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禧這邊卻是興奮過了頭,雙手握緊成了拳頭,不停地在自我暗示著,機會來了,自己的春天要來了。
而顧紫重這邊哭得像是決堤的洪水。
朱常禧自我興奮了半晌的功夫才注意到他身後的紫重。
他們兩個人把房門一關,卻是背對著背的。
現在他轉過身來,將手輕輕放在紫重的肩上,輕聲關切道:“怎麽了,你怎麽哭了?”
這話問了等於沒問。
顧紫重總不能平白無故地哭吧?
她聽了子善哥的話,更生氣了。
朱常禧瞧紫重的樣子,知道她是衝著自己發脾氣,當即便住了嘴。
停了半晌的功夫,他才再去探著腦袋湊近了紫重,輕聲關切道:“時間不早了,咱們去休息吧。”
他握著她紅燙的雙手,仿佛能夠聽到她的心跳。
她的情緒還是激動著的。
她心裏清楚,前世她就是因為一步走錯,所以才導致她和朱常禧兩個人異地相隔,再沒有相處的機會,她一發脾氣,入宮選了妃,結果卻讓他們兩個人終生沒了希望了。
所以今生她不願意再去失去任何一個機會,能把握住的她一定要抓住。
尤其是在子善哥北征這件事情上。
她擔心的事情太多了。
子善哥北征去了,萬一出了什麽好歹怎麽辦?
倘若他安然無恙,衣錦還鄉,可是他又帶迴來一個女孩子,把她給擠下去了,又怎麽辦?
倘若他安然無恙,幹脆不迴來了,又怎麽辦?
顧紫重也知道自己有些時候是杞人憂天,胡思亂想。可是她心裏的那些想法並非空穴來風。
前世她見慣了悲歡離合,導致整個人的神經都麻木了。
如今她再迴首,一切都是過去。
過去給她的教訓,她一定要謹記。
所以爹和娘剛一出門,她便站立在門口啜泣了起來。
她沒有手段,不能阻止子善哥北征。
這一次令她傷心的是,不隻是子善哥要北征,而且隻有子善哥一個人北征。
連個陪伴的都沒有。
她擔心,她同時也因為子善哥莫不在乎而生氣。
朱常禧扶著她的肩膀,問了她好多遍了。
她都不迴答。
朱常禧幹脆試圖扶著她往迴走。
她應了子善哥,跟著子善哥的步伐一點一點迴去。
朱常禧把她輕輕放倒在床邊,還給她脫了鞋,幫她蓋了被子。
朱常禧也很無奈,知道紫重有心事,可是問她,她什麽也不說。
這個要了命了。
朱常禧剛轉頭,準備去喝口茶。
結果顧紫重在他身後問道:“子善哥,你……真的要去嗎?”
朱常禧愣了愣,迴了頭來,道:“去啊,不去幹什麽?不是你說的嗎?顧家給我找了這麽複雜的關係,我得去啊。”
他的話字裏行間還是有些氣憤,畢竟他想通過自己的本事去博得皇上的青睞,顧家和朱王爺卻已經為他找好了關係。
這也不是說他不拿這些人脈當迴事,隻是他心裏的傲氣太強了,憑本事去獲得機會,幹什麽非要找關係?
所以他多多少少還有點不服氣。
顧紫重壓根兒沒想在這裏和他理論。
她是從心裏上根本就改了主意,不想讓子善哥去了。
所以她沒有理會他,而是自顧自地道:“朝廷那麽多能人呢,誰去不行啊。咱們兩個人剛成親,我還沒有……”
她臉紅了:“我還沒有讓爹抱上孫子呢。”
朱常禧彎身一拍大腿,又站起來係了係扣子:“讓我爹抱上孫子,都等明天吃西瓜了。”
顧紫重瞪著眼睛:“你就那麽不想寵我嗎?”
這話夠委婉了。
朱常禧雖然讀書不多,卻也明白。
他也紅了臉了。
顧紫重就是看不上他這一點,一個大老爺們在男女問題上害什麽臊,他都不如女孩子主動。
朱常禧沒理會她:“家父自幼教我功夫,還把我送去各處拜師學功夫,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我終於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你讓我放手?”
顧紫重被說得沒了話說。
朱常禧也理解媳婦:“我明白,作為女人,你應該在家裏守著相公守著家,可是我畢竟不是女人,我不是那個想法。”
顧紫重插話:“廢話,你要是女的我還不要呢。”
朱常禧沒想到她會在這裏貧嘴,一個沒反應過來,被她的話給逗樂了。
不過笑過之後,他還是接著道:“娘子你放心,咱們家的子嗣少不了,隻不過得等我這次北征迴來。等我迴來以後,你想要什麽我給你買什麽。你想怎麽樣,我都依著你。”
顧紫重瞧得出來,子善哥很珍惜這次機會,簡直比他自己的性命還珍惜呢。
所以說上一次打倭寇的時候,皇上把原本給了子善哥的機會轉而給了燕平南。
所以顧紫重此時才體會到,當時子善哥多麽不服氣,多麽不情願。
可是從京城迴來,子善哥一直是保持笑臉的,他沒有向別人怎麽抱怨。
這麽一想,顧紫重卻越發得內疚了。
要不是她要和子善哥成親,要不是她托著子善哥,說不定子善哥現在都已經是名震朝野的將軍了。
還有,那個燕平南也得乖乖地迴兩廣去,不能再來朝廷唿風喚雨了。
這倒好,燕平南自從打了倭寇,整個人在朝廷趾高氣昂的……
想到這裏,顧紫重自己都對燕平南不服氣。
可是……
她再不服氣,也就是想想,抱怨兩句就算了。
這一次子善哥是要用實際行動來和燕平南爭這個武將的位置了。
她支持子善哥。
可是她又怕子善哥出事。
就像她剛才所擔心的那樣,害怕子善哥戰死,害怕子善哥受傷,害怕子善哥不要她了……
所以這些念頭集中在她心裏,她自己也很矛盾。
看著子善哥,顧紫重的語氣沒有勁頭了,聽上去輕飄飄的:“哥,你……能不能等咱們兩個有了孩子以後再去?”
有了孩子,他們兩個人就等於綁定了,子善哥再出去,她也放心。
她就怕子善哥出去了以後變了心。
前世給她的經曆讓她的心裏多少都有了些許陰影了。
而顧紫重這邊哭得像是決堤的洪水。
朱常禧自我興奮了半晌的功夫才注意到他身後的紫重。
他們兩個人把房門一關,卻是背對著背的。
現在他轉過身來,將手輕輕放在紫重的肩上,輕聲關切道:“怎麽了,你怎麽哭了?”
這話問了等於沒問。
顧紫重總不能平白無故地哭吧?
她聽了子善哥的話,更生氣了。
朱常禧瞧紫重的樣子,知道她是衝著自己發脾氣,當即便住了嘴。
停了半晌的功夫,他才再去探著腦袋湊近了紫重,輕聲關切道:“時間不早了,咱們去休息吧。”
他握著她紅燙的雙手,仿佛能夠聽到她的心跳。
她的情緒還是激動著的。
她心裏清楚,前世她就是因為一步走錯,所以才導致她和朱常禧兩個人異地相隔,再沒有相處的機會,她一發脾氣,入宮選了妃,結果卻讓他們兩個人終生沒了希望了。
所以今生她不願意再去失去任何一個機會,能把握住的她一定要抓住。
尤其是在子善哥北征這件事情上。
她擔心的事情太多了。
子善哥北征去了,萬一出了什麽好歹怎麽辦?
倘若他安然無恙,衣錦還鄉,可是他又帶迴來一個女孩子,把她給擠下去了,又怎麽辦?
倘若他安然無恙,幹脆不迴來了,又怎麽辦?
顧紫重也知道自己有些時候是杞人憂天,胡思亂想。可是她心裏的那些想法並非空穴來風。
前世她見慣了悲歡離合,導致整個人的神經都麻木了。
如今她再迴首,一切都是過去。
過去給她的教訓,她一定要謹記。
所以爹和娘剛一出門,她便站立在門口啜泣了起來。
她沒有手段,不能阻止子善哥北征。
這一次令她傷心的是,不隻是子善哥要北征,而且隻有子善哥一個人北征。
連個陪伴的都沒有。
她擔心,她同時也因為子善哥莫不在乎而生氣。
朱常禧扶著她的肩膀,問了她好多遍了。
她都不迴答。
朱常禧幹脆試圖扶著她往迴走。
她應了子善哥,跟著子善哥的步伐一點一點迴去。
朱常禧把她輕輕放倒在床邊,還給她脫了鞋,幫她蓋了被子。
朱常禧也很無奈,知道紫重有心事,可是問她,她什麽也不說。
這個要了命了。
朱常禧剛轉頭,準備去喝口茶。
結果顧紫重在他身後問道:“子善哥,你……真的要去嗎?”
朱常禧愣了愣,迴了頭來,道:“去啊,不去幹什麽?不是你說的嗎?顧家給我找了這麽複雜的關係,我得去啊。”
他的話字裏行間還是有些氣憤,畢竟他想通過自己的本事去博得皇上的青睞,顧家和朱王爺卻已經為他找好了關係。
這也不是說他不拿這些人脈當迴事,隻是他心裏的傲氣太強了,憑本事去獲得機會,幹什麽非要找關係?
所以他多多少少還有點不服氣。
顧紫重壓根兒沒想在這裏和他理論。
她是從心裏上根本就改了主意,不想讓子善哥去了。
所以她沒有理會他,而是自顧自地道:“朝廷那麽多能人呢,誰去不行啊。咱們兩個人剛成親,我還沒有……”
她臉紅了:“我還沒有讓爹抱上孫子呢。”
朱常禧彎身一拍大腿,又站起來係了係扣子:“讓我爹抱上孫子,都等明天吃西瓜了。”
顧紫重瞪著眼睛:“你就那麽不想寵我嗎?”
這話夠委婉了。
朱常禧雖然讀書不多,卻也明白。
他也紅了臉了。
顧紫重就是看不上他這一點,一個大老爺們在男女問題上害什麽臊,他都不如女孩子主動。
朱常禧沒理會她:“家父自幼教我功夫,還把我送去各處拜師學功夫,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我終於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你讓我放手?”
顧紫重被說得沒了話說。
朱常禧也理解媳婦:“我明白,作為女人,你應該在家裏守著相公守著家,可是我畢竟不是女人,我不是那個想法。”
顧紫重插話:“廢話,你要是女的我還不要呢。”
朱常禧沒想到她會在這裏貧嘴,一個沒反應過來,被她的話給逗樂了。
不過笑過之後,他還是接著道:“娘子你放心,咱們家的子嗣少不了,隻不過得等我這次北征迴來。等我迴來以後,你想要什麽我給你買什麽。你想怎麽樣,我都依著你。”
顧紫重瞧得出來,子善哥很珍惜這次機會,簡直比他自己的性命還珍惜呢。
所以說上一次打倭寇的時候,皇上把原本給了子善哥的機會轉而給了燕平南。
所以顧紫重此時才體會到,當時子善哥多麽不服氣,多麽不情願。
可是從京城迴來,子善哥一直是保持笑臉的,他沒有向別人怎麽抱怨。
這麽一想,顧紫重卻越發得內疚了。
要不是她要和子善哥成親,要不是她托著子善哥,說不定子善哥現在都已經是名震朝野的將軍了。
還有,那個燕平南也得乖乖地迴兩廣去,不能再來朝廷唿風喚雨了。
這倒好,燕平南自從打了倭寇,整個人在朝廷趾高氣昂的……
想到這裏,顧紫重自己都對燕平南不服氣。
可是……
她再不服氣,也就是想想,抱怨兩句就算了。
這一次子善哥是要用實際行動來和燕平南爭這個武將的位置了。
她支持子善哥。
可是她又怕子善哥出事。
就像她剛才所擔心的那樣,害怕子善哥戰死,害怕子善哥受傷,害怕子善哥不要她了……
所以這些念頭集中在她心裏,她自己也很矛盾。
看著子善哥,顧紫重的語氣沒有勁頭了,聽上去輕飄飄的:“哥,你……能不能等咱們兩個有了孩子以後再去?”
有了孩子,他們兩個人就等於綁定了,子善哥再出去,她也放心。
她就怕子善哥出去了以後變了心。
前世給她的經曆讓她的心裏多少都有了些許陰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