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以後,白圭臉上也是露出慎重之色,他開口提醒道。


    “主公,鄭國向來都是以反複無常見聞名諸侯,雖然說這一段時間以來,鄭國對於我漢國表現的還算可以,但是將來晉國一旦穩定下來,鄭國很有可能會見風使舵。”


    “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一點,鼓動鄭國人在這個時候主動進攻陳國,畢竟現在全國是支持吳國的,而如今楚國正在雄心勃勃的進攻陳國,如此一來,楚國和鄭國之間會起摩擦。”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擔心,鄭國會在這個時候對我們出手,不過如何說服楚國對鄭國動手,這需要仔細謀劃一下才是。”


    而一邊的計然聽到這話以後,眼睛忽然一亮,沉吟了一下,說道。


    “如果想要鄭國人對陳國動手,首先要做到一點,那就是讓鄭國倒向晉國,這樣他們才能背靠晉國,而無後顧之憂,如今白公勝已經返迴了楚國。”


    “當年雖然說太子建勾結晉人,準備在鄭國之內發動叛亂,因此而被殺,但是白公勝從鄭國出逃,想必心中也是憤恨不已,所以楚國沒有理由跟鄭國聯手。”


    “而且當年吳國伐楚的時候,陳國和蔡國都是因為形勢所迫,最終倒向了吳國,楚昭王就是因為如此才會對蔡國和陳國出兵,借此來恢複楚國的威望。”


    “所以隻要我們合適的利用,這些諸侯國之間的關係,那麽就能夠從中漁利,並且能夠破壞楚國和吳國之間形成的短暫停戰,讓他們之間重新燃起戰火。”


    “要是能夠謀劃得當的話,吳國和漢國之間的衝突也就能夠避免了,想必這件事情,那位南夫人必定會有所手段,主攻應該合理加以利用才是。”


    這南夫人自然指的就是南子,蒙荻聽到之後微微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如今得到了這麽多的人口,雖然有政策的影響。


    但是想要完全消化也需要一段時間,蒙荻在這個時候不願意亮出自己的家底,畢竟這樣一來的話,晉國肯定會因此而對漢國更加忌憚。


    之前趙鞅的家臣郵良提出伐漢稱霸的策略,趙鞅並沒有采納,不過以後就不好說了,如果到時候晉國真的下了這麽大的決心,漢國的處境就會變得極其危險。


    而這個時候的孫武則是仔細的盯著地圖,明顯是在盤算接下來應該怎麽應對齊國,等到眾人的一輪告一段落,他似乎想到了什麽,於是開口說道。


    “如果想要在齊國掠奪大量的人口,並且讓國惠子不戰而降,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現在齊國沒有什麽防備,馬上出兵拿下齊長城的一個關口,然後長期直入直逼臨淄。”


    “這樣一來,齊國上下必定會驚慌不已,到時候放出來消息就說是受田氏之請,如此一來田氏也無話可說,一旦田氏的謀劃成功,那麽國惠子就沒有了什麽退路。”


    “隨後除了投降之外別無他法,否則的話,國惠子就會跟著齊軍一同滅亡,到了那個時候,其他的手段就好用了,畢竟隻有我們掌控了局勢才好跟他談判。”


    這一步是有些冒險的,就算是拿下了一個關口,大軍突進之後,就相當於沒有了退路,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落入全軍覆沒的地步。


    不過蒙荻聽到這個建議之後,雙眼就是一亮,他毫不猶豫的選擇支持孫武的想法。


    “要是這樣的話,那麽出動騎兵是再好不過了,經過這一次的整訓,騎兵的整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一人三馬,就能夠支持最少一個月的時間。”


    “想必到了那個時候,田氏必定能夠掌握主動權,既然如此的話,到時候我會親自帶兵前去,陳和對於齊國相當的了解,可以讓他隨行,隻要能夠逼迫國惠子投降。”


    “那麽我們的軍隊就不忙著撤軍,而是要在臨淄待上一段時間,然後拿到足夠的好處這才撤兵,如此一來的話,田氏也無話可說。”


    白圭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他將目光投向了孫武,沉吟了一下說道。


    “孫先生的這個計策不錯,不過主公親自帶兵前去,還是有些冒險,最好的辦法是另擇一名將領,這樣一來的效果也是一樣的,就算是遇到了什麽危險,也不至於太過被動。”


    孫武對於蒙荻能夠采納自己的意見,並沒有太過歡喜,他仔細想了一下之後說道。


    “其實以陳和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這一次的突襲,漢侯坐鎮淮城是最為妥當的,以免將來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局麵。”


    而蒙荻對此卻是有自己的看法,他輕輕的搖了搖頭,目光堅定的說道。


    “對於打仗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最為麻煩的就是將來跟田氏打交道,如果我不親自前去的話,有些事情談起來就有可能陷入到僵局,這也是為什麽我堅持帶兵的原因。”


    “最重要的就是跟田氏之間保持現有的關係,這必須要麵談才行,更重要的就是,要讓兩國之間建立正式的盟約,這樣一來短時間之內保證齊國不會倒向晉國。”


    “之前田僖子還專門提過此事,隻要將來他們田氏能夠掌握控齊國的朝政,到了那個時候,就會承認淮城的周天子,所以這件事情拖延不得,不能給田氏暗中操作的機會。”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隻要齊國承認了淮城的周天子,那麽接下來晉國跟齊國之間,也就失去了和談的可能性,因為這是兩個諸侯國的立場問題。


    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極大地惡化齊國和晉國的關係,這對於目前的漢國來說十分重要,計然聽到這話以後緩緩點了點頭,直接開口說道。


    “如果這麽說的話,除非主公親自出馬,要不然的話這件事情派別人去恐怕也談不成,不過既然是這樣,我們也要給齊國足夠的好處才成。”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