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迴淮城的路上,陳和與蒙荻騎馬而行,雖然陳和看起來相對比較文弱,不過也是一個倔強的性子,在進入費邑之後知道蒙荻手下都是騎兵,還專門訓練過自己的騎術。


    走在路上,蒙荻迴頭看了一眼馬車,伍平陪著孫武坐在車中,然後他對陳和問道。


    “你跟隨孫武子有一段時間了,你覺得他會不會在我們漢國為官?”


    聽到這話以後,陳和略微想了一陣,然後這才說道。


    “有可能,孫武子因為申胥之死,意誌消沉過幾天,不過隨後他就振奮精神,尤其在進入漢國之後,他還專門在當地的百姓口中詢問漢國的施政得失。”


    “這就說明孫武子對於漢國表示了關注,恐怕也是擔心主公將來也會變成驕奢淫逸之輩,所以心中這才有些猶豫,如果給孫武子一段時間的話,也許會有改觀。”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蒙荻的臉上露出笑容來,然後又問道。


    “你有沒有看過孫武子所寫的兵法?”


    陳和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佩服之色,語氣之中充滿恭敬的說道。


    “在費邑的時候,計先生給我看過《司馬法》,隨後我在孫武子那邊,看過他所寫的兵書十三策,這是當年進獻給吳王闔閭的,短短時間之內就讓吳國強盛起來。”


    “孫武子的兵法之中,最為注重的就是兵法謀略,講解的是破敵之道,從廟堂之算,到戰場形式,包羅萬象,如果能夠融會貫通的話,必定會是一代名將。”


    “不過從這兵書十三策裏麵能夠看得出來,孫武子乃是一戰止戰,強調對形勢的預判,從而做到用最小的代價,讓自己利於不敗之地,減小損耗。”


    很明顯這一段時間,陳和學到了不少東西,蒙荻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所謂戰爭不過就是謀取利益的一種手段而已,簡單有效,不過卻並不是治理國家的主要方式,吳王闔閭沒有看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在取得勝利之後迷失了方向。”


    “現在的吳王夫差,如果是處於吳國貧弱之時,想必申胥就能夠得到作用,人往往都是在逆境之中才會變得謙虛有禮,而一旦失去了目標之後,就會變得肆意妄為。”


    “既然孫武子暫時有些抵觸,那就麻煩你最近一段時間,跟隨在孫武子的身邊,一邊學習用兵之道,另外則是看一下孫武子的心意如何。”


    聞言,陳和默默的點頭領命,而在後麵的馬車之中,伍平聲音悲戚的對孫武子說道。


    “家父在前來漢國之時,就已經遇見了自己的結局,說吳國的衰敗已經不可避免,所以讓我前來韓國也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叔父乃是才智高絕之輩,小侄資質平庸,今後隻能仰仗叔父,在漢國苟且偷生了,最為可恨的就是伯嚭,如果不是他的話,家父也不會落得如此結局。”


    聽完這些話之後,孫武子沉默良久,隨後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有些緬懷的說道。


    “當年老夫出走齊國之時,心中茫然四顧,不知要前往何處,申胥在吳國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之後,就邀請老夫前去吳國,通力合作之下,才使吳國變得富強起來。”


    “那個時候老夫就已經看出,吳王闔閭在擊敗楚國之後,已經開始不再言聽計從,說明他已經滿足現狀了,所以才隻有了槜李之敗。”


    “申胥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要讓吳王夫差重新振作起來,這就成了他的取死之道,夫差已經將自己當做南方的霸主,如何還能聽得進去勸諫?”


    說完之後他又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一時之間車廂之內沉默下來,隨後伍平問道。


    “那叔父會不會留在漢國為官?漢侯對叔父十分的看重,這一次更是親自出城來迎接,顯然也是想要請叔父出山,如果叔父同意的話,那麽小侄在漢國也就有了立足之地。”


    “最近小侄在漢國待了一段時間,感覺此地與吳國截然不同,一方麵律法森嚴,另外一方麵則是對於百姓優渥有加,由此可見漢侯之誌向。”


    這話裏麵明顯就有勸說的意思,孫武聽完之後,微微點了點頭。


    “在前來漢國的路上,老夫專門了解過,至少以目前來看漢侯極具雄心,這是申胥的屍骨未寒,老夫更是不想讓自己再次落入險地之中。”


    夫差的做法讓孫武心中徹底心涼了,不管怎麽說伍子胥都是幫助吳國立下赫赫功業之人,對於這樣一個勞苦功高的老臣,夫差說賜死就賜死,完全不顧及情誼。


    要知道當年吳王闔閭的手下繼承人不少,在這種情況之下,夫差對於伍子胥極盡奉承之能,這才讓伍子胥全力支持夫差成為太子。


    可是繼位之後,吳王夫差整個人逐漸就開始變得不可理喻,不但驕奢淫逸而且不納良言,現在已經為吳國埋下了滅國之危。


    現在漢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象,將來肯定會給吳國開戰,雖然吳王夫差如此不堪,但是吳國畢竟是孫武和伍子胥聯手之下,才會變得如此強大。


    如果將來漢國決定對吳國用兵的話,到了那個時候,孫武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內心,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需要觀察一下蒙荻這個人,想到這裏他便說道。


    “怎麽說吳國也是老夫與申胥一展所長之地,就算是離開了吳國,老夫也不想將來有一天跟吳國軍隊兵戎相見,而且看現在漢國的形勢,將來必定會對吳國用兵。”


    “既然如此的話,那還不如選一處地方安安心心的編寫兵書,教授弟子,這樣一來也算是對漢侯有所迴報,你與老夫都是劫後餘生之人,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就不要有奢望了。”


    伍平聽到這話臉色就是微微的一變,他原本還想著將來有一天能夠為父報仇,但是現在聽到孫武的話就知道,自己這個心願應該是無法達到了,於是就開始漠然流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巷並收藏春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