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鞅同意了郵良的請求,但是擔心他對於騎兵戰法不精通,所以讓少室周跟他一起出發。
這個少室周原本是趙鞅的車後,不但力氣過人,而且為人謙虛有禮,他聽說晉國人牛談力大無比,少室周就跟他比試,結果少室周落敗,就向趙鞅舉薦牛談頂替他成為車右。
因此趙鞅對於少室周非常的看重,稱讚他,知賢而讓,可以訓矣。意思就是說,少室周知賢善讓,可以作為眾人的表率,也是稱讚他的品德。
所以在訓練騎兵的時候,趙鞅就讓少室周負責,而且他也是認真負責,效果斐然。
隨後齊國的大軍趕到之後,趙鞅命令部隊保持謹慎,采取防守的策略,並且邊站邊退。
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把齊軍拖在這裏,並且引誘他們追擊晉軍,給郵良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到時候隻要高塘那邊有了結果,那麽兩路大軍合擊,齊軍必敗無疑。
田書看到這個情況之後,心中有些疑惑,就對自己的副將高無丕說道。
“晉國軍隊來勢洶洶,怎麽到了現在卻是一直處於防禦狀態,並且沒有見到他們的騎兵,我總感覺這裏麵似乎有些問題,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高無丕心中也是有些不解,他盯著地圖看了一陣,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也許是因為滄州一帶還不平靜,騎兵更有利於掃蕩殘敵,所以趙簡子這個時候並不敢接戰,也是為了等待騎兵趕上來吧。”
他的語氣非常的不確定,畢竟如果他是一個才華橫溢之輩,田乞也不會選他成為高氏的家主,田書聽到這話以後輕輕的搖了搖頭,隨後這才緩緩的說道。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小心謹慎,多派出軍侯在四處打探,在沒有確定晉國的騎兵在哪裏,我們就暫時不要開戰,以免落入趙簡子的圈套之中。”
“隨後你帶兵在前麵追擊邊是,田某帶兵在後麵壓陣,如果出現了什麽問題也可以及時接應,這一次一定要慎之又慎,要不然這一場仗輸了,我們齊國就無力抵抗了。”
高無丕對於這樣的決定沒有絲毫的抵抗,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可是這樣一來,當高無丕帶兵進攻的時候,趙鞅就馬上停下來接戰,隻有當後麵的田書帶兵前來。
趙鞅才會繼續的後撤,如此一來經過半個月的顫抖,距離齊國的邊境越來越近。
而高唐之地的守軍這個時候也是相當的空虛,因為大部分的兵力都跟隨田書出戰了,而且他們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晉國人的軍隊會出現在這裏。
這也是因為騎兵能夠長途奔襲,隻要馬匹足夠,那麽就可以日夜不停,人在馬上相對要好得多,馬跑累了換上一匹就行,效率遠比戰車要強上太多。
要知道這個時候車兵因為有徒卒跟隨,最高的行軍速度也不過就是每天四十裏左右,而騎兵在一人三馬的情況之下,能夠達到每天將近三百多裏。
所以騎兵在這個時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可以說從出現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改變戰爭的節奏,速度太慢或者是反應遲鈍,將會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高塘完全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周圍的小城市全部宣告陷落,最終郵良帶領大軍團團的圍困在高塘城下,馬上命令軍隊開始打造攻城器械。
而這個時候少室周則是十分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對郵良說道。
“我們的大軍有如此快速的速度,掃蕩了高塘周邊,現在高塘的守軍人數不多,而且士氣低落,我們這個時候應該停止打造攻城器械直接攻城。”
“否則的話,時間一長,城中的守軍慢慢反應過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意識到危險就有可能恢複士氣,所以不能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但是郵良皺了一下眉頭,感覺這麽做有些不同,於是便說道。
“要是這樣一來的話,我們軍的損失就會過大,而且我們是騎兵,用於攻城實在是有些可惜了,如果沒有拿下的話,軍心士氣將會受到打擊。”
聽到這話,少室周則是堅決的搖了搖頭,他考慮了一下之後換了一個說法。
“若是兩人相鬥,一強一弱,其中一人被人打倒,必定士氣被人所奪,此時全無抵抗之心,若是讓他迴去之後仔細迴想一番,說不定能夠從中吸取教訓。”
“要是這樣一來的話,兩人再次相鬥,弱者未必不能勝強,這也是為什麽我堅持如此做的原因,畢竟我們要做的是速戰速決,如果等到齊軍反應過,很可能會壞了主公的大計。”
最後的一句話讓郵良徹底動了心,沒有絲毫意思的猶豫,然後重重的一點頭。
隨後進軍,放棄了打造攻城機械,直接開始攻城,短短時間之內,四麵城牆全部遭到攻擊,一時之間城內守軍頓時就有了膽怯之意,在交戰之時被晉軍士兵士氣所奪。
一個時辰之後,就有一麵城牆被晉軍登了上去,雖然說很快就被趕了下來,但是晉軍士兵也感受到了敵方的抵抗並不是非常勇悍,所以士氣更加高昂。
打了半日之後,城中守軍損失慘重,其中一個城門被晉軍所奪,高塘守將一看這個情況,知道大勢已去,隨後打開城門棄城而走,高塘宣告陷落。
郵良也是精神一陣,他十分鄭重的對著少室周行了一點,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
“這一次若不是家宰及時提醒的話,在下就會錯過這一次奪下高唐的時機,請在此受我一禮,以表達在下的感激之心。”
而少室周則是馬上避開,並不接受這一禮貌,他的臉上帶著和顏悅色的笑容,開口說道。
“我們都是為了主公效力,不過就是各司其職罷了,怎麽敢因為這樣的小事而讓郵子,對我行這樣的禮呢?我們現在應該馬上整肅軍隊,掠奪物資,然後前去合擊齊軍。”
(本章完)
這個少室周原本是趙鞅的車後,不但力氣過人,而且為人謙虛有禮,他聽說晉國人牛談力大無比,少室周就跟他比試,結果少室周落敗,就向趙鞅舉薦牛談頂替他成為車右。
因此趙鞅對於少室周非常的看重,稱讚他,知賢而讓,可以訓矣。意思就是說,少室周知賢善讓,可以作為眾人的表率,也是稱讚他的品德。
所以在訓練騎兵的時候,趙鞅就讓少室周負責,而且他也是認真負責,效果斐然。
隨後齊國的大軍趕到之後,趙鞅命令部隊保持謹慎,采取防守的策略,並且邊站邊退。
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把齊軍拖在這裏,並且引誘他們追擊晉軍,給郵良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到時候隻要高塘那邊有了結果,那麽兩路大軍合擊,齊軍必敗無疑。
田書看到這個情況之後,心中有些疑惑,就對自己的副將高無丕說道。
“晉國軍隊來勢洶洶,怎麽到了現在卻是一直處於防禦狀態,並且沒有見到他們的騎兵,我總感覺這裏麵似乎有些問題,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高無丕心中也是有些不解,他盯著地圖看了一陣,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也許是因為滄州一帶還不平靜,騎兵更有利於掃蕩殘敵,所以趙簡子這個時候並不敢接戰,也是為了等待騎兵趕上來吧。”
他的語氣非常的不確定,畢竟如果他是一個才華橫溢之輩,田乞也不會選他成為高氏的家主,田書聽到這話以後輕輕的搖了搖頭,隨後這才緩緩的說道。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小心謹慎,多派出軍侯在四處打探,在沒有確定晉國的騎兵在哪裏,我們就暫時不要開戰,以免落入趙簡子的圈套之中。”
“隨後你帶兵在前麵追擊邊是,田某帶兵在後麵壓陣,如果出現了什麽問題也可以及時接應,這一次一定要慎之又慎,要不然這一場仗輸了,我們齊國就無力抵抗了。”
高無丕對於這樣的決定沒有絲毫的抵抗,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可是這樣一來,當高無丕帶兵進攻的時候,趙鞅就馬上停下來接戰,隻有當後麵的田書帶兵前來。
趙鞅才會繼續的後撤,如此一來經過半個月的顫抖,距離齊國的邊境越來越近。
而高唐之地的守軍這個時候也是相當的空虛,因為大部分的兵力都跟隨田書出戰了,而且他們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晉國人的軍隊會出現在這裏。
這也是因為騎兵能夠長途奔襲,隻要馬匹足夠,那麽就可以日夜不停,人在馬上相對要好得多,馬跑累了換上一匹就行,效率遠比戰車要強上太多。
要知道這個時候車兵因為有徒卒跟隨,最高的行軍速度也不過就是每天四十裏左右,而騎兵在一人三馬的情況之下,能夠達到每天將近三百多裏。
所以騎兵在這個時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可以說從出現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改變戰爭的節奏,速度太慢或者是反應遲鈍,將會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高塘完全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周圍的小城市全部宣告陷落,最終郵良帶領大軍團團的圍困在高塘城下,馬上命令軍隊開始打造攻城器械。
而這個時候少室周則是十分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對郵良說道。
“我們的大軍有如此快速的速度,掃蕩了高塘周邊,現在高塘的守軍人數不多,而且士氣低落,我們這個時候應該停止打造攻城器械直接攻城。”
“否則的話,時間一長,城中的守軍慢慢反應過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意識到危險就有可能恢複士氣,所以不能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但是郵良皺了一下眉頭,感覺這麽做有些不同,於是便說道。
“要是這樣一來的話,我們軍的損失就會過大,而且我們是騎兵,用於攻城實在是有些可惜了,如果沒有拿下的話,軍心士氣將會受到打擊。”
聽到這話,少室周則是堅決的搖了搖頭,他考慮了一下之後換了一個說法。
“若是兩人相鬥,一強一弱,其中一人被人打倒,必定士氣被人所奪,此時全無抵抗之心,若是讓他迴去之後仔細迴想一番,說不定能夠從中吸取教訓。”
“要是這樣一來的話,兩人再次相鬥,弱者未必不能勝強,這也是為什麽我堅持如此做的原因,畢竟我們要做的是速戰速決,如果等到齊軍反應過,很可能會壞了主公的大計。”
最後的一句話讓郵良徹底動了心,沒有絲毫意思的猶豫,然後重重的一點頭。
隨後進軍,放棄了打造攻城機械,直接開始攻城,短短時間之內,四麵城牆全部遭到攻擊,一時之間城內守軍頓時就有了膽怯之意,在交戰之時被晉軍士兵士氣所奪。
一個時辰之後,就有一麵城牆被晉軍登了上去,雖然說很快就被趕了下來,但是晉軍士兵也感受到了敵方的抵抗並不是非常勇悍,所以士氣更加高昂。
打了半日之後,城中守軍損失慘重,其中一個城門被晉軍所奪,高塘守將一看這個情況,知道大勢已去,隨後打開城門棄城而走,高塘宣告陷落。
郵良也是精神一陣,他十分鄭重的對著少室周行了一點,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
“這一次若不是家宰及時提醒的話,在下就會錯過這一次奪下高唐的時機,請在此受我一禮,以表達在下的感激之心。”
而少室周則是馬上避開,並不接受這一禮貌,他的臉上帶著和顏悅色的笑容,開口說道。
“我們都是為了主公效力,不過就是各司其職罷了,怎麽敢因為這樣的小事而讓郵子,對我行這樣的禮呢?我們現在應該馬上整肅軍隊,掠奪物資,然後前去合擊齊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