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揣著明白當糊塗了,晉國跟齊國爭霸,漢國現在實力弱小,隻能左右逢源,而晉國是絕對不可能承認姬朝為周天子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漢國隻能謀求跟齊國緩和關係。
並且接下來尋找機會擴大漢國的疆域,稍微有點眼光都能夠看到這一點,而伍子胥的能力和見識自然是不用多說,所以說這一番話,表麵上是在為漢國考慮。
實際上伍子胥也是想要借機看一看,蒙荻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等到他說完之後,蒙荻就是一笑,然後意味深長的說道。
“周天子的地位是需要諸侯的支持才能夠證明的,如今吳國不是已經承認了淮城的天子?在這種情況之下,隻要我漢國與吳國聯手。”
“小時候吳國攻略楚國,而我漢國則是伺機攻略中原之地,將來隻要我們實力強了,那麽淮城的天子,最終就會成為整個天下的周天子。”
“而且如今吳國兵強馬壯,如果不趁這個時候對楚國出兵的話,那麽將來等到楚國發展壯大,吳國還有什麽實力防衛邊疆?”
“要知道楚國跟晉國打了百餘年,到了現在,雖然一時實力有些衰退,但是也是南方最大的諸侯國,申胥也是見識高絕之輩,本王想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而伍子胥聽到這話以後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開口說道。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如今成為淮城周天子地位的,有吳越楚三國,在這個時候自然要分出一個主次,如果漢國願意奉我吳國為主,並且將周天子遷到闔閭城。”
“那麽到時候漢國與齊國如果發生摩擦的話,我吳國必定會帶兵幫助漢國,不知道漢侯對此提議有何見解?”
這可真算是針鋒相對,一步不讓,蒙荻也總算知道了,為什麽伍子胥的性格,那麽不受吳王夫差的待見,說話一點彎兒都不拐,一般的君主根本就難以駕馭。
不過對於他的脾氣,蒙荻還是比較欣賞的,脾氣雖然衝了一點,但是見識和眼光都不差。
於是他想了一下之後,淡然的一笑,沒有將話題繼續下去,而是說道。
“南方的天氣濕熱,尤其是吳越兩地,周天子就是因為受不了姑蔑城的氣候,所以這才遷來淮城,如果吳國真的想要迎周天子的話,不如滅了楚國之後。”
“然後衝擊攻打中原諸侯國,到時候拿下了洛邑,那麽周天子也就能夠名正言順了號令天下,今日本王與申胥初次相見,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爭執了。”
“申胥以知兵而聞名天下,最近我又訓練出來了一隻精銳步兵,正好想請申胥過來指點一下,不知道申胥意下如何。”
伍子胥一直聽說蒙荻手下都是騎兵,現在又冒出步兵,聽稱唿應該是步卒,這讓他的心中有些好奇,於是當場便答應下來。
“聽說這一次漢侯在百泉城外大敗晉國軍隊,要是論知兵的話,漢侯不在老夫之下,指教不敢當,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見識一下漢侯的練兵手段。”
日漸中午,蒙荻請伍子胥在府中用膳,酒飽飯足之後,稍事休息便直接往懷城之外而去。
這是一片還沒有開發的地方,因為不適宜種田,相對比較荒涼,卻是修整出來一條道路,大約走了有將近一個時辰,這才趕到了軍營之中。
遠遠就聽到,有多人齊聲唿和的聲音,伍子胥一聽臉色就是一變,然後讚道。
“聲如洪鍾,而且整齊無比,光聽著聲音就知道這支軍隊士氣不低,而且軍容嚴整。”
“申胥果然知兵,離得這麽遠,就能判斷出我這支兵馬的強弱,果然厲害。”
而伍子胥聽到蒙荻這麽說以後,顯得有些不以為然,他淡然說道。
“想必這應該是在行進之間所喊的號子,如果大多數人跟不上節奏,或者相對比較散漫,是不可能如此準確的,每一次都齊聲唿喊出來,所以才判斷他們軍陣整體。”
“聽到這聲音之後,老夫對於漢侯的練兵之法更是好奇,想要迫不及待一見真容,漢侯不如我們速度加快一些,可好?”
這樣的練兵之法,可不是蒙荻自己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漢初的開國功臣韓信,最擅長練兵,並且多數流傳下來,蒙荻自然也是熟知的。
現在這種練兵之法,就是他參照了韓信的練兵之法,以及漢朝和現在的一些規則,融合而成的,這其中計然出了大力氣,所以效果自然非同凡響。
進入到軍營之中,就見到這些士兵,分別進行操練,或砍殺,或長途奔襲,或者輪流訓練箭術,分成幾部輪流往返,彼此之間隻會流暢,不見絲毫的慌亂之象。
而且這些士兵的士氣非常高昂,見到蒙荻趕來之後,負責練兵的荊踔直接過來稟告。
“主公,現在兵士正在訓練之中,需不需要集合?”
蒙荻聽完之後,並沒有迴答,而是看向了伍子胥,以眼光詢問他的決定。
這時候伍子胥正在認真的觀察著那些士兵,並沒有什麽反應。
見到他如此的專注,蒙荻就是一笑,然後便開口對荊踔說道。
“暫時不用,看起來這一段時間你也下了一些功夫,至少訓練起來也算是井井有條,進步很是明顯,今後一定要再接再厲,爭取以後上了戰場能夠殺敵立功。”
聽到這話以後,荊踔就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一些後怕的模樣,有些難為情的說道。
“這裏的士兵一個個都不是善茬,我剛過來的時候,他們都是陰奉陽違,最後我一咬牙跟著他們一起訓練,這才慢慢有了威望,不過這些士兵果然雄壯。”
“如果當時楚國也有這樣一支軍隊,那麽戰鬥的結果肯定會不一樣,真是可惜,那麽多兄弟白白送了性命。”
蒙荻聽到他這麽說,就是輕笑一聲,拍了拍他的肩膀反問道。
“你覺得把這些士兵交給了囊瓦,就能打贏吳軍不成?”
(本章完)
並且接下來尋找機會擴大漢國的疆域,稍微有點眼光都能夠看到這一點,而伍子胥的能力和見識自然是不用多說,所以說這一番話,表麵上是在為漢國考慮。
實際上伍子胥也是想要借機看一看,蒙荻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等到他說完之後,蒙荻就是一笑,然後意味深長的說道。
“周天子的地位是需要諸侯的支持才能夠證明的,如今吳國不是已經承認了淮城的天子?在這種情況之下,隻要我漢國與吳國聯手。”
“小時候吳國攻略楚國,而我漢國則是伺機攻略中原之地,將來隻要我們實力強了,那麽淮城的天子,最終就會成為整個天下的周天子。”
“而且如今吳國兵強馬壯,如果不趁這個時候對楚國出兵的話,那麽將來等到楚國發展壯大,吳國還有什麽實力防衛邊疆?”
“要知道楚國跟晉國打了百餘年,到了現在,雖然一時實力有些衰退,但是也是南方最大的諸侯國,申胥也是見識高絕之輩,本王想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而伍子胥聽到這話以後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開口說道。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如今成為淮城周天子地位的,有吳越楚三國,在這個時候自然要分出一個主次,如果漢國願意奉我吳國為主,並且將周天子遷到闔閭城。”
“那麽到時候漢國與齊國如果發生摩擦的話,我吳國必定會帶兵幫助漢國,不知道漢侯對此提議有何見解?”
這可真算是針鋒相對,一步不讓,蒙荻也總算知道了,為什麽伍子胥的性格,那麽不受吳王夫差的待見,說話一點彎兒都不拐,一般的君主根本就難以駕馭。
不過對於他的脾氣,蒙荻還是比較欣賞的,脾氣雖然衝了一點,但是見識和眼光都不差。
於是他想了一下之後,淡然的一笑,沒有將話題繼續下去,而是說道。
“南方的天氣濕熱,尤其是吳越兩地,周天子就是因為受不了姑蔑城的氣候,所以這才遷來淮城,如果吳國真的想要迎周天子的話,不如滅了楚國之後。”
“然後衝擊攻打中原諸侯國,到時候拿下了洛邑,那麽周天子也就能夠名正言順了號令天下,今日本王與申胥初次相見,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爭執了。”
“申胥以知兵而聞名天下,最近我又訓練出來了一隻精銳步兵,正好想請申胥過來指點一下,不知道申胥意下如何。”
伍子胥一直聽說蒙荻手下都是騎兵,現在又冒出步兵,聽稱唿應該是步卒,這讓他的心中有些好奇,於是當場便答應下來。
“聽說這一次漢侯在百泉城外大敗晉國軍隊,要是論知兵的話,漢侯不在老夫之下,指教不敢當,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見識一下漢侯的練兵手段。”
日漸中午,蒙荻請伍子胥在府中用膳,酒飽飯足之後,稍事休息便直接往懷城之外而去。
這是一片還沒有開發的地方,因為不適宜種田,相對比較荒涼,卻是修整出來一條道路,大約走了有將近一個時辰,這才趕到了軍營之中。
遠遠就聽到,有多人齊聲唿和的聲音,伍子胥一聽臉色就是一變,然後讚道。
“聲如洪鍾,而且整齊無比,光聽著聲音就知道這支軍隊士氣不低,而且軍容嚴整。”
“申胥果然知兵,離得這麽遠,就能判斷出我這支兵馬的強弱,果然厲害。”
而伍子胥聽到蒙荻這麽說以後,顯得有些不以為然,他淡然說道。
“想必這應該是在行進之間所喊的號子,如果大多數人跟不上節奏,或者相對比較散漫,是不可能如此準確的,每一次都齊聲唿喊出來,所以才判斷他們軍陣整體。”
“聽到這聲音之後,老夫對於漢侯的練兵之法更是好奇,想要迫不及待一見真容,漢侯不如我們速度加快一些,可好?”
這樣的練兵之法,可不是蒙荻自己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漢初的開國功臣韓信,最擅長練兵,並且多數流傳下來,蒙荻自然也是熟知的。
現在這種練兵之法,就是他參照了韓信的練兵之法,以及漢朝和現在的一些規則,融合而成的,這其中計然出了大力氣,所以效果自然非同凡響。
進入到軍營之中,就見到這些士兵,分別進行操練,或砍殺,或長途奔襲,或者輪流訓練箭術,分成幾部輪流往返,彼此之間隻會流暢,不見絲毫的慌亂之象。
而且這些士兵的士氣非常高昂,見到蒙荻趕來之後,負責練兵的荊踔直接過來稟告。
“主公,現在兵士正在訓練之中,需不需要集合?”
蒙荻聽完之後,並沒有迴答,而是看向了伍子胥,以眼光詢問他的決定。
這時候伍子胥正在認真的觀察著那些士兵,並沒有什麽反應。
見到他如此的專注,蒙荻就是一笑,然後便開口對荊踔說道。
“暫時不用,看起來這一段時間你也下了一些功夫,至少訓練起來也算是井井有條,進步很是明顯,今後一定要再接再厲,爭取以後上了戰場能夠殺敵立功。”
聽到這話以後,荊踔就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一些後怕的模樣,有些難為情的說道。
“這裏的士兵一個個都不是善茬,我剛過來的時候,他們都是陰奉陽違,最後我一咬牙跟著他們一起訓練,這才慢慢有了威望,不過這些士兵果然雄壯。”
“如果當時楚國也有這樣一支軍隊,那麽戰鬥的結果肯定會不一樣,真是可惜,那麽多兄弟白白送了性命。”
蒙荻聽到他這麽說,就是輕笑一聲,拍了拍他的肩膀反問道。
“你覺得把這些士兵交給了囊瓦,就能打贏吳軍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