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是老成謀國之言,趙鞅聽完之後微微點了點頭,在這種時候晉國的政治體製已經相對比較完善,最重要的是權力已經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平衡。
如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很有可能會讓晉國再次陷入到內亂之中,這也是趙鞅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不過打擊那些不法之事,讓這些貴族有所收斂。
從而引起平民百姓之心,這一點還是非常必要去做的,皺著眉頭考慮了一下,趙鞅緩緩站起身來,在大殿之中來迴走了幾步,然後開口說道。
“然後我們不能仿照漢國之政進行改革,但是也要重視農事,漢國之所以能夠在外征戰這麽長時間,而且還是連續作戰,最重要的就是因為他們有糧食。”
“而且漢國實行精靈檢證,所以後勤壓力相對比較小,因此這一點上我們要引以為戒,一方麵要選練精兵,另外一方麵要鼓勵農桑。”
“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成功在晉國一些水源豐富的地方種植出了水稻,產量果然不俗,今後要大力推廣,另外對於那些種田優異者要給予重賞。”
“一定要下大力氣將兩手問題先解決,並且對於毀田之事要嚴加約束,不管是任何人,隻要毀壞農田當以殺人罪論處。”
“現在我們晉國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相對比較繁榮,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要更進一步,前往中原之地擴張的計劃,恐怕難以實行。”
“所以今後我們要向北繼續擴進,爭取拿下更多的土地,將那些戎狄打敗或者是驅趕到更遠的地方,隻有更多的土地才能養活更多的人。”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緩緩的走到了大殿的門口,向外展望連綿不斷的閣台樓宇。
“至於軍事之上,我們也要加快研製弓弩,這在對戰之時頗為犀利,要比長弓射速更快,雖然說威力不如,但是勝在量多,可以單獨列出一軍,專門持弩。”
“另外還要訓練步兵和騎兵協同作戰,而且要想盡辦法提高冶煉技術,到時候我要打造出一隻人馬皆披重甲的騎兵和步兵,隻有這樣才能跟漢軍進行對抗。”
趙鞅這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思前想後,終於想到了一個應對之法,那就是開創重步兵和重騎兵,隻有這樣在對戰的時候才能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在場的眾位家臣,對於這一番話,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他們也明顯感覺到,自從這一次趙鞅迴來之後整個人就變得沉穩許多,做事情更多的時候,謀定而後動。
隱隱約約給了這些人一種信心,畢竟放眼當今天下能夠跟趙鞅相提並論的,也隻有蒙荻了,隻要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就算是將來晉國無法擊敗漢國。
但是在這樣一個眼光卓絕的執政領導之下,晉國肯定會變得日漸強盛。
就在這個時候郵良越眾而出,拱手一禮。
“主公,之前我們雖然跟其他諸侯國私下有聯係,準備聯合進攻漢國,不過因為事情錯綜複雜,以至於到了現在進展並不大,所以在下還是提議。”
“晉國應該讓出霸權之位,然後聯合其他的諸侯國共同對付漢國,如此一來我們的勝算才能更大一些,之前的時候漢國偏安一隅,不少諸侯國對其缺乏了解。”
“但是如今漢國已經擊敗了吳國,並且跟我晉國交戰,依然獲勝,在此等情況之下,情況已經變得極其惡劣,還請主公早做安排才是。”
趙鞅這一次沒有絲毫的猶豫,重重的一點頭,當即就開口說道。
“你說的不錯也是時候集中天下諸侯國的力量了,隨後派出使者前往各個諸侯國,齊國也不要錯過,就說我晉國退出霸主之位,若其他諸侯國能夠擊破淮城。”
“那麽這個諸侯國就是將來天下的霸主,同時派人前去洛邑見周天子,如今已經到了紛爭之時,不要吝嗇些許虛名,分封天下諸侯以壯聲勢。”
尹鐸聽到這裏也是微微點頭,他的臉上露出慎重之色。
“諸侯聯軍共同對付漢國,這也是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這是漢國現在疆域廣大,不能拖的時日太過長久,否則的話,一旦漢國發展起來就會勢大難治。”
“漢國有計然這樣的智者,還有白圭擅長理財之道,以及武功赫赫的孫武,並且漢王也是知兵之人,才會經營出如此的局麵。”
“之前我們已經派人前去漢國準備伺機擾亂漢國之國政,不過這樣做還是遠遠不足,另外還需要我們晉國將惡金冶煉之法,傳授於其他諸侯國。”
“這樣一來各個諸侯國的戰力必定會有相當大的提升,也算是我晉國拿出來的一片誠意,畢竟在此之前我晉國的聲威受損,如果單靠言語,恐怕難以打動其他的國君。”
而趙鞅則是略微猶豫了一下,不過隨後他的臉色變得堅毅起來。
“說的不錯,當前的形勢如此的惡劣,我們不能敝帚自珍,隻要這些諸侯國願意跟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對付漢國,那麽就沒有什麽東西舍不得。”
一方商議下來晉國的策略基本上就定了下來,重農事,改革軍事,同時對外聯合,其他諸侯國共同漢國施壓,找到合適的時機聯合出兵。
商議結束之後,趙鞅見到眾人全部的離開,隻有郵良還留在那裏,於是心中就是一動。
“郵子暫且慢走,正好今日我得了一匹好馬,不妨一起去看一看。”
這話自然是說給周圍的人聽的,他跟郵良相處這麽長時間,彼此之間十分的熟悉,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情,而且不方便當著眾人說出,因此才有這樣的表現。
郵良自然也是從善如流,站起身來躬身行了一禮,麵帶笑容的說道。
“恭喜主公,又得一匹寶馬良駒既然如此在下也願意前往一觀,在這種時候主公得到一匹好馬,這也是晉國將要大興的征兆啊。”
(本章完)
如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很有可能會讓晉國再次陷入到內亂之中,這也是趙鞅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不過打擊那些不法之事,讓這些貴族有所收斂。
從而引起平民百姓之心,這一點還是非常必要去做的,皺著眉頭考慮了一下,趙鞅緩緩站起身來,在大殿之中來迴走了幾步,然後開口說道。
“然後我們不能仿照漢國之政進行改革,但是也要重視農事,漢國之所以能夠在外征戰這麽長時間,而且還是連續作戰,最重要的就是因為他們有糧食。”
“而且漢國實行精靈檢證,所以後勤壓力相對比較小,因此這一點上我們要引以為戒,一方麵要選練精兵,另外一方麵要鼓勵農桑。”
“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成功在晉國一些水源豐富的地方種植出了水稻,產量果然不俗,今後要大力推廣,另外對於那些種田優異者要給予重賞。”
“一定要下大力氣將兩手問題先解決,並且對於毀田之事要嚴加約束,不管是任何人,隻要毀壞農田當以殺人罪論處。”
“現在我們晉國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相對比較繁榮,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要更進一步,前往中原之地擴張的計劃,恐怕難以實行。”
“所以今後我們要向北繼續擴進,爭取拿下更多的土地,將那些戎狄打敗或者是驅趕到更遠的地方,隻有更多的土地才能養活更多的人。”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緩緩的走到了大殿的門口,向外展望連綿不斷的閣台樓宇。
“至於軍事之上,我們也要加快研製弓弩,這在對戰之時頗為犀利,要比長弓射速更快,雖然說威力不如,但是勝在量多,可以單獨列出一軍,專門持弩。”
“另外還要訓練步兵和騎兵協同作戰,而且要想盡辦法提高冶煉技術,到時候我要打造出一隻人馬皆披重甲的騎兵和步兵,隻有這樣才能跟漢軍進行對抗。”
趙鞅這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思前想後,終於想到了一個應對之法,那就是開創重步兵和重騎兵,隻有這樣在對戰的時候才能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在場的眾位家臣,對於這一番話,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他們也明顯感覺到,自從這一次趙鞅迴來之後整個人就變得沉穩許多,做事情更多的時候,謀定而後動。
隱隱約約給了這些人一種信心,畢竟放眼當今天下能夠跟趙鞅相提並論的,也隻有蒙荻了,隻要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就算是將來晉國無法擊敗漢國。
但是在這樣一個眼光卓絕的執政領導之下,晉國肯定會變得日漸強盛。
就在這個時候郵良越眾而出,拱手一禮。
“主公,之前我們雖然跟其他諸侯國私下有聯係,準備聯合進攻漢國,不過因為事情錯綜複雜,以至於到了現在進展並不大,所以在下還是提議。”
“晉國應該讓出霸權之位,然後聯合其他的諸侯國共同對付漢國,如此一來我們的勝算才能更大一些,之前的時候漢國偏安一隅,不少諸侯國對其缺乏了解。”
“但是如今漢國已經擊敗了吳國,並且跟我晉國交戰,依然獲勝,在此等情況之下,情況已經變得極其惡劣,還請主公早做安排才是。”
趙鞅這一次沒有絲毫的猶豫,重重的一點頭,當即就開口說道。
“你說的不錯也是時候集中天下諸侯國的力量了,隨後派出使者前往各個諸侯國,齊國也不要錯過,就說我晉國退出霸主之位,若其他諸侯國能夠擊破淮城。”
“那麽這個諸侯國就是將來天下的霸主,同時派人前去洛邑見周天子,如今已經到了紛爭之時,不要吝嗇些許虛名,分封天下諸侯以壯聲勢。”
尹鐸聽到這裏也是微微點頭,他的臉上露出慎重之色。
“諸侯聯軍共同對付漢國,這也是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這是漢國現在疆域廣大,不能拖的時日太過長久,否則的話,一旦漢國發展起來就會勢大難治。”
“漢國有計然這樣的智者,還有白圭擅長理財之道,以及武功赫赫的孫武,並且漢王也是知兵之人,才會經營出如此的局麵。”
“之前我們已經派人前去漢國準備伺機擾亂漢國之國政,不過這樣做還是遠遠不足,另外還需要我們晉國將惡金冶煉之法,傳授於其他諸侯國。”
“這樣一來各個諸侯國的戰力必定會有相當大的提升,也算是我晉國拿出來的一片誠意,畢竟在此之前我晉國的聲威受損,如果單靠言語,恐怕難以打動其他的國君。”
而趙鞅則是略微猶豫了一下,不過隨後他的臉色變得堅毅起來。
“說的不錯,當前的形勢如此的惡劣,我們不能敝帚自珍,隻要這些諸侯國願意跟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對付漢國,那麽就沒有什麽東西舍不得。”
一方商議下來晉國的策略基本上就定了下來,重農事,改革軍事,同時對外聯合,其他諸侯國共同漢國施壓,找到合適的時機聯合出兵。
商議結束之後,趙鞅見到眾人全部的離開,隻有郵良還留在那裏,於是心中就是一動。
“郵子暫且慢走,正好今日我得了一匹好馬,不妨一起去看一看。”
這話自然是說給周圍的人聽的,他跟郵良相處這麽長時間,彼此之間十分的熟悉,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情,而且不方便當著眾人說出,因此才有這樣的表現。
郵良自然也是從善如流,站起身來躬身行了一禮,麵帶笑容的說道。
“恭喜主公,又得一匹寶馬良駒既然如此在下也願意前往一觀,在這種時候主公得到一匹好馬,這也是晉國將要大興的征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