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新皇登基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這麽一說,朱標頓時隻感覺有些哭笑不得。
昨日見到詹氏,朱標感覺這丫頭似是比第一次進宮時聰明一些,也更知道些禮儀。
可這木訥的性子,竟也是始終未變。
“這丫頭是個實在心眼兒的,以後倒是能省許多麻煩。”
“她對雄英也是極為愛護,哪怕雄英拉到她手上也不以為意,甚至還不讓宮人動手,自己動手給雄英擦拭。”
老朱看了眼坤寧宮的方向,滿意的點了點頭。
見老朱都對詹氏如此肯定,朱標也微微點了點頭。
畢竟就憑老朱的識人之明,一般的小心思恐怕還真瞞不住他。
既然老朱都覺得詹氏是個實在人,那朱標自然也相信老朱的判斷。
“所以我娘也是把她當成自家人看待了?”
“進來咱朱家的門,可不就是一家人嘛。”老朱微微瞥了朱標一眼,繼續說道:“不過你娘向來都是如此,無論待誰都是真心的好。”
“要不然在淮西那幫老兄弟眼中,你娘的話也不能比咱的聖旨更管用!”
的確。
馬皇後這大智若愚的性子,的確甚好。
待人以誠,人自以誠待之。
朱標更清楚,馬皇後將詹氏視作自家人。
甚至將自己幼時的醜事拿出來調侃,自是將詹氏也當成女兒看待。
同樣!
如此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後宮,日後能安寧一些。
也就在朱標微微沉吟,目光不經意與老朱對視的檔口。
卻發現老朱眸光深邃,似有諸多感慨一般緊緊盯著自己。
可就在與他四目相對之時,卻見老朱迅速挪開視線。
隨即故作隨意的伸了個懶腰,很是漫不經心道:
“臭小子,昨日還騎在咱脖子上撒尿呢,今日便要繼位了!”
“行了,吃過早膳你趕緊去準備吧。”
“等午時咱還要跟你娘一起,看著你這位新君繼位呢!”
語罷,老朱也不再言語,默默起身朝殿內走去。
而早膳期間,除了朱標自己認真幹飯。
老朱和馬皇後少動筷子,與詹氏、常氏隨意說笑的同時,還時不時若有所思的看向自己。
朱標自然知道老兩口心中的感慨。
隻是朱標此時卻更願意裝作什麽都沒看到。
“爹,娘,兒子用好了。”
“今日繼位的流程甚多,兒子便先告辭了。”
“不急!”
朱標剛一說完,老朱順勢衝門外喊道:
“劉和,把太子的龍袍拿過來,讓太子在坤寧宮換!”
不多時。
劉和連同幾名宮人捧著龍袍、冠冕,快步走了進來。
而看到那龍袍,朱標有些疑惑的轉頭看向老朱道:
“爹,這好像不是尚衣局給兒子登基準備的.....”
“自然不是!”
老朱理所應當的點了點頭,繼續道:
“這是咱一早就給你備好的。”
“穿上給咱看看!”
一旁的馬皇後也在旁邊補充道:
“自打至正二十三年起,你爹每次尋到珠寶、流珠便會收起來,派人著在冠冕上。”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準備的流珠多的都嵌不上去了。”
看著冠冕上,顏色大體一致,細致來看卻有區別的流珠。
朱標甚至能想到這些流珠費了老爺子多大的功夫。
一顆顆不同的珠子似是老朱開國打的每一仗,每一顆珠子,都是大明從淮西崛起,走過的堅實的每一步。
於詹氏、常氏的服侍下,朱標換好龍袍後,麵對著老朱、馬皇後微微轉身。
也就在這一瞬。
老朱眸光動容,似是看到先前的自己一般,靜靜注視著朱標。
而旁邊的馬皇後更是滿臉微笑,眸中甚至還有幾分晶瑩。
“有些大了。”朱標忙扯開話題道,“爹,兒子的肚子什麽時候也沒這麽大過啊。”
“那龍袍洪武初年便命人定製,當時你還小,自然不能依照你的身材定製。”
馬皇後看了老朱一眼,笑著說道:“你爹是想讓你健壯一些,這才命人做的大了些。”
“嗯....”老朱聽後默默點了點頭,“若是不合身便脫下來吧....”
“不用不用,還是很合身的!”
朱標說著,隨即抬手衝老朱、馬皇後行禮道:
“兒皇拜見太上皇,拜見太上皇後。”
見朱標故作姿態,行禮的時候臉上滿是笑容。
方才還有些出神的老朱當即不耐煩道:“行了行了,忙你的去吧!”
聞言,朱標再次拱手便朝門外走去。
而等朱標離開,老朱似還沒看夠一般,快步走到門口。
待身著龍袍的朱標離開視線,老朱這才收迴父皇。
當看到馬皇後、常氏、詹氏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古怪,老朱有些尷尬的笑笑,隨即低聲喃喃道:“這小子,竟要登基了!”
離開坤寧宮。
朱標先到奉天殿前設案敬天。
忙活大半天後,這才出發前往紫金山麓鍾山禪台。
待朱標車駕抵達鍾山禪台,百官均已等候多時。
當看到身著龍袍冠冕的朱標後,在場官員一個個眼中放光。
藍玉、沐英等人更是難掩臉上激動,拉扯著身旁的人興奮的說著什麽。
特別是看到朱標身著金線龍袍行走在紅毯之上,說不盡的少年貴氣。
徐達、湯和等人眼中的情緒,更是與坤寧宮的老朱一般無二。
真要說起來,徐達等人那也是看著朱標長大的。
如今目睹朱標新皇登基,眾人心中說是激動自然是不假。
隻不過眾人心中的感慨卻也是更多一些。
大明乃是在戰亂中建立的國家,直到洪武二年方才攻破大都,直到洪武四年這才剿滅四川割據。
相比之下。
朱標繼位更代表著中原大地結束內亂,開啟新的篇章。
哪怕年後征討倭國,哪怕朱標也似老朱那般乃是雄主,立誌拓土開疆。
可這與中原平亂截然不同。
國朝強大的一個標準,便是將戰火擋在國門之外。
縱然朱標繼位仍有戰事,可所做一切乃是拓土開疆。
這也就意著大明正在步入嶄新篇章!
“臣詹徽拜見太子殿下。”
待朱標行至禪台下方,詹徽手捧玉碟,恭敬跪地。
“請殿下敬告天地,承聖改元。”
當朱標接過玉碟,詹徽衝一旁微微示意。
緊接著百鳥齊飛。
青牛白鶴似是受到感召,同時發出低聲鳴唱。
見此情形,朱標麵不改色,微微瞥了詹徽一眼。
而官員隊列中站著的藍玉立時眉頭微皺,叫上沐英等人朝一側走去。
與此同時。
朱標手捧玉碟,緩緩登上敬天禪台。
青天白日,巨鼎燃煙。
敬禪台上供奉皇天上帝之牌位,炎黃二君之神隻。
朱標輕攬下袍,鄭重跪拜。
“臣,朱標奉天敬上!”
“自宋以來,我中原失國百餘來年。臣朱家奉天意,開太平;驅暴元,利民生。終日勤勉,惶恐不敢懈。”
“臣朱標幸得父皇垂青,忝列皇儲十年有餘。”
“今上奉天意,敬天繼位。”
“臣雖惶恐,然當繼父皇之誌,為國利民,去陳立新。”
“臣,朱標敬告天地,華夏諸祖。臣雖愚魯,然必興我中原之邦,證我大明風華之盛世百代不消。”
“唯願天地日月,佑臣功不唐捐。唯願華夏諸祖,佑我百姓安樂,不辱外邦!”
“願我大明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語罷,朱標虔誠再拜,手捧玉碟至於香案。
待朱標轉身,敬禪台下方站著的所有官員齊齊跪拜。雖未稱陛下,但仍山唿萬歲。
置身高台,下方情形朱標自然看的清楚。
就在百官齊齊跪拜,寂靜無言之時。
禪台一側突有一名身著布衣但體態豐腴的中年,此刻起身便要朝禪台正下方走去。
幾乎同一時間。
藍玉、沐英當即衝到那人跟前。
藍玉右手按住那人的頭猛然用力,愣是將他按著跪在了地上。
沐英似乎還不放心,一手死死堵住那人的嘴,不讓他發出半點聲音。
小小插曲,自是不能阻擾國之盛典。
待朱標走入車駕,百官這才起身,相繼朝皇宮趕去。
畢竟新皇登基,還是在老朱並未薨逝的情況下,禪位登基。
不用想都知道,朱標這位新皇必然是要犒賞百官。
武將們自是有戰功在身,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他們文臣雖沒有軍功,可三師三少的位置已然空置。
莫說是其他官員,即便李善長也暗暗幻想,若是自己能成為兩代太子太師又該是何等殊榮。
不多時。
東宮內。
在宮人的服侍下,朱標正換上第二套龍袍袞服之時。
藍玉滿臉笑意,興衝衝走了進來。
“殿下,還真讓您猜對了!”
“那詹家二房詹誠,方才還真打算當眾跪拜殿下,意圖邀功。”
“他還打算言說搭建禪台之資乃他們詹家所出。”
“嗯。”
見朱標微微應聲,並未有半分意外,藍玉想了想繼續道:
“不過末將問那詹誠,詹誠卻說此事與詹徽無關,乃是他上趕著為國出力。”
“說什麽雖是商賈,可仍有報國之心。”
“還說這一切都是想為殿下分憂,為國出力!”
“被人賣了還要替人數錢嗎?”朱標心頭如此想道。
或許是洪武朝對世家豪族打壓力度太大,詹誠這樣的大族惶恐之下,這才會如此迫切想要露臉。
見自己新皇登基,想要在自己這個新君麵前贏得好感。
隻不過!
那詹誠畢竟隻是個商人。
在他眼中,以為由他出資修建禪台,省的國庫出銀子。朝廷見狀必然會大力表彰他,甚至對他有所賞賜。
可他不知道的是。
國朝並非破落不堪之時,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容忍有民間之人染指國朝聖典,更不可能讓民間商人出資國朝用度。
一來,如此有商人據財自重之嫌。
二來!
此舉在皇室眼中更是有玷汙皇權,折辱天家之意。
後世民間便多有傳聞。
言說大明的應天皇城,其中一半城牆都是元末巨富沈萬三出資所建。
此事在朱標看來雖極大可能乃是謠傳,更有可能是那些野豬皮們為了抹黑洪武皇帝所著。
可不得不說,這些野豬皮也是知道怎麽抹黑。
商人在意的投入產出,以為自己花了銀子、出了血,即便不能像武將勳貴那樣封妻蔭子,得個爵位,怎麽說也能給皇帝留下個好印象。
可他們哪裏知道,不隻朱家,不隻大明,任何一個朝代的皇權都隻準尋常百姓仰望。
以一人之資,與國庫之資競賽修築皇城。
這未免有些太過狂悖了一些。
倘若以一人之資修築的城牆比朝廷修建的城牆更為堅固,那是不是說如此富戶之家可以找個地方,關起門來自己當皇帝?
還是說今後朝廷要看這名富商的臉色行事?
沈萬三之事,其真實性暫不追究。
隻是此舉的確不是聰明人所為。
眼下更是一樣!
朝廷用錢的地方雖多,可還沒有窮到要讓世家富商來資助朝廷的。
即便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的事情不會發生在天家。
即便富商出資,朝廷也不會給予他超脫律法以外的特權。
可代朝廷行事,哪怕隻是出錢,終究還是算的上是僭越之罪。
好在那詹誠被藍玉、沐英阻攔,沒有在敬禪的時候,沒有當著文武百官說出禪台之資乃是由他說出。
要不然!
即便朱標是個好脾氣的,恐怕也要在登基之初,抖一抖新皇的威風。
到那時,何止一個詹誠,又何止一個詹家!
“殿下!”
當看到朱標靜默不語,臉上甚至露出幾分奚落之意。
藍玉頓了頓,輕聲問道:
“敢問殿下,那詹誠怎麽處置?”
“什麽怎麽處置?”正在被宮人整理發冠的朱標微微側目,看向藍玉道,“詹誠何罪之有?”
“他是想要在鍾山敬禪台下,陳述己功。那便說明他對朝廷的確有幾分功勞。”
“況且那詹誠也說了,隻是想為國效力。”
“如此,孤如何能懲治他的為國之心?”
“更何況他並未擾亂敬禪一事,本就無罪,何須處置。”
“嗯.....”
聽到這裏,藍玉微微有些糊塗。
即便是他也能看的出來,倘若詹誠真的在敬禪時隨口胡沁,朱標定然不會輕饒了他。
怎的如今.....
就在藍玉有些呆滯,表情有些茫然之時。
卻聽朱標似漫不經心,隨口說道:
“你攔下詹誠,在孤這裏不算什麽大功,可卻是讓詹同欠了你一份大人情。”
昨日見到詹氏,朱標感覺這丫頭似是比第一次進宮時聰明一些,也更知道些禮儀。
可這木訥的性子,竟也是始終未變。
“這丫頭是個實在心眼兒的,以後倒是能省許多麻煩。”
“她對雄英也是極為愛護,哪怕雄英拉到她手上也不以為意,甚至還不讓宮人動手,自己動手給雄英擦拭。”
老朱看了眼坤寧宮的方向,滿意的點了點頭。
見老朱都對詹氏如此肯定,朱標也微微點了點頭。
畢竟就憑老朱的識人之明,一般的小心思恐怕還真瞞不住他。
既然老朱都覺得詹氏是個實在人,那朱標自然也相信老朱的判斷。
“所以我娘也是把她當成自家人看待了?”
“進來咱朱家的門,可不就是一家人嘛。”老朱微微瞥了朱標一眼,繼續說道:“不過你娘向來都是如此,無論待誰都是真心的好。”
“要不然在淮西那幫老兄弟眼中,你娘的話也不能比咱的聖旨更管用!”
的確。
馬皇後這大智若愚的性子,的確甚好。
待人以誠,人自以誠待之。
朱標更清楚,馬皇後將詹氏視作自家人。
甚至將自己幼時的醜事拿出來調侃,自是將詹氏也當成女兒看待。
同樣!
如此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後宮,日後能安寧一些。
也就在朱標微微沉吟,目光不經意與老朱對視的檔口。
卻發現老朱眸光深邃,似有諸多感慨一般緊緊盯著自己。
可就在與他四目相對之時,卻見老朱迅速挪開視線。
隨即故作隨意的伸了個懶腰,很是漫不經心道:
“臭小子,昨日還騎在咱脖子上撒尿呢,今日便要繼位了!”
“行了,吃過早膳你趕緊去準備吧。”
“等午時咱還要跟你娘一起,看著你這位新君繼位呢!”
語罷,老朱也不再言語,默默起身朝殿內走去。
而早膳期間,除了朱標自己認真幹飯。
老朱和馬皇後少動筷子,與詹氏、常氏隨意說笑的同時,還時不時若有所思的看向自己。
朱標自然知道老兩口心中的感慨。
隻是朱標此時卻更願意裝作什麽都沒看到。
“爹,娘,兒子用好了。”
“今日繼位的流程甚多,兒子便先告辭了。”
“不急!”
朱標剛一說完,老朱順勢衝門外喊道:
“劉和,把太子的龍袍拿過來,讓太子在坤寧宮換!”
不多時。
劉和連同幾名宮人捧著龍袍、冠冕,快步走了進來。
而看到那龍袍,朱標有些疑惑的轉頭看向老朱道:
“爹,這好像不是尚衣局給兒子登基準備的.....”
“自然不是!”
老朱理所應當的點了點頭,繼續道:
“這是咱一早就給你備好的。”
“穿上給咱看看!”
一旁的馬皇後也在旁邊補充道:
“自打至正二十三年起,你爹每次尋到珠寶、流珠便會收起來,派人著在冠冕上。”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準備的流珠多的都嵌不上去了。”
看著冠冕上,顏色大體一致,細致來看卻有區別的流珠。
朱標甚至能想到這些流珠費了老爺子多大的功夫。
一顆顆不同的珠子似是老朱開國打的每一仗,每一顆珠子,都是大明從淮西崛起,走過的堅實的每一步。
於詹氏、常氏的服侍下,朱標換好龍袍後,麵對著老朱、馬皇後微微轉身。
也就在這一瞬。
老朱眸光動容,似是看到先前的自己一般,靜靜注視著朱標。
而旁邊的馬皇後更是滿臉微笑,眸中甚至還有幾分晶瑩。
“有些大了。”朱標忙扯開話題道,“爹,兒子的肚子什麽時候也沒這麽大過啊。”
“那龍袍洪武初年便命人定製,當時你還小,自然不能依照你的身材定製。”
馬皇後看了老朱一眼,笑著說道:“你爹是想讓你健壯一些,這才命人做的大了些。”
“嗯....”老朱聽後默默點了點頭,“若是不合身便脫下來吧....”
“不用不用,還是很合身的!”
朱標說著,隨即抬手衝老朱、馬皇後行禮道:
“兒皇拜見太上皇,拜見太上皇後。”
見朱標故作姿態,行禮的時候臉上滿是笑容。
方才還有些出神的老朱當即不耐煩道:“行了行了,忙你的去吧!”
聞言,朱標再次拱手便朝門外走去。
而等朱標離開,老朱似還沒看夠一般,快步走到門口。
待身著龍袍的朱標離開視線,老朱這才收迴父皇。
當看到馬皇後、常氏、詹氏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古怪,老朱有些尷尬的笑笑,隨即低聲喃喃道:“這小子,竟要登基了!”
離開坤寧宮。
朱標先到奉天殿前設案敬天。
忙活大半天後,這才出發前往紫金山麓鍾山禪台。
待朱標車駕抵達鍾山禪台,百官均已等候多時。
當看到身著龍袍冠冕的朱標後,在場官員一個個眼中放光。
藍玉、沐英等人更是難掩臉上激動,拉扯著身旁的人興奮的說著什麽。
特別是看到朱標身著金線龍袍行走在紅毯之上,說不盡的少年貴氣。
徐達、湯和等人眼中的情緒,更是與坤寧宮的老朱一般無二。
真要說起來,徐達等人那也是看著朱標長大的。
如今目睹朱標新皇登基,眾人心中說是激動自然是不假。
隻不過眾人心中的感慨卻也是更多一些。
大明乃是在戰亂中建立的國家,直到洪武二年方才攻破大都,直到洪武四年這才剿滅四川割據。
相比之下。
朱標繼位更代表著中原大地結束內亂,開啟新的篇章。
哪怕年後征討倭國,哪怕朱標也似老朱那般乃是雄主,立誌拓土開疆。
可這與中原平亂截然不同。
國朝強大的一個標準,便是將戰火擋在國門之外。
縱然朱標繼位仍有戰事,可所做一切乃是拓土開疆。
這也就意著大明正在步入嶄新篇章!
“臣詹徽拜見太子殿下。”
待朱標行至禪台下方,詹徽手捧玉碟,恭敬跪地。
“請殿下敬告天地,承聖改元。”
當朱標接過玉碟,詹徽衝一旁微微示意。
緊接著百鳥齊飛。
青牛白鶴似是受到感召,同時發出低聲鳴唱。
見此情形,朱標麵不改色,微微瞥了詹徽一眼。
而官員隊列中站著的藍玉立時眉頭微皺,叫上沐英等人朝一側走去。
與此同時。
朱標手捧玉碟,緩緩登上敬天禪台。
青天白日,巨鼎燃煙。
敬禪台上供奉皇天上帝之牌位,炎黃二君之神隻。
朱標輕攬下袍,鄭重跪拜。
“臣,朱標奉天敬上!”
“自宋以來,我中原失國百餘來年。臣朱家奉天意,開太平;驅暴元,利民生。終日勤勉,惶恐不敢懈。”
“臣朱標幸得父皇垂青,忝列皇儲十年有餘。”
“今上奉天意,敬天繼位。”
“臣雖惶恐,然當繼父皇之誌,為國利民,去陳立新。”
“臣,朱標敬告天地,華夏諸祖。臣雖愚魯,然必興我中原之邦,證我大明風華之盛世百代不消。”
“唯願天地日月,佑臣功不唐捐。唯願華夏諸祖,佑我百姓安樂,不辱外邦!”
“願我大明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語罷,朱標虔誠再拜,手捧玉碟至於香案。
待朱標轉身,敬禪台下方站著的所有官員齊齊跪拜。雖未稱陛下,但仍山唿萬歲。
置身高台,下方情形朱標自然看的清楚。
就在百官齊齊跪拜,寂靜無言之時。
禪台一側突有一名身著布衣但體態豐腴的中年,此刻起身便要朝禪台正下方走去。
幾乎同一時間。
藍玉、沐英當即衝到那人跟前。
藍玉右手按住那人的頭猛然用力,愣是將他按著跪在了地上。
沐英似乎還不放心,一手死死堵住那人的嘴,不讓他發出半點聲音。
小小插曲,自是不能阻擾國之盛典。
待朱標走入車駕,百官這才起身,相繼朝皇宮趕去。
畢竟新皇登基,還是在老朱並未薨逝的情況下,禪位登基。
不用想都知道,朱標這位新皇必然是要犒賞百官。
武將們自是有戰功在身,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他們文臣雖沒有軍功,可三師三少的位置已然空置。
莫說是其他官員,即便李善長也暗暗幻想,若是自己能成為兩代太子太師又該是何等殊榮。
不多時。
東宮內。
在宮人的服侍下,朱標正換上第二套龍袍袞服之時。
藍玉滿臉笑意,興衝衝走了進來。
“殿下,還真讓您猜對了!”
“那詹家二房詹誠,方才還真打算當眾跪拜殿下,意圖邀功。”
“他還打算言說搭建禪台之資乃他們詹家所出。”
“嗯。”
見朱標微微應聲,並未有半分意外,藍玉想了想繼續道:
“不過末將問那詹誠,詹誠卻說此事與詹徽無關,乃是他上趕著為國出力。”
“說什麽雖是商賈,可仍有報國之心。”
“還說這一切都是想為殿下分憂,為國出力!”
“被人賣了還要替人數錢嗎?”朱標心頭如此想道。
或許是洪武朝對世家豪族打壓力度太大,詹誠這樣的大族惶恐之下,這才會如此迫切想要露臉。
見自己新皇登基,想要在自己這個新君麵前贏得好感。
隻不過!
那詹誠畢竟隻是個商人。
在他眼中,以為由他出資修建禪台,省的國庫出銀子。朝廷見狀必然會大力表彰他,甚至對他有所賞賜。
可他不知道的是。
國朝並非破落不堪之時,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容忍有民間之人染指國朝聖典,更不可能讓民間商人出資國朝用度。
一來,如此有商人據財自重之嫌。
二來!
此舉在皇室眼中更是有玷汙皇權,折辱天家之意。
後世民間便多有傳聞。
言說大明的應天皇城,其中一半城牆都是元末巨富沈萬三出資所建。
此事在朱標看來雖極大可能乃是謠傳,更有可能是那些野豬皮們為了抹黑洪武皇帝所著。
可不得不說,這些野豬皮也是知道怎麽抹黑。
商人在意的投入產出,以為自己花了銀子、出了血,即便不能像武將勳貴那樣封妻蔭子,得個爵位,怎麽說也能給皇帝留下個好印象。
可他們哪裏知道,不隻朱家,不隻大明,任何一個朝代的皇權都隻準尋常百姓仰望。
以一人之資,與國庫之資競賽修築皇城。
這未免有些太過狂悖了一些。
倘若以一人之資修築的城牆比朝廷修建的城牆更為堅固,那是不是說如此富戶之家可以找個地方,關起門來自己當皇帝?
還是說今後朝廷要看這名富商的臉色行事?
沈萬三之事,其真實性暫不追究。
隻是此舉的確不是聰明人所為。
眼下更是一樣!
朝廷用錢的地方雖多,可還沒有窮到要讓世家富商來資助朝廷的。
即便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的事情不會發生在天家。
即便富商出資,朝廷也不會給予他超脫律法以外的特權。
可代朝廷行事,哪怕隻是出錢,終究還是算的上是僭越之罪。
好在那詹誠被藍玉、沐英阻攔,沒有在敬禪的時候,沒有當著文武百官說出禪台之資乃是由他說出。
要不然!
即便朱標是個好脾氣的,恐怕也要在登基之初,抖一抖新皇的威風。
到那時,何止一個詹誠,又何止一個詹家!
“殿下!”
當看到朱標靜默不語,臉上甚至露出幾分奚落之意。
藍玉頓了頓,輕聲問道:
“敢問殿下,那詹誠怎麽處置?”
“什麽怎麽處置?”正在被宮人整理發冠的朱標微微側目,看向藍玉道,“詹誠何罪之有?”
“他是想要在鍾山敬禪台下,陳述己功。那便說明他對朝廷的確有幾分功勞。”
“況且那詹誠也說了,隻是想為國效力。”
“如此,孤如何能懲治他的為國之心?”
“更何況他並未擾亂敬禪一事,本就無罪,何須處置。”
“嗯.....”
聽到這裏,藍玉微微有些糊塗。
即便是他也能看的出來,倘若詹誠真的在敬禪時隨口胡沁,朱標定然不會輕饒了他。
怎的如今.....
就在藍玉有些呆滯,表情有些茫然之時。
卻聽朱標似漫不經心,隨口說道:
“你攔下詹誠,在孤這裏不算什麽大功,可卻是讓詹同欠了你一份大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