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兵營也是燕平南統領的,隻不過聽不聽指揮那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朱常禧一迴到京師去,這對金陵兵營的士兵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而且朱炳天去了以後,對兄弟們也是百般得好,這樣一來,兄弟們也都認朱炳天為大哥了。
在武將當中,能讓士兵們死心塌地的,不多了。
這個時候西北傳來捷報,祖大壽帶著兵馬擊退了瓦刺人,成功地守住了西北要塞。
消息傳到了京城,百姓們相互歡慶鼓舞。
這個時候朱常禧也不是打仗,所以他很淡定。
他和顧紫重之間還有了固定的送信人呢。
顧紫重在金陵這邊也是穩定了下來,畢竟害怕叛軍來,這隻不過是一種情緒而已。
實際上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因為叛軍壓根兒就不會來。
西北那裏,祖大壽,洪承疇,再加上孫傳庭,他們幾個老將已經把叛軍和瓦刺人打得找不著北了。
金陵這邊也放了心。
滁州城那邊士兵越來越多了。
南方的打仗壓力越來越小。
金陵城也慢慢開了城門,允許百姓來迴出入城了。
顧紫重重新去了書香園,陪著唐纖楠聊一聊科舉。
因為這一次的科舉考試,金陵的書香園裏,出了不少的進士。
倘若在殿試上再出了一個狀元,榜眼或者探花的話,那可真的是臉上光彩。
唐纖楠的目的達到了,她培養出來的書生,各個都是最棒的。
而且江南穩定了,糧食的收成也很好。
唐纖楠明白事理,所以又差人迴江南去,取了一些糧食運到金陵來,說是作為稅糧,也做為士兵們的軍餉吧。
可是這個時候金陵兵營空無一人啊。
顧紫重知道,唐妹妹還是會來事的。
唐纖楠也知道皇上已經放棄了江南,把江南讓給金陵朱家了。
所以江南百姓要想過上好日子,還得靠著金陵朱家。
唐纖楠又和顧紫重是以姐妹相稱唿的,所以她自然要明白點事理了。
說白了,我就是給你糧食,給你好處的,你要不要吧?
顧紫重也很爽快,要,憑啥不要!
金陵城的糧食多了,很多人都來報名參軍。
因為當兵有飯吃啊,平時的時候鍋裏還能多點肉呢。
這樣一來,金陵又多了兩千人守城。
其中很多都是火力強壯的小夥子。
來蹭吃蹭喝的人,顧紫重才不要呢。
在這件事情上,顧紫重還是很感謝唐纖楠的。
顧世子得了這些兵,就開始在金陵兵營入住,在裏麵訓教。
顧世子也算是半路出家,轉文從武,功夫也不差。
當然了,對朱常禧這種猛將來說,還是差得遠呢。
顧世子在兵營練兵,李囡玉也閑了下來。
她們姐妹三個人沒事的時候就湊到一起喝茶。
顧紫重就把子善哥從京城送迴來的書信給她們兩個人看。
朱常禧在書信裏不止一次地提到了燕平南。
大家心裏都清楚,燕平南有反心,可是他也要麵子。
所以在逼宮之前,必須要先做出點事來。
打退了清兵,這樣才能讓天下的百姓信服他。
燕平南帶兵出了山海關了。
不過戰事焦灼,一時之間難以分出勝負來。
京城的人都等著看情況呢。
尤其是朱炳天,等著看燕平南的笑話。
金陵這邊,顧紫重也在等消息。李囡玉和唐纖楠兩個人更像是一旁的觀眾一樣,等著看笑話。
她們都想看一看燕平南和皇太極兩個人究竟誰能把誰按在地上摩擦。
她們三個人沒事的時候還開一開玩笑。
顧紫重最愛開玩笑了,子善哥不在,她就開子善哥的玩笑。
如今又到了初春,剛剛過了除夕和上元節,外麵一片欣欣向榮。
顧紫重和李囡玉兩個人都來了興致,想要去書香園裏種一些桃花。
她們幾個女人就在院子裏忙活了起來。
氛圍十分得清閑,裏麵的小孩子也是繼續讀書。
這一次的科舉,金陵的書香園走了不少的考生,很多都成了進士。
這對唐纖楠來說,可是莫大的光榮。
她也時不時地就把這件事情掛在嘴邊,忍不住就拿來炫耀一下。
顧紫重和李囡玉兩個人就在旁邊聽著,一麵聽著一麵笑著。
能有這個書園,顧紫重也是付出了很多的。
不過自己的功勞,顧紫重自己不好說出口而已。
李囡玉就替顧紫重說了:“唐姐姐,咱們的顧富人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氣的。要不然江南士紳怎麽會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到這裏來讀書呢?”
唐纖楠紅透了的臉頰上還透著粉。
她是真的高興。
顧紫重也歎息:“其實這並不是我的意思。金陵書院本來收的書生不少,可是就因為咱們金陵城的兩次劫難,導致書院沒人了。要不然我也不會再幫你建這麽一個書香園啊。”
金陵書院裏的不少書生,各個都是滿腹經綸的。
所以書香園自然也不會差了的。
顧紫重也很欣慰的:“能看到咱們江南的學子,甚至更遠的地方,兩廣福建那邊的書生都趕來咱們這裏讀書,我這心裏真的挺特別。”
這種特別的感覺怎麽說呢,就好像當初顧世子讀書一樣。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顧紫重在心裏默默地許願,盼望著這些書生能夠早日出人頭地吧。
從其他地方來了不少的小孩子,顧紫重也把自己的兩個小孩子送進了書香園。
當然了,清兒這個時候也是十三歲的年紀了,不小了。
朱炳天狂到沒邊,不過也就是十五六歲的年紀而已。
兩三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馬上清兒也就能像朱炳天那樣,騎馬射弓,成大孩子了。
為人之母,不就是盼著這一天的嗎?
顧紫重想想都激動。
她們幾個把書香園的事給料理妥當了,就請顧世子來給孩子們講課。
顧世子感覺自己受寵若驚。
他基本上從金陵兵營訓練完士兵以後出來,就趕緊去往書香園講課。
等他迴了家,李囡玉就給他準備晚膳等著他。
這樣平淡的日子過了半個多月。
緊接著京師那邊來了消息。
朱常禧一迴到京師去,這對金陵兵營的士兵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而且朱炳天去了以後,對兄弟們也是百般得好,這樣一來,兄弟們也都認朱炳天為大哥了。
在武將當中,能讓士兵們死心塌地的,不多了。
這個時候西北傳來捷報,祖大壽帶著兵馬擊退了瓦刺人,成功地守住了西北要塞。
消息傳到了京城,百姓們相互歡慶鼓舞。
這個時候朱常禧也不是打仗,所以他很淡定。
他和顧紫重之間還有了固定的送信人呢。
顧紫重在金陵這邊也是穩定了下來,畢竟害怕叛軍來,這隻不過是一種情緒而已。
實際上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因為叛軍壓根兒就不會來。
西北那裏,祖大壽,洪承疇,再加上孫傳庭,他們幾個老將已經把叛軍和瓦刺人打得找不著北了。
金陵這邊也放了心。
滁州城那邊士兵越來越多了。
南方的打仗壓力越來越小。
金陵城也慢慢開了城門,允許百姓來迴出入城了。
顧紫重重新去了書香園,陪著唐纖楠聊一聊科舉。
因為這一次的科舉考試,金陵的書香園裏,出了不少的進士。
倘若在殿試上再出了一個狀元,榜眼或者探花的話,那可真的是臉上光彩。
唐纖楠的目的達到了,她培養出來的書生,各個都是最棒的。
而且江南穩定了,糧食的收成也很好。
唐纖楠明白事理,所以又差人迴江南去,取了一些糧食運到金陵來,說是作為稅糧,也做為士兵們的軍餉吧。
可是這個時候金陵兵營空無一人啊。
顧紫重知道,唐妹妹還是會來事的。
唐纖楠也知道皇上已經放棄了江南,把江南讓給金陵朱家了。
所以江南百姓要想過上好日子,還得靠著金陵朱家。
唐纖楠又和顧紫重是以姐妹相稱唿的,所以她自然要明白點事理了。
說白了,我就是給你糧食,給你好處的,你要不要吧?
顧紫重也很爽快,要,憑啥不要!
金陵城的糧食多了,很多人都來報名參軍。
因為當兵有飯吃啊,平時的時候鍋裏還能多點肉呢。
這樣一來,金陵又多了兩千人守城。
其中很多都是火力強壯的小夥子。
來蹭吃蹭喝的人,顧紫重才不要呢。
在這件事情上,顧紫重還是很感謝唐纖楠的。
顧世子得了這些兵,就開始在金陵兵營入住,在裏麵訓教。
顧世子也算是半路出家,轉文從武,功夫也不差。
當然了,對朱常禧這種猛將來說,還是差得遠呢。
顧世子在兵營練兵,李囡玉也閑了下來。
她們姐妹三個人沒事的時候就湊到一起喝茶。
顧紫重就把子善哥從京城送迴來的書信給她們兩個人看。
朱常禧在書信裏不止一次地提到了燕平南。
大家心裏都清楚,燕平南有反心,可是他也要麵子。
所以在逼宮之前,必須要先做出點事來。
打退了清兵,這樣才能讓天下的百姓信服他。
燕平南帶兵出了山海關了。
不過戰事焦灼,一時之間難以分出勝負來。
京城的人都等著看情況呢。
尤其是朱炳天,等著看燕平南的笑話。
金陵這邊,顧紫重也在等消息。李囡玉和唐纖楠兩個人更像是一旁的觀眾一樣,等著看笑話。
她們都想看一看燕平南和皇太極兩個人究竟誰能把誰按在地上摩擦。
她們三個人沒事的時候還開一開玩笑。
顧紫重最愛開玩笑了,子善哥不在,她就開子善哥的玩笑。
如今又到了初春,剛剛過了除夕和上元節,外麵一片欣欣向榮。
顧紫重和李囡玉兩個人都來了興致,想要去書香園裏種一些桃花。
她們幾個女人就在院子裏忙活了起來。
氛圍十分得清閑,裏麵的小孩子也是繼續讀書。
這一次的科舉,金陵的書香園走了不少的考生,很多都成了進士。
這對唐纖楠來說,可是莫大的光榮。
她也時不時地就把這件事情掛在嘴邊,忍不住就拿來炫耀一下。
顧紫重和李囡玉兩個人就在旁邊聽著,一麵聽著一麵笑著。
能有這個書園,顧紫重也是付出了很多的。
不過自己的功勞,顧紫重自己不好說出口而已。
李囡玉就替顧紫重說了:“唐姐姐,咱們的顧富人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氣的。要不然江南士紳怎麽會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到這裏來讀書呢?”
唐纖楠紅透了的臉頰上還透著粉。
她是真的高興。
顧紫重也歎息:“其實這並不是我的意思。金陵書院本來收的書生不少,可是就因為咱們金陵城的兩次劫難,導致書院沒人了。要不然我也不會再幫你建這麽一個書香園啊。”
金陵書院裏的不少書生,各個都是滿腹經綸的。
所以書香園自然也不會差了的。
顧紫重也很欣慰的:“能看到咱們江南的學子,甚至更遠的地方,兩廣福建那邊的書生都趕來咱們這裏讀書,我這心裏真的挺特別。”
這種特別的感覺怎麽說呢,就好像當初顧世子讀書一樣。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顧紫重在心裏默默地許願,盼望著這些書生能夠早日出人頭地吧。
從其他地方來了不少的小孩子,顧紫重也把自己的兩個小孩子送進了書香園。
當然了,清兒這個時候也是十三歲的年紀了,不小了。
朱炳天狂到沒邊,不過也就是十五六歲的年紀而已。
兩三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馬上清兒也就能像朱炳天那樣,騎馬射弓,成大孩子了。
為人之母,不就是盼著這一天的嗎?
顧紫重想想都激動。
她們幾個把書香園的事給料理妥當了,就請顧世子來給孩子們講課。
顧世子感覺自己受寵若驚。
他基本上從金陵兵營訓練完士兵以後出來,就趕緊去往書香園講課。
等他迴了家,李囡玉就給他準備晚膳等著他。
這樣平淡的日子過了半個多月。
緊接著京師那邊來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