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嚭怎麽可能讓吳王夫差去幹這種事情?這樣一來的話,他以後還怎麽能夠得到寵信。
於是他連忙起身,擋在了吳王夫差的麵前,跪在地上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還請大王賜下配件,臣馬上前去向國府中!”
所謂的趙盾弑其君,指的就是晉國晉靈公在位的時候,為人喜歡奢侈,而且視生命如草芥,隻要有一點不如意就會打殺宮人,一時之間,晉國王宮之中,人人自危。
作為晉國中軍將的趙盾,為此多次向晉靈公勸諫,不過當著麵晉靈公答應下來,但是私底下依然我行我素,並且因為趙盾勸諫,所以對他心生猜忌。
於是晉靈公決定先下手為強,殺掉趙盾,不過就是被趙盾的家臣提前發現,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混戰,趙盾趁機逃脫,覺得晉靈公昏庸無道,繼續待在晉國肯定是危險的。
隨後趙盾趁機逃離晉國,但是趙氏的族人趙穿卻是直接殺了晉靈公,得到消息的趙盾剛剛準備逃離晉國邊境,知道晉靈公被殺於是轉迴。
晉國太史董狐在記錄這一段曆史的時候,隻用了短短的五個字,描述了晉國這一次的內亂,那就是趙盾弑其君,理由就是趙盾還在晉國之時。
作為趙氏族人的趙穿殺害國君,趙盾難辭其咎。
現在吳王夫差提起來這件事情,那就是說明他現在已經擔心伍子胥會做同樣的舉動,伯嚭心中明白,這一次伍子胥是在劫難逃了。
而返迴家中之後的伍子胥,越想越是後悔,不管怎麽說作為一個臣子,不應該當麵對自己的國君如此說話,於是歎了一口氣之後,想著迴頭去跟夫差請罪。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伯嚭已經帶著兵馬趕到了,將伍子胥的府邸團團圍了起來,一名宮人雙手捧著一把寶劍,見到了伍子胥之後,就開口說道。
“相國,大王有言,臣子以言語犯上,使君臣不能相容,還請相國做個了斷。”
聽到這話以後,伍子胥愣正當場,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是這個結局,隨後他放聲大笑,笑得眼淚順著臉龐直接落下,他慢慢走上前去,將寶劍握在手中,然後說道。
“真是沒有想到,老夫苦心替吳國經營,竟然換來了這個下場,老夫為了報答先王的知遇之恩,所以這才留在了吳國之中,讓吳國有實力,能夠爭霸天下。”
“先王諸多子嗣之中,老夫支持你夫差,如果不是,老夫據理力爭你怎麽可能成為吳王?想當日你被立為太子之時,曾經說要將吳國的國土分一半於老夫。”
“老夫不敢有這種奢望,但是怎麽也想不到你今日竟然受了小人的蠱惑,居然要讓老夫自裁而死,真是昏聵之君!”
說完之後他又轉身,用衣袖抹去了臉上的淚水,然後開口吩咐道。
“老夫死去之後,你就將老夫的雙眼挖出,掛在麵向越國的城門之上,老夫要親眼見到越國今後,攻入到闔閭城的那一刻!”
隨後伍子胥直接抽出寶劍,橫在脖頸之間用力一劃,鮮血直接噴灑而出。
這位春秋末期最為出色的軍事家之一,就此走上了自己人生的終點,在場的士兵見到這一幕之後,紛紛低頭,臉上露出不忍之色。
而顏闔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就馬上派人將猗頓找來,語氣十分焦急的說道。
“申胥如今已經自殺身亡,吳王夫差此時必定不會放過孫武子,你如今究竟有沒有合適的辦法?如果沒有的話,那麽顏某這邊就要行動了。”
猗頓自然在路上也聽到了這個消息,知道事情緊急,他馬上開口說道。
“如今已經得到了一種毒藥,讓人吃了以後,就會出現唿吸全無的狀況,隻是使用解藥的時候,還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時間調配了,顏先生覺得能否用到?”
這個問題十分棘手,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肯定要避免直接跟吳國交惡,顏闔皺起眉頭來,想了半天,然後這才點了點頭說道。
“事已至此,隻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伯嚭來做這件事,事不宜遲,你馬上通過伯嚭的門客建議伯嚭用毒,到時候用偷梁換柱之法,救下孫屋子。”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金錢的好處,猗頓用錢財開道,跟伯嚭的身邊人關係處的都不錯,此時隻要巧妙的利用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隨後在伍子胥自盡而亡的第三天,就傳出消息來,孫武子得知好友身亡的消息,一病不起,就此一命嗚唿。
吳王夫差雖然殺了伍子胥,還是覺得有些不解恨,尤其是聽了伯嚭添油加醋的那些話之後,隨後大怒命人直接將他的屍體投到江中。
而對於孫武,夫差就要相對客氣多了,派人查驗之後,得知消息,孫武和他的族人陳和一同服毒,於是命令以大夫之禮下葬。
不過這個時候所下葬的棺材之中,躺著的已經不是孫武和陳和了,早就已經被偷梁換柱,為此猗頓花費了十幾萬錢,這才消除了大部分的隱患。
那些知情的人,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不可能到處亂說,除非他們是想要尋死。
但是在吳國的民間,對於伍子胥都是充滿了同情,在他被投江的地方,有不少人都前來拜祭,竟然逐漸形成了習慣,隨後在江邊立下了祠堂,用以吊唁伍子胥。
一輛前往漢國的馬車,混在一個商隊之中,顯得並不起眼,不過商隊的護衛很是精悍。
車廂中孫武眼神有些發直,為了避免讓人認出來,所以馬車的門簾都被封死了,在黑暗之中他悠悠的歎了一口氣,然後自言自語的說道。
“申胥,你的性子就是太過剛烈,如果要不是這樣的話,怎麽會落到今日這般結局?如今我也要前往漢國去了,就是不知道這個地方是不是跟你說的一樣,令人向往?”
(本章完)
於是他連忙起身,擋在了吳王夫差的麵前,跪在地上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還請大王賜下配件,臣馬上前去向國府中!”
所謂的趙盾弑其君,指的就是晉國晉靈公在位的時候,為人喜歡奢侈,而且視生命如草芥,隻要有一點不如意就會打殺宮人,一時之間,晉國王宮之中,人人自危。
作為晉國中軍將的趙盾,為此多次向晉靈公勸諫,不過當著麵晉靈公答應下來,但是私底下依然我行我素,並且因為趙盾勸諫,所以對他心生猜忌。
於是晉靈公決定先下手為強,殺掉趙盾,不過就是被趙盾的家臣提前發現,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混戰,趙盾趁機逃脫,覺得晉靈公昏庸無道,繼續待在晉國肯定是危險的。
隨後趙盾趁機逃離晉國,但是趙氏的族人趙穿卻是直接殺了晉靈公,得到消息的趙盾剛剛準備逃離晉國邊境,知道晉靈公被殺於是轉迴。
晉國太史董狐在記錄這一段曆史的時候,隻用了短短的五個字,描述了晉國這一次的內亂,那就是趙盾弑其君,理由就是趙盾還在晉國之時。
作為趙氏族人的趙穿殺害國君,趙盾難辭其咎。
現在吳王夫差提起來這件事情,那就是說明他現在已經擔心伍子胥會做同樣的舉動,伯嚭心中明白,這一次伍子胥是在劫難逃了。
而返迴家中之後的伍子胥,越想越是後悔,不管怎麽說作為一個臣子,不應該當麵對自己的國君如此說話,於是歎了一口氣之後,想著迴頭去跟夫差請罪。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伯嚭已經帶著兵馬趕到了,將伍子胥的府邸團團圍了起來,一名宮人雙手捧著一把寶劍,見到了伍子胥之後,就開口說道。
“相國,大王有言,臣子以言語犯上,使君臣不能相容,還請相國做個了斷。”
聽到這話以後,伍子胥愣正當場,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是這個結局,隨後他放聲大笑,笑得眼淚順著臉龐直接落下,他慢慢走上前去,將寶劍握在手中,然後說道。
“真是沒有想到,老夫苦心替吳國經營,竟然換來了這個下場,老夫為了報答先王的知遇之恩,所以這才留在了吳國之中,讓吳國有實力,能夠爭霸天下。”
“先王諸多子嗣之中,老夫支持你夫差,如果不是,老夫據理力爭你怎麽可能成為吳王?想當日你被立為太子之時,曾經說要將吳國的國土分一半於老夫。”
“老夫不敢有這種奢望,但是怎麽也想不到你今日竟然受了小人的蠱惑,居然要讓老夫自裁而死,真是昏聵之君!”
說完之後他又轉身,用衣袖抹去了臉上的淚水,然後開口吩咐道。
“老夫死去之後,你就將老夫的雙眼挖出,掛在麵向越國的城門之上,老夫要親眼見到越國今後,攻入到闔閭城的那一刻!”
隨後伍子胥直接抽出寶劍,橫在脖頸之間用力一劃,鮮血直接噴灑而出。
這位春秋末期最為出色的軍事家之一,就此走上了自己人生的終點,在場的士兵見到這一幕之後,紛紛低頭,臉上露出不忍之色。
而顏闔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就馬上派人將猗頓找來,語氣十分焦急的說道。
“申胥如今已經自殺身亡,吳王夫差此時必定不會放過孫武子,你如今究竟有沒有合適的辦法?如果沒有的話,那麽顏某這邊就要行動了。”
猗頓自然在路上也聽到了這個消息,知道事情緊急,他馬上開口說道。
“如今已經得到了一種毒藥,讓人吃了以後,就會出現唿吸全無的狀況,隻是使用解藥的時候,還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時間調配了,顏先生覺得能否用到?”
這個問題十分棘手,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肯定要避免直接跟吳國交惡,顏闔皺起眉頭來,想了半天,然後這才點了點頭說道。
“事已至此,隻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伯嚭來做這件事,事不宜遲,你馬上通過伯嚭的門客建議伯嚭用毒,到時候用偷梁換柱之法,救下孫屋子。”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金錢的好處,猗頓用錢財開道,跟伯嚭的身邊人關係處的都不錯,此時隻要巧妙的利用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隨後在伍子胥自盡而亡的第三天,就傳出消息來,孫武子得知好友身亡的消息,一病不起,就此一命嗚唿。
吳王夫差雖然殺了伍子胥,還是覺得有些不解恨,尤其是聽了伯嚭添油加醋的那些話之後,隨後大怒命人直接將他的屍體投到江中。
而對於孫武,夫差就要相對客氣多了,派人查驗之後,得知消息,孫武和他的族人陳和一同服毒,於是命令以大夫之禮下葬。
不過這個時候所下葬的棺材之中,躺著的已經不是孫武和陳和了,早就已經被偷梁換柱,為此猗頓花費了十幾萬錢,這才消除了大部分的隱患。
那些知情的人,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不可能到處亂說,除非他們是想要尋死。
但是在吳國的民間,對於伍子胥都是充滿了同情,在他被投江的地方,有不少人都前來拜祭,竟然逐漸形成了習慣,隨後在江邊立下了祠堂,用以吊唁伍子胥。
一輛前往漢國的馬車,混在一個商隊之中,顯得並不起眼,不過商隊的護衛很是精悍。
車廂中孫武眼神有些發直,為了避免讓人認出來,所以馬車的門簾都被封死了,在黑暗之中他悠悠的歎了一口氣,然後自言自語的說道。
“申胥,你的性子就是太過剛烈,如果要不是這樣的話,怎麽會落到今日這般結局?如今我也要前往漢國去了,就是不知道這個地方是不是跟你說的一樣,令人向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