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一把攥住崔宰厚的手臂,徑直向府內走去。


    二人在書房內的一張幾案前相對而坐,待下人奉上熱湯之後,李儒隨手揮退崔府下人,旋即伸手作請,道:“大等,請。”


    見李儒頻頻獻殷勤的樣子,崔宰厚大概已經迴過味兒了,心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


    忽聞李儒招唿自己喝湯,於是崔宰厚連忙陪著笑臉,道:“啊...好,好,文優請,請。”


    二人隔著一張小案,各懷心思的悶頭喝著熱湯,一時間誰都沒有率先開口。


    良久之後。


    李儒默默地放下樣式頗為精致的陶盞,隨口找了一個話題,道:“久聞樂浪郡物阜民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儒麵帶微笑,把玩起手中的陶盞,繼續說道:“樂浪土地肥沃,若鼓勵百姓開墾荒田,則可將之作為我漢軍的後勤糧倉,不知大等以為如何?”


    崔宰厚聞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文優此言甚是,樂浪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丁口二十餘萬,若能使之開墾荒田,兩年之後,僅憑樂浪之地,便可供養五萬大軍。”


    李儒十分敏銳的抓住了崔宰厚話中的錯漏之處,卻見他忽然沉下臉來,眯著陰冷著眸子,直視著崔宰厚的雙眼,陰陽怪氣的說道:“據我所知,樂浪有丁口近三十萬,崔大等為何要瞞報丁口?可是與我主藏有二心嗎?”


    “不不不。”


    崔宰厚心頭一驚,連連擺手道:“文優誤會了,在下絕無欺瞞之意。”


    “從在下引漢軍入城那一刻開始,在下便已無退路可言,如今唯有兢兢業業侍奉主上之心,斷不敢生出二心呐。”


    崔宰厚說話時額頭上已經布滿了一層細汗,顯然是由於緊張所致。


    李儒故作無奈的長歎一聲,向崔宰厚拱了拱手,道:“樂浪新附,郡內勢力盤根錯節,值此敏感時期,儒每逢行事之前,亦不得不慎重一些,還望大等多多體諒啊。”


    崔宰厚十分敏銳的抓住了李儒話中的關鍵點,他默默的與李儒對視了一眼,直奔主題道:“我已知曉文優心中擔憂之事。”


    崔宰厚十分光棍的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如竹筒倒豆子般的一口氣全都給說了出來:“郡內豪族子弟此刻多被困在朝鮮城內,若文優欲對其動手,最好宜早不宜遲,若是被其僥幸逃出朝鮮城,屆時於漢軍而言,恐有後顧之憂啊。”


    李儒見崔宰厚如此坦誠,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卻見他尷尬一笑,赧顏道:“凡事皆要講究師出有名,漢刀雖利,但從不斬無罪之人...”


    李儒說著,忽然向崔宰厚投去一個你懂得的眼神,旋即端起幾案上的陶盞,繼續悶頭喝了起來。


    崔宰厚默默地點了點頭,嗟歎道:“我已壞事做盡,如今倒也不差這最後一件,隻是希望上位能夠念在我對大漢忠心耿耿的份兒上,放我全家一條生路。”


    “主公當眾曾言,崔大等於國有功,待戰事平定之後,定要好生嘉獎一番。”


    李儒隔著幾案,搖敬崔宰厚道:“主公一向以仁義待人,大等隻管將心放迴肚子裏便是。”


    李儒為了安全起見,刻意隱瞞了劉辯的真實身份,想著待樂浪郡內諸事徹底平定之後,再如實相告也不遲。


    “好一個仁義待人啊。”


    崔宰厚暗暗的發出了一聲無奈的苦笑。


    李儒與崔宰厚在崔府書房內密謀了良久,直到三更時分,李儒才在雷萬春的陪同下離開了崔府,轉而前往韓王宮向劉辯複命去了。


    一夜無話。


    翌日。


    天光放亮。


    崔宰厚乘坐劉辯親賜的軺車徑直前往韓王宮,請求覲見。


    良久之後。


    李儒奉命將崔宰厚帶到了劉辯的麵前。


    這裏不得不說一句,李儒絕對是一個全才,他在全心全意為劉辯出謀劃策之餘,還要偶爾扮演一下宦官的角色,也真是難為他了。


    入宮覲見的理由其實都已經事先商量好了,如今也隻是照例走一遍流程而已,崔宰厚在進殿之後,當即從袖管中取出一捆竹簡,請李儒代為呈送到劉辯麵前,道:“戴罪之臣,有事啟奏。”


    劉辯見狀,連忙起身抬手虛扶道:“大等無需多禮,有事盡管直言便是。”


    劉辯將姿態做得很足,崔宰厚見狀,默默的打量了身居上位的劉辯一眼,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仔細觀察劉辯,前次受降之時,他懾於立於城門兩側漢軍的威勢,絲毫不敢抬頭與劉辯對視。


    如今崔宰厚終於看到了劉辯的廬山真麵目,這一看,竟令他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道:“本以為漢軍主將應是一名老成持重之人,卻不想竟是一位乳臭未幹的小娃娃。”


    崔宰厚默默地低下頭,以此來掩飾臉上露出的那抹震驚之色,心道:“三韓數百年基業,竟毀於一名容貌青澀的少年之手,這...未免太過匪夷所思,說出去誰信呐?”


    初見劉辯那張略顯青澀的臉龐時,崔宰厚的心中不免生出了一絲輕視之心,正如他輕視年逾二十歲的韓王一般。


    然而,當穿著金盔金甲,身長近丈的宇文成都親自入宮複命時,他在看到宇文成都對劉辯表現出的那副畢恭畢敬的態度之後,他立時打消了心中陡然升起的那抹輕視之意。


    隨著韓當、南霽雲、以及雷萬春等人的陸續到來,崔宰厚對劉辯的態度亦隨之變得越發的謙恭起來。


    劉辯手捧簡牘,默默的翻看了良久,旋即將身子微微前傾,居高臨下的看著默默站在殿中顯得有些拘謹的崔宰厚,沉聲說道:“你是說三韓貴族正在私下聯絡,蓄意謀反?”


    崔宰厚聞言,連忙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點頭道:“金、李、樸、崔,除罪臣之外,四大豪族子弟皆參與其中。”


    劉辯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忽而問道:“不知韓王是否參與其中?”


    崔宰厚聞言,抬頭默默的與劉辯對視了一眼,略顯遲疑的低聲問道:“參與還是沒參與呢?”


    雖然崔宰厚說話時刻意壓低了聲音,但空曠的大殿裏,但凡發出一丁點聲音,都會被殿內的迴音給放大好幾倍,幸好此刻殿內之人皆為劉辯心腹,否則,若此番對話一旦傳將出去,定會貽笑大方。


    李儒見狀,連忙挺身而出,主動幫崔宰厚解圍,道:“韓王性情仁厚,如今既已向主公投誠,定不會做出悖主之事。”


    李儒所言韓王性情仁厚,說白了就是性情懦弱。


    崔宰厚以前從來沒有跟劉辯打過交道,因此他實在摸不透劉辯的心思。


    劉辯有此一問,其目的是為了讓崔宰厚將韓王從此次事件中給擇出去,結果,崔宰厚卻是當場翻車了,幸好有實心實意的知心好友李儒主動出麵幫其解圍,才使崔宰厚不至於太過尷尬。


    1秒記住114中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奉先字孔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奉先字孔明並收藏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