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虎執意要送蒙荻出城,以示重視。
不管是公族子弟還是尋常國人,看見陽虎的戎車自然紛紛走避,在城門口,陽虎輕咦一聲,讓禦者停了下來。
“仲尼,豚味如何。”陽虎對著靠在路邊避讓的牛車說道,豚就是小豬。
一位衣裳普通,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起身淡淡施禮道:“極為鮮美,謝過陽子。”
仲尼便是孔丘吧。蒙荻好奇望去,無論前世今世,都聽過此人的大名,此次來魯國,也存了拜訪之心。
粗看之下,骨架形態竟與陽虎有幾分相像。
贈豚之事曾聽陽虎提過,無非是自己求賢若渴,孔丘如今廣收門徒,名聲顯於諸侯,正是他所急需的。
但這裏有一個障礙,孔丘年少時,曾為陽虎嘲笑,故兩人一直不和,無論怎麽邀請都不予理會。
因此陽虎想了個主意,趁孔丘不在家的時候,令人送了一隻豚過去,也就是烤乳豬,按照魯國禮節,大夫向士饋贈,士不可以在家接受禮品,必須親自前往大夫家拜謝。
陽虎在府中左等右等,總是不見孔丘過來,後來才得知,孔丘也趁他不在的時候來謝過禮了,於是也隻能作罷。
今日在道中偶遇,又起了招攬之心。衝孔丘招手說:“來,我問你幾句話,自己有一身才能,卻聽任國家陷入混亂,這是你說的仁嗎”
孔丘知道陽虎心思,但上位者當街問話,若置之不理,又違反了自己講授的禮,隻得微微歎氣,說道:“不是。”
陽虎又問:“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
“不是。”
陽虎笑了,悠悠地說道:“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歲月是不等人的。”
孔丘又歎了一口氣,自己一生遊走諸侯,就是想得到國君的重視,從而施展才華,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隻能暫時教授門徒,修編詩書。
若是魯侯相邀,自然心中樂意,而陽虎是什麽人以陪臣執國命,雖位高權重,實則並未看在自己眼裏。若是被他說動出仕,世人恐怕都會認為自己已經與其同流合汙。
但禮與仁是自己立身的根本,若是不同意出仕,便是違背了自己一向的立場,無奈之下,也隻能說道:“好,這就出仕。”
陽虎得意大笑,不管怎麽說,孔丘被自己說動出仕,在世人眼裏總歸是陽虎一黨。
“蒙荻見過夫子。”蒙荻見孔丘難堪,於心不忍,借上前見禮之機岔開話題。
“可是除去盜蹠的蒙荻蒙大夫”孔丘眼睛一亮,急忙迴禮。
“正是,蒙荻久聞夫子賢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哪裏,哪裏,蒙大夫為魯國除去禍害,國人聞之無不彈冠相慶。仲尼身為魯人,在此謝過了。”孔丘深深一禮,然後繼續說道:“聽聞蒙大夫得封蒙邑,仲尼不才,願協助大人治理邑政。”
呃,蒙荻一怔,滅了盜蹠真有這麽大的好處連孔丘也主動依附。
不過他心中也明白,孔丘剛才被陽虎拿話逼到了牆角,不得不出仕,但又不想被看成陽虎一黨。自己是剿滅盜蹠的功臣,若為自己所用,不僅於名聲無礙,或許還能為世人稱道。
傳言孔丘有些迂直,如今看來頗懂變通之道。
拿眼望向陽虎,怎麽說兩人目前是盟友,君子不奪人所好。
陽虎有些尷尬了,原本是要順勢舉薦孔丘出任中都宰,借此將孔丘及門人一舉網羅門下。
若是不允,又沒有合適的理由,隻得順著話語打哈哈說道:“不錯,蒙子有功於魯國,仲尼有心輔助,不失為一樁美事。”
這下輪到蒙荻頭疼了,孔丘無論是名聲還是門徒之眾多,對於在魯國立足當然大有助益。
問題是蒙荻從心底裏並不認同孔丘“德治”或“禮治”的方式,若都按他所提倡的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這些嚴格的等級,自己還來魯國做什麽
若真讓孔丘去了蒙邑,封地能不能治理好姑且不論,至少接下來行事方麵反而會束手束腳。
計然看出蒙荻的心思,上前說道:“主公,不必急在一時,不如等從蒙邑迴來,再登門向仲尼請教。”
此言一出,三人都點頭稱是,隻要不是當場應下,事後自有轉圜餘地。
費邑,城主府。
公山不狃端坐府中,幾名心腹圍坐一旁。
“這麽說,蒙氏後人是投向陽虎一黨了”
“主公,未必如此。陽虎向來借盜蹠牽製孟氏,此次為蒙氏所滅,恐怕是吃了個啞巴虧。”
“這麽說,他們有可能是麵和心不和哼,陽虎養盜自重,卻讓天下人譏笑我魯國無人!”公山不狃氣唿唿的一拍案幾。
“但蒙氏能一舉滅掉盜蹠,確有實力,不可不防。”
“剿除區區幾個盜賊,反倒讓豎子成名。”公山不狃不屑說道,“若是識相也就罷了,否則,索性一並拿下。”
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季孫斯還說了什麽”
“請主公聯手除去陽虎,今後主公就是季氏家宰。”
“哼哼,三桓不過是塚中枯骨,今日看不到明日,還有閑心來此許願,我等隻管經營費邑,讓他們鬥個你死我活。”公山不狃冷笑不已。
“主公此言大善。”眾人紛紛應是。
曲阜,大司空府邸。
“蒙荻已經出城”
“是的,陽虎親自送出城去,途中遇到孔丘,請他出仕。”
“主公,既已尊孔丘為師,為何不向朝中舉薦若是倒向陽虎,反為不美。”
“你等不知,我雖曾問禮於夫子,但夫子重周禮,若出仕,一切必以魯侯為重。陽虎隻看到他的聲望和門徒眾多,不知道這是作繭自縛之舉。”
“原來如此”子服何微微點頭。
“大司徒派人去費邑了”仲孫何忌又問道。
“是,已傳話公山不狃,說是以往種種均可過往不究,隻需聯手對付陽虎。”
“唉,還是太年輕啊,季氏中哪裏還有他說話的餘地。”
“主公,蒙氏雖與我們暗通款曲,但真實心意仍難得知,不如幹脆送他一份大禮,將水攪得更渾。”子服何思索半晌,提議道。
“大禮什麽大禮”
“費邑,請大司徒奏請魯侯,將費邑封給蒙氏。”
“怎麽可能,費邑是季氏核心所在,大司徒怎肯送於他人。”
“便是不送,如今的費邑又與大司徒何幹不過空有一個名分罷了。”
“這倒也是。”仲孫何忌點點頭,嘴裏念叨著:“費邑,費邑……”
“主公,將費邑封與蒙氏,陽虎與公山不狃必然不肯,雙方若起爭鬥,便由不得蒙氏不徹底倒向我們。”
“此言有理。”仲孫何忌拈須點頭,“三人若起齷齪,便無暇顧及我三桓,正好趁此圖謀一二。”
不管是公族子弟還是尋常國人,看見陽虎的戎車自然紛紛走避,在城門口,陽虎輕咦一聲,讓禦者停了下來。
“仲尼,豚味如何。”陽虎對著靠在路邊避讓的牛車說道,豚就是小豬。
一位衣裳普通,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起身淡淡施禮道:“極為鮮美,謝過陽子。”
仲尼便是孔丘吧。蒙荻好奇望去,無論前世今世,都聽過此人的大名,此次來魯國,也存了拜訪之心。
粗看之下,骨架形態竟與陽虎有幾分相像。
贈豚之事曾聽陽虎提過,無非是自己求賢若渴,孔丘如今廣收門徒,名聲顯於諸侯,正是他所急需的。
但這裏有一個障礙,孔丘年少時,曾為陽虎嘲笑,故兩人一直不和,無論怎麽邀請都不予理會。
因此陽虎想了個主意,趁孔丘不在家的時候,令人送了一隻豚過去,也就是烤乳豬,按照魯國禮節,大夫向士饋贈,士不可以在家接受禮品,必須親自前往大夫家拜謝。
陽虎在府中左等右等,總是不見孔丘過來,後來才得知,孔丘也趁他不在的時候來謝過禮了,於是也隻能作罷。
今日在道中偶遇,又起了招攬之心。衝孔丘招手說:“來,我問你幾句話,自己有一身才能,卻聽任國家陷入混亂,這是你說的仁嗎”
孔丘知道陽虎心思,但上位者當街問話,若置之不理,又違反了自己講授的禮,隻得微微歎氣,說道:“不是。”
陽虎又問:“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
“不是。”
陽虎笑了,悠悠地說道:“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歲月是不等人的。”
孔丘又歎了一口氣,自己一生遊走諸侯,就是想得到國君的重視,從而施展才華,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隻能暫時教授門徒,修編詩書。
若是魯侯相邀,自然心中樂意,而陽虎是什麽人以陪臣執國命,雖位高權重,實則並未看在自己眼裏。若是被他說動出仕,世人恐怕都會認為自己已經與其同流合汙。
但禮與仁是自己立身的根本,若是不同意出仕,便是違背了自己一向的立場,無奈之下,也隻能說道:“好,這就出仕。”
陽虎得意大笑,不管怎麽說,孔丘被自己說動出仕,在世人眼裏總歸是陽虎一黨。
“蒙荻見過夫子。”蒙荻見孔丘難堪,於心不忍,借上前見禮之機岔開話題。
“可是除去盜蹠的蒙荻蒙大夫”孔丘眼睛一亮,急忙迴禮。
“正是,蒙荻久聞夫子賢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哪裏,哪裏,蒙大夫為魯國除去禍害,國人聞之無不彈冠相慶。仲尼身為魯人,在此謝過了。”孔丘深深一禮,然後繼續說道:“聽聞蒙大夫得封蒙邑,仲尼不才,願協助大人治理邑政。”
呃,蒙荻一怔,滅了盜蹠真有這麽大的好處連孔丘也主動依附。
不過他心中也明白,孔丘剛才被陽虎拿話逼到了牆角,不得不出仕,但又不想被看成陽虎一黨。自己是剿滅盜蹠的功臣,若為自己所用,不僅於名聲無礙,或許還能為世人稱道。
傳言孔丘有些迂直,如今看來頗懂變通之道。
拿眼望向陽虎,怎麽說兩人目前是盟友,君子不奪人所好。
陽虎有些尷尬了,原本是要順勢舉薦孔丘出任中都宰,借此將孔丘及門人一舉網羅門下。
若是不允,又沒有合適的理由,隻得順著話語打哈哈說道:“不錯,蒙子有功於魯國,仲尼有心輔助,不失為一樁美事。”
這下輪到蒙荻頭疼了,孔丘無論是名聲還是門徒之眾多,對於在魯國立足當然大有助益。
問題是蒙荻從心底裏並不認同孔丘“德治”或“禮治”的方式,若都按他所提倡的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這些嚴格的等級,自己還來魯國做什麽
若真讓孔丘去了蒙邑,封地能不能治理好姑且不論,至少接下來行事方麵反而會束手束腳。
計然看出蒙荻的心思,上前說道:“主公,不必急在一時,不如等從蒙邑迴來,再登門向仲尼請教。”
此言一出,三人都點頭稱是,隻要不是當場應下,事後自有轉圜餘地。
費邑,城主府。
公山不狃端坐府中,幾名心腹圍坐一旁。
“這麽說,蒙氏後人是投向陽虎一黨了”
“主公,未必如此。陽虎向來借盜蹠牽製孟氏,此次為蒙氏所滅,恐怕是吃了個啞巴虧。”
“這麽說,他們有可能是麵和心不和哼,陽虎養盜自重,卻讓天下人譏笑我魯國無人!”公山不狃氣唿唿的一拍案幾。
“但蒙氏能一舉滅掉盜蹠,確有實力,不可不防。”
“剿除區區幾個盜賊,反倒讓豎子成名。”公山不狃不屑說道,“若是識相也就罷了,否則,索性一並拿下。”
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季孫斯還說了什麽”
“請主公聯手除去陽虎,今後主公就是季氏家宰。”
“哼哼,三桓不過是塚中枯骨,今日看不到明日,還有閑心來此許願,我等隻管經營費邑,讓他們鬥個你死我活。”公山不狃冷笑不已。
“主公此言大善。”眾人紛紛應是。
曲阜,大司空府邸。
“蒙荻已經出城”
“是的,陽虎親自送出城去,途中遇到孔丘,請他出仕。”
“主公,既已尊孔丘為師,為何不向朝中舉薦若是倒向陽虎,反為不美。”
“你等不知,我雖曾問禮於夫子,但夫子重周禮,若出仕,一切必以魯侯為重。陽虎隻看到他的聲望和門徒眾多,不知道這是作繭自縛之舉。”
“原來如此”子服何微微點頭。
“大司徒派人去費邑了”仲孫何忌又問道。
“是,已傳話公山不狃,說是以往種種均可過往不究,隻需聯手對付陽虎。”
“唉,還是太年輕啊,季氏中哪裏還有他說話的餘地。”
“主公,蒙氏雖與我們暗通款曲,但真實心意仍難得知,不如幹脆送他一份大禮,將水攪得更渾。”子服何思索半晌,提議道。
“大禮什麽大禮”
“費邑,請大司徒奏請魯侯,將費邑封給蒙氏。”
“怎麽可能,費邑是季氏核心所在,大司徒怎肯送於他人。”
“便是不送,如今的費邑又與大司徒何幹不過空有一個名分罷了。”
“這倒也是。”仲孫何忌點點頭,嘴裏念叨著:“費邑,費邑……”
“主公,將費邑封與蒙氏,陽虎與公山不狃必然不肯,雙方若起爭鬥,便由不得蒙氏不徹底倒向我們。”
“此言有理。”仲孫何忌拈須點頭,“三人若起齷齪,便無暇顧及我三桓,正好趁此圖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