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慈子孝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完顏宗翰一行馬不停蹄的追出數十裏,結果卻連個人影都沒有看到,眼見著天邊已經泛起了一抹魚肚白,完顏宗翰才揮手止住了緊緊跟在身後的騎兵隊伍。
完顏宗翰打馬在官道上徘徊了良久,微眯著雙眼,沉吟了一會兒,旋即無奈的搖了搖頭,喃喃自語道:“中計了。”
完顏宗翰說罷,不敢有絲毫的耽擱,連忙帶人原路返迴,向五國城狂奔而去。
一個時辰後。
辰時時分。
剛剛返迴五國城的完顏宗翰,立刻讓人發下海捕文書,書中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到:“成功捕獲趙佶與趙桓者,官升三級,賞千金。”
其實趙佶父子對金國的政治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意義,他們的存在幾乎不能帶給金國絲毫的威脅,然而金國卻仍舊耗費了大量人力去追捕二人,其主要原因在於,金國需要借助二人的影響,來向世人證明金國的強大,並借此時刻提醒宋人,你們永遠不是金人的對手。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隻要趙佶二人還在金人的手中,宋人便會時常想起靖康之變的慘狀,從而在麵對金人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不可與之力敵的錯覺。
劉辯一行縱馬沿著官道狂奔了一夜,直到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劉辯才在趙佶的百般哀求之下,下令前往官道旁的密林中暫作休整。
望著被折騰的頗為狼狽的趙佶,劉辯眼中盡是毫不掩飾的鄙夷與輕蔑,心道:“若非這個害人不淺的廢物,朕又何須這般畏首畏尾?”
從前劉辯對趙佶的了解,大多隻存在於趙桓的記憶裏,然而在經過一夜的奔逃之後,與趙佶同乘一騎的劉辯終於對趙佶有了一個進一步的了解。
趙佶不僅身體素質極差,他的心理素質更是差的不行,二人同乘一騎奔逃了一夜,而趙佶就好似唐僧念咒一般,在劉辯的耳邊念叨了整整大半宿。
趙佶說了一堆車軲轆話,大多都是諸如:快快停下,歇歇再走,朕的骨頭都快被顛散架了之類的屁話。
劉辯對趙佶的厭煩程度,幾乎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他直接將趙佶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不管不顧的一味縱馬奔逃。
當天亮之後,劉辯擔心白天趕路恐會暴露行蹤,於是不得已才做出了進入密林暫作休整的決定。
劉辯輕輕一躍,翻身跳下馬來,旋即背負著雙手,站在一邊,望著將整個身子趴在馬背上的趙佶,道:“父皇在此稍候片刻,兒臣帶人去打些野物,供父皇充饑。”
劉辯說罷,根本不等趙佶迴話,便帶著高寵和宇文成都轉身向密林深處走去。
賴在馬背上一動也不動的趙佶,見狀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當即十分笨拙的滾鞍下馬,落地之時,還不慎摔了一個狗吃屎。
別看趙佶總是表現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然而一旦直麵生死之際,他卻跑得比誰都快,如今置身於野獸橫行的深山老林裏,他深知必須緊緊跟在劉辯身旁兩位猛將的身邊,方能保全性命。
望著滿臉疲憊的趙佶,劉辯本著趙桓記憶中那一絲僅存的父子之情,有心勸趙佶在原地等候自己,結果未及開口,便聽趙佶以近乎於哀求的語氣說道:“我等隻有區區五人,也實在吃不了多少東西,打獵無需五人同去,不如留朕與展護衛在此看管坐騎,皇兒與二位將軍快去快迴,隻需打些野兔充饑即可。”
劉辯聞言,立時便不高興了,他本就對趙佶感到十分的厭惡,如今見他仍舊一點沒變,還是從前那副自私自利的模樣,若非模擬器的任務中有硬性規定,要求必須將趙佶帶迴襄陽,否則,劉辯又哪裏會去理會他的死活?
劉辯聞言重重的冷哼一聲,道:“若是還能繼續走,便跟我們一起來,若是果真累了,便老老實實的待在這裏,等我們迴來。”
劉辯說罷,根本不給趙佶開口說話的機會,轉身便走。
宇文成都三人見狀,連忙亦步亦趨的跟了上去。
宇文成都是劉辯的伴生名將,他對劉辯的命令自然是無有不從,而高寵亦是劉辯通過模擬器召喚出來的猛將,他的初始忠誠值是100點,因此亦會不折不扣的遵從劉辯的命令,或許偶爾會提出質疑,但是,若見劉辯態度堅定時,他便會暫且放下心中的質疑,暫且遵從劉辯的命令。
展昭則是隨大流,本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隨劉辯一行向密林中走去。
望著一言不合便撇下自己,轉身向密林中走去的好大兒,趙佶頓時露出了一抹生無可戀的表情,在原地黯然神傷,嗚咽了幾聲,旋即強撐著疲憊的身體,手腳並用連滾帶爬的跟了上去。
一行人沿著布滿荊棘的山路向前走出了數裏,就在趙佶又一次犯渾,想要坐下休息之時,卻聽前方忽然傳來一聲令人心悸的獸吼。
趙佶被嚇得心頭一顫,蹭的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抬頭四處打量了一番,當他看清聲音傳來的源頭之後,忽的驚叫失聲道:“大蟲!”
趙佶說罷,當即撇下劉辯四人,轉身便跑。
這一刻,趙佶忽然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年邁的身體猶如返老還童一般,身輕如燕,健步如飛,順著頗為陡峭濕滑的山路,發足狂奔。
本能的反應,卻將趙佶自私自利的的一麵展現的淋漓盡致,無能且自私之人最為致命,饒是一向對他印象還算不錯的高寵見了,都不免對其生出了一絲鄙視之心。
望著趙佶狼狽逃跑時的背影,劉辯不屑的撇了撇嘴,道:“真是毫無自知之明啊。”
當前的情況是,一旦劉辯四人出現意外,則趙佶必定難以獨善其身,運氣好點是被金人抓迴去,繼續忍受圈禁之苦,運氣差點便是與自己一樣,最終成為林中野獸的盤中餐,而趙佶明知自己即將麵臨的遭遇,卻仍舊做出了轉身逃跑的選擇。
他也不想想自己這一副老胳膊老腿的,又能逃到哪裏去呢?
大約過了一炷香左右。
劉辯四人的身影依次出現在了趙佶的視線裏,望著將一隻白額吊睛猛虎扛在肩頭的宇文成都,趙佶險些激動得哭出聲來,他不顧身體的疲憊,連滾帶爬的來到宇文成都的麵前,有心伸手拍一拍宇文成都的肩膀,對其勉勵一番,然而當他看到宇文成都對自己表現出的那一副愛答不理的態度時,他頓時轉移目標,一把抱住在一旁冷眼旁觀的劉辯,用近乎於訓斥的語氣對劉辯說道:“皇兒身為九五之尊,豈可以身犯險?如若遭遇不測,為父又當如何自處,難不成還要為父白發人送黑發人嗎?”
趙佶自知理虧,於是開始跟劉辯打親情牌,試圖以此來喚醒劉辯心中僅存不多的父子親情。
然而劉辯在聞言之後,隻是默默地將他給推到了一邊,旋即架起篝火,與宇文成都三人自顧自的忙碌了起來。
趙佶見狀,尷尬一笑,旋即自告奮勇的前去拾取幹柴,以備不時之需。
1秒記住114中文:
完顏宗翰打馬在官道上徘徊了良久,微眯著雙眼,沉吟了一會兒,旋即無奈的搖了搖頭,喃喃自語道:“中計了。”
完顏宗翰說罷,不敢有絲毫的耽擱,連忙帶人原路返迴,向五國城狂奔而去。
一個時辰後。
辰時時分。
剛剛返迴五國城的完顏宗翰,立刻讓人發下海捕文書,書中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到:“成功捕獲趙佶與趙桓者,官升三級,賞千金。”
其實趙佶父子對金國的政治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意義,他們的存在幾乎不能帶給金國絲毫的威脅,然而金國卻仍舊耗費了大量人力去追捕二人,其主要原因在於,金國需要借助二人的影響,來向世人證明金國的強大,並借此時刻提醒宋人,你們永遠不是金人的對手。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隻要趙佶二人還在金人的手中,宋人便會時常想起靖康之變的慘狀,從而在麵對金人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不可與之力敵的錯覺。
劉辯一行縱馬沿著官道狂奔了一夜,直到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劉辯才在趙佶的百般哀求之下,下令前往官道旁的密林中暫作休整。
望著被折騰的頗為狼狽的趙佶,劉辯眼中盡是毫不掩飾的鄙夷與輕蔑,心道:“若非這個害人不淺的廢物,朕又何須這般畏首畏尾?”
從前劉辯對趙佶的了解,大多隻存在於趙桓的記憶裏,然而在經過一夜的奔逃之後,與趙佶同乘一騎的劉辯終於對趙佶有了一個進一步的了解。
趙佶不僅身體素質極差,他的心理素質更是差的不行,二人同乘一騎奔逃了一夜,而趙佶就好似唐僧念咒一般,在劉辯的耳邊念叨了整整大半宿。
趙佶說了一堆車軲轆話,大多都是諸如:快快停下,歇歇再走,朕的骨頭都快被顛散架了之類的屁話。
劉辯對趙佶的厭煩程度,幾乎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他直接將趙佶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不管不顧的一味縱馬奔逃。
當天亮之後,劉辯擔心白天趕路恐會暴露行蹤,於是不得已才做出了進入密林暫作休整的決定。
劉辯輕輕一躍,翻身跳下馬來,旋即背負著雙手,站在一邊,望著將整個身子趴在馬背上的趙佶,道:“父皇在此稍候片刻,兒臣帶人去打些野物,供父皇充饑。”
劉辯說罷,根本不等趙佶迴話,便帶著高寵和宇文成都轉身向密林深處走去。
賴在馬背上一動也不動的趙佶,見狀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當即十分笨拙的滾鞍下馬,落地之時,還不慎摔了一個狗吃屎。
別看趙佶總是表現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然而一旦直麵生死之際,他卻跑得比誰都快,如今置身於野獸橫行的深山老林裏,他深知必須緊緊跟在劉辯身旁兩位猛將的身邊,方能保全性命。
望著滿臉疲憊的趙佶,劉辯本著趙桓記憶中那一絲僅存的父子之情,有心勸趙佶在原地等候自己,結果未及開口,便聽趙佶以近乎於哀求的語氣說道:“我等隻有區區五人,也實在吃不了多少東西,打獵無需五人同去,不如留朕與展護衛在此看管坐騎,皇兒與二位將軍快去快迴,隻需打些野兔充饑即可。”
劉辯聞言,立時便不高興了,他本就對趙佶感到十分的厭惡,如今見他仍舊一點沒變,還是從前那副自私自利的模樣,若非模擬器的任務中有硬性規定,要求必須將趙佶帶迴襄陽,否則,劉辯又哪裏會去理會他的死活?
劉辯聞言重重的冷哼一聲,道:“若是還能繼續走,便跟我們一起來,若是果真累了,便老老實實的待在這裏,等我們迴來。”
劉辯說罷,根本不給趙佶開口說話的機會,轉身便走。
宇文成都三人見狀,連忙亦步亦趨的跟了上去。
宇文成都是劉辯的伴生名將,他對劉辯的命令自然是無有不從,而高寵亦是劉辯通過模擬器召喚出來的猛將,他的初始忠誠值是100點,因此亦會不折不扣的遵從劉辯的命令,或許偶爾會提出質疑,但是,若見劉辯態度堅定時,他便會暫且放下心中的質疑,暫且遵從劉辯的命令。
展昭則是隨大流,本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隨劉辯一行向密林中走去。
望著一言不合便撇下自己,轉身向密林中走去的好大兒,趙佶頓時露出了一抹生無可戀的表情,在原地黯然神傷,嗚咽了幾聲,旋即強撐著疲憊的身體,手腳並用連滾帶爬的跟了上去。
一行人沿著布滿荊棘的山路向前走出了數裏,就在趙佶又一次犯渾,想要坐下休息之時,卻聽前方忽然傳來一聲令人心悸的獸吼。
趙佶被嚇得心頭一顫,蹭的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抬頭四處打量了一番,當他看清聲音傳來的源頭之後,忽的驚叫失聲道:“大蟲!”
趙佶說罷,當即撇下劉辯四人,轉身便跑。
這一刻,趙佶忽然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年邁的身體猶如返老還童一般,身輕如燕,健步如飛,順著頗為陡峭濕滑的山路,發足狂奔。
本能的反應,卻將趙佶自私自利的的一麵展現的淋漓盡致,無能且自私之人最為致命,饒是一向對他印象還算不錯的高寵見了,都不免對其生出了一絲鄙視之心。
望著趙佶狼狽逃跑時的背影,劉辯不屑的撇了撇嘴,道:“真是毫無自知之明啊。”
當前的情況是,一旦劉辯四人出現意外,則趙佶必定難以獨善其身,運氣好點是被金人抓迴去,繼續忍受圈禁之苦,運氣差點便是與自己一樣,最終成為林中野獸的盤中餐,而趙佶明知自己即將麵臨的遭遇,卻仍舊做出了轉身逃跑的選擇。
他也不想想自己這一副老胳膊老腿的,又能逃到哪裏去呢?
大約過了一炷香左右。
劉辯四人的身影依次出現在了趙佶的視線裏,望著將一隻白額吊睛猛虎扛在肩頭的宇文成都,趙佶險些激動得哭出聲來,他不顧身體的疲憊,連滾帶爬的來到宇文成都的麵前,有心伸手拍一拍宇文成都的肩膀,對其勉勵一番,然而當他看到宇文成都對自己表現出的那一副愛答不理的態度時,他頓時轉移目標,一把抱住在一旁冷眼旁觀的劉辯,用近乎於訓斥的語氣對劉辯說道:“皇兒身為九五之尊,豈可以身犯險?如若遭遇不測,為父又當如何自處,難不成還要為父白發人送黑發人嗎?”
趙佶自知理虧,於是開始跟劉辯打親情牌,試圖以此來喚醒劉辯心中僅存不多的父子親情。
然而劉辯在聞言之後,隻是默默地將他給推到了一邊,旋即架起篝火,與宇文成都三人自顧自的忙碌了起來。
趙佶見狀,尷尬一笑,旋即自告奮勇的前去拾取幹柴,以備不時之需。
1秒記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