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兇神惡煞的禁軍,時任簽樞密院事的鄭玨連忙出麵替眾人求情道:“一些官員年紀大了,他們實在禁不起皮肉之苦,還請陛下法外開恩呐。”


    劉辯如今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論誰上前求情,他都不聽,他就是要通過這次杖責來改變大宋從不重責文官的舊製,亦要通過這次杖責來試探文官集團的底線。


    良久之後。


    六十多位正待受刑的官員在宮門外橫向的列成三排,一排二十人左右。


    這副場景絕對稱得上是自大宋立國以來最為壯觀的奇觀了,自大宋開國起來,還從未有過同時杖責六十多名官員的先例。


    喜歡看熱鬧的百姓則紛紛聚集在了宮門外,他們被軍士攔在了數十步之外,眾人時不時的交頭接耳幾句,說的是不亦樂乎。


    劉辯此舉,為大宋百姓的業餘生活又增添了不少的樂趣,起碼大家在茶餘飯後又多了一項談資。


    那些並沒有因此事而受到波及的官員也沒有急於離開,這是劉辯刻意要求的,劉辯就是要讓他們親眼看看鬧事者所要麵臨的下場。


    朝中官員盡皆聚集在了宮門外的一側,眾人也都沒閑著,他們亦在互相交換眼神,亦或是在交頭接耳。


    幾名與萬俟卨交好的大臣十分好奇的問道:“相公因何沒有出言直諫?”


    萬俟卨聞言卻是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道:“本官覺得秦相公的提議並沒有什麽錯,既然並無差錯,那我為何還要自討沒趣呢?”


    眾人聞言,不約而同的皺了皺眉,並沒有再多說什麽,這種政見上的分歧自然沒有什麽好說的,因為你很難去說服與自己政見不和之人。


    萬俟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他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與宰相無緣,因此他自然能夠接受內閣製的存在。


    大宋從未有過責打文官的先例,但劉辯本著沒有條件便創造條件的原則,臨時製定了一套杖責官員的潛規則,行刑之前,需由一名小宦官進宮請旨,在得到皇帝的答複之後再行刑。


    這麽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彰顯皇帝的仁德之舉,萬一皇帝突然大發善心,從而赦免犯事官員的罪責呢?


    當然了,若是皇帝不同意對犯人減輕刑罰的話,屆時,前來宣旨的宦官自然還有另一套說辭,其實這隻不過是一套表麵功夫罷了。


    小宦官很快便去而複返,宇文成都與其並肩走了出來。


    二人先是躬身向垂拱殿的方向行了一禮,隨後由小宦官開口宣讀皇帝的旨意,道:“陛下口諭:大宋一向善待文官,不宜對其苛責太甚,因此陛下特意令奴婢傳下口諭,說:將犯事官員的杖刑再減免一些!”


    秦檜等人聞言,盡皆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躬身向垂拱殿的方向行了一禮,道:“陛下如天之德,乃吾輩楷模,臣等無不敬服!”


    秦檜說罷,看向宇文成都,道:“不知陛下可有明旨?”


    宇文成都聞言,默默地搖了搖頭,道:“並無明旨,陛下有口諭:量刑的具體事宜,由相公與諸位忠臣共同商議定奪即可!”


    秦檜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遂與李善長等人簡單的商議了一下,繼而當眾公布道:“陛下仁慈,但禮法不可廢,著杖責三十,以儆效尤!”


    正待受刑的眾人聞言均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幾名上了年紀的官員,若是挨上一百大板的話,即便僥幸不死,恐怕也得脫層皮,而若隻是挨上三十板子的話,眾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眾人齊齊躬身向垂拱殿方向行禮謝恩,隨後便被禁軍士兵給按在了長凳上。


    負責監刑的宦官見狀則是高聲喊道:“行刑!”


    其實劉辯也並沒想將他們怎麽樣,他的目的是打得他們個把月下不了地,如此一來,他們便無法再給自己製造任何的麻煩。


    劉辯此番整頓吏治的意誌極為堅定,在他看來,變法勢在必行,任何人都不能動搖自己變法的決心。


    其實他知道還有一些心機深沉之人,並沒有急著跳出來,他們會在背地裏給自己使絆子,與自己玩一些消極怠工之類的陰謀詭計。


    但對劉辯而言,這些都不重要,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便是牢牢的將軍權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自打重登九五以來,劉辯已經漸漸的將天下兵馬大權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而宇文成都、高寵、以及徐達等人已經被劉辯提拔為大宋軍方的中堅力量,他們便是劉辯的底氣所在。


    宇文成都等人的個人能力以及對劉辯的忠誠度自是沒的說,眾人盡皆受過劉辯的知遇之恩,徐達與嶽飛幾人甚至是被劉辯破格提拔到如今這般位高權重的位置,他們感激劉辯還來不及,又如何會生出異心呢?


    而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根本不可能分化瓦解掉這支忠誠可靠的新生勢力,他們更不可能將其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之中,因為這些人隻忠於劉辯一人。


    劉辯已經做好了殺人的心理準備,變法哪有不死人的,而那些被動了蛋糕的世家大族便是劉辯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將成為劉辯前進路上的阻礙,所以,他們即將迎來一大波無差別打擊。


    宮門外劈劈啪啪的杖責之聲響個不停,被打的那六十多名朝中官員更是慘叫連連。


    此次杖刑,許多朝廷重臣均未能幸免,六部尚書之中就有四個人挨了打,隻有吏部尚書與兵部得以幸免。


    杖刑結束之後,六十多名受刑官員卻並沒有立即離開,他們或是跪著,或是趴著,等待著劉辯的進一步訓話。


    良久之後。


    宮門緩緩打開,劉辯負手站在宮門內,目光在眾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他並沒有急於開口,而是居高臨下的審視著眾人,他的目光十分的陰冷,常年於戰場之上廝殺所養成的氣勢,令那些剛剛受過杖刑的官員盡皆不敢與之對視,眾人均覺劉辯的目光之中有著濃重的殺伐之氣,隻要與之對視一眼,便會生出一絲遍體生寒之感。


    劉辯輕舒一口氣,目光亦隨之變得緩和了不少,沉聲道:“變法勢在必行,若有陽奉陰違之人,朕決不輕饒,今日隻是小施懲戒,若敢再犯,必定嚴懲不貸!”


    劉辯說罷,向眾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可以自行離開了。


    此番杖刑,給天下士人帶來了極大的震動,直到此時,士人才終於有所明悟,眾人不約而同的想到:“大宋真的變天了。”


    1秒記住114中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奉先字孔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奉先字孔明並收藏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