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最是好眠,本就沒睡飽的我聽著堂上師傅“之乎者也”悠揚的催眠曲越飄越遠,終是駕鶴神遊,魂飄千裏之外。

    夢裏一片繁花若錦,嫋嫋青煙浮於水麵,掩映著一汪幽泉汩汩流淌。已是香汗淋漓的我正欲下水享受清涼,剛解了衣衫伸腳試探,卻忽見潭底暗流湧動,直到掀起層層巨浪卷起深深漩渦,將我卷入並深陷其中。冰涼刺骨的潭水卷得我幾近窒息,想唿救卻隻吞進更多的冰水,想伸出手卻隻有空洞洞一片天。

    原是個夢,睜眼迎上師傅和阿哥們審視的目光,眼前竟放著一本看不懂的書,是滿文吧,我這個新世紀格格自然不識得,四阿哥卻強要我念,我猛一陣搖頭卻怎也掙不脫,“你不是雲裳,說你究竟是誰,說!”“說你是誰!”……越來越多的人附和著向我逼近,我不知所措揮動手臂要將他們驅散。

    倏地一顫,驚魂未定,噓一口氣,原來還是個夢。而自己竟不知什麽時候枕著十四的肩膀在課堂上打起了盹。是夏日炎熱還是噩夢驚嚇的緣故,香汗已然透濕了衣衫,或還是一場驚夢。此時師傅正拿著戒尺對著我吹胡子瞪眼,仿佛就要聽到他耳朵吹出汽笛聲似的。而一旁的十四正揉著胸口,誇張地皺著眉,眼裏卻噙著關切又似有些得逞的笑。

    “格格,讀聖賢書本應胸懷崇敬之心,勤奮好學,求知若渴,怎可躲懶打盹,更何況男女有別,”男非眷屬莫與通名“,更何況這……咳。”師傅指了指我和十四,掩麵搖頭不能忍的模樣,這個十四分明是故意不提醒我讓我出糗,我怒嗔了十四一眼,十四擺出一副無辜模樣指了指被我誤傷的胸口。

    “師傅,我雖在夢中,可也一直在念書並無荒廢啊。”我一臉無辜怯怯辯解,確實在讀啊隻是滿文我不懂啊。周圍響起一片哄堂大笑。

    師傅臉上紅漲的痕跡本欲消退,此時又似被點燃,戒尺敲得楠木書案“咚咚”作響。

    “好,好,倒請教格格這夢裏念書,可念得給老臣聽聽。”

    似在跟徐師傅叫板吧,想他也是翰林院頭臉人物,自是有些讀書人的驕傲,騎虎難下,在頭腦中好一陣搜索隻好背了記憶尚存的《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師傅靜默良久,點著頭似是推敲似是讚賞,良久。“格格的《出師表》爛熟於心,可治國之道本不予女子,這四書五經人倫五常來得要緊些,格格還是要用心學。”

    “師傅此言差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並不論男女,隻要有利於國家之胸襟言論,心中有大義才是讀書之本。這《出師表》中所言正涵蓋了治天下之大略,《孫子兵法》雲:”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而諸葛先生道:”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的意思便是取其信、嚴也“,而通表得劉備識人用人之能也,教育後世王者將相,”觀人先心術,次才學,人當以立品為主“。周瑜多才,可心胸狹隘,終因私怨英年早喪,辜負國之重任;而諸葛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息尚存也全為君之重托、國之根本。我大清朝現如今的繁華以及日益的昌盛,智勇者自是需要,但卻先要有一顆仁德為國之心。師傅女子有此見地不可嗎?”

    “好一顆仁德為國之心,我們雲格格才上了兩天書房,竟有如此胸襟見識,看來朕的決定沒有錯啊,哈哈。”還在徐師傅一陣思幍間,皇上隨這一番話進了內堂。

    眾人皆下跪請安,待康熙坐在堂前命眾人起身,才各自迴了位子,獨留我站在堂上迴話。“剛剛那番話可是有人教的?”康熙語調平緩波瀾不驚,竟揣摩不出他的意思,隻好實話實說:“迴皇上,是奴婢自己個兒琢磨的。”

    “哦?聽你阿媽說平日裏勸不動你學做女紅,原來見天琢磨這些了?”

    “啟稟皇上,我們滿人女子,本不應隻在深閨繡花鳥而要心係家國,所謂”滿清兒女多奇誌,不愛紅裝愛武裝“,更何況國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夫“可不單指男子。”

    “嗯,可惜你阿瑪生你個女兒身,不然我大清興許又多一名良將啊,哈哈。”康熙爽朗笑道,“話說得是漂亮,可朕說過要考你功課還是不能免,徐愛卿,今兒教什麽呀?”

    徐師傅立即躬身迴話道:“迴皇上,臣今日教的是《論語憲問》”

    “恩,丫頭,可讀熟了?背予朕聽聽。”康熙看似隨意道。

    我“啊”了一聲,慌亂得心都快蹦出來了,這題目似曾相識,不就是四阿哥昨晚讓我抄的20遍嗎,可我偏偏辜負了他,這會兒上課也是神遊太虛,沒有聽進一字半句的。心中躊躇,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來宮裏這些日子都是插科打諢惶惶度日,今日終是過不去了。

    偷偷瞄這周圍眾人,仿若要找到救命稻草。可看到那些個阿哥,著實是靠不上了,十阿哥是不用說了,他的資質連他自己都承認,既是聽全了也記不全;十三在我前麵低頭在桌上畫著什麽,可這種打啞謎的方式對我全無幫助;十四低著頭不看我,這個男人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一點忙也幫不上隻會添亂,等著看我笑話還差不多;帶著抱歉又悔恨的眼神看向四阿哥,他蠶眉微蹙,定定的目視前方。

    正準備放棄心中僥幸年頭,四阿哥終是挺身而出道:“稟皇阿瑪,兒臣昨兒已經看著雲裳抄誦20遍,並熟讀熟記了,不如皇阿瑪給大夥定個題,考考兒子們詩詞功夫。”

    “恩?既是交給了你,朕也放心。讀書重在活學活用,詩詞可考功夫,準了老四的提議。”說話間,讓梁九功取拿來一隻錦盒打開,“這”青花十二月花卉紋杯“是前日裏景德鎮官窯新出的,朕喜歡它緊皮亮釉造型獨特,就留了下來,今兒就以青花為題,詩詞不限,若是做得好朕就賞了。”我再一次向四阿哥投去感激而抱歉的眼神,雖然除非他後腦勺長眼睛否則定然是看不到的。

    “兒臣遵旨!”阿哥們眾口一詞,坐於案前埋首伏案。

    拜我晚出生三百年所賜,隻要采用拿來主義魯迅精神,寫詩作詞並難不倒我,隻是我這筆臭字豈不要露餡。提筆舔墨,誇張的高舉又重重的落下,手腕一鬆毛筆在宣紙上暈出一團深深的墨點。

    這一舉動驚動了康熙,這也是我的目的,“雲裳,這又怎麽了?”

    “奴婢,奴婢昨日練習射箭過於投入,今兒手臂酸疼無力,舉箸艱難更無論書寫。況且奴婢所做之詞已了然於胸,萬不願有違旨意,皇上可否恩準奴婢用唱的。”

    康熙微一挑眉,饒有興致地說:“哦?這倒新鮮,準了罷!唱的好了有賞。”又急轉話鋒,帶一些威嚇沉沉地道:“如若唱的不好,定罰不饒!”

    話雖讓人忐忑,但我依然是信心十足,不為我也為方文山方大才子啊,於是欣然領旨謝恩。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開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裏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人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雲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餘音繞梁而不散,偷覷康熙似有些沉浸,鬆了一口氣,避諱文字獄的可怖我還特地改了詞,如今前朝可不就是明朝,多少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柔嘉。”聽聞康熙似沉浸似迷惘地輕忽出這個名字,略略有些驚奇。

    但皇帝到底非一般城府,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馬上收了心神道:“曲牌有些古怪,卻很動聽,以物喻人寄情於景,把這死物鮮活了一般,連朕也仿若帶入這青花瓷的故事裏去。雲裳啊,你為何如此不同啊?”

    最後這句話雖猶如不經意間流露,幽幽如康熙自問,我卻“啊”地輕唿緊張起來。我費盡心思遮掩卻被這一首詞暴露了?他這麽問到底猜到什麽呢?思緒流轉,惹得我神情慌亂不知是否該應。

    十四拉了拉我的衣袖才把我從紛亂的心神中扯了迴來,梁九功已經將裝有青花瓷的錦盒舉過頭頂恭敬地端立於我麵前,我不解的看向十四,他輕聲道:“皇阿瑪已經賞了你了,還不快謝恩。”

    我慌忙謝恩從梁九功手裏接過賞賜,道一聲“有勞公公”,他隻輕輕俯首迴“不敢”便穩穩退下。我卻看著手中的賞賜不知所措起來,在這奢華的皇城裏皇帝的賞賜從來都沒有少過,雖如此每一件賞賜卻也不曾少人爭搶,這是一種怎樣的怪圈,對我而言皇帝越來越多的恩賜和關注又是福還是禍呢。

    “嗬嗬,雲裳似乎對朕的賞賜不甚滿意啊?可是有旁的要說?”康熙又一臉祥和地打量起我。我一陣瑟縮“奴婢惶恐,得皇上賞賜是何等榮耀,奴婢高興還來不及呢,又豈敢有更多奢望。”

    康熙“恩”了一聲,若有深意地看著我的眼睛,“那木蘭秋狩也不想去了?”我驚訝地對上康熙戲謔的眼神,既是來到這大清朝如此盛大的活動能參與當然求之不得了,也不枉這百年走一遭,隻得順水推舟道:“當然想去!還求皇上恩準。”

    “恩,有你在朕也不會悶,而且你阿瑪哥哥們也都會同行,屆時可要好好拿出你”不愛紅裝愛武裝“的本領讓朕瞧瞧。準了,時候不早了,都跪安吧。”在一片恭送聲中康熙的身影漸行漸遠,靜謐的空氣開始融化沸騰,學堂裏又恢複了往日的活躍氣氛。

    正在接受眾阿哥欣羨的目光和恭賀之聲洗禮的我,突然迎上太子胤礽如針般陰冷錐心的目光,讓我避之不及。迴轉眼神卻又觸碰到四阿哥探究過來的目光,那瞳孔裏透露出太多複雜的情緒,讓我隻能一笑而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妃惑君心:大清獨寵(原名木蘭清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纖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纖塵並收藏妃惑君心:大清獨寵(原名木蘭清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