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麾下諸多文武中,段煨絕對稱得上是一股清流,他在率軍駐守華陰期間,非但不縱兵劫掠百姓,反而還鼓勵百姓農耕,華陰百姓因此而得到了短暫的安樂時光。


    除此之外,段煨還有另一層身份,他是太尉段熲的同族兄弟,雖然段熲這個人的名聲不太好,但人家好歹也是名門之後。


    在東漢那樣一個十分注重出身的時代裏,世家身份便是一層無形的保護傘,段煨有了世家身份的加持,再加上他的名聲也著實不錯,因此也隻有他在途徑諸侯轄地的時候,才不至於被諸侯截殺。


    所以,前往北地聯絡烏桓大人的任務,也隻有他才能完成,而這才是董卓派他出使烏桓的最主要原因。


    離開董卓帥帳之後,段煨徑直向自己的帥帳中走去。


    掀簾入帳之後,段煨見一名身穿儒杉的文士正坐在幾案一側,右手捧著一卷簡牘,左手端著酒盞,也不知是酒香醉人,亦或是看書看得津津有味。


    段煨微微一笑,踱步上前,俯身坐在文士的身邊,道:“文和,書好?還是酒好啊?”


    段煨所喚之人名叫賈詡,字文和。


    賈詡聞言,笑嗬嗬的砸吧砸吧嘴,搖頭晃腦道:“書好,酒更好。”


    段煨默默地點了點頭,旋即低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賈詡見狀,不禁皺了皺眉,道:“可是出了什麽事情?”


    “如今這幅心事重重的樣子,可不像你的一貫風格啊。”賈詡笑道。


    段煨聞言,無奈的長歎一聲,旋即將董卓交代給自己的事情如竹筒倒豆子般的說了出來。


    賈詡打了一個酒嗝,旋即默默地點了點頭,道:“董公知人善任,真乃奇人也。”


    段煨聞言,無語的翻了一個白眼,道:“文和,這裏隻有咱們兩個人,你就別再裝了。”


    賈詡有幾斤幾兩,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段煨卻一清二楚。


    賈詡嘿嘿一笑,端著酒盞搖敬了段煨一盞,道:“不過就是跑個腿兒罷了,這有何難?你又何必露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段煨長歎一聲,伸手搶過賈詡手中的酒盞,仰頭將盞中美酒喝了個幹淨,道:“聯合烏桓,攻伐漢統,我...實在於心不忍啊。”


    “漢統?”


    賈詡皺了皺眉,道:“弘農王已經薨了,北地哪裏還有什麽漢統?如今的漢統在長安,你可莫要胡說八道。”


    段煨聞言,撇了撇嘴,旋即編了一句瞎話,道:“相國擔心我能力有限,不能圓滿完成任務,因此讓你陪我走一趟。”


    賈詡默默的瞥了段煨一眼,道:“當真?你可莫要拿話誆我,我可不吃你這一套。”


    “如若不信,你大可以親自去問問相國嘛。”段煨說道。


    賈詡無奈的搖了搖頭,嗟歎道;“遲早被你給害死。”


    段煨嘿嘿一笑,旋即拿起酒壺,親自給賈詡斟了一盞酒,然後學著賈詡的語氣,將他剛剛對自己說的話一字不落的還給了他:“不過就是跑個腿兒罷了,這有何難?”


    賈詡聞言,歎了好長一口氣,雙眼無神的目視著前方,道:“我剛剛不過是隨口一說,你怎麽還當真了呢?”


    “此事看似毫無風險,然而,如若處置不當的話,我等恐會落得一個遺臭萬年的悲慘結局啊。”


    “我等可以隱姓埋名,扮作商旅...”


    段煨的話隻說了一半便說不下去了。


    賈詡無奈的搖了搖頭,苦笑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啊。”


    段煨麵露為難之色,道:“此事似乎有些棘手啊。”


    段煨此刻已經心生退意,於是他默默地湊近賈詡,輕聲道:“可否稱病,辭掉此事?”


    “戰事不利,董公本就憋了一肚子邪火,正愁無處發泄,若你嫌自己命長,便去向他老人家請辭吧。”賈詡說道。


    段煨聞言,麵露焦急之色,道:“辭也不行,去也不是,我等又當如何是好啊?”


    賈詡聞言,默默地放下酒盞,他現在已經沒有繼續喝酒看書的興致了,他無奈的長歎一聲,道:“為今之計,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賈詡說罷,緩緩地站了起來,躬身向段煨行禮告辭,道:“我先迴去收拾一下,等到出發的時候,隻需托人來通知我一聲便是。”


    “好。”


    段煨點了點頭,旋即親自將賈詡送出帳外,目送著賈詡迴到自己的營帳裏,他才默默地收迴了自己的視線。


    段煨默默地坐在幾案前,端起酒盞,小酌了一口,旋即長舒一口氣,美滋滋的想道:“隻有將文和拖下水,我才能從此次事件中獲得一線生機啊。”


    段煨所說的一線生機,指的是名聲,而非生死之事。


    其實賈詡剛剛有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段煨此番出使烏桓,絕無性命之憂。


    段煨在心事重重的情況下,僅僅自斟自飲了一壺酒之後,便一頭趴在麵前的幾案上,沉沉的睡了過去。


    賈詡迴到營帳後,兩眼無神的躺在榻上怔怔的看著棚頂。


    不知過了多久。


    外邊的天色已經漸漸的黯了下來,而賈詡的雙眼亦漸漸的有了焦距,他默默地從木榻上坐了起來,旋即胡亂踩著放在榻前的鞋子,踱步來到幾案前。


    在案前坐好之後,他隨手取來毛筆,怔怔的看著放在案上的油燈,又發了一會呆。


    良久之後。


    帳外忽然吹來一陣微風,吹得賈詡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他伸手緊了緊披在身上的錦袍,旋即提筆在麵前的一塊錦帕上寫了起來。


    “我本漢臣,奈何從賊,今聞董賊欲遣使前往北方麵見烏桓大人丘力居,欲以財帛動其心,使其揮兵南下對大王不利,使者名叫段煨,武威郡姑臧人士,其人乃東漢太尉段熲同族兄弟,與其同行之人名叫賈詡,二人將扮作商旅,攜帶財貨,途徑冀幽之地,而後一路北上,由遼東進入漠北,還望大王多加留意。”


    寫好密信之後,賈詡俯身將錦帕上的墨跡吹幹,旋即貼身藏好,他準備在離開司隸之後,再遣心腹帶著這封密信前往遼東,麵見劉辯,向其表明自己的忠貞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賈詡並沒有在信中表明自己的身份,其實他的主要目的是,想在暗中觀察一下劉辯的應變能力。


    若劉辯果真有雄才大略,從而給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屆時,他自會主動向其表明身份。


    若劉辯仍舊如從前那般草包,屆時,賈詡也就權當沒有這迴事,將信的事情爛在自己的肚子裏便是。


    賈詡在考驗劉辯,他想看看劉辯在得到密信之後,會做出怎樣的應對之策。


    1秒記住114中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奉先字孔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奉先字孔明並收藏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