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有了這一次談話之後,也算是坦誠布公,彼此之間心中也就沒有了疙瘩,相處起來自然也就愉悅的多,蒙荻利用這難得閑暇時間,好好休息了幾天。
隨後就開始接見各國的使者,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就在這個時候白圭懷中抱著幾卷竹簡,麵帶喜色的匆匆趕來,見麵之後就笑著說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在這大喜之日,屬下又為主公找到了一位良才美玉。”
蒙荻一聽臉上就露出了幾分興趣,此人能夠被白圭稱讚,肯定不是泛泛之輩,於是他的臉上就露出了好奇之色,連忙站起身來伸手說道。
“既然如此,就趕快把此人請過來,我要當麵詢問一下。”
而白圭則是把自己懷中抱著的幾卷竹簡放在了桌案之上,輕聲一笑說道。
“此人我也沒有見過,隻是讀到了他的文章,覺得他才華橫溢是一個可造之才,而且眼光極其的敏銳,如果善加雕琢的話,將來必定是我漢國的棟梁之臣。”
聞言蒙荻馬上打開竹簡就開始讀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開始變得精彩起來,時而露出高興之色,時而皺眉失所,片刻之後放下竹簡,不由得感慨的說道。
“天下英雄之輩何其多也,此人的見識和眼光頗有一些獨到之處,既然如此,不如先征召他為官吏,看他能力如何,如果資質不錯的話,那就外放一地為官最好。”
“不過我馬上就要離開淮城,臨走之前我還想見他一麵,總感覺他寫的這些東西裏麵還有一些未盡之言,不知道是因為有避諱還是有所擔心。”
白圭則是淡然一笑,臉上露出很自信的神色說道。
“主公恐怕是猜錯了,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是有關他的消息,我已經得到了,他現在年紀尚輕,是遊學到了淮城,已經有一年多了。”
“這些話他能說出來,恐怕也是有些不自信,所以言之不明,如主公能在離開之前見他一麵最好,這樣就可以讓他安心留在漢國做事。”
等到蒙荻見到李悝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因為他太過年輕了,嘴上隻有一層淺淺的絨毛,不過如此年紀就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讓人感慨,於是就開口問道。
“你在策中說如今漢國雖然頒布了漢法經,但是多有一些不足之處,你的那些建議本王已經看過了,確實有一些獨到的見解,比如你說應該獎勵耕種懲罰遊手好閑之輩。”
“這一點本王就深為讚同,隻是你強調重農抑商,這又是為何呢?”
蒙荻自然也接受這一條策略,因為漢朝就是繼承秦朝的統治製度,也是秉承重農抑商的策略,隻是現在很少有人提出來這樣的看法,所以他需要問清楚。
李悝聽到這話以後拱手行了一禮,臉上露出鄭重之色,開口說道。
“農為國之根本,無農即無糧,而商人則是穿梭千裏低買高賣,輕易就可以從中獲利,如果行商之風大氣,必定會讓天下之人趨之若鶩。”
“漢王一直都提倡納糧得爵,或者殺敵得爵,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將耕種田地與殺敵立功相提並論,隻是在下覺得遠遠不足。”
“平民百姓勤勞本分,日複一日在田間工作,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才能得到糧食,若是盡心盡力,則是能得到更多,如果此時要是能夠行販商走卒之事而獲利。”
“那麽有人從中得到好處之後,自然不甘心種田,長此以往下去人心浮動,漢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無糧可收或者是畝產大減,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倉廩之中,滿是錢財。”
“這些東西又不能當糧食吃,平民百姓遇到災年難以果腹,必定會產生一些不可預料的結局,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做到重農抑商。”
“對於這些商人要設下更多的規矩,並且可以重稅,從他們身上得到了錢財,一方麵可以補充國庫,另外一方麵則可以修建道路,建立糧倉。”
“如此以來,要是遇到了天災或者打仗之時,從各地調糧就可以從容應對這些問題,此乃富國強兵的不二法門,現在漢國已經有了這樣的風氣。”
“不少商人都因為捐納糧食得到了爵位,在下也是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心中深深的擔憂,因此才專門提出這條策略。”
說完之後李悝默默的退在一旁,他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漢國是以經商起家的,現在的漢國之所以如此的豪富,全都是依賴於那些商人。
所以他提出來的這條策略,大概率應該不會被采納,不過就是年輕人年少氣盛,看到了問題所在之後就直接指了出來,不過現在他已經有些後悔了。
蒙荻這個時候偏過頭來看了白圭一眼,他可是頗通經商之道,隻是這個時候白圭卻是微微點頭,顯然他對於李悝的提議也非常的讚同。
這時候蒙荻看到李悝的樣子,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伸出手來坐請。
“你說的很是不錯,來請坐,將你的想法仔細道來,如果可行的話,本王也會一律采納,這是我們漢國選官自有其法,你雖然有見識,但是也要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證明。”
“所以可以先跟在白先生的身邊做事,熟悉一下我們漢國的典章製度,隨後外放為官,隻要你做得好,有了成績,將來必定能夠大展宏圖。”
“隻不過在此之前,本王希望你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給本王用於參考,國家之事,不能朝令而夕改,需要找到合適的契機,才能進一步往下進展。”
“這一點希望你能夠明白,畢竟倉促執行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眾怒,從而讓新法毀於一旦,不知道你可否願意留在漢國?”
李悝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一抹激動之色,站起身來躬身行了一禮。
“在下願意。”
(本章完)
隨後就開始接見各國的使者,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就在這個時候白圭懷中抱著幾卷竹簡,麵帶喜色的匆匆趕來,見麵之後就笑著說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在這大喜之日,屬下又為主公找到了一位良才美玉。”
蒙荻一聽臉上就露出了幾分興趣,此人能夠被白圭稱讚,肯定不是泛泛之輩,於是他的臉上就露出了好奇之色,連忙站起身來伸手說道。
“既然如此,就趕快把此人請過來,我要當麵詢問一下。”
而白圭則是把自己懷中抱著的幾卷竹簡放在了桌案之上,輕聲一笑說道。
“此人我也沒有見過,隻是讀到了他的文章,覺得他才華橫溢是一個可造之才,而且眼光極其的敏銳,如果善加雕琢的話,將來必定是我漢國的棟梁之臣。”
聞言蒙荻馬上打開竹簡就開始讀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開始變得精彩起來,時而露出高興之色,時而皺眉失所,片刻之後放下竹簡,不由得感慨的說道。
“天下英雄之輩何其多也,此人的見識和眼光頗有一些獨到之處,既然如此,不如先征召他為官吏,看他能力如何,如果資質不錯的話,那就外放一地為官最好。”
“不過我馬上就要離開淮城,臨走之前我還想見他一麵,總感覺他寫的這些東西裏麵還有一些未盡之言,不知道是因為有避諱還是有所擔心。”
白圭則是淡然一笑,臉上露出很自信的神色說道。
“主公恐怕是猜錯了,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是有關他的消息,我已經得到了,他現在年紀尚輕,是遊學到了淮城,已經有一年多了。”
“這些話他能說出來,恐怕也是有些不自信,所以言之不明,如主公能在離開之前見他一麵最好,這樣就可以讓他安心留在漢國做事。”
等到蒙荻見到李悝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因為他太過年輕了,嘴上隻有一層淺淺的絨毛,不過如此年紀就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讓人感慨,於是就開口問道。
“你在策中說如今漢國雖然頒布了漢法經,但是多有一些不足之處,你的那些建議本王已經看過了,確實有一些獨到的見解,比如你說應該獎勵耕種懲罰遊手好閑之輩。”
“這一點本王就深為讚同,隻是你強調重農抑商,這又是為何呢?”
蒙荻自然也接受這一條策略,因為漢朝就是繼承秦朝的統治製度,也是秉承重農抑商的策略,隻是現在很少有人提出來這樣的看法,所以他需要問清楚。
李悝聽到這話以後拱手行了一禮,臉上露出鄭重之色,開口說道。
“農為國之根本,無農即無糧,而商人則是穿梭千裏低買高賣,輕易就可以從中獲利,如果行商之風大氣,必定會讓天下之人趨之若鶩。”
“漢王一直都提倡納糧得爵,或者殺敵得爵,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將耕種田地與殺敵立功相提並論,隻是在下覺得遠遠不足。”
“平民百姓勤勞本分,日複一日在田間工作,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才能得到糧食,若是盡心盡力,則是能得到更多,如果此時要是能夠行販商走卒之事而獲利。”
“那麽有人從中得到好處之後,自然不甘心種田,長此以往下去人心浮動,漢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無糧可收或者是畝產大減,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倉廩之中,滿是錢財。”
“這些東西又不能當糧食吃,平民百姓遇到災年難以果腹,必定會產生一些不可預料的結局,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做到重農抑商。”
“對於這些商人要設下更多的規矩,並且可以重稅,從他們身上得到了錢財,一方麵可以補充國庫,另外一方麵則可以修建道路,建立糧倉。”
“如此以來,要是遇到了天災或者打仗之時,從各地調糧就可以從容應對這些問題,此乃富國強兵的不二法門,現在漢國已經有了這樣的風氣。”
“不少商人都因為捐納糧食得到了爵位,在下也是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心中深深的擔憂,因此才專門提出這條策略。”
說完之後李悝默默的退在一旁,他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漢國是以經商起家的,現在的漢國之所以如此的豪富,全都是依賴於那些商人。
所以他提出來的這條策略,大概率應該不會被采納,不過就是年輕人年少氣盛,看到了問題所在之後就直接指了出來,不過現在他已經有些後悔了。
蒙荻這個時候偏過頭來看了白圭一眼,他可是頗通經商之道,隻是這個時候白圭卻是微微點頭,顯然他對於李悝的提議也非常的讚同。
這時候蒙荻看到李悝的樣子,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伸出手來坐請。
“你說的很是不錯,來請坐,將你的想法仔細道來,如果可行的話,本王也會一律采納,這是我們漢國選官自有其法,你雖然有見識,但是也要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證明。”
“所以可以先跟在白先生的身邊做事,熟悉一下我們漢國的典章製度,隨後外放為官,隻要你做得好,有了成績,將來必定能夠大展宏圖。”
“隻不過在此之前,本王希望你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給本王用於參考,國家之事,不能朝令而夕改,需要找到合適的契機,才能進一步往下進展。”
“這一點希望你能夠明白,畢竟倉促執行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眾怒,從而讓新法毀於一旦,不知道你可否願意留在漢國?”
李悝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一抹激動之色,站起身來躬身行了一禮。
“在下願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