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封賞諸將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朱標沉吟數秒,有些猶豫問道:“爹,您是打算增加武將在朝堂的分量,好讓那些世家文臣知道,大明朝堂不是他們弄權的舞台?”
見老朱笑而不語,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朱標愈發好奇問道:“那您將大多侯爵武將都進位國公,將來他們再立新功,又該如何賞賜?”
“眼下你如何賞賜天德他們,將來如何賞賜新進國公便好。”
“再不濟還有賜婚,賞賜財物這種法子。”
即便朱標心中還有些許疑問,可見老爺子放下手中聖旨便朝門外走去。
朱標便也不再繼續追問。
畢竟論及對朝堂的把控,老爺子能甩自己好幾條街。
既然老爺子不願說明,那就等明日封賞武將過後,再來找他解惑。
次日。
大朝。
聽聞昨夜一輛馬車自皇宮向北疾馳而去。
隨後朱標便也出宮,先是前往靖江王府,隨後又前往昭獄。
不少得到消息的官員都想知道昨夜究竟發生了什麽。
特別是看到從來不參與朝會靖江王朱守謙,今日竟也來上朝,眾人便愈發好奇朱標接下來會做些什麽。
“陛下駕到,太子殿下駕到~”
隨著劉和的聲音落下,諸多官員快步走入大殿,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
參拜過後,朱標手持聖旨,看向下方群臣朗聲開口道:
“半年前諸將克定北境,其功甚大。”
“今日大朝,當封賞諸將!”
“魏國公增祿七百,賜號曰‘寧’。”
“宋國公增綠七百,賜號曰‘壯’。”
“衛國公增祿七百,賜號曰‘順’。”
“曹國公增祿七百,賜號曰‘靖’。”
隨著朱標話音落下,四名宮人捧著‘寧、壯、順、靖’四個大字,各自走到徐達等人跟前。
也是看到朱標竟是如此賞賜徐達等人,奉天殿上的百官相互對視,眼底情緒卻也都很是複雜。
此番賞賜,粗略看來有賞賜臣子尊號之意。
可是所謂尊號,多是皇帝、皇後生前才有,即便是太子也沒有資格定下尊號。
至於臣子那就更不能了。
然而朱標賜號又與尊號截然不同。
仔細看來,寧、壯、順、靖四字,又多有為徐達等將帥定下諡號的意思。
而且這幾個字在諡號之中,也是極好的存在。
隻不過話又說迴來,哪有在臣子生前便賜下諡號的。
尊號不尊號,諡號又不妥。
朱標這模棱兩可的賜號之舉,當真讓有些想要進言勸阻言官、諫臣無從發力。
“末將徐達,謝陛下天恩!”
就在一些個文臣心想該如何進言勸阻,好不讓武將穩壓他們文臣一頭的時候。
隻見徐達率先開口謝恩。
緊接著,馮勝、鄧愈、李文忠等也跟著一並謝恩。
也是此時。
朱標緩步走下玉階,走到徐達等人跟前。笑容和煦,溫聲開口道:
“此四字乃陛下親手手書,為表諸將不世戰功。”
“孤身為太子,別無所長,連夜親刻幾枚玉牌,贈予諸將。”
朱標說著,將書寫‘寧、壯、順、靖’四塊玉牌遞給徐達等人。
接過玉牌的一瞬,徐達等人表情感激,忙衝朱標拱手謝恩。
也是此時,在場文人終於明白了過來。
寧、壯、順、靖四字,必然是徐達等人死後的諡號。
皇帝賜字,太子賞玉。
此份恩澤,自是極重。
換句話說,天家早早為他們幾人定下好的諡號,今後他們幾人隻要不是犯下謀逆之罪,多半都能被赦免。
畢竟好的諡號都已經定下了,將來若坐實他們乃亂法之徒,那豈不是打了皇帝的臉?
而且這法子高明就高明在。
徐達、李文忠本就不是亂法之人,先前勳貴案他們二人都沒有參與。
而經曆過勳貴案,馮勝、鄧愈今後也斷然不敢行亂法之舉。
畢竟他們四人都已然貴為國公,權勢自然不必說。
增祿過後,俸祿也是更重。
錢、權俱得,隻要不是貪得無厭之人,那他們便不會為權勢、錢財行什麽悖法之舉。
而且這寧、壯、順、靖四字便是對徐達他們本人的賞賜。
對徐達他們本人來說,親筆字、親刻玉牌比洪武三年的免死鐵券更加管用。
可這親筆字、親刻玉牌,對他們的子孫來說,卻不過隻是貴重些的賞賜,沒有半點實際作用。
也是因此。
比丹書鐵券更有用的陛下親筆字,便也不會像免死鐵券那般,存在攪亂律法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提前為他們想到諡號,也是老朱這個皇帝讓徐達等國公,讓淮西的一眾老將安心。
告訴他們。
咱把你們身後榮寵都安排好了,咱有與你們安度晚年的打算。
可要是還有人敢亂法害民,那就是不給他這個老哥哥麵子,便是自絕與他朱皇帝的情義。
到那時,若朝廷再處置亂法勳貴,其他勳貴也斷然不會再行求情。
相比於封賞徐達這些國公來說,文臣中的小部分人更關注朱標會如何賞賜顧時等侯爵將帥。
畢竟大明不能有活著的異姓王,這是大家夥都知道的。
所以包括徐達他們自己在內,誰也沒想過此次朝會會進封他們王爵之位。
因此。
朱標如何賞賜那些侯爵將帥才最為關鍵。
甚至直接關乎到朝堂上文臣武將各自的分量。
倘若將有功的侯爵將帥一一進位國公,那洪武朝堂必然是武重文輕境地。
加之顧時等侯爵又不像徐達等人一般深明大義。
就那些個殺才倘若進位國公,得意之下勢必會再鬧出先前類似於勳貴案的亂象。
然而!
若朱標僅僅是進封個別侯爵武將,那未得進封的武將勢必會心生不滿。
真要說的話,此刻不少文臣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靜靜等著朱標賞賜侯爵武將。
“藍玉!”
“啟稟太子殿下。”
就在朱標準備開口,進藍玉為梁國公時。
卻見藍玉出班,當即打斷道:
“末將功勞甚微,不足受賞。”
“還請殿下允準,待臣覆滅倭國,再行受賞!”
“嗯.....”
朱標剛把目光看向郭英、顧時等人。
隻見老將郭英帶領顧時、耿炳文、陸仲亨等一眾侯爵將帥紛紛出班。
“啟稟太子殿下,我等此時亦不願受賞。”
“倭國未滅,高麗仍有戰事,草原尤有殘兵部族。”
“四境未平,我等不敢止戈罷戰,安享晚年。”
“末將求太子殿下允準,待到四境賓服之時,再行封賞!”
“求太子殿下允準!”
“求太子殿下允準!”
看著眾口一詞,紛紛拒絕進封的諸將,朱標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意外的。
藍玉憋著勁想要斬殺高麗賊寇,滅絕倭國全境,因此不願進位梁國公。這點朱標先前便是知道的。
可半年前還吵著嚷著要在北伐一戰中多立戰功,好迴京受賞,進位國公的顧時等人,此刻卻也請辭朝廷封賞。
想來.....
朱標看向龍椅上的老朱,又看看一旁衝自己微微點頭的徐達。
想來郭英他們請辭封賞,多半是老朱、徐達二人的意思。
“太子。”
就在朱標想著,是否還要進常茂為國公之時。
卻聽龍椅上的老朱緩聲開口道:“既然諸將不願進封,那便暫且記下此次賞賜。”
“待將來四海賓服,再行冊封。”
見老朱笑而不語,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朱標愈發好奇問道:“那您將大多侯爵武將都進位國公,將來他們再立新功,又該如何賞賜?”
“眼下你如何賞賜天德他們,將來如何賞賜新進國公便好。”
“再不濟還有賜婚,賞賜財物這種法子。”
即便朱標心中還有些許疑問,可見老爺子放下手中聖旨便朝門外走去。
朱標便也不再繼續追問。
畢竟論及對朝堂的把控,老爺子能甩自己好幾條街。
既然老爺子不願說明,那就等明日封賞武將過後,再來找他解惑。
次日。
大朝。
聽聞昨夜一輛馬車自皇宮向北疾馳而去。
隨後朱標便也出宮,先是前往靖江王府,隨後又前往昭獄。
不少得到消息的官員都想知道昨夜究竟發生了什麽。
特別是看到從來不參與朝會靖江王朱守謙,今日竟也來上朝,眾人便愈發好奇朱標接下來會做些什麽。
“陛下駕到,太子殿下駕到~”
隨著劉和的聲音落下,諸多官員快步走入大殿,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
參拜過後,朱標手持聖旨,看向下方群臣朗聲開口道:
“半年前諸將克定北境,其功甚大。”
“今日大朝,當封賞諸將!”
“魏國公增祿七百,賜號曰‘寧’。”
“宋國公增綠七百,賜號曰‘壯’。”
“衛國公增祿七百,賜號曰‘順’。”
“曹國公增祿七百,賜號曰‘靖’。”
隨著朱標話音落下,四名宮人捧著‘寧、壯、順、靖’四個大字,各自走到徐達等人跟前。
也是看到朱標竟是如此賞賜徐達等人,奉天殿上的百官相互對視,眼底情緒卻也都很是複雜。
此番賞賜,粗略看來有賞賜臣子尊號之意。
可是所謂尊號,多是皇帝、皇後生前才有,即便是太子也沒有資格定下尊號。
至於臣子那就更不能了。
然而朱標賜號又與尊號截然不同。
仔細看來,寧、壯、順、靖四字,又多有為徐達等將帥定下諡號的意思。
而且這幾個字在諡號之中,也是極好的存在。
隻不過話又說迴來,哪有在臣子生前便賜下諡號的。
尊號不尊號,諡號又不妥。
朱標這模棱兩可的賜號之舉,當真讓有些想要進言勸阻言官、諫臣無從發力。
“末將徐達,謝陛下天恩!”
就在一些個文臣心想該如何進言勸阻,好不讓武將穩壓他們文臣一頭的時候。
隻見徐達率先開口謝恩。
緊接著,馮勝、鄧愈、李文忠等也跟著一並謝恩。
也是此時。
朱標緩步走下玉階,走到徐達等人跟前。笑容和煦,溫聲開口道:
“此四字乃陛下親手手書,為表諸將不世戰功。”
“孤身為太子,別無所長,連夜親刻幾枚玉牌,贈予諸將。”
朱標說著,將書寫‘寧、壯、順、靖’四塊玉牌遞給徐達等人。
接過玉牌的一瞬,徐達等人表情感激,忙衝朱標拱手謝恩。
也是此時,在場文人終於明白了過來。
寧、壯、順、靖四字,必然是徐達等人死後的諡號。
皇帝賜字,太子賞玉。
此份恩澤,自是極重。
換句話說,天家早早為他們幾人定下好的諡號,今後他們幾人隻要不是犯下謀逆之罪,多半都能被赦免。
畢竟好的諡號都已經定下了,將來若坐實他們乃亂法之徒,那豈不是打了皇帝的臉?
而且這法子高明就高明在。
徐達、李文忠本就不是亂法之人,先前勳貴案他們二人都沒有參與。
而經曆過勳貴案,馮勝、鄧愈今後也斷然不敢行亂法之舉。
畢竟他們四人都已然貴為國公,權勢自然不必說。
增祿過後,俸祿也是更重。
錢、權俱得,隻要不是貪得無厭之人,那他們便不會為權勢、錢財行什麽悖法之舉。
而且這寧、壯、順、靖四字便是對徐達他們本人的賞賜。
對徐達他們本人來說,親筆字、親刻玉牌比洪武三年的免死鐵券更加管用。
可這親筆字、親刻玉牌,對他們的子孫來說,卻不過隻是貴重些的賞賜,沒有半點實際作用。
也是因此。
比丹書鐵券更有用的陛下親筆字,便也不會像免死鐵券那般,存在攪亂律法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提前為他們想到諡號,也是老朱這個皇帝讓徐達等國公,讓淮西的一眾老將安心。
告訴他們。
咱把你們身後榮寵都安排好了,咱有與你們安度晚年的打算。
可要是還有人敢亂法害民,那就是不給他這個老哥哥麵子,便是自絕與他朱皇帝的情義。
到那時,若朝廷再處置亂法勳貴,其他勳貴也斷然不會再行求情。
相比於封賞徐達這些國公來說,文臣中的小部分人更關注朱標會如何賞賜顧時等侯爵將帥。
畢竟大明不能有活著的異姓王,這是大家夥都知道的。
所以包括徐達他們自己在內,誰也沒想過此次朝會會進封他們王爵之位。
因此。
朱標如何賞賜那些侯爵將帥才最為關鍵。
甚至直接關乎到朝堂上文臣武將各自的分量。
倘若將有功的侯爵將帥一一進位國公,那洪武朝堂必然是武重文輕境地。
加之顧時等侯爵又不像徐達等人一般深明大義。
就那些個殺才倘若進位國公,得意之下勢必會再鬧出先前類似於勳貴案的亂象。
然而!
若朱標僅僅是進封個別侯爵武將,那未得進封的武將勢必會心生不滿。
真要說的話,此刻不少文臣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靜靜等著朱標賞賜侯爵武將。
“藍玉!”
“啟稟太子殿下。”
就在朱標準備開口,進藍玉為梁國公時。
卻見藍玉出班,當即打斷道:
“末將功勞甚微,不足受賞。”
“還請殿下允準,待臣覆滅倭國,再行受賞!”
“嗯.....”
朱標剛把目光看向郭英、顧時等人。
隻見老將郭英帶領顧時、耿炳文、陸仲亨等一眾侯爵將帥紛紛出班。
“啟稟太子殿下,我等此時亦不願受賞。”
“倭國未滅,高麗仍有戰事,草原尤有殘兵部族。”
“四境未平,我等不敢止戈罷戰,安享晚年。”
“末將求太子殿下允準,待到四境賓服之時,再行封賞!”
“求太子殿下允準!”
“求太子殿下允準!”
看著眾口一詞,紛紛拒絕進封的諸將,朱標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意外的。
藍玉憋著勁想要斬殺高麗賊寇,滅絕倭國全境,因此不願進位梁國公。這點朱標先前便是知道的。
可半年前還吵著嚷著要在北伐一戰中多立戰功,好迴京受賞,進位國公的顧時等人,此刻卻也請辭朝廷封賞。
想來.....
朱標看向龍椅上的老朱,又看看一旁衝自己微微點頭的徐達。
想來郭英他們請辭封賞,多半是老朱、徐達二人的意思。
“太子。”
就在朱標想著,是否還要進常茂為國公之時。
卻聽龍椅上的老朱緩聲開口道:“既然諸將不願進封,那便暫且記下此次賞賜。”
“待將來四海賓服,再行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