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荻路過陽穀的時候,剛剛即位的衛出公派出使者來見蒙荻,請求道。
“漢侯在朝歌大敗晉軍,正是兵鋒正盛之時,如今諸侯聯軍已經退卻,先王去世衛國正在動蕩之際,衛侯想請漢侯前往帝丘,以應對晉國發難。”
“前衛太子蒯聵,居然想對自己的親生母親下手,乃是不忠不孝之人,這一次又幫助趙簡子大敗諸侯聯軍,恐怕用不了多久,趙簡子就會支持蒯饋入主衛國。”
“如果漢侯在此時,願意伸加以援手的話,那麽我衛國必當有所厚報,此戰所需糧食,以及獎賞士兵所用的錢財,我衛國一力承擔。”
聽到了使者這麽說,蒙荻想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雖然這一次趙鞅獲得了勝利,但是在朝歌城下大敗,他的兵力也不會太多,所以幫助衛國不過就是舉手之勞,便答應下來。
“既然我們同為諸侯聯軍,施以援手正是應有之義,本王這就帶兵前往帝丘,隻是經此一戰我軍人困馬乏,不能立刻起身,需要休息幾天再說。”
既然蒙荻答應了下來,目的已經達到,使者的臉上也是露出大喜之色連忙說道。
“這是自然,在下前來之時,衛侯就說漢侯乃是深明大義之人,已經吩咐沿途的城池,為漢軍提供糧草,衛侯在帝丘翹首以盼。”
等到使者離開之後,豫讓皺了一下眉頭,他有些不解的開口說道。
“為什麽衛侯會在這個時候請主公前往帝丘?按理來說,現在禁軍雖然獲得勝利,但是實力大損,就算是想要支持蒯聵,也派不出多少兵力來。”
“衛國這兩次大戰損失並不大,抵抗晉軍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還給出這樣條件,讓我們前往帝丘,總是感覺這事情有些莫名其妙。”
聽到這話以後蒙荻卻是一笑,他有些感慨的開口說道。
“雖然衛靈公已經不在了,不過衛國還是有能人的,兩次諸侯聯軍都無功而返,這一次鄭國軍隊更是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之下,衛國已經是獨木難支。”
“光是依靠齊國是站不穩腳步的,所以他們就把主意打在了我們的身上,因為這兩次我們都戰勝了晉軍,衛出公就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結好我們,為以後做打算啊。”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們已經當麵承認了我們的諸侯國地位,不管出於什麽樣的原因,這總是一種好的轉變,而且在這個時候交好其他的諸侯國。”
“自然是有好處的,到時候衛國如果受到晉國的威脅,那麽我們也就有了合適的理由介入,如果將來齊國一旦衰弱下去,那麽這些諸侯國就會倚仗我們漢國。”
如今的魯國已經沒有能力跳出漢國的掌控了,現在多了一個衛國,到時候搖擺不定的宋國一旦轉投了晉國,那麽蒙荻就有了合適的出兵理由。
將來滅了宋國之後,發展幾年漢國就有了跟晉國和齊國對抗的資本,在這種地緣的影響之下,鄭國,衛國和魯國都要被迫選邊站,蒙荻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逐漸蠶食領土。
休整幾天之後,蒙荻就帶領騎兵直奔帝丘,有來在朝歌城下的戰績,衛國的士大夫對於蒙荻十分的客氣,但凡有所要求,必然會全力以赴的做到,力圖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
趕到了帝丘城外的時候,衛侯親自出城迎接,蒙荻下令讓大軍在城外紮營,而他則是帶著豫讓隨衛侯一起進入城中,到了大殿之上,分賓主落座。
衛侯不過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人,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應對十分得體,不過他的目光是不是都會落在旁邊的幾個衛國大夫身上,顯然這是缺乏信心的表現,這時候他開口說道。
“這一次漢侯能夠帶兵前來,本王心中感激不已,這一次若是能夠擊退晉國的軍隊,本王將會有厚禮相贈,真是沒有想到,這一次諸侯聯軍竟然會再嚐敗績。”
他的話音落下之後,坐在一旁的王孫賈也是歎了一口氣,然後開口說道。
“實在是沒有想到,趙簡子居然能在鐵邑以少數兵力擊敗鄭國所帶之軍,實在是太過出人意料,聽說這一次漢侯帶領大軍在朝歌城下大敗晉軍,不知損失如何?”
剛才在城外的時候,衛侯親自出迎,王孫顧肯定已經看到了蒙荻的騎兵,現在還問這種話,顯然是意有所指,顯然是想知道進軍現在的實力損失如何,於是蒙荻一笑說道。
“僥幸獲勝,晉國損失了也不過幾百乘戰車而已,而且趙簡子如今已經成為了晉國的執政,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恢複戰力。”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晉國稱霸百餘年,實力遠超我們的想象,否則的話也不會有這兩次諸侯聯軍之敗,衛國跟晉國接壤,一旦發生衝突,必然會首當其衝。”
“所以衛侯應該早做打算才是,如此才能防範於未然,如果給晉國足夠的時間,恢複元氣的話,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晉國就能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這話可並不是危言聳聽,王孫賈自然知道其中意思,他也聽出來了,蒙荻這是有意跟衛國交好,現在的衛出公自然是親善齊國的,所以王孫賈想了一下之後請教道。
“衛國隻是一個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隻能艱難圖存,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有些事情明白如何去做,但是也未必能夠如願。”
“晉國雖然現在勢力衰微,但也不是衛國所能夠抗衡的,而且諸侯聯軍新敗,在此時齊侯還不知作何打算,如此情況之下,想要再次對晉國出兵恐怕並不現實。”
別的不說,這一次齊國算是損失慘重了,丟了那麽多糧食和軍械,也算是傷了元氣,雖然說主力部隊並沒有遭受什麽損失,不過能不能重整再戰,那就是兩說了。
而蒙荻聽到這話以後,臉上帶出笑容來,輕輕搖頭。
(本章完)
“漢侯在朝歌大敗晉軍,正是兵鋒正盛之時,如今諸侯聯軍已經退卻,先王去世衛國正在動蕩之際,衛侯想請漢侯前往帝丘,以應對晉國發難。”
“前衛太子蒯聵,居然想對自己的親生母親下手,乃是不忠不孝之人,這一次又幫助趙簡子大敗諸侯聯軍,恐怕用不了多久,趙簡子就會支持蒯饋入主衛國。”
“如果漢侯在此時,願意伸加以援手的話,那麽我衛國必當有所厚報,此戰所需糧食,以及獎賞士兵所用的錢財,我衛國一力承擔。”
聽到了使者這麽說,蒙荻想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雖然這一次趙鞅獲得了勝利,但是在朝歌城下大敗,他的兵力也不會太多,所以幫助衛國不過就是舉手之勞,便答應下來。
“既然我們同為諸侯聯軍,施以援手正是應有之義,本王這就帶兵前往帝丘,隻是經此一戰我軍人困馬乏,不能立刻起身,需要休息幾天再說。”
既然蒙荻答應了下來,目的已經達到,使者的臉上也是露出大喜之色連忙說道。
“這是自然,在下前來之時,衛侯就說漢侯乃是深明大義之人,已經吩咐沿途的城池,為漢軍提供糧草,衛侯在帝丘翹首以盼。”
等到使者離開之後,豫讓皺了一下眉頭,他有些不解的開口說道。
“為什麽衛侯會在這個時候請主公前往帝丘?按理來說,現在禁軍雖然獲得勝利,但是實力大損,就算是想要支持蒯聵,也派不出多少兵力來。”
“衛國這兩次大戰損失並不大,抵抗晉軍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還給出這樣條件,讓我們前往帝丘,總是感覺這事情有些莫名其妙。”
聽到這話以後蒙荻卻是一笑,他有些感慨的開口說道。
“雖然衛靈公已經不在了,不過衛國還是有能人的,兩次諸侯聯軍都無功而返,這一次鄭國軍隊更是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之下,衛國已經是獨木難支。”
“光是依靠齊國是站不穩腳步的,所以他們就把主意打在了我們的身上,因為這兩次我們都戰勝了晉軍,衛出公就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結好我們,為以後做打算啊。”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們已經當麵承認了我們的諸侯國地位,不管出於什麽樣的原因,這總是一種好的轉變,而且在這個時候交好其他的諸侯國。”
“自然是有好處的,到時候衛國如果受到晉國的威脅,那麽我們也就有了合適的理由介入,如果將來齊國一旦衰弱下去,那麽這些諸侯國就會倚仗我們漢國。”
如今的魯國已經沒有能力跳出漢國的掌控了,現在多了一個衛國,到時候搖擺不定的宋國一旦轉投了晉國,那麽蒙荻就有了合適的出兵理由。
將來滅了宋國之後,發展幾年漢國就有了跟晉國和齊國對抗的資本,在這種地緣的影響之下,鄭國,衛國和魯國都要被迫選邊站,蒙荻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逐漸蠶食領土。
休整幾天之後,蒙荻就帶領騎兵直奔帝丘,有來在朝歌城下的戰績,衛國的士大夫對於蒙荻十分的客氣,但凡有所要求,必然會全力以赴的做到,力圖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
趕到了帝丘城外的時候,衛侯親自出城迎接,蒙荻下令讓大軍在城外紮營,而他則是帶著豫讓隨衛侯一起進入城中,到了大殿之上,分賓主落座。
衛侯不過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人,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應對十分得體,不過他的目光是不是都會落在旁邊的幾個衛國大夫身上,顯然這是缺乏信心的表現,這時候他開口說道。
“這一次漢侯能夠帶兵前來,本王心中感激不已,這一次若是能夠擊退晉國的軍隊,本王將會有厚禮相贈,真是沒有想到,這一次諸侯聯軍竟然會再嚐敗績。”
他的話音落下之後,坐在一旁的王孫賈也是歎了一口氣,然後開口說道。
“實在是沒有想到,趙簡子居然能在鐵邑以少數兵力擊敗鄭國所帶之軍,實在是太過出人意料,聽說這一次漢侯帶領大軍在朝歌城下大敗晉軍,不知損失如何?”
剛才在城外的時候,衛侯親自出迎,王孫顧肯定已經看到了蒙荻的騎兵,現在還問這種話,顯然是意有所指,顯然是想知道進軍現在的實力損失如何,於是蒙荻一笑說道。
“僥幸獲勝,晉國損失了也不過幾百乘戰車而已,而且趙簡子如今已經成為了晉國的執政,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恢複戰力。”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晉國稱霸百餘年,實力遠超我們的想象,否則的話也不會有這兩次諸侯聯軍之敗,衛國跟晉國接壤,一旦發生衝突,必然會首當其衝。”
“所以衛侯應該早做打算才是,如此才能防範於未然,如果給晉國足夠的時間,恢複元氣的話,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晉國就能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這話可並不是危言聳聽,王孫賈自然知道其中意思,他也聽出來了,蒙荻這是有意跟衛國交好,現在的衛出公自然是親善齊國的,所以王孫賈想了一下之後請教道。
“衛國隻是一個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隻能艱難圖存,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有些事情明白如何去做,但是也未必能夠如願。”
“晉國雖然現在勢力衰微,但也不是衛國所能夠抗衡的,而且諸侯聯軍新敗,在此時齊侯還不知作何打算,如此情況之下,想要再次對晉國出兵恐怕並不現實。”
別的不說,這一次齊國算是損失慘重了,丟了那麽多糧食和軍械,也算是傷了元氣,雖然說主力部隊並沒有遭受什麽損失,不過能不能重整再戰,那就是兩說了。
而蒙荻聽到這話以後,臉上帶出笑容來,輕輕搖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