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分崩離析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宇文成都與公孫瓚在閻鄉與靈丘之間展開了一場短暫的對峙。
對峙期間,雙方十分默契的迴避了前往對方營前搦戰的環節。
公孫瓚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己方將領的實力皆非宇文成都的敵手,因此不敢派人前去自取其辱,以免影響到己方軍隊的士氣。
宇文成都跟公孫瓚想的差不多,他知道公孫瓚麾下將領的水平,深知即便自己去了,對方也一定不敢出營應戰,因此也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做那些根本得不到迴應的事情。
大軍在外,對糧草的消耗十分的巨大,劉辯坐擁兩州之地,有樂浪等郡源源不斷的向前線輸送糧草。
而僅僅坐擁兩郡之地的公孫瓚,卻遠沒有那麽幸運,如今上穀、代郡已然被劉辯的大軍隔絕在外,糧草根本就送不到前線,並且率軍坐鎮上穀郡的公孫續,如今業已如驚弓之鳥一般,隨時會成為劉辯大軍的打擊對象,因此,正在吃老本的公孫瓚當前根本就別無選擇,他隻能通過速戰速決的方式來從戰爭中獲得一線生機。
老話說得好,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袁紹與韓馥根本就是麵和心不和,而且人都是有私心的,雖然袁紹想通過公孫瓚來削弱劉辯的實力,但他的性格卻決定了他不可能給予公孫瓚太多的支持和幫助,遣人給公孫瓚送過兩次糧草之後,他便將運送糧草的擔子一股腦的給推到了韓馥的身上。
韓馥畏懼袁紹的家事,倒也派人給公孫瓚送去了一些糧草,但也僅有一次而已,當公孫瓚再次派人前往韓馥處催糧時,韓馥起初還願意與之虛與委蛇一番,推脫春耕剛過,府庫中存糧不多雲雲,再後來韓馥幹脆直接與對方玩了一出閉門謝客。
公孫瓚派去催糧之人,根本連韓馥的麵都見不到。
自此,公孫瓚總算是認清了袁紹與韓馥的嘴臉,大罵袁紹根本就是一個隻會空口畫大餅的混賬。
雖說袁紹的確有很多缺點,但是他卻一點都不傻。
袁紹故意將向公孫瓚供給糧草之事推給韓馥,其實是做了兩手準備,若是韓馥依言而行,則可以起到削弱劉辯實力的效果,若韓馥陽奉陰違,則袁紹可以憑借此事,借機向其發難,從而一舉將冀州收入囊中。
相比於削弱劉辯實力而言,袁紹對冀州的渴望要更甚於前者,因為在當時而言,冀州絕對是號稱富甲天下般的存在,冀州人口乃天下之最,且錢糧廣盛,兵員充足,若能將冀州據為己有,屆時,袁紹大可親自披掛上陣,跟劉辯真刀真槍的大戰一場。
“求人不如求己,待某將冀州收入囊中之後,實力定會淩駕於諸侯之上,屆時,大事可成矣!”這便是袁紹當前的心情寫照。
就在公孫瓚與宇文成都率軍在閻鄉與靈丘一帶展開對峙之際,各懷心思的關東聯軍之間的矛盾業已達到了臨界點,而公孫瓚的率軍離開,最終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袁紹急於率軍迴師向韓馥發難,因此心思早已經不在討董扶漢的事情上,最終在是否繼續追擊董卓大軍的問題上與曹操爆發了一場十分激烈的衝突,而這場衝突最終亦成為了聯軍解散的導火索。
曹操借著酒勁兒大罵袁紹等人皆是屍位素餐的庸碌之輩,旋即率軍離開大營,獨自追擊董卓大軍。
數日後,聯軍接到了曹操大敗的消息,而這也直接成為導致聯軍解散的主要誘因。
自此之後,韓馥、孫堅、陶謙等人相繼率軍脫離聯軍,而原本聲勢浩大的諸侯聯軍,最終竟以此等極具戲劇性的形式草草收尾,不得不說,這群跳梁小醜也著實挺丟人的。
而得不到糧草接濟的公孫瓚,最終不得不做出被動的選擇,最終隻能通過速戰速決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公孫瓚最大的倚仗便是聞名天下的白馬義從,於是他親自指揮大軍傾巢而出,於靈丘以東五十裏擺開陣勢,欲跟宇文成都決一死戰。
其實公孫瓚也是存了一份僥幸心理,他在率軍出營之前,與麾下幕僚進行過一番談話,眾人皆以為宇文成都不會出營應戰,因為在眾人看來,若是在地勢十分開闊的地方與白馬義從決戰,那純粹就是在找死。
然而宇文成都的舉動卻是大大的出乎了眾人的意料之外,人家不僅率軍傾巢而出,關鍵人家還特麽主動率軍向己方軍陣發起了衝鋒。
望著對麵這支正在急速奔馳的騎兵軍陣,公孫瓚一臉懵逼的眨了眨眼,心道:“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拓跋詰汾在宇文成都的威逼利誘之下,最終無奈的同意了由鮮卑騎兵在前方帶頭衝鋒,而漢軍騎兵則跟在鮮卑騎兵的身後,作為第二梯隊,向公孫瓚大軍發起衝鋒。
鮮卑騎兵大多都是以輕騎為主,他們的進攻套路大多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射完就跑),他們很少以大規模密集方陣的形式與對方死磕。
因此,當前呈現於公孫瓚麵前的是一支陣型極為鬆散的騎兵部隊,這樣的對手,在公孫瓚看來,根本就是上來送人頭的經驗包。
在經過片刻的錯愕之後,公孫瓚當即大笑著向整齊列陣於身後的白馬義從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三千白馬義從在接到衝鋒的命令之後,打馬出陣時動作整齊劃一,軍容十分的整齊,就連揮舞馬鞭,手提兵器的動作落在旁人的眼裏,都讓人感到十分的賞心悅目。
宇文成都抬頭瞥了一眼衝鋒時陣型絲毫不亂的白馬義從,不禁發出了一聲感歎,道:“這樣好的騎兵部隊,卻即將湮滅在我軍的鐵蹄之下,真是可惜啊。”
宇文成都說罷,緊了緊手中的鳳翅鎦金镋,側頭瞥了一眼安祿山,出言提醒道:“對方乃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部隊,待接戰之後,定要小心應付,切不可生出輕敵大意之心。”
“諾。”
安祿山鄭重的點了點頭。
公孫瓚十分雞賊的將身形隱藏在了軍陣之中,不敢輕易將自己暴露在宇文成都的麵前,以免被對方針對。
行軍作戰,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方為上上之策。
擁有白馬義從這等戰力強悍的騎兵部隊,公孫瓚自覺已經穩操勝券,因此不願再以身犯險。
1秒記住114中文:
對峙期間,雙方十分默契的迴避了前往對方營前搦戰的環節。
公孫瓚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己方將領的實力皆非宇文成都的敵手,因此不敢派人前去自取其辱,以免影響到己方軍隊的士氣。
宇文成都跟公孫瓚想的差不多,他知道公孫瓚麾下將領的水平,深知即便自己去了,對方也一定不敢出營應戰,因此也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做那些根本得不到迴應的事情。
大軍在外,對糧草的消耗十分的巨大,劉辯坐擁兩州之地,有樂浪等郡源源不斷的向前線輸送糧草。
而僅僅坐擁兩郡之地的公孫瓚,卻遠沒有那麽幸運,如今上穀、代郡已然被劉辯的大軍隔絕在外,糧草根本就送不到前線,並且率軍坐鎮上穀郡的公孫續,如今業已如驚弓之鳥一般,隨時會成為劉辯大軍的打擊對象,因此,正在吃老本的公孫瓚當前根本就別無選擇,他隻能通過速戰速決的方式來從戰爭中獲得一線生機。
老話說得好,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袁紹與韓馥根本就是麵和心不和,而且人都是有私心的,雖然袁紹想通過公孫瓚來削弱劉辯的實力,但他的性格卻決定了他不可能給予公孫瓚太多的支持和幫助,遣人給公孫瓚送過兩次糧草之後,他便將運送糧草的擔子一股腦的給推到了韓馥的身上。
韓馥畏懼袁紹的家事,倒也派人給公孫瓚送去了一些糧草,但也僅有一次而已,當公孫瓚再次派人前往韓馥處催糧時,韓馥起初還願意與之虛與委蛇一番,推脫春耕剛過,府庫中存糧不多雲雲,再後來韓馥幹脆直接與對方玩了一出閉門謝客。
公孫瓚派去催糧之人,根本連韓馥的麵都見不到。
自此,公孫瓚總算是認清了袁紹與韓馥的嘴臉,大罵袁紹根本就是一個隻會空口畫大餅的混賬。
雖說袁紹的確有很多缺點,但是他卻一點都不傻。
袁紹故意將向公孫瓚供給糧草之事推給韓馥,其實是做了兩手準備,若是韓馥依言而行,則可以起到削弱劉辯實力的效果,若韓馥陽奉陰違,則袁紹可以憑借此事,借機向其發難,從而一舉將冀州收入囊中。
相比於削弱劉辯實力而言,袁紹對冀州的渴望要更甚於前者,因為在當時而言,冀州絕對是號稱富甲天下般的存在,冀州人口乃天下之最,且錢糧廣盛,兵員充足,若能將冀州據為己有,屆時,袁紹大可親自披掛上陣,跟劉辯真刀真槍的大戰一場。
“求人不如求己,待某將冀州收入囊中之後,實力定會淩駕於諸侯之上,屆時,大事可成矣!”這便是袁紹當前的心情寫照。
就在公孫瓚與宇文成都率軍在閻鄉與靈丘一帶展開對峙之際,各懷心思的關東聯軍之間的矛盾業已達到了臨界點,而公孫瓚的率軍離開,最終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袁紹急於率軍迴師向韓馥發難,因此心思早已經不在討董扶漢的事情上,最終在是否繼續追擊董卓大軍的問題上與曹操爆發了一場十分激烈的衝突,而這場衝突最終亦成為了聯軍解散的導火索。
曹操借著酒勁兒大罵袁紹等人皆是屍位素餐的庸碌之輩,旋即率軍離開大營,獨自追擊董卓大軍。
數日後,聯軍接到了曹操大敗的消息,而這也直接成為導致聯軍解散的主要誘因。
自此之後,韓馥、孫堅、陶謙等人相繼率軍脫離聯軍,而原本聲勢浩大的諸侯聯軍,最終竟以此等極具戲劇性的形式草草收尾,不得不說,這群跳梁小醜也著實挺丟人的。
而得不到糧草接濟的公孫瓚,最終不得不做出被動的選擇,最終隻能通過速戰速決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公孫瓚最大的倚仗便是聞名天下的白馬義從,於是他親自指揮大軍傾巢而出,於靈丘以東五十裏擺開陣勢,欲跟宇文成都決一死戰。
其實公孫瓚也是存了一份僥幸心理,他在率軍出營之前,與麾下幕僚進行過一番談話,眾人皆以為宇文成都不會出營應戰,因為在眾人看來,若是在地勢十分開闊的地方與白馬義從決戰,那純粹就是在找死。
然而宇文成都的舉動卻是大大的出乎了眾人的意料之外,人家不僅率軍傾巢而出,關鍵人家還特麽主動率軍向己方軍陣發起了衝鋒。
望著對麵這支正在急速奔馳的騎兵軍陣,公孫瓚一臉懵逼的眨了眨眼,心道:“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拓跋詰汾在宇文成都的威逼利誘之下,最終無奈的同意了由鮮卑騎兵在前方帶頭衝鋒,而漢軍騎兵則跟在鮮卑騎兵的身後,作為第二梯隊,向公孫瓚大軍發起衝鋒。
鮮卑騎兵大多都是以輕騎為主,他們的進攻套路大多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射完就跑),他們很少以大規模密集方陣的形式與對方死磕。
因此,當前呈現於公孫瓚麵前的是一支陣型極為鬆散的騎兵部隊,這樣的對手,在公孫瓚看來,根本就是上來送人頭的經驗包。
在經過片刻的錯愕之後,公孫瓚當即大笑著向整齊列陣於身後的白馬義從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三千白馬義從在接到衝鋒的命令之後,打馬出陣時動作整齊劃一,軍容十分的整齊,就連揮舞馬鞭,手提兵器的動作落在旁人的眼裏,都讓人感到十分的賞心悅目。
宇文成都抬頭瞥了一眼衝鋒時陣型絲毫不亂的白馬義從,不禁發出了一聲感歎,道:“這樣好的騎兵部隊,卻即將湮滅在我軍的鐵蹄之下,真是可惜啊。”
宇文成都說罷,緊了緊手中的鳳翅鎦金镋,側頭瞥了一眼安祿山,出言提醒道:“對方乃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部隊,待接戰之後,定要小心應付,切不可生出輕敵大意之心。”
“諾。”
安祿山鄭重的點了點頭。
公孫瓚十分雞賊的將身形隱藏在了軍陣之中,不敢輕易將自己暴露在宇文成都的麵前,以免被對方針對。
行軍作戰,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方為上上之策。
擁有白馬義從這等戰力強悍的騎兵部隊,公孫瓚自覺已經穩操勝券,因此不願再以身犯險。
1秒記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