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逃出生天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展昭被劉辯這一套極其熟練的殺人手段驚得不禁感到頭皮發麻,暗道:“從前隻覺官家是一名手無縛雞之力之人,骨子裏似乎還帶著一絲怯懦,如今所見,卻與固有印象大相徑庭,難道官家長期以來都是在扮豬吃虎嗎?”
就在展昭想入非非之際,身旁卻是忽然傳來了劉辯愈發冰冷的聲音:“展護衛,這已經是你今夜第二次走神了,再一再二不再三,朕不希望再看到第三次。”
展昭聞言,忽覺心頭一緊,連忙躬身向劉辯請罪,然而劉辯卻根本不給他開口說話的機會,俯身脫掉金兵的衣服,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展昭見狀,連忙有樣學樣,與劉辯一並換上了金兵的衣服,旋即借著夜色,與劉辯一同將十二具金兵屍體全部抬到帳外,用長槍抵住十二名金兵的脊背,將十二人的屍體全都固定在了原地,以此來營造十二人仍在值守的假象。
做好這一切之後,劉辯與展昭對視了一眼,二人默默的在對方的身上打量了一番,見對方的身上並無明顯的破綻之處,於是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展昭當先向帳外走去,而劉辯則始終低著頭,亦步亦趨的跟在展昭的身後,當二人途徑守在外圍的金兵身邊時,一名年約三巡左右的金兵伸手將二人給攔了下來。
“都已經這麽晚了,在營內瞎跑什麽?”金兵出言質問道。
展昭聞言,默默的抬頭與伸手攔下自己的金兵對視了一眼,見對方官階高於自己,但心中卻絲毫不怵,按照事先想好的說辭,不卑不亢的說道:“吾乃內衛,而汝等隻是區區外衛而已,內外互不從屬,汝等安敢阻攔於我?”
金兵聞言,正欲開口駁斥展昭一番,卻聽展昭當即搶了一句話頭,道:“吾乃留守大人親命內衛統領,若汝等有何不滿嗎,自可前去向留守大人參奏於我,屆時,孰是孰非,留守大人自有決斷。”
展昭口中的內衛統領,聽著挺唬人,實則隻是一個統領十餘人的什長而已。
展昭拿五國城留守完顏銀術可來壓人,倒是懟的麵前金兵一時啞口無言起來。
這時,一名年約二十上下的年輕金兵從後方扯了扯他的衣角,主動出麵打圓場道:“我等不過區區外衛,管不得他們內衛的事情,夜色已深,便由著他們胡亂折騰吧,待明日一早,我等隻需如實將此事上報給留守大人,屆時,大人自有公斷。”
見金兵仍舊站在原地,始終沒有要放行的意思,於是不願招惹是非的年輕金兵連忙又勸了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們俱是留守大人的心腹,您又何苦去招惹他們呢?”
金兵聞言,無奈地點了點頭,強壓下心頭的不快,命人給展昭二人放了行。
望著展昭二人離開的背影,金兵的目光中卻是露出了一絲疑惑與不解,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們為何要深夜擅自離營?”
年輕金兵聞言,默默地湊上前來,順著金兵的目光看向展昭二人離開的方向,信誓旦旦的說道:“您有所不知,他們經常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出營沽酒,卑職經常在他們的身上聞到濃濃的酒氣,嘖嘖,可是饞的卑職直流口水呐。”
金兵皺了皺眉,道:“竟有這等事?”
“這群酒膩子,又有什麽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年輕金兵說道。
金兵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疑惑稍減,抻著脖子瞥了一眼劉辯大帳方向,見那裏並無可疑之處,於是不再去想展昭二人的事情。
年輕金兵所言之事,其實隻是展昭故意放出來的一個障眼法,這是展昭在與劉辯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故意給外衛人員製造出的一種假象。
近三日以來,展昭經常帶著一身的酒氣,來迴穿梭於外衛人員之間,甚至於休沐之時,亦會在夜深人靜之際,刻意帶著一身的酒氣,借著巡營的由頭在外衛的麵前晃悠一圈。
展昭此舉成功騙過了外衛人員的耳目,亦在他們的心中成功製造了一種假象,讓他們錯誤的認為內衛這幫“親兒子”可以肆無忌憚的在營中飲酒。
幾乎是同一時間,高寵亦通過與劉辯相同的手段,成功救出了趙佶。
劉辯與高寵一行在轅門前會和,隨後被正在巡夜的宇文成都一同帶出了金軍大營。
出營之後,劉辯一行騎乘事先備好的戰馬,一路向北門行去。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段頗為有趣的小插曲。
趙佶在經過喪師亡國之痛,以及多年的顛沛流離之後,身體早已大不如前,如今已再難承受奔波之苦,於是他主動提出願以身做餌,藏在一處隱蔽之所,吸引金軍前來搜尋自己。
然而,劉辯的表現卻是大大的出乎了眾人的意料之外,劉辯一口拒絕了趙佶的提議,並一把將他拉上馬背,直言:你我父子,生死與共,朕絕做不出舍棄父皇而苟且偷生之事。
眾人原以為父子二人早已恩斷義絕,如今見二人這般父慈子孝的模樣,不禁大受感動,高寵原本還在為劉辯主動放棄時遷而感到悶悶不樂,如今見劉辯竟是這般至誠至孝之人,頓時轉變態度,對劉辯刮目相看起來。
高寵默默的瞥了一眼劉辯,忽覺他的形象變得愈發的偉岸,讚許地點了點頭,心道:“官家並非涼薄之人,是我從前錯看了他。”
趙佶一臉慈愛的望向身前的趙桓,眼角帶著一抹掩飾不住的笑意,心道:“骨肉相親,無過父子之情也,桓兒還是極好的,一切皆乃朕之過也。”
劉辯側頭看向宇文成都,道:“按計劃行事。”
“是。”
宇文成都鄭重的點了點頭,道:“陛下盡管放寬心,臣早已安排好一切,待陛下出城之後,自會有人將金兵引往南門方向。”
劉辯滿意地點了點頭,旋即策馬一路向北門行去。
良久之後。
當宇文成都一行出現在北門之時,他高舉著時遷從留守府中偷來的腰牌,道:“留守大人命我即刻前往前線助大軍破敵,速速放行。”
城門校尉見來人是宇文成都,知他深得完顏宗翰的信任,於是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當即命人大開城門,放下吊橋,目送著宇文成都一行人縱馬一路向北而去。
望著宇文成都一行離開的背影,城門校尉一臉納悶兒的撓了撓頭,道:“前線在西、南兩個方向,可他為何要一路向北而行?還有,那人馬背上為何會同時坐著兩個人?”
這時一名年過四旬的老兵油子卻是淡淡的說道:“大人行事,不可以常理度之,我等隻需守好城門即可,莫要無故招惹是非,以免惹火上身。”
城門校尉聞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
1秒記住114中文:
就在展昭想入非非之際,身旁卻是忽然傳來了劉辯愈發冰冷的聲音:“展護衛,這已經是你今夜第二次走神了,再一再二不再三,朕不希望再看到第三次。”
展昭聞言,忽覺心頭一緊,連忙躬身向劉辯請罪,然而劉辯卻根本不給他開口說話的機會,俯身脫掉金兵的衣服,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展昭見狀,連忙有樣學樣,與劉辯一並換上了金兵的衣服,旋即借著夜色,與劉辯一同將十二具金兵屍體全部抬到帳外,用長槍抵住十二名金兵的脊背,將十二人的屍體全都固定在了原地,以此來營造十二人仍在值守的假象。
做好這一切之後,劉辯與展昭對視了一眼,二人默默的在對方的身上打量了一番,見對方的身上並無明顯的破綻之處,於是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展昭當先向帳外走去,而劉辯則始終低著頭,亦步亦趨的跟在展昭的身後,當二人途徑守在外圍的金兵身邊時,一名年約三巡左右的金兵伸手將二人給攔了下來。
“都已經這麽晚了,在營內瞎跑什麽?”金兵出言質問道。
展昭聞言,默默的抬頭與伸手攔下自己的金兵對視了一眼,見對方官階高於自己,但心中卻絲毫不怵,按照事先想好的說辭,不卑不亢的說道:“吾乃內衛,而汝等隻是區區外衛而已,內外互不從屬,汝等安敢阻攔於我?”
金兵聞言,正欲開口駁斥展昭一番,卻聽展昭當即搶了一句話頭,道:“吾乃留守大人親命內衛統領,若汝等有何不滿嗎,自可前去向留守大人參奏於我,屆時,孰是孰非,留守大人自有決斷。”
展昭口中的內衛統領,聽著挺唬人,實則隻是一個統領十餘人的什長而已。
展昭拿五國城留守完顏銀術可來壓人,倒是懟的麵前金兵一時啞口無言起來。
這時,一名年約二十上下的年輕金兵從後方扯了扯他的衣角,主動出麵打圓場道:“我等不過區區外衛,管不得他們內衛的事情,夜色已深,便由著他們胡亂折騰吧,待明日一早,我等隻需如實將此事上報給留守大人,屆時,大人自有公斷。”
見金兵仍舊站在原地,始終沒有要放行的意思,於是不願招惹是非的年輕金兵連忙又勸了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們俱是留守大人的心腹,您又何苦去招惹他們呢?”
金兵聞言,無奈地點了點頭,強壓下心頭的不快,命人給展昭二人放了行。
望著展昭二人離開的背影,金兵的目光中卻是露出了一絲疑惑與不解,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們為何要深夜擅自離營?”
年輕金兵聞言,默默地湊上前來,順著金兵的目光看向展昭二人離開的方向,信誓旦旦的說道:“您有所不知,他們經常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出營沽酒,卑職經常在他們的身上聞到濃濃的酒氣,嘖嘖,可是饞的卑職直流口水呐。”
金兵皺了皺眉,道:“竟有這等事?”
“這群酒膩子,又有什麽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年輕金兵說道。
金兵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疑惑稍減,抻著脖子瞥了一眼劉辯大帳方向,見那裏並無可疑之處,於是不再去想展昭二人的事情。
年輕金兵所言之事,其實隻是展昭故意放出來的一個障眼法,這是展昭在與劉辯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故意給外衛人員製造出的一種假象。
近三日以來,展昭經常帶著一身的酒氣,來迴穿梭於外衛人員之間,甚至於休沐之時,亦會在夜深人靜之際,刻意帶著一身的酒氣,借著巡營的由頭在外衛的麵前晃悠一圈。
展昭此舉成功騙過了外衛人員的耳目,亦在他們的心中成功製造了一種假象,讓他們錯誤的認為內衛這幫“親兒子”可以肆無忌憚的在營中飲酒。
幾乎是同一時間,高寵亦通過與劉辯相同的手段,成功救出了趙佶。
劉辯與高寵一行在轅門前會和,隨後被正在巡夜的宇文成都一同帶出了金軍大營。
出營之後,劉辯一行騎乘事先備好的戰馬,一路向北門行去。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段頗為有趣的小插曲。
趙佶在經過喪師亡國之痛,以及多年的顛沛流離之後,身體早已大不如前,如今已再難承受奔波之苦,於是他主動提出願以身做餌,藏在一處隱蔽之所,吸引金軍前來搜尋自己。
然而,劉辯的表現卻是大大的出乎了眾人的意料之外,劉辯一口拒絕了趙佶的提議,並一把將他拉上馬背,直言:你我父子,生死與共,朕絕做不出舍棄父皇而苟且偷生之事。
眾人原以為父子二人早已恩斷義絕,如今見二人這般父慈子孝的模樣,不禁大受感動,高寵原本還在為劉辯主動放棄時遷而感到悶悶不樂,如今見劉辯竟是這般至誠至孝之人,頓時轉變態度,對劉辯刮目相看起來。
高寵默默的瞥了一眼劉辯,忽覺他的形象變得愈發的偉岸,讚許地點了點頭,心道:“官家並非涼薄之人,是我從前錯看了他。”
趙佶一臉慈愛的望向身前的趙桓,眼角帶著一抹掩飾不住的笑意,心道:“骨肉相親,無過父子之情也,桓兒還是極好的,一切皆乃朕之過也。”
劉辯側頭看向宇文成都,道:“按計劃行事。”
“是。”
宇文成都鄭重的點了點頭,道:“陛下盡管放寬心,臣早已安排好一切,待陛下出城之後,自會有人將金兵引往南門方向。”
劉辯滿意地點了點頭,旋即策馬一路向北門行去。
良久之後。
當宇文成都一行出現在北門之時,他高舉著時遷從留守府中偷來的腰牌,道:“留守大人命我即刻前往前線助大軍破敵,速速放行。”
城門校尉見來人是宇文成都,知他深得完顏宗翰的信任,於是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當即命人大開城門,放下吊橋,目送著宇文成都一行人縱馬一路向北而去。
望著宇文成都一行離開的背影,城門校尉一臉納悶兒的撓了撓頭,道:“前線在西、南兩個方向,可他為何要一路向北而行?還有,那人馬背上為何會同時坐著兩個人?”
這時一名年過四旬的老兵油子卻是淡淡的說道:“大人行事,不可以常理度之,我等隻需守好城門即可,莫要無故招惹是非,以免惹火上身。”
城門校尉聞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
1秒記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