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婭舞畢收勢,引來無數喝彩,我也真心地報以掌聲,迎來她憤恨地怒目。我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十三寵溺地盯著我,溫熱的唿吸吐在我的額頭,才發覺他何時站的離我這麽近,而且他竟高出我那麽多,全然不像個十四、五歲的少年。

    放眼望去,康熙座下一溜的光頭兒子,其實哪個不是人高馬大,誰叫他們個個基因優良都長著附迷死人不償命的俊臉,讓我聚焦在一處而忽略了他們的身高呢。想想夢迴這三百年能飽個眼福也是賺到了,心情也恢複了大好。上前請命出演,也好早早迴去休息,免得又要應付麻煩。

    燈光音響,action.過了把導演癮,可明顯演員比我這個導演有素質,踩著鼓點適時地嶄露頭角。

    歌舞昇平,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教坊司氣勢恢宏的樂鼓聲聲,頗有大唐盛世之風,一應舞姬均是唐朝打扮,歌聲唱的豪邁,舞姿配得華麗。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美得無處藏

    人在身旁如沐春光寧死也無憾

    國色天香任由糾纏那怕人生短

    你情我願你來我往何等有幸配成雙

    啊~讓我拱手河山討你歡

    萬眾齊聲高歌千古傳

    你看遠山含笑水流長

    生生世世海枯石爛

    啊~今朝有你今朝醉呀

    愛不釋手你的美呀

    莫等閑白了發才後悔

    啊~今朝有你今朝醉呀

    愛不釋手你的美呀

    讓我抱得美人歸

    讓我抱得美人歸

    雖然倉促,我卻是用心準備的,為何卻沒有喝彩,四下打量對上無數個或豔羨或垂涎或探究的目光。倒是向來豪爽,鮮見過這般華麗歌舞的蒙古人率先喝彩起來,隻是話我一句也聽不懂。

    康熙饒有興致地打量我,問我歌舞的名堂,我一頓,準備的倉促信手拈來的又怎會有什麽名堂,不過是曾經看過個唐朝曆史劇的主題曲而已,覺得場麵能壓得住就拿來用用。作為現代人就是有拿來主義的好,靈機一動我說:“啟稟皇上,雲裳準備的歌舞叫”霓裳羽衣‘。“

    “嗯,可是那唐朝美人楊貴妃的曠世之作?”

    康熙竟然知道,對了,唐朝的事兒清朝的皇帝定不會陌生啊。賭他聽過沒看過,強撐道:“不敢妄稱完全,但也是奴婢研究古籍擬編的,歌舞雖不純青,旨在歌詠我朝若盛唐再現,所謂古有貞觀之治今有康乾盛世。”

    偷偷長籲口氣,好一陣現編,人被誇上了天都應該暈忽忽的吧,腦子不清醒就不會為難我了吧,可是康熙真是大帝中的大帝,永遠寵辱不驚頭腦清醒。

    “嗯,說得極好,康乾盛世,貞觀之治,貞觀可是指唐太宗皇帝和唐明皇?那康乾又是指?”多說多錯禍從口出一直都在我這裏應證,現編的台詞哪兒那麽嚴密,忘了乾隆還沒出生呢,這康熙還要我誇你誇到直白為止嗎?隻好硬著頭皮應對:“迴皇上,康當然是指您的文治武功啦,至於乾嘛……”

    讓我想想阿,緊張了就語塞,抬頭偷瞄康熙和眾人,都屏氣凝神等著我的答案,仰天長歎吾命休矣啊,“乾,就是朗朗乾坤,您是天子是天的兒子,這盛世自然有您的曠世功勳也有承乾坤庇佑。所以這盛世是您的盛世,大清的盛世更是乾坤盛世。”一口氣說完,覺得心就在喉頭跳將欲出,周圍一片寂靜無聲更是令人緊張到窒息。

    “哈哈哈,說得好。”康熙倒先迴過勁來,龍顏大悅,四座皆賠笑逢迎,是人都愛聽好話果然不假,“那拱手江山這句又做何解阿?”

    我心內一沉,康熙果然是個語言文學愛好者,觀察入微且愛深究,若是到了現代也定可以上《百家講壇》開壇說法了。再次發揮長舌不倒之功,潛力都是逼出來的。“迴皇上話,奴婢也不甚清楚,想必是唐明皇寫予楊貴妃表示傾慕的吧。”

    “嗯,”康熙是何等高明之人,豈會相信這些個野史胡謅,可也對我的答案未作疑義,“這就是你喜歡這首詞的緣由?”他似不經意卻很認真地等我迴答。

    “奴婢不懂大義,隻傾慕坐擁天下的男人,人道英雄難過美人關,我卻說美人難駁君王情。”我雖笑著迴答,肌肉卻有些僵硬。

    康熙終是放了我,還賞了一幹人等,讓我自己選要什麽賞,當然是小命要緊了,不敢獅子大開口,眼睛瞟到兩壇酒,從小就好奇古代俠客為何大多嗜酒,總有種認知是這古代的酒是甜如酒釀的,便要了其中一壇退了下來,倒是被宜妃和康熙皇帝一陣取笑,這個皇帝今天也太失莊重了。而我卻不知這看似不經意的言談之間為我的未來埋下了怎樣的禍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妃惑君心:大清獨寵(原名木蘭清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纖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纖塵並收藏妃惑君心:大清獨寵(原名木蘭清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