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村裏的孩子們
直播:桃源村的悠閑生活 作者:小山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桃源村的中間,有一塊巨大的,沒有經過人工雕琢的石頭。
石頭正麵如刀切,光滑的很,上麵龍飛鳳舞寫了幾個大字:“桃源村。”
夏羽指著石壁給大家講解:“家人們,我們山村的童年和城市的童年不一樣。
你們的記憶力是打遊戲,玩手機,幾個同學出去聚會,嗨歌,我們這裏不一樣。
六七歲之前,基本是家裏人照顧,等到六七歲左右,就有的玩了。
推鐵圈、玩軲轆、打元寶、崩玻璃球……
推鐵圈,這個一般農村的孩子都玩過,就是做一個鐵鉤,推著那種圓圓的鐵圈跑,雖然沒有花樣,每每玩的不亦悅乎。
玩軲轆,估計好多小朋友沒有玩過,把沒用的瓷盆,或者花盆,砸成掌心那麽大,圓圓的小軲轆,然後在牆上扔,誰的軲轆滾的遠,就拿起來砸別人的軲轆,砸中,就算贏了,對方的軲轆歸自己。
當然,小孩子嗎,經常幹一些出格的事,有時候找不到壞碗盆,就把自己家的好瓦盆砸了,結果當然引來一頓好揍。
到現在我還能想起媽媽掄著笤帚疙瘩揍自己的情景,雖然有點疼,但現在卻成了美好的迴憶。
打元寶,也叫玩四角,把紙張跌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元寶,劃拳定輸贏,誰輸了,就要把自己的元寶放在地上,贏者用自己的元寶砸地上的元寶,如果把地上的元寶能砸的翻一個滾兒,就贏了,地上的元寶歸自己,反之,則讓對方砸。
我在這方麵挨揍挨的最多,因為家裏沒有那麽多閑紙,怎麽辦?那些書就成了我的目標。
往往是開學買的教科書,不用等學期末,就剩下沒有幾張了。然後被媽媽追著打……
想到教科書,又讓我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那時候,每到寒暑假期,老師都要留下很多的作業,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玩耍,喜歡玩的同學,就會搞一些事情。
當然,我也在此列。
那時候還沒有寒假暑假作業的專門課本,作業都是老師們在書上劃出來的。
往往是某某某章節抄一遍,某某某章節默寫幾遍。
為了對付這種繁複無趣的任務,咱們寫作業的時候隻寫兩頭,寫開頭和結尾,把中間抹掉。
因為一些老師粗心大意,何況那麽多作業,根本審核不過來,於是隻看開頭和結尾,不少同學逃過劫難。
我就沒這麽幸運,因為媽媽是老師,而且是個非常較真的老師,結果當然是一頓板子……
晃眼間到了十一二歲,家門口的遊戲已經無法籠住孩子們的心,一些孩子們會成群結隊外出,掏鳥窩,去人家菜地裏搗亂,捉迷藏。
如果到了年關,樂趣會更加多一些。
勞累了一年的農民們會殺豬宰羊,慶祝新春的到來。
幾個中年人,會組成一個屠夫隊伍,專門殺豬宰羊。整個過程引來不少小夥伴們觀看。
剛開始,當自家的豬或者羊被從圈中捉走的時候,還有點小悲傷,但是很快就會被那種宰殺的過程吸引。
幾個壯漢,把一頭豬死死的按在板凳上,一個壯漢拿著殺豬刀和盆子,盆子放在豬脖子下麵,然後用殺豬刀捅進豬脖子,於是觸目驚心的鮮血就流出來了,直到豬不再掙紮。
豬死後,另一個壯漢會用刀子在豬腿上割出一道口子,然後用嘴對準口子,用力吹起。
死去的豬,會被吹的渾身鼓脹起來,然後被扔進已經燒開的大鍋裏燉,經過一段時間後,豬身上的毛發會發軟,和豬皮脫離,最後屠夫把豬毛用刀刮幹淨。
剛才還一身黑的豬,變成了白光光。
幾個壯漢會把刮去毛的豬抬起來,掛在準備好的木架上,開刀問斬!
這時候小夥伴們就有戲了。
豬被宰殺以後,有些東西會被屠夫們拋棄,例如豬蹄兒外麵那個堅硬的角質,還有豬的水泡,就是豬膀胱。
豬蹄兒上麵的角質,可以做成一個小登台,隻要在角質裏麵塞滿豬油,然後再塞進去一個用棉花搓的導火線,一個小燭台就算做成了。
過年的時候,一幫小夥伴,手裏拿著小燭台,到了晚上排著長長的隊伍,走在大街上,去刷存在感。
有些小夥伴家裏富裕,兜裏塞滿小鞭炮,一邊走,一邊扔,嚇得那些走在大街上的小媳婦大姑娘陣陣尖叫,然後我們哈哈大笑。
那時候沒有氣球,我們就那豬膀胱來當氣球,經常吹的麵紅耳赤。
在我們村不遠處還有一條汙水河,河水從上遊流下來,漆黑漆黑的,裏麵還漂浮著一些保險套(避孕套)。
小孩子也不認識那玩意兒,沒有豬膀胱的小夥伴就去撿那玩意兒,撿一大堆,吹起來當氣球玩。
晚上一個人拿著一個氣球,你砸我,我砸你,當“氣球”被砸崩的那一刹那,快樂就出來了。”
求鮮花——評價票!!!
石頭正麵如刀切,光滑的很,上麵龍飛鳳舞寫了幾個大字:“桃源村。”
夏羽指著石壁給大家講解:“家人們,我們山村的童年和城市的童年不一樣。
你們的記憶力是打遊戲,玩手機,幾個同學出去聚會,嗨歌,我們這裏不一樣。
六七歲之前,基本是家裏人照顧,等到六七歲左右,就有的玩了。
推鐵圈、玩軲轆、打元寶、崩玻璃球……
推鐵圈,這個一般農村的孩子都玩過,就是做一個鐵鉤,推著那種圓圓的鐵圈跑,雖然沒有花樣,每每玩的不亦悅乎。
玩軲轆,估計好多小朋友沒有玩過,把沒用的瓷盆,或者花盆,砸成掌心那麽大,圓圓的小軲轆,然後在牆上扔,誰的軲轆滾的遠,就拿起來砸別人的軲轆,砸中,就算贏了,對方的軲轆歸自己。
當然,小孩子嗎,經常幹一些出格的事,有時候找不到壞碗盆,就把自己家的好瓦盆砸了,結果當然引來一頓好揍。
到現在我還能想起媽媽掄著笤帚疙瘩揍自己的情景,雖然有點疼,但現在卻成了美好的迴憶。
打元寶,也叫玩四角,把紙張跌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元寶,劃拳定輸贏,誰輸了,就要把自己的元寶放在地上,贏者用自己的元寶砸地上的元寶,如果把地上的元寶能砸的翻一個滾兒,就贏了,地上的元寶歸自己,反之,則讓對方砸。
我在這方麵挨揍挨的最多,因為家裏沒有那麽多閑紙,怎麽辦?那些書就成了我的目標。
往往是開學買的教科書,不用等學期末,就剩下沒有幾張了。然後被媽媽追著打……
想到教科書,又讓我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那時候,每到寒暑假期,老師都要留下很多的作業,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玩耍,喜歡玩的同學,就會搞一些事情。
當然,我也在此列。
那時候還沒有寒假暑假作業的專門課本,作業都是老師們在書上劃出來的。
往往是某某某章節抄一遍,某某某章節默寫幾遍。
為了對付這種繁複無趣的任務,咱們寫作業的時候隻寫兩頭,寫開頭和結尾,把中間抹掉。
因為一些老師粗心大意,何況那麽多作業,根本審核不過來,於是隻看開頭和結尾,不少同學逃過劫難。
我就沒這麽幸運,因為媽媽是老師,而且是個非常較真的老師,結果當然是一頓板子……
晃眼間到了十一二歲,家門口的遊戲已經無法籠住孩子們的心,一些孩子們會成群結隊外出,掏鳥窩,去人家菜地裏搗亂,捉迷藏。
如果到了年關,樂趣會更加多一些。
勞累了一年的農民們會殺豬宰羊,慶祝新春的到來。
幾個中年人,會組成一個屠夫隊伍,專門殺豬宰羊。整個過程引來不少小夥伴們觀看。
剛開始,當自家的豬或者羊被從圈中捉走的時候,還有點小悲傷,但是很快就會被那種宰殺的過程吸引。
幾個壯漢,把一頭豬死死的按在板凳上,一個壯漢拿著殺豬刀和盆子,盆子放在豬脖子下麵,然後用殺豬刀捅進豬脖子,於是觸目驚心的鮮血就流出來了,直到豬不再掙紮。
豬死後,另一個壯漢會用刀子在豬腿上割出一道口子,然後用嘴對準口子,用力吹起。
死去的豬,會被吹的渾身鼓脹起來,然後被扔進已經燒開的大鍋裏燉,經過一段時間後,豬身上的毛發會發軟,和豬皮脫離,最後屠夫把豬毛用刀刮幹淨。
剛才還一身黑的豬,變成了白光光。
幾個壯漢會把刮去毛的豬抬起來,掛在準備好的木架上,開刀問斬!
這時候小夥伴們就有戲了。
豬被宰殺以後,有些東西會被屠夫們拋棄,例如豬蹄兒外麵那個堅硬的角質,還有豬的水泡,就是豬膀胱。
豬蹄兒上麵的角質,可以做成一個小登台,隻要在角質裏麵塞滿豬油,然後再塞進去一個用棉花搓的導火線,一個小燭台就算做成了。
過年的時候,一幫小夥伴,手裏拿著小燭台,到了晚上排著長長的隊伍,走在大街上,去刷存在感。
有些小夥伴家裏富裕,兜裏塞滿小鞭炮,一邊走,一邊扔,嚇得那些走在大街上的小媳婦大姑娘陣陣尖叫,然後我們哈哈大笑。
那時候沒有氣球,我們就那豬膀胱來當氣球,經常吹的麵紅耳赤。
在我們村不遠處還有一條汙水河,河水從上遊流下來,漆黑漆黑的,裏麵還漂浮著一些保險套(避孕套)。
小孩子也不認識那玩意兒,沒有豬膀胱的小夥伴就去撿那玩意兒,撿一大堆,吹起來當氣球玩。
晚上一個人拿著一個氣球,你砸我,我砸你,當“氣球”被砸崩的那一刹那,快樂就出來了。”
求鮮花——評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