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夏剛剛出門就接到消息,齊侯已經下令,讓田乞準備帶領兵馬前往征討晉國,這一刻讓他如墜冰窟一般,心中不由的擔心不已,趕忙命令車夫馬上去追趕高張。
到了高府之中,高張已經被齊侯召喚,國夏心中不由得歎了一口氣,還是遲了一步沒有阻止田氏領兵,這有一種給別人做了嫁衣裳的感覺,讓他的心中感覺十分的憋悶。
一直等到了午時,高張這才從王宮之中返迴,這是臉上的神情,顯得頗為不自然,到了書房落座之後,他先是長歎一聲,這才開口說道。
“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田氏,會在這個時候向齊侯請命領兵出征,而且氣候還當麵問高某破敵之策,所以當時就迴答,要保證朝哥和邯鄲不丟,進一步削弱晉國。”
“卻是不成想,齊侯卻說,如此一來,豈不是讓趙簡子提前能夠有所預料?當即駁迴了高某的意思,讓高某返迴之後馬上準備配合田氏出兵一事。”
國夏這個時候也冷靜了下來,他皺著眉頭想了一下,忽然心中若有所得。
“難道說這一次破敵之策,乃是從蒙子所出?否則的話為什麽田氏,偏偏不早不晚在這個時候,能夠輕易地說服齊侯出兵?”
高張低頭沉思片刻,重重的一拳砸在桌子之上,他現在已經反應了過來。
“田氏必定是跟蒙荻有了勾連,所以漢國才會出兵宋國,田氏就負責說服齊侯,這樣一來田氏和蒙荻就可以從中得利,這田氏果然是狼子野心!”
但是事情已經走到了現在這種地步,說這些已經於事無補了,國夏歎口氣說道。
“既然這樣的話,那麽我們要安撫好田氏,讓他們帶兵征討建國,如果勝利則罷,如果敗了到時候那麽就新賬舊賬一起算,等到田氏迴國之時,就是他們滅族之日。”
“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已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其實最初的時候就應該借機將田氏一舉鏟除,也不會留下今日之禍患,這田氏的機心實在是太過可怕。”
而此時的田乞終於得償所願,心中也是大喜過望,反迴到府中之後,馬上把田常給找來,此時他的臉上已經不見了興奮之色,反而變得十分的鄭重,囑咐道。
“如今為父已經得到了齊侯的許可帶兵征討晉國,不過肯定會引起高張和國夏的不滿,所以我們這個時候一定要萬分小心,你馬上下去做好準備,將糧食全部運到高唐去。”
“那裏距離衛國的邊境最近,非常便於支援,到時候你就守在高塘,哪裏都不要去,如果齊侯一旦出現了什麽不測,你就馬上帶人去同為父匯合。”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田常那是滿臉的興奮,謀劃了這麽久,終於要見到結果了,聽到田乞這麽說以後他重重的一點頭,馬上迴道。
“孩兒知道了,到時候孩兒到了高唐之後,一定會命令族人嚴加戒備,不給高氏和國氏可乘之機,隻是父親這一次出征要帶何人前去?”
田乞聽完之後微微一笑,這一次出兵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打敗晉軍,主要就是將戰爭持續下去,消耗晉國的實力,副將的人選自然要選擇親近之人,他便說道。
“為父提議讓弘施為副將,齊侯已經答應下來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隻要能夠消耗晉國的實力,那麽為父就可以長時間的領兵在外,到時候隻等齊國之內的變故了。”
在田乞看來,這一次領兵出征,有蒙荻跟他共同進退,那麽勝算也會很大,至少不會出現前兩次諸侯聯軍那種情況,所以打上個一兩年,隻要能夠不斷的獲得小勝就是好的。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這個時候,衛國派出使者前來齊國,請求援助,目的就是取迴戚邑,這樣一來的話,衛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帝丘的安全。
否則的話,等到晉國人緩過氣來,就可以對帝丘形成合圍之勢,齊侯無奈之下隻能命令以國夏為主將,帶兵幫助衛國攻打戚邑。
正在準備出征的田乞,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長歎一聲,長久的默然不語,田常也好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般,臉上充滿了憂慮之色,然後開口問道。
“父親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麽辦?是繼續準備作戰,還是等候齊侯的命令再說?說不定高張和國夏會借著這個機會,讓齊侯打消讓我田氏帶兵征討晉國的機會。”
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田氏與國氏和高氏,已經算是公開為敵了,齊侯的病情就是最佳的導火索,在這種時候雙方誰都不可能退讓。
田乞皺眉想了一陣之後,最終下定了決心,於是便說道。
“不管那麽多,我們田氏繼續備戰,既然這一次,齊侯讓國夏帶兵出征,現在齊國的糧食有些不足,那我田氏就獻出一批糧食給齊侯,接下來等待消息即可。”
得到田氏獻出之糧,讓齊侯大加讚賞,在這種情況之下,高張和國夏也就沒有了落井下石的機會,隻能等到這一次的戰事結束之後再說。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晉國的執政趙鞅,依舊圍困朝歌,隻是攻城的節奏慢了下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兵力不足,而且衛國和齊國出兵的消息也傳到了晉國。
麵對這樣的情況,趙鞅也感覺有些難以應付,思考再三之後,終於有了決定,下令戚邑的晉軍撤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不是對外作戰的好時候。
隻有將晉國的內亂徹底消除,趙鞅完全掌控了大局以後,那麽對於諸侯聯軍的這筆賬,再慢慢清算也不遲,所以現在他選擇以隱忍為主。
所以這場戰鬥在無聲無息之中就結束了,雙方僵持了一陣,見到局勢沒有什麽變化,看到這個機會,中行寅和範吉射商量之後,派出使者前往齊國求援。
希望能夠借著這一次的機會,徹底解決朝歌之圍。
(本章完)
到了高府之中,高張已經被齊侯召喚,國夏心中不由得歎了一口氣,還是遲了一步沒有阻止田氏領兵,這有一種給別人做了嫁衣裳的感覺,讓他的心中感覺十分的憋悶。
一直等到了午時,高張這才從王宮之中返迴,這是臉上的神情,顯得頗為不自然,到了書房落座之後,他先是長歎一聲,這才開口說道。
“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田氏,會在這個時候向齊侯請命領兵出征,而且氣候還當麵問高某破敵之策,所以當時就迴答,要保證朝哥和邯鄲不丟,進一步削弱晉國。”
“卻是不成想,齊侯卻說,如此一來,豈不是讓趙簡子提前能夠有所預料?當即駁迴了高某的意思,讓高某返迴之後馬上準備配合田氏出兵一事。”
國夏這個時候也冷靜了下來,他皺著眉頭想了一下,忽然心中若有所得。
“難道說這一次破敵之策,乃是從蒙子所出?否則的話為什麽田氏,偏偏不早不晚在這個時候,能夠輕易地說服齊侯出兵?”
高張低頭沉思片刻,重重的一拳砸在桌子之上,他現在已經反應了過來。
“田氏必定是跟蒙荻有了勾連,所以漢國才會出兵宋國,田氏就負責說服齊侯,這樣一來田氏和蒙荻就可以從中得利,這田氏果然是狼子野心!”
但是事情已經走到了現在這種地步,說這些已經於事無補了,國夏歎口氣說道。
“既然這樣的話,那麽我們要安撫好田氏,讓他們帶兵征討建國,如果勝利則罷,如果敗了到時候那麽就新賬舊賬一起算,等到田氏迴國之時,就是他們滅族之日。”
“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已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其實最初的時候就應該借機將田氏一舉鏟除,也不會留下今日之禍患,這田氏的機心實在是太過可怕。”
而此時的田乞終於得償所願,心中也是大喜過望,反迴到府中之後,馬上把田常給找來,此時他的臉上已經不見了興奮之色,反而變得十分的鄭重,囑咐道。
“如今為父已經得到了齊侯的許可帶兵征討晉國,不過肯定會引起高張和國夏的不滿,所以我們這個時候一定要萬分小心,你馬上下去做好準備,將糧食全部運到高唐去。”
“那裏距離衛國的邊境最近,非常便於支援,到時候你就守在高塘,哪裏都不要去,如果齊侯一旦出現了什麽不測,你就馬上帶人去同為父匯合。”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田常那是滿臉的興奮,謀劃了這麽久,終於要見到結果了,聽到田乞這麽說以後他重重的一點頭,馬上迴道。
“孩兒知道了,到時候孩兒到了高唐之後,一定會命令族人嚴加戒備,不給高氏和國氏可乘之機,隻是父親這一次出征要帶何人前去?”
田乞聽完之後微微一笑,這一次出兵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打敗晉軍,主要就是將戰爭持續下去,消耗晉國的實力,副將的人選自然要選擇親近之人,他便說道。
“為父提議讓弘施為副將,齊侯已經答應下來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隻要能夠消耗晉國的實力,那麽為父就可以長時間的領兵在外,到時候隻等齊國之內的變故了。”
在田乞看來,這一次領兵出征,有蒙荻跟他共同進退,那麽勝算也會很大,至少不會出現前兩次諸侯聯軍那種情況,所以打上個一兩年,隻要能夠不斷的獲得小勝就是好的。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這個時候,衛國派出使者前來齊國,請求援助,目的就是取迴戚邑,這樣一來的話,衛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帝丘的安全。
否則的話,等到晉國人緩過氣來,就可以對帝丘形成合圍之勢,齊侯無奈之下隻能命令以國夏為主將,帶兵幫助衛國攻打戚邑。
正在準備出征的田乞,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長歎一聲,長久的默然不語,田常也好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般,臉上充滿了憂慮之色,然後開口問道。
“父親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麽辦?是繼續準備作戰,還是等候齊侯的命令再說?說不定高張和國夏會借著這個機會,讓齊侯打消讓我田氏帶兵征討晉國的機會。”
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田氏與國氏和高氏,已經算是公開為敵了,齊侯的病情就是最佳的導火索,在這種時候雙方誰都不可能退讓。
田乞皺眉想了一陣之後,最終下定了決心,於是便說道。
“不管那麽多,我們田氏繼續備戰,既然這一次,齊侯讓國夏帶兵出征,現在齊國的糧食有些不足,那我田氏就獻出一批糧食給齊侯,接下來等待消息即可。”
得到田氏獻出之糧,讓齊侯大加讚賞,在這種情況之下,高張和國夏也就沒有了落井下石的機會,隻能等到這一次的戰事結束之後再說。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晉國的執政趙鞅,依舊圍困朝歌,隻是攻城的節奏慢了下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兵力不足,而且衛國和齊國出兵的消息也傳到了晉國。
麵對這樣的情況,趙鞅也感覺有些難以應付,思考再三之後,終於有了決定,下令戚邑的晉軍撤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不是對外作戰的好時候。
隻有將晉國的內亂徹底消除,趙鞅完全掌控了大局以後,那麽對於諸侯聯軍的這筆賬,再慢慢清算也不遲,所以現在他選擇以隱忍為主。
所以這場戰鬥在無聲無息之中就結束了,雙方僵持了一陣,見到局勢沒有什麽變化,看到這個機會,中行寅和範吉射商量之後,派出使者前往齊國求援。
希望能夠借著這一次的機會,徹底解決朝歌之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