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漸漸延伸過來,不知何時,小船已經停了下來,周邊籠罩著似有似無的薄霧,蒙荻用力揉了揉眼睛,想看真切些,卻發現船上的人一臉凝重。
“蒙兄弟,麻煩了,我們可能碰上蜃氣了。”荊老爹低聲說道。
轉眼間霧氣由淡轉濃,到處白茫茫一片,不辨東西,其餘幾隻小船也若隱若現。
雲夢大澤平素多霧,有十日九霧的說法,傳說大澤深處有一隻修煉成精的蜃蛤,偶爾出來吞吐天地,吸食日月精華
荊家村民不是沒見過蜃氣,往常年年祭祀,才敢在大澤裏漁獵。如今離家日久,突然碰上,不覺惴惴不安,生怕是蜃蛤對這些年沒上供的懲罰。
村民們低聲唿應,勉力將小船湊在一起,在船頭擺上供品,磕頭跪拜。
季羋經曆過生死,倒不怎麽害怕,忽閃著大眼睛,似在霧氣中尋找傳說中的蜃蛤。
迷霧中失去了方向,小船隨風飄蕩。漫長的一夜過去了,也許是村民的虔誠起了作用,前方霧氣漸薄。
正欣喜間卻聽見霧氣中傳來“嗚--”的一聲號角,一艘龍頭巨艦鼓帆破浪,撞碎白霧,突兀的出現在眼前。
小船被激起的波浪高高拋起,眾人一陣手忙腳亂。
艦首一人身材高大,負手而立,淡淡掃了一眼便不再理會,身後士卒紛紛舉起弓箭。
蒙荻看的清楚,此人正是夫概,當日迴援郢都路上曾有一戰,夫概的勇武給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
夫概正待下令放箭,身形猛然一頓,迴首與蒙荻目光相撞。
輕輕揮手,吳軍得令,調轉船帆,巨艦劃了個弧線繞到小船前麵,吳人操舟的確獨步天下,偌大的艦船可以如此輕巧靈活。
夫概凝視半晌,沉聲問道:“可是當日楚將”
“蒙荻”
無須解釋,兩人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火花。
夫概素來自負,生平隻有一次被人以寡擊眾,還打得潰不成軍。迴到軍中後,反被王兄闔閭嘲笑一通,說自己不尊將令,咎由自取,這一切都是拜眼前之人所賜。
兩人不約而同取箭在手,張弓對視,天地間都安靜下來。
夫概如山嶽般峙立,目光灼灼,氣勢逼人而來。
蒙荻沒有水戰的經驗,但隨著波浪起伏,漸漸找到了節奏,穩穩立在船頭,一起一伏間如唿吸般自然,明明站在那裏,卻似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兩人都知道,隻有一箭的機會,卻始終找不到出手的時機。
夫概皺了皺眉,“竹箭”
“竹箭,也可殺人!”
默然許久,夫概突然將弓一拋,縱聲大笑,“痛快!不愧是擊敗我夫概的對手。想不到楚國也有此等人物!”
副將急忙上前勸到:“將軍,滅口要緊!”
“無妨”夫概一揮手,對蒙荻正色道:“你我惺惺相惜,改日戰場上再決高下!”
“傳令加速!”一聲令下,便揚帆而去,號角響起,身後霧氣深處也傳來嗚嗚聲響迴應,連綿不斷。
眾人直至才知絕處逢生,喜極而泣,唯有季羋,始終溫柔地看著蒙荻。
遠遠傳來夫概的聲音:“送你一個消息,熊軫在隨國。”
王兄!季羋驚喜地對蒙荻說:“王兄還活著!”
剛才這一戰,將蒙荻沉迷多日的鬥誌喚起。自從生死間走了一遭,對李陵的恨意早就淡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自己的選擇又是什麽跟季羋一起在大澤深處安心做一個漁夫蒙荻知道這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
這個世界既然還沒有大漢,就讓自己打出一個大漢來!想到這裏,蒙荻展顏一笑,對季羋說道:“好,我們去隨國。”
告別了荊家村民,蒙荻一行三人直奔隨國而去,原來荊踔死乞白賴要跟了上來。荊老爹原本不肯,大兒子戍邊杳無音訊,還指望二兒子養老送終。
後來見荊踔一臉憧憬的模樣,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知道攔不住了,隻好揮淚告別。
隨國宮中已經吵成了一團。
說來隨國也是一個比較奇葩的諸侯國,原來受周王室分封,監視和防禦南方,不想一來二去的,總被原本比自己弱小的楚國欺負,最後還成為楚國的屬國。
不過隨國對自己的定位還是頗為滿意的,又不想爭霸天下,有個大哥在上麵罩著,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開開心心混日子比什麽都強。
可現在麻煩找上門來了,看到楚昭王一行風塵仆仆出現在宮門口的時候,隨侯驚得目瞪口呆,大哥都混成這樣子了啊!不管怎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趕緊把偏殿讓了出來。
楚王親臨,雖然倉促,但禮不可廢,隨宮上下頓時忙碌起來。
然而歡迎儀式搞得有點虎頭蛇尾,因為吳國的使者已經到了國都,群臣議論紛紛,都沒了主張。
隨侯破天荒地連開了三天朝會,看著下麵大臣爭得麵紅耳赤,深感頭痛。
“大王,我隨國與楚國世代為鄰,結為盟國,怎可因為吳王使者一句話就將楚王交出讓天下人恥笑!”一員大將身披甲胄,須發皆張,聲如洪鍾。
“盟國靳將軍何必自欺欺人!我隨國為楚屬國,天下皆知!”須發皆白的老臣顫顫巍巍說道。
“不錯,怕是連屬國都不如,楚國隻知索取錢財,令尹囊瓦還要我們將鎮國之寶隨珠獻上,那裏像個上國的樣子”
“囊瓦不過是個貪財弄權的小人,楚王還是寬厚謙讓的。”
“吳國強大,萬一吳王興兵攻來,我等隻怕有覆巢之虞!”
隨侯聽聽這個有理,聽聽那個也覺得不錯,不禁以手加額,深深歎氣。越聽越茫然,想起都好幾天沒陪愛妃聽曲了,不知道晚上迴寢宮會不會不依呢。一想到新納的妃子,心不知飛哪裏去了。
大殿上聲音忽然停了下來,隨侯一愣,這麽快就商量出結果了抬頭望去,卻見殿門口一人,高冠峨帶,不顧守衛阻攔,大踏步走了進來。
群臣紛紛讓開,那人走到殿中,深施一禮道:“大王與眾大人是否商議妥當”
來人便是楚國大夫子西,楚昭王同父異母的兄長,行事頗有才能,又寬厚待人,因此有很高的威望。
隨侯被子期一問,不知如何迴答,求助地看向殿中眾臣。
眾臣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才有人弱弱說道:“吳王使者說不交出楚王,就發兵攻隨。”
“是不是還說,如果幫助吳國,以後可以盡得漢水以北之地”
子西冷冷說道:“大王,隨國與楚國相鄰而與吳國遠隔崇山峻嶺,闔閭此次偷襲郢都,以舉國之力也不過是帶來了三萬兵馬,蔡、唐兩個小國也是虛應故事。雖有囊瓦無能,導致十五萬精兵潰敗,但我大楚內有地廣千裏,精兵無數,昭王也未有失國之舉,外又有強援西秦。而闔閭到處燒殺搶掠,人心不穩,在楚地必不久留。”
“一旦大王聽從吳國使者所言,萬一轉眼吳軍迴師,隨國又何以自處”
“這……”群臣紛紛交頭接耳,隨侯更覺頭痛。身邊侍衛近前悄聲道:“梅妃娘娘讓宮女來稟報,調製了薺菜羹請大王享用。”
隨侯兩眼一亮,急忙說道:“再議,再議。”便匆匆而去。
子西看著仍自顧討論不已的群臣,歎息一聲,轉身走出大殿,眼中寫滿無奈,憂傷地看著夕陽將宮牆的影子越拉越長。
“蒙兄弟,麻煩了,我們可能碰上蜃氣了。”荊老爹低聲說道。
轉眼間霧氣由淡轉濃,到處白茫茫一片,不辨東西,其餘幾隻小船也若隱若現。
雲夢大澤平素多霧,有十日九霧的說法,傳說大澤深處有一隻修煉成精的蜃蛤,偶爾出來吞吐天地,吸食日月精華
荊家村民不是沒見過蜃氣,往常年年祭祀,才敢在大澤裏漁獵。如今離家日久,突然碰上,不覺惴惴不安,生怕是蜃蛤對這些年沒上供的懲罰。
村民們低聲唿應,勉力將小船湊在一起,在船頭擺上供品,磕頭跪拜。
季羋經曆過生死,倒不怎麽害怕,忽閃著大眼睛,似在霧氣中尋找傳說中的蜃蛤。
迷霧中失去了方向,小船隨風飄蕩。漫長的一夜過去了,也許是村民的虔誠起了作用,前方霧氣漸薄。
正欣喜間卻聽見霧氣中傳來“嗚--”的一聲號角,一艘龍頭巨艦鼓帆破浪,撞碎白霧,突兀的出現在眼前。
小船被激起的波浪高高拋起,眾人一陣手忙腳亂。
艦首一人身材高大,負手而立,淡淡掃了一眼便不再理會,身後士卒紛紛舉起弓箭。
蒙荻看的清楚,此人正是夫概,當日迴援郢都路上曾有一戰,夫概的勇武給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
夫概正待下令放箭,身形猛然一頓,迴首與蒙荻目光相撞。
輕輕揮手,吳軍得令,調轉船帆,巨艦劃了個弧線繞到小船前麵,吳人操舟的確獨步天下,偌大的艦船可以如此輕巧靈活。
夫概凝視半晌,沉聲問道:“可是當日楚將”
“蒙荻”
無須解釋,兩人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火花。
夫概素來自負,生平隻有一次被人以寡擊眾,還打得潰不成軍。迴到軍中後,反被王兄闔閭嘲笑一通,說自己不尊將令,咎由自取,這一切都是拜眼前之人所賜。
兩人不約而同取箭在手,張弓對視,天地間都安靜下來。
夫概如山嶽般峙立,目光灼灼,氣勢逼人而來。
蒙荻沒有水戰的經驗,但隨著波浪起伏,漸漸找到了節奏,穩穩立在船頭,一起一伏間如唿吸般自然,明明站在那裏,卻似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兩人都知道,隻有一箭的機會,卻始終找不到出手的時機。
夫概皺了皺眉,“竹箭”
“竹箭,也可殺人!”
默然許久,夫概突然將弓一拋,縱聲大笑,“痛快!不愧是擊敗我夫概的對手。想不到楚國也有此等人物!”
副將急忙上前勸到:“將軍,滅口要緊!”
“無妨”夫概一揮手,對蒙荻正色道:“你我惺惺相惜,改日戰場上再決高下!”
“傳令加速!”一聲令下,便揚帆而去,號角響起,身後霧氣深處也傳來嗚嗚聲響迴應,連綿不斷。
眾人直至才知絕處逢生,喜極而泣,唯有季羋,始終溫柔地看著蒙荻。
遠遠傳來夫概的聲音:“送你一個消息,熊軫在隨國。”
王兄!季羋驚喜地對蒙荻說:“王兄還活著!”
剛才這一戰,將蒙荻沉迷多日的鬥誌喚起。自從生死間走了一遭,對李陵的恨意早就淡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自己的選擇又是什麽跟季羋一起在大澤深處安心做一個漁夫蒙荻知道這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
這個世界既然還沒有大漢,就讓自己打出一個大漢來!想到這裏,蒙荻展顏一笑,對季羋說道:“好,我們去隨國。”
告別了荊家村民,蒙荻一行三人直奔隨國而去,原來荊踔死乞白賴要跟了上來。荊老爹原本不肯,大兒子戍邊杳無音訊,還指望二兒子養老送終。
後來見荊踔一臉憧憬的模樣,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知道攔不住了,隻好揮淚告別。
隨國宮中已經吵成了一團。
說來隨國也是一個比較奇葩的諸侯國,原來受周王室分封,監視和防禦南方,不想一來二去的,總被原本比自己弱小的楚國欺負,最後還成為楚國的屬國。
不過隨國對自己的定位還是頗為滿意的,又不想爭霸天下,有個大哥在上麵罩著,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開開心心混日子比什麽都強。
可現在麻煩找上門來了,看到楚昭王一行風塵仆仆出現在宮門口的時候,隨侯驚得目瞪口呆,大哥都混成這樣子了啊!不管怎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趕緊把偏殿讓了出來。
楚王親臨,雖然倉促,但禮不可廢,隨宮上下頓時忙碌起來。
然而歡迎儀式搞得有點虎頭蛇尾,因為吳國的使者已經到了國都,群臣議論紛紛,都沒了主張。
隨侯破天荒地連開了三天朝會,看著下麵大臣爭得麵紅耳赤,深感頭痛。
“大王,我隨國與楚國世代為鄰,結為盟國,怎可因為吳王使者一句話就將楚王交出讓天下人恥笑!”一員大將身披甲胄,須發皆張,聲如洪鍾。
“盟國靳將軍何必自欺欺人!我隨國為楚屬國,天下皆知!”須發皆白的老臣顫顫巍巍說道。
“不錯,怕是連屬國都不如,楚國隻知索取錢財,令尹囊瓦還要我們將鎮國之寶隨珠獻上,那裏像個上國的樣子”
“囊瓦不過是個貪財弄權的小人,楚王還是寬厚謙讓的。”
“吳國強大,萬一吳王興兵攻來,我等隻怕有覆巢之虞!”
隨侯聽聽這個有理,聽聽那個也覺得不錯,不禁以手加額,深深歎氣。越聽越茫然,想起都好幾天沒陪愛妃聽曲了,不知道晚上迴寢宮會不會不依呢。一想到新納的妃子,心不知飛哪裏去了。
大殿上聲音忽然停了下來,隨侯一愣,這麽快就商量出結果了抬頭望去,卻見殿門口一人,高冠峨帶,不顧守衛阻攔,大踏步走了進來。
群臣紛紛讓開,那人走到殿中,深施一禮道:“大王與眾大人是否商議妥當”
來人便是楚國大夫子西,楚昭王同父異母的兄長,行事頗有才能,又寬厚待人,因此有很高的威望。
隨侯被子期一問,不知如何迴答,求助地看向殿中眾臣。
眾臣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才有人弱弱說道:“吳王使者說不交出楚王,就發兵攻隨。”
“是不是還說,如果幫助吳國,以後可以盡得漢水以北之地”
子西冷冷說道:“大王,隨國與楚國相鄰而與吳國遠隔崇山峻嶺,闔閭此次偷襲郢都,以舉國之力也不過是帶來了三萬兵馬,蔡、唐兩個小國也是虛應故事。雖有囊瓦無能,導致十五萬精兵潰敗,但我大楚內有地廣千裏,精兵無數,昭王也未有失國之舉,外又有強援西秦。而闔閭到處燒殺搶掠,人心不穩,在楚地必不久留。”
“一旦大王聽從吳國使者所言,萬一轉眼吳軍迴師,隨國又何以自處”
“這……”群臣紛紛交頭接耳,隨侯更覺頭痛。身邊侍衛近前悄聲道:“梅妃娘娘讓宮女來稟報,調製了薺菜羹請大王享用。”
隨侯兩眼一亮,急忙說道:“再議,再議。”便匆匆而去。
子西看著仍自顧討論不已的群臣,歎息一聲,轉身走出大殿,眼中寫滿無奈,憂傷地看著夕陽將宮牆的影子越拉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