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添一員大將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輪衝鋒過後,當劉辯用馬槊挑著公孫瓚的屍體出現在白馬義從麵前時,這支僅剩不到三百餘人的白馬義從頓時便發出了一陣驚唿之聲。
眾人盡皆露出了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望著曾經帶領自己百戰百勝的白馬將軍,他們一時有些難以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士氣已經隨著公孫瓚的死而跌到了冰點。
眾人默默地勒緊韁繩,紛紛停在了距離劉辯大軍一箭之地的地方。
望著眼中盡顯迷茫之色的眾人,劉辯默默地打馬排眾而出,道:“朕乃大漢天子,此番奉天討逆,如今公孫瓚已然授首,若爾等仍舊執迷不悟的話,待破陣之後,朕將親自下詔將爾等以叛逆罪論處,夷滅三族,以儆效尤。”
見眾人在聞言之後,盡皆麵露驚恐之色,於是劉辯連忙趁熱打鐵,道:“若爾等棄暗投明,朕可以做主,對從前之事既往不咎。”
“朕對爾等已經仁至義盡,究竟該何去何從?當速速決斷,朕好心勸爾等一句,莫要因一時衝動而害了家人的性命。”
劉辯說罷,高高舉起挑著公孫瓚屍體的馬槊,靜靜的等待著對麵眾人的答複,若是他們仍舊執迷不悟的話,待馬槊落下之時,便是他們的葬身之日。
白馬義從中,有一名麵白無須的小將,在看到公孫瓚的屍體之後,頓時勃然大怒,旋即不管不顧的縱馬向劉辯發足狂奔了過來。
劉辯默默的在這名小將的身上打量了一番,旋即不以為意的勾了勾嘴角,問道:“來將何人?”
小將聞言當即自報家門道:“吾乃伯圭從弟,公孫越是也。”
望著悍不畏死的公孫越,劉辯無奈的搖了搖頭,側頭向身旁的趙雲投去一個眼神,淡淡的說道:“冥頑不靈之人,留著也沒什麽意思。”
趙雲聞言,了然的點了點頭,旋即緊了緊握著龍膽亮銀槍的手,打馬出陣,直奔迎麵而來的公孫越衝殺而去。
良久之後。
戰場中央忽然傳來一聲異常淒厲的慘叫,公孫越應聲跌落於馬下,趙雲手提龍膽亮銀槍,居高臨下的瞥了一眼猶在地上拚命掙紮的公孫越,出言嘲諷道:“蚍蜉撼樹,尤不自知,真是不知所謂。”
趙雲說罷,催馬上前一步,挺槍立於兩陣之間,直指麵前白馬義從軍陣,朗聲大喝道:“吾乃常山趙子龍,何人敢與我一戰?”
趙雲接連喊了三聲,見對方無人敢上前應戰,於是好似耀武揚威般,打馬在白馬義從軍陣前徘徊了一圈,旋即緩緩向本方軍陣走去。
正所謂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何況人乎?
見趙雲竟然這般目中無人的羞辱自己,白馬義從中頓時有一名年輕小將排眾而出,抬槍直指趙雲,道:“我來戰你。”
趙雲聞言,當即調轉馬頭,循聲望向說話之人,見麵前之人與自己年齡相仿,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虎目炯炯有神,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雄風。
趙雲默默的收迴目光,道:“來將何人?”
“某乃田豫,田國讓是也。”
趙雲對田豫的第一印象簡直不要太好,不得不說,無論從古至今,長得帥的人的確擁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趙雲默默的迴頭與劉辯對視了一眼,見後者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趙雲頓時心領神會,決定試一試田豫的武藝。
趙雲抬槍直指田豫,出言挑釁道:“無名之輩,安敢言勇?某先讓你三招,待三招過後,定斬你首級獻於陛下。”
田豫時年十九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他哪裏受得了這份激將,聞言頓時勃然大怒,當即縱馬挺槍向趙雲衝殺而去。
趙雲在得到劉辯的授意之後,刻意留了幾分力,與田豫鬥將時,采取的都是防守的招式,並沒有主動向田豫發起進攻。
二人在戰場中央見招拆招,打得難分難解,戰至五十合之後,趙雲忽然抬槍直刺,在即將刺到田豫胸口時,忽然調轉槍頭,以一個異常刁鑽的角度向田豫的左側肋下斜刺了過去。
田豫見趙雲忽然主動向自己發起了進攻,於是下意識的橫槍格擋,然而趙雲的出槍速度實在是快得驚人,田豫根本來不及做出進一步的防守動作,便見趙雲長槍已至,嚇得他不禁驚叫失聲道:“吾命休矣。”
趙雲不僅出槍快,收槍同樣快,他在槍頭即將刺進田豫身體的時候,忽然右手發力,將隨著慣力刺出的長槍硬生生的給拉了迴來。
龍膽亮銀槍抵在田豫的肋下輕輕地點了一下,趙雲微微一笑,緩緩收迴長槍,道:“你輸了。”
田豫被剛剛那一幕驚得已是滿頭大汗,他默默地抬手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道:“願賭服輸,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趙雲聞言,看向田豫的目光中充滿了讚許之色,他笑嗬嗬的點了點頭,道:“好一個願賭服輸,倒也不失為一條光明磊落的好漢,我不殺你,但你如今欠我一命,便要聽我指令行事,如何?”
田豫皺了皺眉,麵露不悅之色,強忍著心頭的怒火,問道:“你待如何?”
“汝為漢臣,理應隨我前去覲見大漢天子。”
趙雲說罷,根本不給田豫開口反駁的機會,當即調轉馬頭,默默地向劉辯所在的方向走了過去。
田豫聞言,無奈的長歎一聲,旋即默默地跟了上去。
待二人一前一後的來到劉辯的麵前之後,趙雲率先翻身下馬,拱手向劉辯行了一禮,道:“幸不辱命。”
劉辯抬手虛扶,撫掌大笑道:“朕有子龍,可高枕無憂矣。”
趙雲謙虛一笑,旋即側過身子,將身後的田豫給讓了出來。
田豫的賣相極好,初見便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劉辯見他與趙雲見招拆招的纏鬥了數十個會合,頓覺此人定非池中之物,於是便生出了欲將田豫招至麾下的心思。
血氣方剛的田豫在戰敗之後,仍舊有些拉不下臉來,因此在見到劉辯之後,仍舊在馬上耷拉著腦袋,不知該如何開口。
正當田豫猶豫之間,卻見劉辯已然翻身下馬,快步來到田豫的麵前,伸手將他從馬背上給攙了下來,旋即俯身幫他撣去身上的塵土,拉著他的手說道:“國讓受驚了。”
田豫聞言,頓時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在經過片刻的失神之後,他當即跪地向劉辯大禮參拜,道:“敗軍之將,承蒙陛下不棄,願為陛下牽馬墜蹬,以效犬馬之勞。”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朕得國讓,可抵千軍萬馬,縱然拿三千白馬義從與朕交換,朕也絕不答應。”劉辯大笑著說道。
田豫的投降,最終成為了壓倒這支白馬義從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三百餘人見狀,紛紛主動翻身下馬,跪在路旁向劉辯請降。
1秒記住114中文:
眾人盡皆露出了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望著曾經帶領自己百戰百勝的白馬將軍,他們一時有些難以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士氣已經隨著公孫瓚的死而跌到了冰點。
眾人默默地勒緊韁繩,紛紛停在了距離劉辯大軍一箭之地的地方。
望著眼中盡顯迷茫之色的眾人,劉辯默默地打馬排眾而出,道:“朕乃大漢天子,此番奉天討逆,如今公孫瓚已然授首,若爾等仍舊執迷不悟的話,待破陣之後,朕將親自下詔將爾等以叛逆罪論處,夷滅三族,以儆效尤。”
見眾人在聞言之後,盡皆麵露驚恐之色,於是劉辯連忙趁熱打鐵,道:“若爾等棄暗投明,朕可以做主,對從前之事既往不咎。”
“朕對爾等已經仁至義盡,究竟該何去何從?當速速決斷,朕好心勸爾等一句,莫要因一時衝動而害了家人的性命。”
劉辯說罷,高高舉起挑著公孫瓚屍體的馬槊,靜靜的等待著對麵眾人的答複,若是他們仍舊執迷不悟的話,待馬槊落下之時,便是他們的葬身之日。
白馬義從中,有一名麵白無須的小將,在看到公孫瓚的屍體之後,頓時勃然大怒,旋即不管不顧的縱馬向劉辯發足狂奔了過來。
劉辯默默的在這名小將的身上打量了一番,旋即不以為意的勾了勾嘴角,問道:“來將何人?”
小將聞言當即自報家門道:“吾乃伯圭從弟,公孫越是也。”
望著悍不畏死的公孫越,劉辯無奈的搖了搖頭,側頭向身旁的趙雲投去一個眼神,淡淡的說道:“冥頑不靈之人,留著也沒什麽意思。”
趙雲聞言,了然的點了點頭,旋即緊了緊握著龍膽亮銀槍的手,打馬出陣,直奔迎麵而來的公孫越衝殺而去。
良久之後。
戰場中央忽然傳來一聲異常淒厲的慘叫,公孫越應聲跌落於馬下,趙雲手提龍膽亮銀槍,居高臨下的瞥了一眼猶在地上拚命掙紮的公孫越,出言嘲諷道:“蚍蜉撼樹,尤不自知,真是不知所謂。”
趙雲說罷,催馬上前一步,挺槍立於兩陣之間,直指麵前白馬義從軍陣,朗聲大喝道:“吾乃常山趙子龍,何人敢與我一戰?”
趙雲接連喊了三聲,見對方無人敢上前應戰,於是好似耀武揚威般,打馬在白馬義從軍陣前徘徊了一圈,旋即緩緩向本方軍陣走去。
正所謂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何況人乎?
見趙雲竟然這般目中無人的羞辱自己,白馬義從中頓時有一名年輕小將排眾而出,抬槍直指趙雲,道:“我來戰你。”
趙雲聞言,當即調轉馬頭,循聲望向說話之人,見麵前之人與自己年齡相仿,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虎目炯炯有神,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雄風。
趙雲默默的收迴目光,道:“來將何人?”
“某乃田豫,田國讓是也。”
趙雲對田豫的第一印象簡直不要太好,不得不說,無論從古至今,長得帥的人的確擁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趙雲默默的迴頭與劉辯對視了一眼,見後者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趙雲頓時心領神會,決定試一試田豫的武藝。
趙雲抬槍直指田豫,出言挑釁道:“無名之輩,安敢言勇?某先讓你三招,待三招過後,定斬你首級獻於陛下。”
田豫時年十九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他哪裏受得了這份激將,聞言頓時勃然大怒,當即縱馬挺槍向趙雲衝殺而去。
趙雲在得到劉辯的授意之後,刻意留了幾分力,與田豫鬥將時,采取的都是防守的招式,並沒有主動向田豫發起進攻。
二人在戰場中央見招拆招,打得難分難解,戰至五十合之後,趙雲忽然抬槍直刺,在即將刺到田豫胸口時,忽然調轉槍頭,以一個異常刁鑽的角度向田豫的左側肋下斜刺了過去。
田豫見趙雲忽然主動向自己發起了進攻,於是下意識的橫槍格擋,然而趙雲的出槍速度實在是快得驚人,田豫根本來不及做出進一步的防守動作,便見趙雲長槍已至,嚇得他不禁驚叫失聲道:“吾命休矣。”
趙雲不僅出槍快,收槍同樣快,他在槍頭即將刺進田豫身體的時候,忽然右手發力,將隨著慣力刺出的長槍硬生生的給拉了迴來。
龍膽亮銀槍抵在田豫的肋下輕輕地點了一下,趙雲微微一笑,緩緩收迴長槍,道:“你輸了。”
田豫被剛剛那一幕驚得已是滿頭大汗,他默默地抬手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道:“願賭服輸,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趙雲聞言,看向田豫的目光中充滿了讚許之色,他笑嗬嗬的點了點頭,道:“好一個願賭服輸,倒也不失為一條光明磊落的好漢,我不殺你,但你如今欠我一命,便要聽我指令行事,如何?”
田豫皺了皺眉,麵露不悅之色,強忍著心頭的怒火,問道:“你待如何?”
“汝為漢臣,理應隨我前去覲見大漢天子。”
趙雲說罷,根本不給田豫開口反駁的機會,當即調轉馬頭,默默地向劉辯所在的方向走了過去。
田豫聞言,無奈的長歎一聲,旋即默默地跟了上去。
待二人一前一後的來到劉辯的麵前之後,趙雲率先翻身下馬,拱手向劉辯行了一禮,道:“幸不辱命。”
劉辯抬手虛扶,撫掌大笑道:“朕有子龍,可高枕無憂矣。”
趙雲謙虛一笑,旋即側過身子,將身後的田豫給讓了出來。
田豫的賣相極好,初見便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劉辯見他與趙雲見招拆招的纏鬥了數十個會合,頓覺此人定非池中之物,於是便生出了欲將田豫招至麾下的心思。
血氣方剛的田豫在戰敗之後,仍舊有些拉不下臉來,因此在見到劉辯之後,仍舊在馬上耷拉著腦袋,不知該如何開口。
正當田豫猶豫之間,卻見劉辯已然翻身下馬,快步來到田豫的麵前,伸手將他從馬背上給攙了下來,旋即俯身幫他撣去身上的塵土,拉著他的手說道:“國讓受驚了。”
田豫聞言,頓時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在經過片刻的失神之後,他當即跪地向劉辯大禮參拜,道:“敗軍之將,承蒙陛下不棄,願為陛下牽馬墜蹬,以效犬馬之勞。”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朕得國讓,可抵千軍萬馬,縱然拿三千白馬義從與朕交換,朕也絕不答應。”劉辯大笑著說道。
田豫的投降,最終成為了壓倒這支白馬義從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三百餘人見狀,紛紛主動翻身下馬,跪在路旁向劉辯請降。
1秒記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