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驛館之後,蒙荻就得到了通知,第二天前去覲見齊侯,按照禮儀,在進入王宮之前,要進行沐浴更衣,隨後齊侯的派出的馬車已經等候在外。
到了王宮之後,蒙荻看到一個年過花甲的來人,執政齊國已經四十多年,神情氣色跟魯侯和晉侯完全不同,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樣,給人一種威壓之態。
說到底還是因為齊景公手中掌握著齊國,自己的意見基本上都能得到貫徹,下麵的家族都要根據齊侯的心意去做事,心態自然不同。
等到蒙荻到了大殿之後,齊侯毫不客氣的開口說道。
“聽說魯國有意與我齊國結盟,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這一上來就將了蒙荻一軍,如果說是真的,那麽他迴去根本就無法交差,而且事情傳出去還會讓晉國範鞅勃然大怒,如果說是假的,那麽騎猴很有可能找個由頭,直接將他趕出去。
這時候蒙荻略為思索片刻,對著齊侯行禮之後,針鋒相對說道。
“聽聞齊侯欲稱霸天下,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聞聽此言,齊侯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然後迅速消退,板起臉來。
“蒙子身為使者,見君侯而言語無狀,這是何意?”
而蒙荻臉上則是不見一絲慌張,淡然迴道。
“魯國如今與晉國結盟,而且兩國之間向來和睦,而齊國多有範魯國之事,蒙某這一次出使隻是想要緩和與齊國之間的關係,而並非是來與齊國結盟。”
“如今齊國,國力強盛,又有高張兩位謀國之臣,魯國此時心有憂患,想要與齊國改善關係,像當年魯莊公長勺之戰以後,依然選擇與齊國交好,一時傳為美談。”
“魯候覺得,齊魯兩國接壤,若能和睦相處的話,彼此之間待之以誠,對於齊國而言好處也是多多,說是齊魯兩國爭鬥不止,邊境不得片刻安寧,那麽齊國也會因此而受損。”
話雖然說得沒那麽清楚,不過齊侯卻是聽明白了,蒙荻說的雖然隱晦,不過也表達出來了魯國的訴求,如果齊國真的能夠強盛到與晉國爭霸,達到齊桓公那種地步。
那麽魯國自然也會與齊國結盟,如果在這個時候,齊國心心念念想要對魯國動手,那麽結果很有可能會在魯國,耗費大量的兵力,如此一來爭霸天下就成了一個泡影。
這時候高張則是一臉不悅,直接開口說道。
“蒙子此言差矣,魯國與我齊國接壤,但是卻與晉國結盟,多年以來,充當馬前卒,這才是齊魯交惡的根本原因,不然的話,齊魯自然能夠和睦相處。”
這話就是各說各的道理了,出於戰略方麵的需求,魯國跟齊國是不會結成長久盟約的,因為魯國的位置太過重要,齊國要是不能拿下魯國,想要進行中原爭霸。
那就等於說是難上加難,因為齊國的戰略縱深不夠,臨淄隨時都可能麵臨來自於魯國的危險,換成任何一個人來當齊侯,都不會放棄對魯國的蠶食。
因為這是彼此的戰略需求決定的,根本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蒙荻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對於高張的話根本就沒有往心裏去,淡然的一笑開口說道。
“弱國之政為求自保,而大國之政,惟求爭霸,而如今晉國稱霸百年,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我魯國怎麽可能舍晉而就齊?”
高張這個時候還要開口說話,齊侯卻是抬起手來阻止了他,臉上也有了笑容,他先是認真打量了一下蒙荻,顯得對他十分的有興趣,然後緩緩開口問道。
“既然剛才蒙子提到了魯莊公與齊桓公之事,那本王想問一下,為何魯莊公在長勺之戰以後,還願意追隨齊桓公爭霸天下?”
聽到這話以後,蒙荻馬上明白齊侯,這是在問爭霸之路,於是低頭沉思片刻。
“齊國之富天下皆知,就是因為如此,齊國之民安於享樂而無進取之心,重言談而輕實事,跟齊桓公當年相差太多。”
“想當初,齊桓公以管子和鮑子這樣的賢臣治理國家,才使得齊國的國政日漸強盛,而齊桓公對於周禮也是相當的敬重,因此才有割地於燕的事情發生。”
“所以天下之間的諸侯國,這才由衷的敬佩齊桓公,如此才成就了齊國的霸業,所謂國自強而天下莫有不服,而齊國如今如晏子這樣的賢臣不得重用。”
“又有田穰苴這樣的良才,蒙塵世間,這如何能夠讓魯國心服?外臣希望齊侯,能夠在齊國之內勵精圖治,對外遵行周禮,如此一來,大業可成。”
等他說完之後,齊侯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蒙子此言大善,讓本王感覺受益良多,請坐。”
隨後再談就是一些瑣事,蒙荻還有一些話根本就沒有機會說,他也算看出來了,這個齊侯是一個好大喜功之輩,表麵上能夠做出來禮賢下士的模樣。
剛才說了那一番話,他不過也就是聽聽而已,根本就沒有往心裏去,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麽田氏在之後會迅速崛起。
像是這樣一位君主,隻要做事情能夠合乎他的心意,那麽就能活著重用,如此的齊國怎麽可能會稱霸於天下?
蒙荻原本想著,如果齊國能夠發奮圖強的話,到時候就能進一步的打擊晉國,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能夠秘密的在淮夷發展自己的勢力。
但是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想法實現的可能性很低,尤其是衛國如今已經派出了使者到齊國,接下來就要看齊國會怎麽做了。
等到蒙荻離開王宮之後,就準備直接返迴蒙邑,畢竟有高張盯著,讓他的心裏麵始終感覺不安全,所以還是早走為妙。
就在第二天,蒙荻準備離開臨淄的時候,伯仁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衛國出使齊國的使者北宮結,不知道什麽原因,觸怒了齊侯,直接被軟禁起來。
並且齊侯還放出話來,要直接發兵攻打衛國。
(本章完)
到了王宮之後,蒙荻看到一個年過花甲的來人,執政齊國已經四十多年,神情氣色跟魯侯和晉侯完全不同,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樣,給人一種威壓之態。
說到底還是因為齊景公手中掌握著齊國,自己的意見基本上都能得到貫徹,下麵的家族都要根據齊侯的心意去做事,心態自然不同。
等到蒙荻到了大殿之後,齊侯毫不客氣的開口說道。
“聽說魯國有意與我齊國結盟,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這一上來就將了蒙荻一軍,如果說是真的,那麽他迴去根本就無法交差,而且事情傳出去還會讓晉國範鞅勃然大怒,如果說是假的,那麽騎猴很有可能找個由頭,直接將他趕出去。
這時候蒙荻略為思索片刻,對著齊侯行禮之後,針鋒相對說道。
“聽聞齊侯欲稱霸天下,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聞聽此言,齊侯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然後迅速消退,板起臉來。
“蒙子身為使者,見君侯而言語無狀,這是何意?”
而蒙荻臉上則是不見一絲慌張,淡然迴道。
“魯國如今與晉國結盟,而且兩國之間向來和睦,而齊國多有範魯國之事,蒙某這一次出使隻是想要緩和與齊國之間的關係,而並非是來與齊國結盟。”
“如今齊國,國力強盛,又有高張兩位謀國之臣,魯國此時心有憂患,想要與齊國改善關係,像當年魯莊公長勺之戰以後,依然選擇與齊國交好,一時傳為美談。”
“魯候覺得,齊魯兩國接壤,若能和睦相處的話,彼此之間待之以誠,對於齊國而言好處也是多多,說是齊魯兩國爭鬥不止,邊境不得片刻安寧,那麽齊國也會因此而受損。”
話雖然說得沒那麽清楚,不過齊侯卻是聽明白了,蒙荻說的雖然隱晦,不過也表達出來了魯國的訴求,如果齊國真的能夠強盛到與晉國爭霸,達到齊桓公那種地步。
那麽魯國自然也會與齊國結盟,如果在這個時候,齊國心心念念想要對魯國動手,那麽結果很有可能會在魯國,耗費大量的兵力,如此一來爭霸天下就成了一個泡影。
這時候高張則是一臉不悅,直接開口說道。
“蒙子此言差矣,魯國與我齊國接壤,但是卻與晉國結盟,多年以來,充當馬前卒,這才是齊魯交惡的根本原因,不然的話,齊魯自然能夠和睦相處。”
這話就是各說各的道理了,出於戰略方麵的需求,魯國跟齊國是不會結成長久盟約的,因為魯國的位置太過重要,齊國要是不能拿下魯國,想要進行中原爭霸。
那就等於說是難上加難,因為齊國的戰略縱深不夠,臨淄隨時都可能麵臨來自於魯國的危險,換成任何一個人來當齊侯,都不會放棄對魯國的蠶食。
因為這是彼此的戰略需求決定的,根本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蒙荻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對於高張的話根本就沒有往心裏去,淡然的一笑開口說道。
“弱國之政為求自保,而大國之政,惟求爭霸,而如今晉國稱霸百年,在如此的情況之下,我魯國怎麽可能舍晉而就齊?”
高張這個時候還要開口說話,齊侯卻是抬起手來阻止了他,臉上也有了笑容,他先是認真打量了一下蒙荻,顯得對他十分的有興趣,然後緩緩開口問道。
“既然剛才蒙子提到了魯莊公與齊桓公之事,那本王想問一下,為何魯莊公在長勺之戰以後,還願意追隨齊桓公爭霸天下?”
聽到這話以後,蒙荻馬上明白齊侯,這是在問爭霸之路,於是低頭沉思片刻。
“齊國之富天下皆知,就是因為如此,齊國之民安於享樂而無進取之心,重言談而輕實事,跟齊桓公當年相差太多。”
“想當初,齊桓公以管子和鮑子這樣的賢臣治理國家,才使得齊國的國政日漸強盛,而齊桓公對於周禮也是相當的敬重,因此才有割地於燕的事情發生。”
“所以天下之間的諸侯國,這才由衷的敬佩齊桓公,如此才成就了齊國的霸業,所謂國自強而天下莫有不服,而齊國如今如晏子這樣的賢臣不得重用。”
“又有田穰苴這樣的良才,蒙塵世間,這如何能夠讓魯國心服?外臣希望齊侯,能夠在齊國之內勵精圖治,對外遵行周禮,如此一來,大業可成。”
等他說完之後,齊侯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蒙子此言大善,讓本王感覺受益良多,請坐。”
隨後再談就是一些瑣事,蒙荻還有一些話根本就沒有機會說,他也算看出來了,這個齊侯是一個好大喜功之輩,表麵上能夠做出來禮賢下士的模樣。
剛才說了那一番話,他不過也就是聽聽而已,根本就沒有往心裏去,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麽田氏在之後會迅速崛起。
像是這樣一位君主,隻要做事情能夠合乎他的心意,那麽就能活著重用,如此的齊國怎麽可能會稱霸於天下?
蒙荻原本想著,如果齊國能夠發奮圖強的話,到時候就能進一步的打擊晉國,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能夠秘密的在淮夷發展自己的勢力。
但是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想法實現的可能性很低,尤其是衛國如今已經派出了使者到齊國,接下來就要看齊國會怎麽做了。
等到蒙荻離開王宮之後,就準備直接返迴蒙邑,畢竟有高張盯著,讓他的心裏麵始終感覺不安全,所以還是早走為妙。
就在第二天,蒙荻準備離開臨淄的時候,伯仁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衛國出使齊國的使者北宮結,不知道什麽原因,觸怒了齊侯,直接被軟禁起來。
並且齊侯還放出話來,要直接發兵攻打衛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