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後,樂溷的隊伍趕到了鴻口城,他看到城頭的旗幟已經變成了漢旗,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他沒有想到鴻口居然連幾天的時間都沒有堅持到,就選擇投降了。
隨後史皇帶人前來接應,樂溷隨著史皇趕到了大營之中,蒙荻笑著開口問道。
“原來是子明前來,雖然你我從未謀麵,不過對於令尊之事,本王還是十分敬佩的,不知道這一次子明前來可是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臉色微微一變,沒有絲毫猶豫的就當即反駁說道。
“我大宋有戰死之人,但是無投降之士,隻不過是因為如今想到兩國之間也許有一些誤會,所以宋侯才會派在下出使,想要消弭兵事,化幹戈為玉帛。”
“蒙子帶領大軍無緣無故入侵我宋國,而且我們兩國之間並沒有什麽摩擦,不知道蒙子現在為何會選擇如此做?此乃是不義之戰,而且漢國新立過多樹敵的話未必是好事。“
蒙荻一聽然後就是哈哈一笑,隨後笑聲一收,臉色變得相當陰沉,毫不客氣的說道。
“晉國如今專橫跋扈,自取滅亡,齊侯順應天勢帶領諸侯國討伐晉國,乃是應天之舉,而你們宋國在這個時候不出力也就罷了,居然還四處征戰製造戰端。”
“當年你的父親出使晉國被範獻子囚禁,甚至連屍體都被搶走,出了這樣的事情,宋國到了現在居然還執迷不悟,還跟隨在晉國之後,不知道意欲何為?”
而樂溷也是針鋒相對,毫不退讓,坐直了身體之後朗聲說道。
“大國忙於爭霸,而小國隻圖求存,宋國隻是一個弱國,自當是遵從強者而行事,第一次諸侯聯軍之時,宋國也願意追隨其國,爭討晉國。”
“可是結果如何?諸侯聯軍大敗而迴,縱使蒙子獲得小勝,也是難挽大局,當此之時,我宋國自然要考慮自保,所以自然不想再參與第二次出後聯軍。”
“難道說這也是宋國的罪過不成?蒙子用這樣的借口來攻打宋國,恐怕有些說不過去,如果此例一開的話,將來齊國和晉國也可以用相同的理由去討伐漢國。”
“有時候各個諸侯國之間就會無所顧忌,相互吞並,難道這就是蒙子想要看到的局麵不成?而且如今,晉國的中軍將乃是趙簡子,此乃有為之人。”
“恐怕用不了多久,晉國就會恢複安定,到了那個時候蒙子難道不考慮一下,漢國的結局嗎?如果在這個時候,漢國願意帶兵退出宋國。”
“那麽宋國願意支付這次漢國出兵所耗費的糧草和財物,並且從此以後與漢國交好,也願意從中遊說,讓晉國與漢國之間沒有攻伐之事,不知蒙子意下如何?”
等他說完之後,蒙荻隻是淡然一笑,沒有開口說話,史皇見狀就直接開口說道。
“以閣下之意,難道說當今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是遵從了周天子的詔令不成,晉國人廢立周天子之事,天下皆知,也不見天下諸侯國,對此進行討伐。”
“如今各國都是以實力為尊,宋國在這個時候不顧自己的弱小,反而咄咄逼人入侵他國,這已經對我漢國造成了威脅,如果等到我漢國對晉國用兵之時。”
“宋國突然出兵攻擊漢國,到了那個時候,難道說閣下的這一套說辭還有什麽用處不成?所以巧言令字並不足以改變現狀,如果宋侯知趣的話。”
“現在應該馬上打開商丘的城門,迎接我們漢軍進入,到那個時候,我家主公一定會約束軍隊,對於商丘城中的百姓秋毫無犯。”
“否則的話,那就請閣下返迴商丘,通知宋侯準備決戰吧,如今我漢軍一路之暢,攻陷城池,如同探囊取物,商丘也不過是一座城池,現在也是無兵可用。”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閣下應該勸說宋侯應該審時度勢,而不是在這裏浪費口舌,做無謂的辯解,不過就是白費力氣罷了。”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臉色陰晴不定,轉向蒙荻拱手行禮說道。
“如果這也是蒙子的意思,那麽在下也就不再多言,實不相瞞,在離開商丘的時候,在下已經在家中備下了一口棺材,不論宋侯有什麽樣的決定。”
“我們樂氏一定要與商丘城共存亡,如果漢軍願意強攻的話,那就悉聽尊便,在下這就返迴商丘開始準備,我宋人之中也有血勇之士,勢必會讓漢軍刮目相看。”
而這個時候蒙荻略微皺了一下眉頭,他從樂溷的語氣之中已經聽到了決然之色,想了片刻之後,心中有了主意,於是淡然一笑,開口說道。
“既然是商談,那麽大家自然可以暢所欲言,如果宋國願意承認淮城的周天子,並且願意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割讓蕭縣以南的地區與我漢國。”
“那麽就證明你們宋國對我漢國沒有覬覦之心,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談一談具體的事情了,不知道子明對這個提議有什麽看法。”
終於說到這一點上了,跟陳寅的推測沒有什麽區別,樂溷毫不猶豫的拒絕道。
“如果漢國不放心的話,可以將彭城納於漢國的掌控之中,如此一來就算是宋國想要有什麽動作也要首先經過彭城才行,至於淮城周天子之事,在下無可奉告。”
“臨行之前,我家大王並沒有此類交代,如果漢侯可以等待的話,那麽可以等到在下返迴商丘之後,問一問我家大王再做定奪。”
這分明就是拖延之意了,蒙荻聽到之後,並沒有揭穿,而是笑著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勞煩子明再走一趟了,不過今日天色已經不早,就在大營之中,暫時休息一晚,明天一早之後,再行離開也不遲。”
這並不是商量而是命令,樂溷也沒有感覺有什麽不妥,等他離開之後,蒙荻說道。
“到了現在這種時候,看起來商丘城是不好打了。”
(本章完)
隨後史皇帶人前來接應,樂溷隨著史皇趕到了大營之中,蒙荻笑著開口問道。
“原來是子明前來,雖然你我從未謀麵,不過對於令尊之事,本王還是十分敬佩的,不知道這一次子明前來可是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臉色微微一變,沒有絲毫猶豫的就當即反駁說道。
“我大宋有戰死之人,但是無投降之士,隻不過是因為如今想到兩國之間也許有一些誤會,所以宋侯才會派在下出使,想要消弭兵事,化幹戈為玉帛。”
“蒙子帶領大軍無緣無故入侵我宋國,而且我們兩國之間並沒有什麽摩擦,不知道蒙子現在為何會選擇如此做?此乃是不義之戰,而且漢國新立過多樹敵的話未必是好事。“
蒙荻一聽然後就是哈哈一笑,隨後笑聲一收,臉色變得相當陰沉,毫不客氣的說道。
“晉國如今專橫跋扈,自取滅亡,齊侯順應天勢帶領諸侯國討伐晉國,乃是應天之舉,而你們宋國在這個時候不出力也就罷了,居然還四處征戰製造戰端。”
“當年你的父親出使晉國被範獻子囚禁,甚至連屍體都被搶走,出了這樣的事情,宋國到了現在居然還執迷不悟,還跟隨在晉國之後,不知道意欲何為?”
而樂溷也是針鋒相對,毫不退讓,坐直了身體之後朗聲說道。
“大國忙於爭霸,而小國隻圖求存,宋國隻是一個弱國,自當是遵從強者而行事,第一次諸侯聯軍之時,宋國也願意追隨其國,爭討晉國。”
“可是結果如何?諸侯聯軍大敗而迴,縱使蒙子獲得小勝,也是難挽大局,當此之時,我宋國自然要考慮自保,所以自然不想再參與第二次出後聯軍。”
“難道說這也是宋國的罪過不成?蒙子用這樣的借口來攻打宋國,恐怕有些說不過去,如果此例一開的話,將來齊國和晉國也可以用相同的理由去討伐漢國。”
“有時候各個諸侯國之間就會無所顧忌,相互吞並,難道這就是蒙子想要看到的局麵不成?而且如今,晉國的中軍將乃是趙簡子,此乃有為之人。”
“恐怕用不了多久,晉國就會恢複安定,到了那個時候蒙子難道不考慮一下,漢國的結局嗎?如果在這個時候,漢國願意帶兵退出宋國。”
“那麽宋國願意支付這次漢國出兵所耗費的糧草和財物,並且從此以後與漢國交好,也願意從中遊說,讓晉國與漢國之間沒有攻伐之事,不知蒙子意下如何?”
等他說完之後,蒙荻隻是淡然一笑,沒有開口說話,史皇見狀就直接開口說道。
“以閣下之意,難道說當今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是遵從了周天子的詔令不成,晉國人廢立周天子之事,天下皆知,也不見天下諸侯國,對此進行討伐。”
“如今各國都是以實力為尊,宋國在這個時候不顧自己的弱小,反而咄咄逼人入侵他國,這已經對我漢國造成了威脅,如果等到我漢國對晉國用兵之時。”
“宋國突然出兵攻擊漢國,到了那個時候,難道說閣下的這一套說辭還有什麽用處不成?所以巧言令字並不足以改變現狀,如果宋侯知趣的話。”
“現在應該馬上打開商丘的城門,迎接我們漢軍進入,到那個時候,我家主公一定會約束軍隊,對於商丘城中的百姓秋毫無犯。”
“否則的話,那就請閣下返迴商丘,通知宋侯準備決戰吧,如今我漢軍一路之暢,攻陷城池,如同探囊取物,商丘也不過是一座城池,現在也是無兵可用。”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閣下應該勸說宋侯應該審時度勢,而不是在這裏浪費口舌,做無謂的辯解,不過就是白費力氣罷了。”
樂溷聽到這話以後,臉色陰晴不定,轉向蒙荻拱手行禮說道。
“如果這也是蒙子的意思,那麽在下也就不再多言,實不相瞞,在離開商丘的時候,在下已經在家中備下了一口棺材,不論宋侯有什麽樣的決定。”
“我們樂氏一定要與商丘城共存亡,如果漢軍願意強攻的話,那就悉聽尊便,在下這就返迴商丘開始準備,我宋人之中也有血勇之士,勢必會讓漢軍刮目相看。”
而這個時候蒙荻略微皺了一下眉頭,他從樂溷的語氣之中已經聽到了決然之色,想了片刻之後,心中有了主意,於是淡然一笑,開口說道。
“既然是商談,那麽大家自然可以暢所欲言,如果宋國願意承認淮城的周天子,並且願意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割讓蕭縣以南的地區與我漢國。”
“那麽就證明你們宋國對我漢國沒有覬覦之心,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談一談具體的事情了,不知道子明對這個提議有什麽看法。”
終於說到這一點上了,跟陳寅的推測沒有什麽區別,樂溷毫不猶豫的拒絕道。
“如果漢國不放心的話,可以將彭城納於漢國的掌控之中,如此一來就算是宋國想要有什麽動作也要首先經過彭城才行,至於淮城周天子之事,在下無可奉告。”
“臨行之前,我家大王並沒有此類交代,如果漢侯可以等待的話,那麽可以等到在下返迴商丘之後,問一問我家大王再做定奪。”
這分明就是拖延之意了,蒙荻聽到之後,並沒有揭穿,而是笑著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勞煩子明再走一趟了,不過今日天色已經不早,就在大營之中,暫時休息一晚,明天一早之後,再行離開也不遲。”
這並不是商量而是命令,樂溷也沒有感覺有什麽不妥,等他離開之後,蒙荻說道。
“到了現在這種時候,看起來商丘城是不好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