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趙鞅為了謹慎起見,開始下令大軍進軍之時,小心謹慎,多派軍侯刺探軍情。
因此行軍速度有些慢了下來,一日之後等到少室周趕迴,趙鞅馬上就把他招到了大帳之中,看到他臉色顯得灰白無比,很顯然是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於是趙鞅就開口問道。
“你手中握有十萬騎兵,為什麽這一次會大敗虧輸?具體的戰鬥經過如何你詳細說清楚,雖然吃了敗仗,不過最重要的就是從中吸取教訓,這樣才能有所裨益。”
少室周十分慚愧的低下了頭,然後一拱手行了一禮,這才開口說道。
“這一次我帶兵到費邑之後就感覺有些不同,漢國實行堅壁清野的之計,一路之上,我們得到的補給十分有限,因此就想著快速拿下費邑。”
“但是到了城下之後,守軍堅守不出,但是外麵的漢國百姓卻是自發組成軍隊對我軍實行襲擊,這些人雖然戰鬥力相對比較薄弱,但是已經比這些普通部隊不遑多讓。”
“而且他們的人數相對比較少,一般就是偷襲得手之後馬上撤退或者是見勢不妙撒腿就走,讓我軍根本難以全力攻城,隨後孫武子帶兵前來。”
“因為他帶的都是步兵,一開始我有些輕敵,所以就派騎兵進行衝陣,結果沒有想到對方的步兵十分的精銳,而且他們人手都持有一種古怪的弓弩。”
“上來就是幾波箭雨,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原本想著隻要能夠接近交戰,肯定能夠獲勝,但是沒有想到這些步兵對於戰爭頗為精熟。”
“在孫武子的指揮之下,分進合擊如指臂使,並且他們的甲胄和兵器都十分的精良,全力一擊就可破,開我軍鎧甲,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我軍不明,所以被打的大敗。”
“更為可怕的就是這一支步兵的行軍速度非常快,他們利用那些百姓組成的軍隊拖延我們的行軍速度,交替進行攻擊,讓我大軍根本就得不到片刻喘息之際。”
“一連打了一天,不少士兵連揮舞兵器都沒有了力氣,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孫武子設伏兵於樹林之中,將我大軍從中攔腰斬斷,無奈之下,我隻能引兵撤退。”
“隨後又收攏了一些殘兵,現在的兵力還不到六萬,也就是這個時候得知主公帶兵進攻費邑,這才敢來相見,我還是建議主公小心為上,這孫武子用兵神鬼莫測。”
“跟他交戰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隻要有機會,他就很有可能抓住戰機,以我們想象不到的方式發動進攻。”
趙鞅聽完整個經過之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原本他以為這一次十萬騎兵出動,就算是敗了,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損失,畢竟騎兵的機動性放在哪裏。
怎麽也沒想到這一張打下來折損的騎兵將近一半,這都已經是傷筋動骨了,不過從整個戰鬥經過來看,少室周的應對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就是換成他趙鞅帶著兵遇到孫武,很有可能也會如此選擇,從中台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漢軍的兵器,居然可以一刀破甲,於是他皺著眉頭說道。
“很明顯漢軍又有了新的冶煉技術,所以才能打造如此鋒利的兵器,讓我們的盔甲難以防護,這就說明他們也是蓄謀已久,要不然的話不可能訓練出來如此強悍的步兵。”
“居然能夠在戰場之上,配合一些烏合之眾,就能夠趕上騎兵的速度,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而且從戰略謀上來看,孫武步步占盡先機,可見其戰略眼光何其高明。”
不過說到這裏,趙鞅直接就站起身來,他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神色,手握劍柄說道。
“不過現在我們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就算是這孫武子有再大的本事也是無計可施,隻要我們謹慎應對,那麽就能夠把他困死在城中!”
“而且我們也並不著急,隻要圍困了費邑,那麽到時候蒙子要是帶兵迴援,我們就來個以逸待勞,無論如何這一場戰鬥我們一定要取得勝利。”
“隻有這樣才能給漢國一個教訓,讓他們見識到我們晉軍的強大,並且要將漢國占領魯國的土地全部拿迴來,這一次打不到淮城,趙某絕不退兵。”
趙鞅也是發了狠了,自從晉國內亂以後,他幾次跟蒙蒙荻交手都是以失敗告終,雖然他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麵可是一直記著,現在他的兵力占優,而且也有騎兵。
並且通過這一次戰鬥,他已經了解了漢國步兵的一些特點,也想通過這一次費邑之戰,找出來漢軍步兵弱點,然後做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軍隊改革。
隻有這樣才能保持對漢國的軍事優勢,因為現在趙鞅不得不這麽做,吳國這麽快落敗,已經給他提了一個醒,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打敗漢國的話。
那麽用不了幾年,晉國有可能會落到跟吳國一樣的局麵,不但晉國從此以後會失去霸主的地位,而且視力也會一直收縮到太行山以西的地區。
晉國在太行山以東的領地,將會全部落入到漢國的手中,更重要的就是蒙荻的年紀,要比趙鞅小上不少,由此可見,漢國在他的治理之下,將會保持相當強的力量。
所以蒙荻將是趙鞅今後最重要的敵人,他更是不能允許晉國在他的手中沒落下去,這不但會讓趙氏蒙羞,而且也會讓那些搖擺不定的諸侯國,陷入到分裂之中。
如此一來將會助長漢國的氣焰,就如同現今的齊國一樣,從堂堂一個大國現在淪落到要依靠漢國才能守衛國土的局麵,這對於其他出口國的影響是很大的。
就像這一次的鄭國,雖然口頭上說的漂亮並且送來了糧食,但是就是不發兵,這也讓趙鞅意識到了危機所在,可以說現在他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郵良這個時候也是眉頭緊皺,他心裏麵也很清楚,現在晉軍退不得。
(本章完)
因此行軍速度有些慢了下來,一日之後等到少室周趕迴,趙鞅馬上就把他招到了大帳之中,看到他臉色顯得灰白無比,很顯然是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於是趙鞅就開口問道。
“你手中握有十萬騎兵,為什麽這一次會大敗虧輸?具體的戰鬥經過如何你詳細說清楚,雖然吃了敗仗,不過最重要的就是從中吸取教訓,這樣才能有所裨益。”
少室周十分慚愧的低下了頭,然後一拱手行了一禮,這才開口說道。
“這一次我帶兵到費邑之後就感覺有些不同,漢國實行堅壁清野的之計,一路之上,我們得到的補給十分有限,因此就想著快速拿下費邑。”
“但是到了城下之後,守軍堅守不出,但是外麵的漢國百姓卻是自發組成軍隊對我軍實行襲擊,這些人雖然戰鬥力相對比較薄弱,但是已經比這些普通部隊不遑多讓。”
“而且他們的人數相對比較少,一般就是偷襲得手之後馬上撤退或者是見勢不妙撒腿就走,讓我軍根本難以全力攻城,隨後孫武子帶兵前來。”
“因為他帶的都是步兵,一開始我有些輕敵,所以就派騎兵進行衝陣,結果沒有想到對方的步兵十分的精銳,而且他們人手都持有一種古怪的弓弩。”
“上來就是幾波箭雨,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原本想著隻要能夠接近交戰,肯定能夠獲勝,但是沒有想到這些步兵對於戰爭頗為精熟。”
“在孫武子的指揮之下,分進合擊如指臂使,並且他們的甲胄和兵器都十分的精良,全力一擊就可破,開我軍鎧甲,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我軍不明,所以被打的大敗。”
“更為可怕的就是這一支步兵的行軍速度非常快,他們利用那些百姓組成的軍隊拖延我們的行軍速度,交替進行攻擊,讓我大軍根本就得不到片刻喘息之際。”
“一連打了一天,不少士兵連揮舞兵器都沒有了力氣,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孫武子設伏兵於樹林之中,將我大軍從中攔腰斬斷,無奈之下,我隻能引兵撤退。”
“隨後又收攏了一些殘兵,現在的兵力還不到六萬,也就是這個時候得知主公帶兵進攻費邑,這才敢來相見,我還是建議主公小心為上,這孫武子用兵神鬼莫測。”
“跟他交戰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隻要有機會,他就很有可能抓住戰機,以我們想象不到的方式發動進攻。”
趙鞅聽完整個經過之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原本他以為這一次十萬騎兵出動,就算是敗了,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損失,畢竟騎兵的機動性放在哪裏。
怎麽也沒想到這一張打下來折損的騎兵將近一半,這都已經是傷筋動骨了,不過從整個戰鬥經過來看,少室周的應對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就是換成他趙鞅帶著兵遇到孫武,很有可能也會如此選擇,從中台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漢軍的兵器,居然可以一刀破甲,於是他皺著眉頭說道。
“很明顯漢軍又有了新的冶煉技術,所以才能打造如此鋒利的兵器,讓我們的盔甲難以防護,這就說明他們也是蓄謀已久,要不然的話不可能訓練出來如此強悍的步兵。”
“居然能夠在戰場之上,配合一些烏合之眾,就能夠趕上騎兵的速度,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而且從戰略謀上來看,孫武步步占盡先機,可見其戰略眼光何其高明。”
不過說到這裏,趙鞅直接就站起身來,他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神色,手握劍柄說道。
“不過現在我們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就算是這孫武子有再大的本事也是無計可施,隻要我們謹慎應對,那麽就能夠把他困死在城中!”
“而且我們也並不著急,隻要圍困了費邑,那麽到時候蒙子要是帶兵迴援,我們就來個以逸待勞,無論如何這一場戰鬥我們一定要取得勝利。”
“隻有這樣才能給漢國一個教訓,讓他們見識到我們晉軍的強大,並且要將漢國占領魯國的土地全部拿迴來,這一次打不到淮城,趙某絕不退兵。”
趙鞅也是發了狠了,自從晉國內亂以後,他幾次跟蒙蒙荻交手都是以失敗告終,雖然他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麵可是一直記著,現在他的兵力占優,而且也有騎兵。
並且通過這一次戰鬥,他已經了解了漢國步兵的一些特點,也想通過這一次費邑之戰,找出來漢軍步兵弱點,然後做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軍隊改革。
隻有這樣才能保持對漢國的軍事優勢,因為現在趙鞅不得不這麽做,吳國這麽快落敗,已經給他提了一個醒,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打敗漢國的話。
那麽用不了幾年,晉國有可能會落到跟吳國一樣的局麵,不但晉國從此以後會失去霸主的地位,而且視力也會一直收縮到太行山以西的地區。
晉國在太行山以東的領地,將會全部落入到漢國的手中,更重要的就是蒙荻的年紀,要比趙鞅小上不少,由此可見,漢國在他的治理之下,將會保持相當強的力量。
所以蒙荻將是趙鞅今後最重要的敵人,他更是不能允許晉國在他的手中沒落下去,這不但會讓趙氏蒙羞,而且也會讓那些搖擺不定的諸侯國,陷入到分裂之中。
如此一來將會助長漢國的氣焰,就如同現今的齊國一樣,從堂堂一個大國現在淪落到要依靠漢國才能守衛國土的局麵,這對於其他出口國的影響是很大的。
就像這一次的鄭國,雖然口頭上說的漂亮並且送來了糧食,但是就是不發兵,這也讓趙鞅意識到了危機所在,可以說現在他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郵良這個時候也是眉頭緊皺,他心裏麵也很清楚,現在晉軍退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