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要稱霸的齊景公,終於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盡頭,似乎已經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而且齊國的霸業也沒有可能實現了,所以就把心思全部放到了繼承人的身上。
等到國夏趕迴齊國之後,齊景公將國夏和高張招到王宮之中,此時他的情況已經不是很好了,連下地都不能了,虛弱的抬起手來,指著旁邊的呂荼對兩人說道。
“兩位都是齊國的柱石之臣,齊國到了如今這種地步,霸業恐怕難成,公子荼是本王最為鍾愛的兒子,希望你們兩位以後能夠兢兢業業的輔佐他,壯大我們齊國。”
做完之後他咳嗽了起來,連話都不能繼續說下去了,呂荼趕忙上前乖巧的幫他順氣,等到氣息平穩之後,齊景公擺了擺手,然後這才繼續說道。
“如今朝歌城已經破了,邯鄲也已經掌控在趙簡子的手中,在如此的情況之下,範氏和中行氏已經沒有能力反抗了,在這種時候,我齊國的軍隊應該撤迴。”
“新君繼位之後,齊國首先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如今漢國發展的速度太快,蒙荻野心太大,恐怕今後是我齊國的強敵,你們兩位一定要嚴加提防。”
聽到這話以後,高張在心中歎了一口氣,事情到了如今這種地步,齊侯這才反應過來,恐怕是已經有些太遲了,不過在這種時候他也沒辦法多說什麽,隻能當即答應下來。
“大王請放心,微臣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新君,讓我齊國恢複往日強盛之勢。”
齊景公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虛弱的笑容,不過他似乎還有些放心不下囑咐道。
“為了預防諸公子做亂,你們馬上派人,將其他的公子全部驅逐出臨淄,另外派人前去建國跟他們商談議和,齊國不能再打下去了。”
高張和國夏領命之後,便出了王宮,臨行之前還鄭重的朝著呂荼行了一禮貌。
隨後齊景公的其他兒子就直接被驅逐出臨淄城,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意識到齊景公不行了。
而高張則是一臉的憂心忡忡,他長歎了一口氣,然後這才說道。
“這一次蒙荻從晉國掠奪迴了不少的人口,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削弱趙簡子的實力,而如今田僖子帶著大軍,依然還在攻打趙氏的領地,應該派人把他召迴才是。”
國夏聽完之後,皺了一下眉頭,然後沉吟了一下,建議道。
“最好是等到新君繼位之後,再召迴田僖子,現在應該派人去高唐,將他的兒子招到臨淄來,同時派人嚴密的監視高唐,那裏是田氏的老巢,以防他們有所異動。”
高張聽完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現在他感覺西國的形勢越來越獨妙,別的不說,跟晉國打了這麽長時間,到最後的結果卻是,趙鞅拿下了邯鄲和朝歌。
這就注定了齊國的三次行動,結果是以失敗告終,不但耗費了多年積存下來的糧食和錢財,而且還讓蒙荻趁著這個時候發展了起來,於是他長出了一口氣說道。
“如今的魯國已經有倒向漢國的趨勢,這對我們齊國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一旦魯國和漢國聯手,那麽我齊國就會處於被動之中,應該派人跟魯國重申盟約。”
“如果魯國不聽從的話,那我們齊國隨後就需要整個兵馬聯合衛國共同進攻魯國,隻有這樣一來才能限製漢國繼續向北擴張,同時也應該派人聯係吳國。”
“這樣一來才能限製漢國繼續向外擴張,否則的話用不了多少年,等到蒙荻手下有了足夠的兵力,那麽我們齊國就會處於被動之中。”
而國夏則是歎了一口氣,雖然說高張這麽做應對十分得當,不過現在恐怕已經是來不及了,原因很簡單,魯國在韓國的支持之下,拿下了宋國的都城商丘。
這可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在這種情況之下,魯國必然要跟韓國走在一起,要不然的話,魯國就要獨立麵對漢國以及鄭國的威脅。
要知道魯國一直都是堅持遵從周天子的號令,跟鄭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在這種時候,魯國需要漢國從中調停,這樣才能保持將商丘握在魯國的手中,於是他無奈地說道。
“現在魯國倒向漢國已經成了必然之事,當初漢國聯合鄭國和魯國共同進攻宋國,也是得到齊侯同意的,隻是沒有想到漢國居然會讓出宋國大部分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之下,魯國得到了最大的好處,如果沒有韓國的支持,那麽商丘之地,魯國肯定占據不了多長時間,這個時候重申盟約恐怕是無濟於事。”
“目前最重要的是應該先將田氏拿下,他們與漢國的關係曖昧,在這種情況之下在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漢國會借著這個機會插手齊國的內政。”
等到他將這番話說完之後,高張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感覺苦悶不已,不過事到如今,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有些沉痛的開口說道。
“自從淮城繁華起來以後,臨淄就變得越來越凋敝了,如果照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齊國如何才能保證國富民強的局麵?”
而這個時候,國夏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不過他的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不過片刻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神色,緩緩的開口說道。
“辦法當然是有點,如今晉國的內亂基本上已經平定,那麽接下來趙簡子為了保持晉國的霸權,肯定要對外用兵,在這種時候我們可以聯合晉國共同對漢國發難。”
“要不然的話光憑著我齊國一國之力想要對抗漢國,恐怕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而且漢軍的裝備精良,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極其強悍,這才是最為可怕的。”
“漢國采取的是募兵製,到了現在為止,雖然蒙荻在外連番征戰,但是漢國的內政卻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此消彼長之下,無論我齊國還是建國的實力,都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本章完)
等到國夏趕迴齊國之後,齊景公將國夏和高張招到王宮之中,此時他的情況已經不是很好了,連下地都不能了,虛弱的抬起手來,指著旁邊的呂荼對兩人說道。
“兩位都是齊國的柱石之臣,齊國到了如今這種地步,霸業恐怕難成,公子荼是本王最為鍾愛的兒子,希望你們兩位以後能夠兢兢業業的輔佐他,壯大我們齊國。”
做完之後他咳嗽了起來,連話都不能繼續說下去了,呂荼趕忙上前乖巧的幫他順氣,等到氣息平穩之後,齊景公擺了擺手,然後這才繼續說道。
“如今朝歌城已經破了,邯鄲也已經掌控在趙簡子的手中,在如此的情況之下,範氏和中行氏已經沒有能力反抗了,在這種時候,我齊國的軍隊應該撤迴。”
“新君繼位之後,齊國首先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如今漢國發展的速度太快,蒙荻野心太大,恐怕今後是我齊國的強敵,你們兩位一定要嚴加提防。”
聽到這話以後,高張在心中歎了一口氣,事情到了如今這種地步,齊侯這才反應過來,恐怕是已經有些太遲了,不過在這種時候他也沒辦法多說什麽,隻能當即答應下來。
“大王請放心,微臣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新君,讓我齊國恢複往日強盛之勢。”
齊景公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虛弱的笑容,不過他似乎還有些放心不下囑咐道。
“為了預防諸公子做亂,你們馬上派人,將其他的公子全部驅逐出臨淄,另外派人前去建國跟他們商談議和,齊國不能再打下去了。”
高張和國夏領命之後,便出了王宮,臨行之前還鄭重的朝著呂荼行了一禮貌。
隨後齊景公的其他兒子就直接被驅逐出臨淄城,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意識到齊景公不行了。
而高張則是一臉的憂心忡忡,他長歎了一口氣,然後這才說道。
“這一次蒙荻從晉國掠奪迴了不少的人口,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削弱趙簡子的實力,而如今田僖子帶著大軍,依然還在攻打趙氏的領地,應該派人把他召迴才是。”
國夏聽完之後,皺了一下眉頭,然後沉吟了一下,建議道。
“最好是等到新君繼位之後,再召迴田僖子,現在應該派人去高唐,將他的兒子招到臨淄來,同時派人嚴密的監視高唐,那裏是田氏的老巢,以防他們有所異動。”
高張聽完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現在他感覺西國的形勢越來越獨妙,別的不說,跟晉國打了這麽長時間,到最後的結果卻是,趙鞅拿下了邯鄲和朝歌。
這就注定了齊國的三次行動,結果是以失敗告終,不但耗費了多年積存下來的糧食和錢財,而且還讓蒙荻趁著這個時候發展了起來,於是他長出了一口氣說道。
“如今的魯國已經有倒向漢國的趨勢,這對我們齊國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一旦魯國和漢國聯手,那麽我齊國就會處於被動之中,應該派人跟魯國重申盟約。”
“如果魯國不聽從的話,那我們齊國隨後就需要整個兵馬聯合衛國共同進攻魯國,隻有這樣一來才能限製漢國繼續向北擴張,同時也應該派人聯係吳國。”
“這樣一來才能限製漢國繼續向外擴張,否則的話用不了多少年,等到蒙荻手下有了足夠的兵力,那麽我們齊國就會處於被動之中。”
而國夏則是歎了一口氣,雖然說高張這麽做應對十分得當,不過現在恐怕已經是來不及了,原因很簡單,魯國在韓國的支持之下,拿下了宋國的都城商丘。
這可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在這種情況之下,魯國必然要跟韓國走在一起,要不然的話,魯國就要獨立麵對漢國以及鄭國的威脅。
要知道魯國一直都是堅持遵從周天子的號令,跟鄭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在這種時候,魯國需要漢國從中調停,這樣才能保持將商丘握在魯國的手中,於是他無奈地說道。
“現在魯國倒向漢國已經成了必然之事,當初漢國聯合鄭國和魯國共同進攻宋國,也是得到齊侯同意的,隻是沒有想到漢國居然會讓出宋國大部分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之下,魯國得到了最大的好處,如果沒有韓國的支持,那麽商丘之地,魯國肯定占據不了多長時間,這個時候重申盟約恐怕是無濟於事。”
“目前最重要的是應該先將田氏拿下,他們與漢國的關係曖昧,在這種情況之下在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漢國會借著這個機會插手齊國的內政。”
等到他將這番話說完之後,高張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感覺苦悶不已,不過事到如今,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有些沉痛的開口說道。
“自從淮城繁華起來以後,臨淄就變得越來越凋敝了,如果照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齊國如何才能保證國富民強的局麵?”
而這個時候,國夏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不過他的臉上露出猶豫之色,不過片刻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神色,緩緩的開口說道。
“辦法當然是有點,如今晉國的內亂基本上已經平定,那麽接下來趙簡子為了保持晉國的霸權,肯定要對外用兵,在這種時候我們可以聯合晉國共同對漢國發難。”
“要不然的話光憑著我齊國一國之力想要對抗漢國,恐怕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而且漢軍的裝備精良,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極其強悍,這才是最為可怕的。”
“漢國采取的是募兵製,到了現在為止,雖然蒙荻在外連番征戰,但是漢國的內政卻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此消彼長之下,無論我齊國還是建國的實力,都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