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姚在趕到了晉軍大營之後,趙鞅見到他滿臉的和顏悅色,隻是臉上帶著一些愁容。
“這一次我們晉國應鄭國的請求發兵,幫助鄭國驅逐漢國,隻是到了現在七國直接發兵進攻燕國,在如此的局勢之下,恐怕我們晉國能夠為鄭國做的事情並不多了。”
“聽說鄭國已經派出使者跟漢國私下有些接觸,不知道結果如何,如果能夠借著這個機會說服漢國直接退兵的話,對於鄭國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這番話說得十分的懇切,讓子姚聽完了以後臉上有些慚愧之色,他馬上說道。
“的確有這樣的事情,簡子帶兵出征之後,在下還專門派人前去見漢侯,當時漢侯所言,若此時退兵的話,恐為天下人所恥笑,所以隻能堅守在陳縣以待晉國大軍到來。”
“並且還說,無論這一次勝負如何,漢國軍隊都會依照約定撤離鄭國,之前之所以不敢明言,是擔心簡子有所誤會,所以還請簡子見諒。”
子姚心裏麵很清楚,既然趙鞅當著他的麵把這件事給點了出來,就說明他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並且了解的相當清楚,所以就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了。
趙鞅對於他的態度十分的滿意,略微思考的片刻之後,這才開口說道。
“因為晉國內亂之事,諸侯國之間相互征伐,一直到了現在都未平息,所以趙某有意跟漢國之間罷兵言和,所以想要借助鄭國的使者前去漢軍大營走一趟。”
這也是趙鞅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畢竟直接向對方求和這種事情,他還是非常不願意做的,既然現在鄭國人已經鋪好了道路,幹脆交給他們去談。
這一場戰鬥打到了現在,子姚也不願繼續下去,因為持續的時間越長,對於鄭國的損失越大,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再次讓自己的家臣許瑕前去見蒙荻。
這一次商談就進行的十分順利,反正雙方是各自退兵,誰也不能說勝或者輸,最重要的就是蒙荻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就是停戰,於是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雙方各自收兵,晉國軍隊向後撤出五十裏,而蒙荻則是帶著人馬直接撤出了陳縣。
陳和滿臉風塵之色到了蒙荻的麵前,臉上露出了一些慚愧的神色說道。
“這一次我領兵作戰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讓晉國的軍隊輕易的突破到陳縣之下,實在是慚愧之極,還請主公責罰。”
而蒙荻則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嗬嗬一笑,安慰著開口說道。
“當日我隻是囑咐你要小心謹慎,不要跟對方硬拚,你執行的相當不錯,而且還牽製了鄭國和晉國將近一半的軍隊,要不然的話這一次陳縣麵臨的危險將會更大。”
“所以說你並沒有什麽過錯,反而有大功,對了,這一次你在新鄭城下,跟晉國的騎兵有過交手,覺得他們的實力如何?”
提到了這個陳和的臉色,變得十分鄭重,他仔細的考慮了一下之後,這才說到。
“晉國的軍隊練兵之法,跟我漢國有些不同之處,倒是跟外族的一些戰法頗有相似,非常擅長遊鬥,隻是裝備不如我們,但是騎術之上跟我們相差無幾,甚至略有優勝。”
“在幾次危險之際,不得不動用了輕弩,這才逼退了對方,如果照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將來晉國的騎兵很有可能會成為,我漢國相當大的威脅。”
蒙荻聽完之後緩緩的點了點頭,皺著眉頭沉思了片刻,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趙氏的封地原本就有一些戎狄,而這些人最為擅長騎馬作戰,所以有一些獨特的戰術,這也是能夠理解的,而且晉國作為百年霸主,底蘊自然深厚。”
“不過趙簡子能夠在短短時間之內,訓練出這樣的騎兵,也是讓我感覺有些驚歎,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既然這一次你有了經驗,迴去之後仔細琢磨一下如何應對。”
“向來打仗都沒有必勝之事,更多時候考慮的是統軍之將的眼光以及魄力,兵法有雲多算勝少算不勝,如果在交戰之時能夠將己方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就算是雙方的軍隊之間有些差異,最終勝利還是能夠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更何況我們漢國現在已經在著重發展步兵,將來有步兵和騎兵聯合作戰,才是大勢所趨。”
陳和一邊聽一邊點頭,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不過這個時候他有些奇怪的問道。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晉國的軍隊並沒有處於劣勢,為什麽他們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跟我們罷兵言和?難道是晉國之中,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成?”
對於陳和如此敏銳的嗅覺,讓蒙荻感到十分的滿意,這是一個統帥應該具備的素質。
“因為齊國已經跟燕國開戰了,想必現在已經拿下了不少的領土,趙簡子在這種情況之下,無奈的選擇跟我們罷兵言和,其實也是需要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
“這一次在陳縣城下,趙簡子也是相當的憋屈,正麵作戰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效果,就算是攻城也是無羈而終,他一向心高氣傲,恐怕也覺得現在跟我們漢國交鋒不是時候。”
“所以才會如此果斷的選擇退兵,在這一點上趙簡子確實是一號人物,對於局勢的把握十分的精準,想必這一次你跟晉國軍隊交戰已經有些感覺了吧。”
陳和聽到這話以後,緩緩點了點頭,他也是有些感慨的開口說道。
“當初我讓史將軍帶兵騷擾他們大軍的後路,結果剛剛出兵不久,趙簡子立馬就決定,分出將近一半的兵馬抵禦我軍,另外一路則是直撲陳縣,這樣的決斷力果然驚人。”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軍的裝備精良,並且有反製的手段,恐怕這一次也會落得相當被動,主公在此之前就帶上了大量的重弩,果然是有先見之明,否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本章完)
“這一次我們晉國應鄭國的請求發兵,幫助鄭國驅逐漢國,隻是到了現在七國直接發兵進攻燕國,在如此的局勢之下,恐怕我們晉國能夠為鄭國做的事情並不多了。”
“聽說鄭國已經派出使者跟漢國私下有些接觸,不知道結果如何,如果能夠借著這個機會說服漢國直接退兵的話,對於鄭國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這番話說得十分的懇切,讓子姚聽完了以後臉上有些慚愧之色,他馬上說道。
“的確有這樣的事情,簡子帶兵出征之後,在下還專門派人前去見漢侯,當時漢侯所言,若此時退兵的話,恐為天下人所恥笑,所以隻能堅守在陳縣以待晉國大軍到來。”
“並且還說,無論這一次勝負如何,漢國軍隊都會依照約定撤離鄭國,之前之所以不敢明言,是擔心簡子有所誤會,所以還請簡子見諒。”
子姚心裏麵很清楚,既然趙鞅當著他的麵把這件事給點了出來,就說明他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並且了解的相當清楚,所以就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了。
趙鞅對於他的態度十分的滿意,略微思考的片刻之後,這才開口說道。
“因為晉國內亂之事,諸侯國之間相互征伐,一直到了現在都未平息,所以趙某有意跟漢國之間罷兵言和,所以想要借助鄭國的使者前去漢軍大營走一趟。”
這也是趙鞅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畢竟直接向對方求和這種事情,他還是非常不願意做的,既然現在鄭國人已經鋪好了道路,幹脆交給他們去談。
這一場戰鬥打到了現在,子姚也不願繼續下去,因為持續的時間越長,對於鄭國的損失越大,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再次讓自己的家臣許瑕前去見蒙荻。
這一次商談就進行的十分順利,反正雙方是各自退兵,誰也不能說勝或者輸,最重要的就是蒙荻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就是停戰,於是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雙方各自收兵,晉國軍隊向後撤出五十裏,而蒙荻則是帶著人馬直接撤出了陳縣。
陳和滿臉風塵之色到了蒙荻的麵前,臉上露出了一些慚愧的神色說道。
“這一次我領兵作戰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讓晉國的軍隊輕易的突破到陳縣之下,實在是慚愧之極,還請主公責罰。”
而蒙荻則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嗬嗬一笑,安慰著開口說道。
“當日我隻是囑咐你要小心謹慎,不要跟對方硬拚,你執行的相當不錯,而且還牽製了鄭國和晉國將近一半的軍隊,要不然的話這一次陳縣麵臨的危險將會更大。”
“所以說你並沒有什麽過錯,反而有大功,對了,這一次你在新鄭城下,跟晉國的騎兵有過交手,覺得他們的實力如何?”
提到了這個陳和的臉色,變得十分鄭重,他仔細的考慮了一下之後,這才說到。
“晉國的軍隊練兵之法,跟我漢國有些不同之處,倒是跟外族的一些戰法頗有相似,非常擅長遊鬥,隻是裝備不如我們,但是騎術之上跟我們相差無幾,甚至略有優勝。”
“在幾次危險之際,不得不動用了輕弩,這才逼退了對方,如果照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將來晉國的騎兵很有可能會成為,我漢國相當大的威脅。”
蒙荻聽完之後緩緩的點了點頭,皺著眉頭沉思了片刻,然後這才開口說道。
“趙氏的封地原本就有一些戎狄,而這些人最為擅長騎馬作戰,所以有一些獨特的戰術,這也是能夠理解的,而且晉國作為百年霸主,底蘊自然深厚。”
“不過趙簡子能夠在短短時間之內,訓練出這樣的騎兵,也是讓我感覺有些驚歎,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既然這一次你有了經驗,迴去之後仔細琢磨一下如何應對。”
“向來打仗都沒有必勝之事,更多時候考慮的是統軍之將的眼光以及魄力,兵法有雲多算勝少算不勝,如果在交戰之時能夠將己方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就算是雙方的軍隊之間有些差異,最終勝利還是能夠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更何況我們漢國現在已經在著重發展步兵,將來有步兵和騎兵聯合作戰,才是大勢所趨。”
陳和一邊聽一邊點頭,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不過這個時候他有些奇怪的問道。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晉國的軍隊並沒有處於劣勢,為什麽他們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跟我們罷兵言和?難道是晉國之中,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成?”
對於陳和如此敏銳的嗅覺,讓蒙荻感到十分的滿意,這是一個統帥應該具備的素質。
“因為齊國已經跟燕國開戰了,想必現在已經拿下了不少的領土,趙簡子在這種情況之下,無奈的選擇跟我們罷兵言和,其實也是需要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
“這一次在陳縣城下,趙簡子也是相當的憋屈,正麵作戰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效果,就算是攻城也是無羈而終,他一向心高氣傲,恐怕也覺得現在跟我們漢國交鋒不是時候。”
“所以才會如此果斷的選擇退兵,在這一點上趙簡子確實是一號人物,對於局勢的把握十分的精準,想必這一次你跟晉國軍隊交戰已經有些感覺了吧。”
陳和聽到這話以後,緩緩點了點頭,他也是有些感慨的開口說道。
“當初我讓史將軍帶兵騷擾他們大軍的後路,結果剛剛出兵不久,趙簡子立馬就決定,分出將近一半的兵馬抵禦我軍,另外一路則是直撲陳縣,這樣的決斷力果然驚人。”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軍的裝備精良,並且有反製的手段,恐怕這一次也會落得相當被動,主公在此之前就帶上了大量的重弩,果然是有先見之明,否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