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琥被封為尹氏族長,繼承尹伯爵位。


    小五帶著右曲陪同仲嬰前往尹氏駐地,其他三族也跟隨前來。


    不服者當場斬殺,在姬朝的大力支持下,尹琥很快坐穩了位置。


    此時的漢地正展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開荒行動。


    萬餘山越土著,萬餘寒族及其他人口,合計兩萬人在秋收後進行了大規模開荒。


    這段時間蒙荻想了很多,現在不再是一名隻知道衝鋒陷陣的將領。


    等到姬朝帶著人迴來,自己轄下將近有三萬之眾,兵書上可沒講過如何管理一塊封地。


    跟荊老爹關起門來詳談了一上午,蒙荻對於漢地的前途有了初步的思路。


    眼前最要緊的是解決俘虜問題,一萬多俘虜,其中青壯就有三四千,如果都是派士卒看守,根本不現實。


    把幾個部落叫到一起,蒙荻宣布,但凡戰俘,隻需為漢地幹活三年,就可以赦為平民或轉為士卒。如果表現好的,還可提前。


    離部落就是榜樣,一千多青壯全部赦免,大部分轉為士卒,少量轉為農戶,還有一些願意做工匠的,留在山穀聽用。


    但不得再以離部落自居,凡有自稱離部落者,斬。


    其餘各部落也一樣,在漢地,隻準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存在。


    小六很快傳迴了消息,就在大江邊上,找到了黑石。


    第一批黑石運到,蒙荻將冶煉人手重新恢複到千人,幹將也沒有辜負期望,很快就達到了每月能出百柄鐵劍。


    姬朝迴到漢地已是年底時分,長途跋涉,真正到達的隻有三四千人,個個風塵仆仆,滿臉風霜。


    剛到漢地,姬朝大吃一驚,才數月功夫,漢地又是一番景象。


    良田已達十萬畝,士卒有兩千之眾,均為執堅披銳的精兵。


    原本以為借四族之力,至少能與漢地平分秋色,甚至有可能反客為主。現在看來,若蒙荻翻臉不認人,自己也無可奈何。


    幸好蒙荻是守諾之人,仍尊姬朝為正統,將城主府讓了出來。但也坦言,以眼下漢地的實力,尚不能公開,同時姬朝也不能介入漢地事務。


    對於四族,蒙荻也很客氣,與原先漢地之民同等對待,每戶可得十畝良田,次年才按十一抽稅,並鼓勵開荒。


    但凡有一技之長者,登記之後均可領取俸祿。這才是蒙荻最開心地,姬朝奔楚帶走了幾乎所有百工,有些都是各行業集大成者。


    冬去春來,春過夏至,夏走秋臨,秋逝冬降……時間就這樣走過。


    現在是漢地發展的最好時機,接壤的三個鄰國中,吳楚兩國忙於自己國內事務,越國又是名義上的宗主國。


    所謂名義上,是指漢地雖然以越國為尊,卻不聽宣,不朝貢,這是當初越國朝廷答應蒙荻的條件,如果知道漢地如今的情況,不知會不會後悔當時的決定。


    又是一年的年終,漢城城主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姑蔑城的府邸已經讓給了姬朝,禮器典籍一並收藏其中。


    蒙荻又在漢穀築城,名為漢城,漢城依山而建,城池高大,牢牢鎖住漢穀穀口,是如今漢地的中心。


    蒙荻就在漢城城主府中聽取手下匯報。


    漢地與其他地方不同,家族勢力薄弱。


    寒族及後來的四族雖然人數不少,但因分地及開荒之策,許多族人漸漸脫離本家,另起門戶,因此蒙荻對封地內的管理極為方便,無須看各家臉色。


    這一年來的發展,蒙荻極為滿意,主要是糧食空前豐收,封地內再也不用擔心有人餓死了。


    這時,有人來報,一位自稱漁父的求見。


    漁父,蒙荻迴憶起一年多前,曾和素兒前去尋訪而不得見,想不到自己上門。


    “快請”蒙荻知道這些隱居的高人大多脾氣古怪,不能怠慢。


    “哈哈哈哈”隨著笑聲,一名身材中等,相貌平庸的老者大步走了進來,臉上帶有笑意,毫無世外高人的高冷姿態。


    “計然見過漢地之主。”老者拱了拱手,很是隨和。


    蒙荻趕緊請計然上坐,客氣的問道:“漁父先生來此可有什麽見教”


    “計某跟大人可不是第一次見麵。”


    “哦”蒙荻詫異。


    “那日大人大發神威,救下周天子姬朝,令人歎服。”


    “先生就在一旁”


    “不錯,姬朝本是來尋計某,行事不慎,被智氏追殺,計某手無縛雞之力,自然不會蹚這渾水。天不絕姬朝,果然得遇大人搭救。”


    蒙荻莞爾,此人倒是坦誠,將見死不救說得這麽理直氣壯。


    “聽說先生能知善斷,不知有什麽可以指點我”


    “不錯,計某就是來指點大人的。”計然看似和藹,說話卻毫不客氣。


    “請講。”


    “大人是否對漢地發展很是滿意”


    “這個,不錯,很滿意。”蒙荻摸摸鼻子,心中還是很得意的。


    “大錯特錯,漢地不過一小小封地,竟敢收留姬朝,還尊為周室正統,莫非不怕天下諸侯群起攻之”


    蒙荻知道這確是冒險之舉,當時貪圖四族的人手以及百工,才冒然答應。現在看來,對漢地的發展確有極大的促進,卻也留下極大隱患。


    “此為其一。”計然繼續慢斯條理說道:“漢地鼓勵開荒種地,又興漁獵、冶煉,本是強國之策。但自上而下,居然無一官吏,事事都由城主指派,如今已是亂象隱現,可笑大人還不自知,此為其二。”


    蒙荻羞愧,管理封地自己是真的不懂啊。姬朝帶來的人不知是過於小心翼翼還是別有心思,也無人獻策。


    “其三,空有銅鐵冶煉之便利,卻不知交換。空有百工之技巧,卻不知製造。須知糧食雖然重要,但一味強調耕種,人人都去種地,也不是強國之道。”


    “其四,才是真正的關鍵。漢地南邊是蠻夷,取之無用;西邊和北邊是連綿大山,即使有蕞爾小徑可通吳楚,終究難以拓展;東邊是越國,越國本是宗主之國,此時強盛,更是不可圖謀。”


    “因此,漢地並無前景可言,若是安於現狀,自無不可。但若有爭霸之意,可以說是毫無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