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下午,蒙荻便在自己的府邸之中見到了趙陽生,一見之下也是有些吃驚。


    以前的時候,大家都是一身楚軍裝扮,看起來還沒有什麽,但是現在趙陽生一副貴族公子的打扮,整個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一種自然而然的威嚴之氣。


    這個不是短時間能夠養成的,說明他的出身原本就不低,蒙荻心中有些好奇,抬手說道。


    “都是老兄弟,既然到了淮城,為什麽不登門拜訪?難道是你心中有什麽顧忌不成?”


    趙陽生則是淡然一笑,非常隨意的做了下來,微微拱手就當做施禮了,隨後環視了一圈,臉上露出來一些感慨之色,輕輕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倒不是說有什麽顧忌,隻是有事在身,另外礙於身份,不方便跟漢後相見,之前之所以有所欺瞞,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既然今天漢侯發現了在下的行蹤。”


    “那麽在下就重新跟各位認識一下,在下姓趙晉國人,乃是趙簡子的庶出之子,名叫趙無恤,各位也知道庶出之子地位並不高,所以有些時候受到的管束也就不嚴。”


    “原本機緣巧合之下,想要見識一下楚國的風土人情,結果遇到了吳國攻楚,趙某也是仰慕孫武子和伍子胥之名,就想要留下來看一下戰果如何。”


    “所以並不是有心欺瞞各位,也不瞞漢侯這一次趙某是遵從父親的命令,前來淮城了解一下漢國的新政,同時也看一看這個新晉崛起的漢國,是因為什麽短短時間變得如此強大。”


    其他人聽到趙無恤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麽反應,畢竟他隻是趙鞅的庶出之子,身份不高可以理解,但是蒙荻心中卻是劇震不已,甚至隱隱約約湧現出來一股殺意。


    趙無恤雖然是一個庶出之子,但是其能力和眼光,跟趙鞅也是不差上下,繼承自己父親的遺誌,讓趙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原本曆史上,為韓,趙,魏三家分晉奠定基礎。


    這趙無恤人稱趙襄子,跟他的父親趙簡子合稱簡襄之烈,在趙鞅死後,韓不信和魏侈也先後死去,建國的大權落入到了智瑤的手中。


    智瑤打著維持公室的旗號,要求韓趙魏三家,將自己的領地獻出來一部分交給晉侯,建議增強晉國國君的實力,但是遭到了趙無恤的堅決反對。


    當時的魏氏家主魏駒和韓氏家主韓虎,麵對這種情形不敢有所抵抗,遵從了智瑤的命令,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晉國再次爆發內亂。


    智瑤帶領韓氏和魏氏直接對趙氏發動進攻,但是趙鞅執政的時候,大力發展晉陽,成了趙氏立於不敗之地的倚仗,選擇收縮兵力,伺機反攻。


    並且同時派人私下聯係韓氏和魏氏,成功的策反了兩家,結果三家聯手反攻智氏,直接將其滅族,從此以後,韓趙魏三家領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晉侯的實力也衰落到了最低點。


    這就為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埋下了伏筆,這可是一個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讓蒙荻都有些難以自持,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將來的主要對手之一,很有可能就是麵前的這個趙無恤。


    荊踔本人聽到趙陽生的真實身份之後也是吃了一驚,他們沒有想到這個家夥竟然如此的大膽,敢跑到楚國去觀戰,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最終蒙荻還是按捺住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從一窮二白現在成為漢國的國君,這都是靠他自己的雙手打拚下來的,不相信什麽宿命了,也並不覺得趙無恤會比他更強。


    就像是現在的趙鞅一樣,也是戰國初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不過結果如何,還不是兩次落敗在漢軍的手中?想到了這裏以後,蒙荻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淡然的開口說道。


    “漢國的新政恐怕隻能在漢國之內實行,晉國乃是百年霸主之國,國內之間的貴族權力越來越大,而且如今晉國四個上卿的封地,已經跟一個諸侯國的封地差不多大小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晉國一到漢國進行改革的話,很有可能會得不償失,所以你這一次恐怕是要白跑一趟,聽說你經常到軍營附近去,想必也是對漢軍訓練騎兵之法有些好奇。”


    “正好李言就是專門負責騎兵訓練的,如果你要是有心的話,可以跟隨他一起前往軍營之中,你我怎麽說也在戰場之上並肩作戰過,滿足你這些要求,我還是能夠做到的。”


    而趙無恤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歡喜之色,而是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想了片刻之後問道。


    “其實這一次過來見漢侯,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詢問一下,漢國如今的疆域已經不小了,並且現在也是處於危機四伏之中,要是能夠退讓一步的話豈不是更好?”


    蒙荻自然明白他在說些什麽,那就是不再支持淮城的周天子,這樣一來的話就可以跟晉國之間達成妥協,也能夠如今的局勢逐漸的穩定下來。


    不過他心裏麵很清楚這隻是趙無恤一廂情願的想法,於是蒙荻想了一下之後說道。


    “自周王室遷都洛邑以來,已經有將近三百年,其間諸侯之間,相互稱霸,而周王室逐漸衰落,無力約束下麵的諸侯國,所以才有了尊王攘夷的說法。”


    “這無非就是為大國爭霸找一個遮羞布罷了,楚國打了這麽多年,現在已經稱王了,而北方的諸侯國之間,卻是相互吞並不斷,整個周朝天下已經是混亂一片了。”


    “就是因為這樣才有了鄭國子產變法之事,趙簡子也在晉國之內進行了變革,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呢?我想你也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你的想法不過就是一廂情願。”


    “當今天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國若不能振奮向上,遲早都會淪為案上之肉任人宰割,所以有眼光之人都在力圖求強,保住自己勢力的同時向外擴張,這種事情已經難以遏製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