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死後,劉辯命柴紹率領一千漢軍押解數千烏桓降卒前往遼東郡統一看管,隨後率領餘下漢軍騎兵以及前來助戰的鮮卑騎兵自白狼山一路南下,直取內部空虛的遼西、右北平,以及漁陽三郡,兵鋒直指幽州郡治廣陽郡。


    遼西、右北平、漁陽三郡,向來都是胡漢雜居,雖然名義上被劃分在了大漢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實際上卻一直都被烏桓所占據。


    由於劉辯的異軍突起,直接導致丘力居不得不放棄三郡,選擇率軍北遁避其鋒芒,故而導致三郡兵力空虛。


    而一向對北地紛爭采取綏靖政策的劉虞,因不敢輕易開罪於烏桓,因此不敢生出染指三郡之心,從而導致三郡的權利出現了一段真空期,而劉辯在親手覆滅烏桓之後,秉大勝之勢南下,最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不血刃的將三郡收入囊中。


    劉辯親率五千鐵騎駐紮在潞縣一帶,此地距離幽州治所薊縣不足百裏之遙,騎兵在全速行軍的情況下,可朝發夕至。


    時值六月上旬,劉辯率軍駐紮在潞縣以西二十裏,而其率軍攻滅烏桓的消息早已經過錦衣衛的刻意散播,傳遍北地。


    幽遼並冀四州百姓初聞烏桓覆滅的消息時,紛紛上街奔走相告,各縣百姓亦是自發的慶祝了起來,對於常年生活在北地的百姓而言,北方少了烏桓這一大隱患,實在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而剿滅烏桓之後,劉辯的聲望亦隨著這一消息再次響徹大江南北。


    各地豪傑聽聞劉辯率軍在潞縣一帶駐紮,紛紛主動前來投軍。


    初平元年,六月初八。


    巳時剛過。


    由於連番作戰的緣故,劉辯難得睡了一個懶覺,今日稍稍起的晚了一些,洗漱過後,忽聞劉瑾入帳來報:“啟稟陛下,營外忽然來了一隊人馬,大約五百人左右,領頭之人生得濃眉大眼,身形頗為雄壯,其人欲率眾投軍,不知陛下是否召見。”


    劉辯聞言,皺了皺眉,默默地瞥了劉瑾一眼,冷哼一聲,道:“將人帶來見朕。”


    劉瑾的道德屬性隻有區區二十點,劉辯見他說得這般鄭重,先入為主的以為他是收了對方的好處,故而才會表現出一副不冷不熱的態度。


    雖然劉辯對劉瑾表現得十分冷淡,但人還是要見的,畢竟人家帶了五百多人來投軍,這對目前缺兵少將的劉辯而言,絕對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劉瑾很有自知之明,察言觀色的本事也不差,在看到劉辯的態度之後,便知他對自己產生了誤會,但劉瑾並沒有急於向劉辯解釋什麽,因為他堅信,待劉辯見到來人之後,定會一改先前的態度,對來人另眼相看。


    劉瑾畢恭畢敬的向劉辯行了一禮,旋即默默地退了出去。


    望著劉瑾離開的背影,劉辯皺了皺眉,道:“平日裏好似一個話癆般的馬屁精,今天怎麽忽然轉性了?”


    劉瑾的表現大大的出乎了劉辯的意料之外。


    良久之後。


    劉瑾去而複返,身後跟著一名身長八尺,生得濃眉大眼,麵如刀削斧砍般棱角分明的英俊青年。


    劉辯見狀,立時便來了興趣,仔細的在青年的身上打量了一番,旋即緩緩開口,道:“汝欲投軍?”


    “是。”


    青年點了點頭。


    青年默默的在劉辯的身上打量了一番,皺了皺眉,最終好似終於下定了某種決心似的,略顯遲疑的開口問道:“世人皆言三郡之主乃是如假包換的弘農王,不知世人所言是否可信?”


    青年話音落後,正巧李儒與楊修等人聯袂而來。


    許是麵前這位青年的賣相實在太好的緣故,也可能是冥冥中自有注定的緣故,劉辯在聞言之後,竟罕有耐心的伸手指了指躬身立於帳內的李儒與楊修,旋即親自為青年介紹了一番,道:“李文優,楊德祖。”


    “將你們的驗傳拿給他看。”劉辯對二人說道。


    李儒與楊修聞言不禁對視了一眼,雖然感到劉辯的要求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二人卻不敢違逆劉辯的命令,於是紛紛從懷中取出驗傳,遞給青年,令其自行查看。


    青年將二人的驗傳拿在手中,細細的查驗了一番,見確認無誤之後,才恭恭敬敬的還給了二人。


    這時,劉辯竟鬼使神差的取出了證明其弘農王身份的大印,旋即將其隨手丟向了青年。


    青年見狀,連忙伸手接過劉辯丟來的印綬,定睛看向印麵上刻著的幾個纂刻小字,旋即喃喃的讀了起來:“皇太子寶...”


    “嘶!”


    青年在看到大印上的纂刻小字之後,終於不再遲疑,當即將大印雙手奉上,旋即雙膝跪地,向高居主位的劉辯行了一個大禮,道:“草民乃常山人氏,姓趙,單名一個雲字,字子龍,拜見弘農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時宇文成都從帳外走了進來,他默默的瞥了一眼匍匐在地的趙雲,旋即皺了皺眉,他從趙雲的身上感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這裏所言的危險氣息,並不是說趙雲有圖謀不軌之嫌,而是說宇文成都從年紀輕輕的趙雲身上感到了一股巨大的能量。


    宇文成都的表現被劉辯盡收眼底,二人默默的對視了一眼,劉辯微微一笑,向宇文成都使了一個眼色,令其試探趙雲一番。


    劉辯在初見趙雲時,立時便感到此人絕非池中之物,正苦於不知該如何考驗趙雲一番時,正巧遇到了前來複命的宇文成都,於是劉辯當即便生出了讓宇文成都試一試趙雲深淺的心思。


    有些人單憑賣相就足以令人對自己另眼相看一番,趙雲便是如此,而有些人長得其貌不揚,但隻要一開口,便能夠讓對方看出自己的不凡來,賈詡便是其中的代表,還有些人因為家事的緣故,令人不得不對其高看一眼,楊修便是其中的代表。


    至於那些長得其貌不揚,口才也實在不怎麽樣的,想要出頭實在比登天還難。


    宇文成都默默的瞥了一眼趙雲腰間的佩劍,旋即故意裝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樣,道:“陛下當麵,為何攜帶兵器?”


    宇文成都說罷,當即伸手抓向趙雲腰間的佩劍。


    突遭襲擊,趙雲下意識的做出了一個閃身的動作,原本跪著的身子亦順勢站了起來,他本想開口向劉辯解釋一番,然而宇文成都卻壓根不給他開口說話的機會,麵對咄咄逼人的宇文成都,血氣方在的趙雲又豈是隨意任人拿捏的主兒?於是二人便在劉辯的營帳裏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這一戰進行的真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看得眾人心驚肉跳、驚叫連連。


    二人起初隻是以拳腳相攻,而隨著戰鬥進行的越發激烈,二人最終在劉辯的默許下,竟然各自炒起了兵器,趙雲手提龍膽亮銀槍,而宇文成都則以鳳翅鎦金镋與之展開了對攻。


    二人戰至五十餘合時,劉辯的帥帳已經被二人的兵器撕扯得隻剩下幾根木樁了,而用牛皮製成的帳篷早已被二人撕扯得麵目全非。


    南霽雲等人紛紛循聲而來,旋即盡皆目瞪口呆的站在空有幾根木樁的帥帳外,默默的關注著戰場中央的二人。


    二人在沒有帳篷的帥帳內大戰了一百迴合,最終在宇文成都略占上風的情況下以平局收場。


    劉辯見二人火氣越來越大,擔心趙雲會傷在宇文成都的手裏,因此不得不出麵幹預了一下,最終二人在劉辯的幹預下打成了平手。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趙雲根本就不是宇文成都的對手,因為二人進行的是步戰,並且宇文成都使用的鳳翅鎦金镋是重型兵器,在沒有馬力加持的情況下,手持重兵的宇文成都與使用長槍的趙雲交手,根本就是故意在讓著趙雲。


    1秒記住114中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奉先字孔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奉先字孔明並收藏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