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冶送給蒙荻的,是一套百煉鐵打製出來的盔甲,重量減輕了不少,但是防護之力更佳,用普通的鐵劍劈砍,根本就不能破解,除非是弓箭近距離射擊。
就算是這樣,也最多就是破開甲麵,殺傷力有限,蒙荻試穿以後十分的滿意,便說道。
“這樣的盔甲果然不錯,隻是這百煉鐵出產的還是太少,不知道公孫大師這邊能不能想一想辦法,盡快的提升一些產量?”
聽到這話以後,公孫冶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他沒好氣的說道。
“漢侯,你可知道用了多麽長的時間,老夫才研究出來這種辦法,將近二十餘年啊,老夫找盡了天下可用之物,想要鍛造出天下神兵。”
“這一次前往姑蔑城,跟幹將交換心得之後大有啟發,然後才有所突破,如果事情要是跟漢侯說的這麽簡單,那老夫何苦費盡心機研究這些東西?”
蒙荻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於是就笑著說道。
“剛才不過就是我有些心急,隻是隨口之言,公孫大師不用在意,盡力而為便是,隻是眼前的局麵對漢國有些不利,所以我就想要盡量多打造一些這樣的鎧甲。”
讓蒙荻沒有想到的就是,公孫冶聽到這話以後,皺起來眉頭想了一陣,然後說道。
“老夫會盡力而為,盡量滿足漢侯的需求,當今天下能如漢國一樣善待百姓的諸侯國,恐怕僅此一家,老夫也希望漢國能夠長久下去。”
原來是這個原因,蒙荻心中也有些感慨,春秋跟漢代到底有所不同,現在還是強調刑不下大夫,導致普通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一旦觸犯了法律就會成為奴隸。
而且一旦成為了奴隸,生命就沒有任何保障,大多數人過的都是朝不保夕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怎麽可能努力生產?
同樣還是這些人給了他們,希望以後,至少在漢國這些百姓生活的如魚得水,就算是在費邑,這幾年每畝地的產量也要比之前高出半石。
像是公孫冶這樣的鑄造大師,雖然說身份比較尊貴,但也是經曆了不少的磨難,才能到達如今這種地步,所以他對於百姓的困苦深受同感,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下山之時,蒙荻看著在山腳下忙碌的百姓,就對身邊的白圭說道。
“這些百姓要求的東西並不多,不過就是豐衣足食罷了,隻要那些貴族能夠稍微節約一些,百姓就能夠過上一些好日子,可惜能夠這麽做的人實在太少了。”
“之前的吳王闔閭就是如此,為了振興吳國自己乘坐的馬車都十分的簡陋,可是結果戰勝楚國之後,他就覺得自己的馬車不能彰顯自己的身份,從而開始奢華起來。”
“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說什麽將統一天下的事情交給後來人,但是這也要有相應的基礎才行。”
“所以我們漢國的風氣,一定要崇尚簡約,與民修養,隻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國力長久的保持強盛,否則的話,就如鏡中花水中月一般,不過就是空歡喜罷了。”
聽到他的感慨之後,白圭很是讚同的說道。
“主公能夠想到這些,那麽我們漢國必定會興盛起來,如今楚國雄心勃勃,想要再次雄起,對周邊的征伐不斷,陽虎已經送來消息,說是郯城附近有楚軍活動。”
被他這麽一說,蒙荻就想起來了自己曾經見過的楚昭王熊軫,當時見的時候,還是一個脾氣無法自控的少年人,沒有想到現在已經有了複興楚國的雄心。
想到這裏之後他沉吟了一下,語氣之中充滿期待的說道。
“楚國經此大敗,短時間之內肯定不敢對吳國動手,所以想要振興楚國,隻能對周邊的小國下手,這也算是欺軟怕硬了。”
“隨後我會去郯城一趟,看一看那邊的情形再說,現在就看吳國是個什麽情況,隻要他們答應聯合越國進攻楚國,那麽我們就可以等一等了。”
“另外淮城這邊以後將會成為漢國的糧倉,所以一些基礎設施一定要跟得上,這種事情公輸班非常拿手,讓他盡力去做就是,把錢財留在庫房之中,並不是什麽好事。”
“隻有我們將漢國建設的越好,那麽將來我們的根基也就越穩固,百姓對我們的認同感也就越強,一旦將來發生什麽危險,願意為漢國而戰的人就會更多。”
白圭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不過確實提出了另外一種想法。
“吳國現在越來越強盛,不過這種強項恐怕不能長久,吳王夫差這個人,太過剛愎自用,如今連伍子胥他都已經容不下了,在這種時候,我想要加大對吳國的貿易。”
“如今的越國經此一敗,短時間之內難以恢複,隻有加速吳國的衰亡,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好處,並且能夠拿下南方大片的領土,到時候擴大水稻的種植。”
“自此以後我漢國再不會因為糧食而困擾,隻是這樣一來就要耗費大量的錢財,恐怕這麽做會引起其他人的微詞。”
蒙荻自然知道白圭指的是柳下拓等人,於是思索片刻之後,說道。
“你這樣的計策很有管子的風範,我會全力支持你的,隨後我會下一道命令,淮城之事由你全權負責,如果真的有下麵有人不服,你盡管處置便是。”
就在這個時候一匹快馬,到了近前然後稟告道。
“漢侯,齊國的田公子和國公子已經到達淮城之中,說有要事跟漢侯商議。”
而蒙荻聽到這話以後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他馬上猜到了兩個人的來意,考慮了一下之後,他就有了決定,然後就開口吩咐道。
“既然這樣,那就不忙著迴城,你迴去之後,先請國公子前來相見,他這一次來應該是國夏的意思,恐怕是在試探我的心意,不過眼前這種情形之下,想必齊國選擇的餘地並不大。”
(本章完)
就算是這樣,也最多就是破開甲麵,殺傷力有限,蒙荻試穿以後十分的滿意,便說道。
“這樣的盔甲果然不錯,隻是這百煉鐵出產的還是太少,不知道公孫大師這邊能不能想一想辦法,盡快的提升一些產量?”
聽到這話以後,公孫冶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他沒好氣的說道。
“漢侯,你可知道用了多麽長的時間,老夫才研究出來這種辦法,將近二十餘年啊,老夫找盡了天下可用之物,想要鍛造出天下神兵。”
“這一次前往姑蔑城,跟幹將交換心得之後大有啟發,然後才有所突破,如果事情要是跟漢侯說的這麽簡單,那老夫何苦費盡心機研究這些東西?”
蒙荻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於是就笑著說道。
“剛才不過就是我有些心急,隻是隨口之言,公孫大師不用在意,盡力而為便是,隻是眼前的局麵對漢國有些不利,所以我就想要盡量多打造一些這樣的鎧甲。”
讓蒙荻沒有想到的就是,公孫冶聽到這話以後,皺起來眉頭想了一陣,然後說道。
“老夫會盡力而為,盡量滿足漢侯的需求,當今天下能如漢國一樣善待百姓的諸侯國,恐怕僅此一家,老夫也希望漢國能夠長久下去。”
原來是這個原因,蒙荻心中也有些感慨,春秋跟漢代到底有所不同,現在還是強調刑不下大夫,導致普通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一旦觸犯了法律就會成為奴隸。
而且一旦成為了奴隸,生命就沒有任何保障,大多數人過的都是朝不保夕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怎麽可能努力生產?
同樣還是這些人給了他們,希望以後,至少在漢國這些百姓生活的如魚得水,就算是在費邑,這幾年每畝地的產量也要比之前高出半石。
像是公孫冶這樣的鑄造大師,雖然說身份比較尊貴,但也是經曆了不少的磨難,才能到達如今這種地步,所以他對於百姓的困苦深受同感,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下山之時,蒙荻看著在山腳下忙碌的百姓,就對身邊的白圭說道。
“這些百姓要求的東西並不多,不過就是豐衣足食罷了,隻要那些貴族能夠稍微節約一些,百姓就能夠過上一些好日子,可惜能夠這麽做的人實在太少了。”
“之前的吳王闔閭就是如此,為了振興吳國自己乘坐的馬車都十分的簡陋,可是結果戰勝楚國之後,他就覺得自己的馬車不能彰顯自己的身份,從而開始奢華起來。”
“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說什麽將統一天下的事情交給後來人,但是這也要有相應的基礎才行。”
“所以我們漢國的風氣,一定要崇尚簡約,與民修養,隻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國力長久的保持強盛,否則的話,就如鏡中花水中月一般,不過就是空歡喜罷了。”
聽到他的感慨之後,白圭很是讚同的說道。
“主公能夠想到這些,那麽我們漢國必定會興盛起來,如今楚國雄心勃勃,想要再次雄起,對周邊的征伐不斷,陽虎已經送來消息,說是郯城附近有楚軍活動。”
被他這麽一說,蒙荻就想起來了自己曾經見過的楚昭王熊軫,當時見的時候,還是一個脾氣無法自控的少年人,沒有想到現在已經有了複興楚國的雄心。
想到這裏之後他沉吟了一下,語氣之中充滿期待的說道。
“楚國經此大敗,短時間之內肯定不敢對吳國動手,所以想要振興楚國,隻能對周邊的小國下手,這也算是欺軟怕硬了。”
“隨後我會去郯城一趟,看一看那邊的情形再說,現在就看吳國是個什麽情況,隻要他們答應聯合越國進攻楚國,那麽我們就可以等一等了。”
“另外淮城這邊以後將會成為漢國的糧倉,所以一些基礎設施一定要跟得上,這種事情公輸班非常拿手,讓他盡力去做就是,把錢財留在庫房之中,並不是什麽好事。”
“隻有我們將漢國建設的越好,那麽將來我們的根基也就越穩固,百姓對我們的認同感也就越強,一旦將來發生什麽危險,願意為漢國而戰的人就會更多。”
白圭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不過確實提出了另外一種想法。
“吳國現在越來越強盛,不過這種強項恐怕不能長久,吳王夫差這個人,太過剛愎自用,如今連伍子胥他都已經容不下了,在這種時候,我想要加大對吳國的貿易。”
“如今的越國經此一敗,短時間之內難以恢複,隻有加速吳國的衰亡,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好處,並且能夠拿下南方大片的領土,到時候擴大水稻的種植。”
“自此以後我漢國再不會因為糧食而困擾,隻是這樣一來就要耗費大量的錢財,恐怕這麽做會引起其他人的微詞。”
蒙荻自然知道白圭指的是柳下拓等人,於是思索片刻之後,說道。
“你這樣的計策很有管子的風範,我會全力支持你的,隨後我會下一道命令,淮城之事由你全權負責,如果真的有下麵有人不服,你盡管處置便是。”
就在這個時候一匹快馬,到了近前然後稟告道。
“漢侯,齊國的田公子和國公子已經到達淮城之中,說有要事跟漢侯商議。”
而蒙荻聽到這話以後臉上就露出了笑容,他馬上猜到了兩個人的來意,考慮了一下之後,他就有了決定,然後就開口吩咐道。
“既然這樣,那就不忙著迴城,你迴去之後,先請國公子前來相見,他這一次來應該是國夏的意思,恐怕是在試探我的心意,不過眼前這種情形之下,想必齊國選擇的餘地並不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