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頂罪,搶功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詹同這話也著實驚到了藍玉、朱守謙等人。
他們是想屠戮世家,他們也絕不可能真的讓張一言去敲擊登聞鼓。
可他們卻也是沒膽子踐踏老朱的顏麵。
說什麽既是泄私憤,自然不能讓張一言敲擊登聞鼓。
這種蠻橫如山匪,莽撞到不顧老朱顏麵的話,藍玉和朱守謙斷然是說不出來的。
與此同時。
當看到詹同說完,提著長刀緩步朝自己走來。
張一言雙手撐地,往後挪步的同時,忙出聲道:“詹老弟,你也為世家之人,何至於此?”
“此次皇後娘娘病重當真與世家無關,還請明察......”
說話的同時,詹同手中長刀直直落下,瞬間便洞穿了張一言的胸膛。
一時間,鮮血似滾泉般從張一言口中噴湧而出。
看著張一言臨死之前還滿是不甘的表情,感受著長刀刺入皮肉帶來的別樣觸感。
詹同一時竟也莫名興奮了起來。
“事已辦妥。”
換上一臉輕鬆,詹同轉頭看向藍玉、朱守謙二人隨意道:
“靖江王,永昌侯,該輪到哪一家了?”
“額.....”
看著麵前甚至有些興奮,好似迫不及待的詹同。
藍玉先是一陣錯愕,旋即忙道:
“下一家乃是柳家。”
“東宮太監劉保兒送來消息,柳家在東宮、皇後寢宮都安插有眼線。”
“而且錦衣衛的奏報中也說了,柳家在洪武四年北伐之前,哄抬糧價,竊國得利。”
“洪武五年....”
“永昌侯不必多言。”不等藍玉將柳家所犯罪過一並說出,詹同甩了下刀上殘留的血珠,將長刀遞還給那名兵士後,緩聲說道:“本官任吏部尚書也有幾年,先前也在中書省辦差。”
“而且在下也出自世家。”
“世家那些蠅營狗苟的手段,在下並非不知。”
“嗯....”
“在下既為朝中重臣,安能不知世家於國朝乃是大害。”
“隻可惜這些人心機頗深,見陛下賢明,太子英明便謹小慎微,故而在下雖有心進言懲治世家,可終究是沒有機會。”
“詹大人是說,大人早就不喜這些世家,想要為國除害?”
看著略微有些詫異的藍玉,詹同語氣平和,表情卻很是鄭重說道:
“在下雖出身世家,可畢竟乃大明之臣。”
“若不是早想為國朝除害,今日又怎會手刃張一言?”
聞言,藍玉、朱守謙均是一頓。
不過緊接著朱守謙便當即開口道:“有大人這般正臣,乃國朝之幸!”
“靖江王過譽了。”
“有諸位忘死將帥,才是國朝之幸。”
說話的功夫,三人的關係也愈發融洽了起來。
原本藍玉、朱守謙隻是想拉詹同下水,對他也並非全部信任。
可今日詹同所作所為,所言所語竟無半點儒生酸腐,甚至手刃張一言的做法很合他們武將的脾氣。
此時藍玉、朱守謙自然也是打心底裏將詹同視作自己人。
而詹同也想明白了。
這些武將屠滅世家,為國除害,已然能做到不顧事後陛下嚴懲,不顧聲名性命的地步。
倘若他還不與這些武將交心,那豈不是太過狼心狗肺了一些?
而且今日之事一旦傳到朝中某些文臣耳中,那些個文臣必會借機彈劾藍玉等勳貴武將,好借此打壓武將,提高文臣在朝中的地位。
一想到這裏,同為文臣的詹同就覺羞愧難當,甚至不願以文臣自居。
大明又不僅僅是武將的大明,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
憑什麽武將不吝性命為國除奸,那些文臣非但沒有助力反而還要借機踩上一腳?
這些武將性子直率,少有心機。
那他詹同並替這些將帥想好應對之策。
“靖江王,永昌侯。”
“若兩位信得過在下,還請轉告其他將帥。”
“倘若明日有文臣借今日之事進言彈劾,煩請諸位將帥莫要多言,一切由下官出麵應對。”
“自然,若將帥信不過在下,在下所做打算都會提前告知靖江王!”
“詹大人說的哪裏話!”藍玉故作惱怒,出聲責備道:“大人方才手刃張一言,一切便也不必多說。”
“我等又怎會信不過大人。”
“鐵柱,你說是吧!”
當看到鐵柱眉頭微皺,雙眸若有所思盯著地麵。
藍玉頓時惱火道:“朱鐵柱,你他娘的還真信不過老詹啊!”
“不是。”
聽到藍玉怒斥,朱守謙沉沉應了一聲。
旋即似乎想到了什麽要緊的節點,看向詹同的表情也甚是凝重道:
“不知道詹大人打算如何為我等武人脫罪?”
“不勞靖江王費心,下官自有主意。”
“大人可是打算替我等攬下此等罪過?”
此話一出。
詹同瞳孔一震,看向朱守謙的眸光愈發欣賞了起來。
他當真沒想到,朱守謙身為武將之後,年紀輕輕竟有這麽一雙風塵巨眼。
有他如此,將來大明的武德再充沛個十年二十年自然不在話下。
也是聽到朱守謙這話,藍玉忙看向詹同問道:
“老詹,你當真打算替我等攬下今日罪過?”
“既然靖江王已經猜到,本官便也不需作偽。”詹同神色坦然,平靜道:“今日之事,罪過頗大。”
“非有人擔責罪至問斬外,不能平息。”
“而在下年事已高,自然責無旁貸。”
“屁話!”藍玉狠狠踩了下地麵,沒好氣斥道:“主意是俺們武將想出來的,人也是俺們殺的。”
“讓你頂罪,俺們這些武人還要不要臉了。”
“藍玉將軍!”詹同目光真切,看向藍玉認真迴道:“太子殿下心有宏圖大誌,將來遠征少不了諸位將軍。”
“至於在下,老邁自不必說。”
“今科士子已然進京述職,有陛下講學,有《洪武紀冊》,將來我大明自然文興鼎盛,不少經國文臣。”
“下官性命何必吝嗇?”
“那也不成!”
就何人頂罪的問題,藍玉、詹同你爭我搶,大有種惺惺相惜的意思。
見他們二人如此,朱守謙也不開口,隻是靜靜看著他們兩個。
也是此時。
藍玉一把攬住朱守謙的肩膀,旋即衝詹同正色道:“鐵柱有王爵在身,我藍玉也有侯爵之位,搭上這些爵位不要,也好過讓你丟了性命。”
“永昌侯,我的王爵可還要呢!”
“你小子......”
就在藍玉抬手,準備教訓朱守謙時。
卻見朱守謙退後兩步,看向二人語氣戲謔說道:
“今日這事不過芝麻大點的功勞,你們兩個何至於爭的麵紅耳赤!”
他們是想屠戮世家,他們也絕不可能真的讓張一言去敲擊登聞鼓。
可他們卻也是沒膽子踐踏老朱的顏麵。
說什麽既是泄私憤,自然不能讓張一言敲擊登聞鼓。
這種蠻橫如山匪,莽撞到不顧老朱顏麵的話,藍玉和朱守謙斷然是說不出來的。
與此同時。
當看到詹同說完,提著長刀緩步朝自己走來。
張一言雙手撐地,往後挪步的同時,忙出聲道:“詹老弟,你也為世家之人,何至於此?”
“此次皇後娘娘病重當真與世家無關,還請明察......”
說話的同時,詹同手中長刀直直落下,瞬間便洞穿了張一言的胸膛。
一時間,鮮血似滾泉般從張一言口中噴湧而出。
看著張一言臨死之前還滿是不甘的表情,感受著長刀刺入皮肉帶來的別樣觸感。
詹同一時竟也莫名興奮了起來。
“事已辦妥。”
換上一臉輕鬆,詹同轉頭看向藍玉、朱守謙二人隨意道:
“靖江王,永昌侯,該輪到哪一家了?”
“額.....”
看著麵前甚至有些興奮,好似迫不及待的詹同。
藍玉先是一陣錯愕,旋即忙道:
“下一家乃是柳家。”
“東宮太監劉保兒送來消息,柳家在東宮、皇後寢宮都安插有眼線。”
“而且錦衣衛的奏報中也說了,柳家在洪武四年北伐之前,哄抬糧價,竊國得利。”
“洪武五年....”
“永昌侯不必多言。”不等藍玉將柳家所犯罪過一並說出,詹同甩了下刀上殘留的血珠,將長刀遞還給那名兵士後,緩聲說道:“本官任吏部尚書也有幾年,先前也在中書省辦差。”
“而且在下也出自世家。”
“世家那些蠅營狗苟的手段,在下並非不知。”
“嗯....”
“在下既為朝中重臣,安能不知世家於國朝乃是大害。”
“隻可惜這些人心機頗深,見陛下賢明,太子英明便謹小慎微,故而在下雖有心進言懲治世家,可終究是沒有機會。”
“詹大人是說,大人早就不喜這些世家,想要為國除害?”
看著略微有些詫異的藍玉,詹同語氣平和,表情卻很是鄭重說道:
“在下雖出身世家,可畢竟乃大明之臣。”
“若不是早想為國朝除害,今日又怎會手刃張一言?”
聞言,藍玉、朱守謙均是一頓。
不過緊接著朱守謙便當即開口道:“有大人這般正臣,乃國朝之幸!”
“靖江王過譽了。”
“有諸位忘死將帥,才是國朝之幸。”
說話的功夫,三人的關係也愈發融洽了起來。
原本藍玉、朱守謙隻是想拉詹同下水,對他也並非全部信任。
可今日詹同所作所為,所言所語竟無半點儒生酸腐,甚至手刃張一言的做法很合他們武將的脾氣。
此時藍玉、朱守謙自然也是打心底裏將詹同視作自己人。
而詹同也想明白了。
這些武將屠滅世家,為國除害,已然能做到不顧事後陛下嚴懲,不顧聲名性命的地步。
倘若他還不與這些武將交心,那豈不是太過狼心狗肺了一些?
而且今日之事一旦傳到朝中某些文臣耳中,那些個文臣必會借機彈劾藍玉等勳貴武將,好借此打壓武將,提高文臣在朝中的地位。
一想到這裏,同為文臣的詹同就覺羞愧難當,甚至不願以文臣自居。
大明又不僅僅是武將的大明,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
憑什麽武將不吝性命為國除奸,那些文臣非但沒有助力反而還要借機踩上一腳?
這些武將性子直率,少有心機。
那他詹同並替這些將帥想好應對之策。
“靖江王,永昌侯。”
“若兩位信得過在下,還請轉告其他將帥。”
“倘若明日有文臣借今日之事進言彈劾,煩請諸位將帥莫要多言,一切由下官出麵應對。”
“自然,若將帥信不過在下,在下所做打算都會提前告知靖江王!”
“詹大人說的哪裏話!”藍玉故作惱怒,出聲責備道:“大人方才手刃張一言,一切便也不必多說。”
“我等又怎會信不過大人。”
“鐵柱,你說是吧!”
當看到鐵柱眉頭微皺,雙眸若有所思盯著地麵。
藍玉頓時惱火道:“朱鐵柱,你他娘的還真信不過老詹啊!”
“不是。”
聽到藍玉怒斥,朱守謙沉沉應了一聲。
旋即似乎想到了什麽要緊的節點,看向詹同的表情也甚是凝重道:
“不知道詹大人打算如何為我等武人脫罪?”
“不勞靖江王費心,下官自有主意。”
“大人可是打算替我等攬下此等罪過?”
此話一出。
詹同瞳孔一震,看向朱守謙的眸光愈發欣賞了起來。
他當真沒想到,朱守謙身為武將之後,年紀輕輕竟有這麽一雙風塵巨眼。
有他如此,將來大明的武德再充沛個十年二十年自然不在話下。
也是聽到朱守謙這話,藍玉忙看向詹同問道:
“老詹,你當真打算替我等攬下今日罪過?”
“既然靖江王已經猜到,本官便也不需作偽。”詹同神色坦然,平靜道:“今日之事,罪過頗大。”
“非有人擔責罪至問斬外,不能平息。”
“而在下年事已高,自然責無旁貸。”
“屁話!”藍玉狠狠踩了下地麵,沒好氣斥道:“主意是俺們武將想出來的,人也是俺們殺的。”
“讓你頂罪,俺們這些武人還要不要臉了。”
“藍玉將軍!”詹同目光真切,看向藍玉認真迴道:“太子殿下心有宏圖大誌,將來遠征少不了諸位將軍。”
“至於在下,老邁自不必說。”
“今科士子已然進京述職,有陛下講學,有《洪武紀冊》,將來我大明自然文興鼎盛,不少經國文臣。”
“下官性命何必吝嗇?”
“那也不成!”
就何人頂罪的問題,藍玉、詹同你爭我搶,大有種惺惺相惜的意思。
見他們二人如此,朱守謙也不開口,隻是靜靜看著他們兩個。
也是此時。
藍玉一把攬住朱守謙的肩膀,旋即衝詹同正色道:“鐵柱有王爵在身,我藍玉也有侯爵之位,搭上這些爵位不要,也好過讓你丟了性命。”
“永昌侯,我的王爵可還要呢!”
“你小子......”
就在藍玉抬手,準備教訓朱守謙時。
卻見朱守謙退後兩步,看向二人語氣戲謔說道:
“今日這事不過芝麻大點的功勞,你們兩個何至於爭的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