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罷嶽飛兵權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理說攻克太原府,本應是一件十分高興地事情,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卻是令劉辯的一顆心瞬間便沉到了穀底。
隨著太原府守軍成片跪倒在地向宋軍請降的同時,城頭卻隱隱傳來了一陣歡唿之聲。
打了勝仗,參與攻城的軍士們大多都會得到嘉獎,升職加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接著便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軍士們因此而感到歡唿雀躍倒也實屬常事。
然而,劉辯卻在歡唿雀躍的人群中聽到了幾聲令人感到十分刺耳的聲音。
而這些聲音中又無一不指向了一個聞所未聞的新詞兒。
“嶽家軍?”
劉辯默默的與身旁的李善長對視了一眼,沉聲問道:“何意?”
李善長聞言,頓時被嚇得渾身一顫,雖然劉辯臉上始終保持著一副古井無波的表情,但李善長深知,劉辯根本就是在強壓心中的怒火,他的憤怒已經達到了即將爆發的臨界點。
李善長故作沉思狀,良久之後,他無奈的輕歎一聲,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嗟歎道:“看來嶽將軍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啊。”
李善長絕對是當世最頂尖的聰明人之一,以他對嶽飛的認知與了解,他認為嶽飛應該不會做出謀逆之事,但凡事沒有絕對,即便是李善長,他亦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當嶽飛的勢力達到不可控的時候,他還是否會忠於大宋,忠於皇帝。
因此,李善長在經過一番慎重的權衡之後,最終給出了一個十分圓滑的迴答,對於目前的情況而言,這個迴答已經是最優解。
在李善長看來,你嶽飛公然縱容麾下士卒當眾喊出“嶽家軍”這樣的大逆不道之語,妄圖將大宋軍隊變成自家的私兵,單從這一點而言,我說一句:嶽將軍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人,貌似也沒有什麽毛病吧?
因此李善長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真的是一丁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劉辯聞言,不禁皺了皺眉,側頭與李善長對視了一眼,遂眯了眯雙眼,道:“傳朕口諭,著常遇春、李文忠自接旨之日起,不許有絲毫的耽擱,即刻前往太原府見駕。”
李善長聞言,頓時心頭一緊,了然的點了點頭,連忙吩咐一旁的傳令兵,讓其分別前往大興府與河間府,傳達詔命。
此時常遇春正在跟隨宇文成都率領大軍兵圍大興府,忽聞劉辯欲召自己前往太原府見駕,頓時露出一臉不明所以的表情,皺眉看向一旁的宇文成都,道:“太原府已被並入大宋版圖之中,不知陛下此時召我所為何事?”
宇文成都聞言,不禁皺了皺眉,越過常遇春,遙望太原府方向,意味深長的說道:“想來太原府定有大事發生,陛下此時召你前往太原府見駕,說明你已深得陛下的信重。”
宇文成都說著,輕輕地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道:“這裏暫時不需要你了,不要讓陛下等得太久,即刻啟程前往太原府見駕吧。”
常遇春似乎已經從宇文成都的話裏聽出了些許言外之意,他默默的抬頭與宇文成都對視了一眼,遂了然的點了點頭,道:“將軍保重,末將去去就迴。”
常遇春說罷,當即翻身上馬,隻帶上了數十名親兵,一路縱馬直奔太原府而去。
望著常遇春漸漸遠去的背影,高寵不禁皺了皺眉,嗟歎道:“真是多事之秋啊。”
宇文成都聞言,頓時一臉不悅的看向隨口發了一句牢騷的高寵,用近乎於訓斥的口吻說道:“慎言。”
高寵聞言,訕訕的點了點頭,不敢再多說什麽。
與此同時。
正在與韓世忠率軍兵圍河間府的李文忠亦接到了劉辯的口諭。
韓世忠怔怔的看著太原府方向,目光顯得有些空洞無神,良久之後,他無奈的搖了搖頭,發出一聲長歎,道:“鵬舉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
李文忠見韓世忠意有所指,於是默默地湊上前來,低聲問道:“此去禍福難料,還請將軍多多提點一二。”
韓世忠聞言,默默的與李文忠對視了一眼,啞然一笑,道:“陛下遇到了一些麻煩,欲召你前往太原府勤王,思本以為是福還是禍?”
李文忠,字思本。
李文忠聞言,頓時恍然的點了點頭,遂躬身向韓世忠行了一禮,道:“多謝將軍提點。”說罷,當即辭別韓世忠,率領十數名親兵,一路向西,直奔太原府而去。
五日後。
常遇春與李文忠幾乎同時出現在了劉辯的麵前,待二人分別上前行過禮之後,劉辯當即命二人收繳了嶽飛等人的兵權,隨後將嶽飛及張憲等人盡皆關押在太原留守府內,聽候發落。
嶽飛、張憲、牛皋、嶽雲、王貴等人在麵對雷霆震怒的劉辯時,幾乎毫無反抗之力,瞬間便被繳了械。
直到此時。
嶽飛仍舊處於一臉懵逼的狀態,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錯在了哪裏。
劉辯冷冷的瞥了一眼滿臉疑惑的嶽飛,眼中盡是失望之色,道:“你非奸臣,奈何朕亦不是昏君,你我君臣緣分已盡,望你好自為之。”
劉辯說罷,當即頒布一道詔書,罷免嶽飛興元府禦前諸軍都統製之職,遷常遇春為興元府禦前諸軍都統製,令其節製興元戎司兵馬,遷李文忠為興元府禦前諸軍副統製。
詔書頒布過後,劉辯冷冷的瞥了一眼滿臉震驚的嶽飛,道:“這是朕的江山,朕絕不容他人染指,大宋的軍隊隻能姓趙,不能姓嶽...”
“而你...”
劉辯指了指嶽飛,滿臉失望的說道:“空有忠義之心,卻毫無克己之德,朕對你很失望。”
“放心,哪怕憑借你昔日的救駕之功,朕亦不會殺你,但你日後休想再掌兵權,你便先在太原留守府中閉門思過吧。”
劉辯原以為會從嶽飛的口中聽到一兩句解釋,結果左等右等,卻也隻是等了個寂寞。
嶽飛也是一個很有脾氣的人,此刻他隻覺得自己內心深處受到了天大的委屈,隻顧著自顧自的在那裏生悶氣,哪裏還肯跟劉辯說半句話。
劉辯見狀,不禁冷冷一笑,轉頭便走,行至府門前,對負責在此看守的一眾親衛說道:“平日裏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不許有絲毫的怠慢。”
劉辯說著,又冷著臉補充了一句:“準他在留守府內自由活動,若他膽敢踏出府門半步,格殺勿論。”
劉辯率軍在太原府城外駐紮了兩個月,直到前線傳來宇文成都率軍攻克大興府的消息,他才再次率軍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劉辯親自坐鎮興元戎司,以其威望震懾全軍,令常遇春與李文忠迅速接管了兵權,期間倒也並未出現太大的亂子。
在常遇春完成對興元戎司的整頓之後,劉辯下令釋放了被看押在太原府內的張憲、王貴、牛皋、嶽雲等人,而後將四人進行了一番拆分,將脾氣倔強的張憲與牛皋調入宇文成都麾下聽令,將善於察言觀色的王貴調入韓世忠軍中任事,將懵懂無知的嶽雲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1秒記住114中文:
隨著太原府守軍成片跪倒在地向宋軍請降的同時,城頭卻隱隱傳來了一陣歡唿之聲。
打了勝仗,參與攻城的軍士們大多都會得到嘉獎,升職加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接著便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軍士們因此而感到歡唿雀躍倒也實屬常事。
然而,劉辯卻在歡唿雀躍的人群中聽到了幾聲令人感到十分刺耳的聲音。
而這些聲音中又無一不指向了一個聞所未聞的新詞兒。
“嶽家軍?”
劉辯默默的與身旁的李善長對視了一眼,沉聲問道:“何意?”
李善長聞言,頓時被嚇得渾身一顫,雖然劉辯臉上始終保持著一副古井無波的表情,但李善長深知,劉辯根本就是在強壓心中的怒火,他的憤怒已經達到了即將爆發的臨界點。
李善長故作沉思狀,良久之後,他無奈的輕歎一聲,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嗟歎道:“看來嶽將軍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啊。”
李善長絕對是當世最頂尖的聰明人之一,以他對嶽飛的認知與了解,他認為嶽飛應該不會做出謀逆之事,但凡事沒有絕對,即便是李善長,他亦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當嶽飛的勢力達到不可控的時候,他還是否會忠於大宋,忠於皇帝。
因此,李善長在經過一番慎重的權衡之後,最終給出了一個十分圓滑的迴答,對於目前的情況而言,這個迴答已經是最優解。
在李善長看來,你嶽飛公然縱容麾下士卒當眾喊出“嶽家軍”這樣的大逆不道之語,妄圖將大宋軍隊變成自家的私兵,單從這一點而言,我說一句:嶽將軍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人,貌似也沒有什麽毛病吧?
因此李善長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真的是一丁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劉辯聞言,不禁皺了皺眉,側頭與李善長對視了一眼,遂眯了眯雙眼,道:“傳朕口諭,著常遇春、李文忠自接旨之日起,不許有絲毫的耽擱,即刻前往太原府見駕。”
李善長聞言,頓時心頭一緊,了然的點了點頭,連忙吩咐一旁的傳令兵,讓其分別前往大興府與河間府,傳達詔命。
此時常遇春正在跟隨宇文成都率領大軍兵圍大興府,忽聞劉辯欲召自己前往太原府見駕,頓時露出一臉不明所以的表情,皺眉看向一旁的宇文成都,道:“太原府已被並入大宋版圖之中,不知陛下此時召我所為何事?”
宇文成都聞言,不禁皺了皺眉,越過常遇春,遙望太原府方向,意味深長的說道:“想來太原府定有大事發生,陛下此時召你前往太原府見駕,說明你已深得陛下的信重。”
宇文成都說著,輕輕地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道:“這裏暫時不需要你了,不要讓陛下等得太久,即刻啟程前往太原府見駕吧。”
常遇春似乎已經從宇文成都的話裏聽出了些許言外之意,他默默的抬頭與宇文成都對視了一眼,遂了然的點了點頭,道:“將軍保重,末將去去就迴。”
常遇春說罷,當即翻身上馬,隻帶上了數十名親兵,一路縱馬直奔太原府而去。
望著常遇春漸漸遠去的背影,高寵不禁皺了皺眉,嗟歎道:“真是多事之秋啊。”
宇文成都聞言,頓時一臉不悅的看向隨口發了一句牢騷的高寵,用近乎於訓斥的口吻說道:“慎言。”
高寵聞言,訕訕的點了點頭,不敢再多說什麽。
與此同時。
正在與韓世忠率軍兵圍河間府的李文忠亦接到了劉辯的口諭。
韓世忠怔怔的看著太原府方向,目光顯得有些空洞無神,良久之後,他無奈的搖了搖頭,發出一聲長歎,道:“鵬舉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
李文忠見韓世忠意有所指,於是默默地湊上前來,低聲問道:“此去禍福難料,還請將軍多多提點一二。”
韓世忠聞言,默默的與李文忠對視了一眼,啞然一笑,道:“陛下遇到了一些麻煩,欲召你前往太原府勤王,思本以為是福還是禍?”
李文忠,字思本。
李文忠聞言,頓時恍然的點了點頭,遂躬身向韓世忠行了一禮,道:“多謝將軍提點。”說罷,當即辭別韓世忠,率領十數名親兵,一路向西,直奔太原府而去。
五日後。
常遇春與李文忠幾乎同時出現在了劉辯的麵前,待二人分別上前行過禮之後,劉辯當即命二人收繳了嶽飛等人的兵權,隨後將嶽飛及張憲等人盡皆關押在太原留守府內,聽候發落。
嶽飛、張憲、牛皋、嶽雲、王貴等人在麵對雷霆震怒的劉辯時,幾乎毫無反抗之力,瞬間便被繳了械。
直到此時。
嶽飛仍舊處於一臉懵逼的狀態,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錯在了哪裏。
劉辯冷冷的瞥了一眼滿臉疑惑的嶽飛,眼中盡是失望之色,道:“你非奸臣,奈何朕亦不是昏君,你我君臣緣分已盡,望你好自為之。”
劉辯說罷,當即頒布一道詔書,罷免嶽飛興元府禦前諸軍都統製之職,遷常遇春為興元府禦前諸軍都統製,令其節製興元戎司兵馬,遷李文忠為興元府禦前諸軍副統製。
詔書頒布過後,劉辯冷冷的瞥了一眼滿臉震驚的嶽飛,道:“這是朕的江山,朕絕不容他人染指,大宋的軍隊隻能姓趙,不能姓嶽...”
“而你...”
劉辯指了指嶽飛,滿臉失望的說道:“空有忠義之心,卻毫無克己之德,朕對你很失望。”
“放心,哪怕憑借你昔日的救駕之功,朕亦不會殺你,但你日後休想再掌兵權,你便先在太原留守府中閉門思過吧。”
劉辯原以為會從嶽飛的口中聽到一兩句解釋,結果左等右等,卻也隻是等了個寂寞。
嶽飛也是一個很有脾氣的人,此刻他隻覺得自己內心深處受到了天大的委屈,隻顧著自顧自的在那裏生悶氣,哪裏還肯跟劉辯說半句話。
劉辯見狀,不禁冷冷一笑,轉頭便走,行至府門前,對負責在此看守的一眾親衛說道:“平日裏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不許有絲毫的怠慢。”
劉辯說著,又冷著臉補充了一句:“準他在留守府內自由活動,若他膽敢踏出府門半步,格殺勿論。”
劉辯率軍在太原府城外駐紮了兩個月,直到前線傳來宇文成都率軍攻克大興府的消息,他才再次率軍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劉辯親自坐鎮興元戎司,以其威望震懾全軍,令常遇春與李文忠迅速接管了兵權,期間倒也並未出現太大的亂子。
在常遇春完成對興元戎司的整頓之後,劉辯下令釋放了被看押在太原府內的張憲、王貴、牛皋、嶽雲等人,而後將四人進行了一番拆分,將脾氣倔強的張憲與牛皋調入宇文成都麾下聽令,將善於察言觀色的王貴調入韓世忠軍中任事,將懵懂無知的嶽雲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1秒記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