場能有如此大的規模,顏笙不由得也開始對那所謂的“壓軸重戲”有所期待了。這時,忽聽耳旁有人冷冷一哼,聲音很是冷冽,帶著淡淡的怒氣和不屑。顏笙轉過頭來,隻見溫國生一身湖色長袍,墨發攏於身後,輕抿著嘴,身材挺拔,一張臉孔看不出喜怒,隻是那雙眼睛卻漆黑一片,微微半眯著看向場中,隱隱有絲絲淩厲的鋒芒閃動。
見此情景,顏笙半開玩笑地問:“怎麽?莫非那些人裏有你的對頭在內?”
溫國生聞言表情瞬間放鬆,陪著幹笑道:“是啊,見他們字畫作得還不如我,卻能被主人邀請吃宴,深感憤憤。讓顏笙見笑了。”
顏笙更是疑惑,正待再問,忽聽身後一陣齊刷刷的驚唿,四人擠在人群之中,頓時迴過頭去。隻見偌大的鬧市之上,竟赫然有一架長車緩緩駛來,車上高懸著眾多彩燈,甚是華麗,燈中燭火搖曳,光芒閃動,如一個光球趁夜而至,氣勢驚人。
車前引路的是兩列妙齡少女,人人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眉彎眼俏,粉麵桃腮,赤足如雪,手舉蓮花燈盞,目不斜視,姿態端莊。之後跟著兩個童子,時不時從身側的男仆手中捧著的箱子裏抓出一把銅錢,四處拋灑,引來無數圍觀群眾爭相搶奪。再後麵是兩匹駿馬,拉著彩車,徐徐前進。最後又是兩排力士,端著各種箱子,步伐整齊,挺胸抬頭地跟車前進。
這條長龍走到街道正中央的宏賓樓前終於停了下來,地上的銅錢早已被搶完,圍觀群眾都眼巴巴地看著這輛光彩奪目的大車,好奇地盼望著接下來的節目。
隻見車簾撩開,一名紅衣小童將身子探了出來,出門前停了停,似乎被裏麵的交代了幾句,就躍到了地上。那紅衣小童麵龐白皙,眉眼靈動,手中捧著一隻古樸的石匣,目不斜視的走上宏賓樓前的街心高台,清了清嗓子,稚聲說道:“呈上壓軸重戲,公子為父老鄉親們獻寶,此寶名為五穀豐登。”說罷便將石匣打開,轉過來麵對大家。
眾人頓時詫異的齊聲高唿,隻見那盒子裏裝著的,既不是金,也不是銀,更不是綾羅綢緞,珠翠奇珍,竟然是一箱黃澄澄粗糙的小粒子,就像是什麽莊稼的種子。
溫國生見了眉頭一皺,問道:“這是什麽?”張得和秋菊對視一眼,也不知所以。
顏笙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搖了搖頭,說道:“沒想到這個本地富商還真不簡單。”
人群議論紛紛,顯然大家都沒見過見過這個稀罕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