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辜負陛下一片苦心啊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萬死!”
聽到朱標稱唿改變,吳禎再不敢自稱末將。
眼前朱標的身份不再是他的晚輩,而是大明的太子,是君。
那他吳禎便不能是軍中老人,更不能是朱標的長輩,隻能是臣。
“臣吳禎有負聖托,罪該萬死!”
此刻吳禎單膝跪地,縱然時值冬月,夜晚微涼。
可額上那密密麻麻的汗水卻好似剛被酷日暴曬過一般。
而看到吳禎這副樣子,朱標倒是沒有急著開口。反而看向一旁的朱樉、沐英道:“靖海侯緝捕周家奸佞,麾下將士也在泉州暫歇。”
“大哥,二弟,你們去安排。”
將眾人打發走後,朱標一麵理著袖口,一麵漫不經心說道:
“三叔與父皇同歲,也是最早追隨父皇之人。”
“當年北境戰場為何獨獨將三叔換下,而不是選調藍玉、顧時等人駐守東南,三叔可知其中深意?”
“這....臣.....臣愚鈍.....”
“乃是父皇信任將軍!”朱標猛的提高音量,“將軍乃是從龍老臣,按理來說自當老成持重。”
“洪武三年拜將軍為靖海侯,雖非國公,可同時授靖海將軍銜,此番尊榮又與國公何異?死後榮寵豈不更上層樓?”
“可縱然是恩寵已極,將軍卻還盯著身前那些許的微末之功。”
“還不滿朝廷把將軍從北境扯下,駐軍東南!”
“真要說起來!”朱標眼眸一凝,緊緊盯著眼前的吳禎,語氣平淡伴隨點點厭煩道:“北境草原、東南沿海,二者有何區別?”
“二者不都是保家衛國,二者不都為萬千百姓太平而戰?”
“本以為三叔老成持重,當明白其中苦心。到東南任上也會不計功勞大小,抵禦倭寇,訓練海軍。”
“如今看來.....”
朱標緩緩起身,看向吳禎的眼神中摻雜著些許失望。
重重一歎後,竟痛心疾首起喃喃歎道:“終究是父皇高看了三叔。”
“臣萬死!”吳禎精神一凜,慌忙下拜。
“臣愧對陛下!”
“臣有負君恩....”
“臣萬死!”
三聲疾唿落罷,吳禎心中愧疚不能自已。
衝朱標不住叩頭的同時,眼淚、鼻涕更是止不住的流。
原本將他調離北境,調至東南,他還心有埋怨。
如今看來,當真是他不知進退了!
恰如朱標所言,他吳禎得天家恩寵已到極點,他吳禎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讓他到東南抵禦海寇、訓練海軍,便是老朱顧念同袍之情,給他吳禎的一個善終。
畢竟方才朱標已經明說了,待他百年之後,身後榮寵自然是更上一層樓。
加上他二哥吳良也是大明侯爵,他吳家身後之榮,甚至不亞於軍中任何一家一姓的將帥!
可偏偏!
偏偏是李善長、劉伯溫這些文臣求都求不來的善終之法。
老朱親自為他考量,親自為他謀劃,他吳禎卻棄之如敝履,甚至還削尖了腦袋想要更多戰功,想要鑽進那北境戰場的洪流之中。
殊不知,若他於北境再立大功,賞無可賞之下,自是難以善終!
“臣有負君恩,臣願以死.....”
“休要提什麽生死之說!”不等吳禎說完,朱標當即怒聲斥道:“我大明顧念老將之功,可也絕對不會予一輕生將帥身後榮寵。”
“三叔莫要讓父皇難堪!”
“這....這....”
一時間,吳禎滿臉茫然,甚至有些呆滯的看向眼前朱標。
他自知有罪。
辜負老朱的一片苦心,他也寧願一死了之。
可朱標這話,竟將他以死謝罪的希望也徹底掐滅。
也是在吳禎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贖罪之時。
朱標躬身親自將他扶到身邊座位坐下後,繼而溫聲說道:“三叔,駐軍東南,抵禦海寇,訓練海軍。”
“此番功勞就真比不上北境戰場?”
“北麵唯有故元一方強國,可海洋遼闊,自可輻射遠洋諸國。”
“讓三叔訓練海軍,父皇之心,難道三叔還不明白?”
吳禎微微一頓,下一秒卻好似醍醐灌頂般,整個人瞬間通透了許多。
北方僅是暴元一國,如今也已被朱標生擒其主。
待收攏草原殘餘各部後,北境便少有戰事。
可東南沿海卻是不同。
海域遼闊,四通八達。
北!可行水路,與北境大軍共擊高麗、倭國。
南!可直指淡馬錫、呂宋等國。
縱然是向西,大明水師也可配合陸軍進攻蘇門答臘、爪哇等國。
就在吳禎心中震撼之餘,隻聽朱標突然輕笑出聲,語氣更是玩味,甚至還帶著幾分譏諷說道:“孤當真想不明白,為何軍中將帥都不願前往東南訓練海軍。”
“相比北元,明明東南海軍更是大有作為!”
“末將目光短淺,還望太子殿下恕罪。”明白朱標的意思,吳禎猛的起身,鄭重拱手道:“末將今後自當極力訓練海軍兵卒,定不負殿下所托!”
“如此便拜托三叔了!”
見朱標語氣和緩衝自己再次示意。
吳禎這才壓下心中忐忑,僅用屁股一角沾著石凳坐下。
也是此時。
朱標拿起酒壺,為吳禎跟前杯盞填滿酒水後,語氣柔和帶著些許擔憂淡淡說道:
“那東藩一島,將來不僅是海貿通商之重要港口,更是我大明海軍之巨大兵庫。”
“孤有意由三叔前往東藩島練兵,不知三叔意下如何?”
“臣謹遵太子令!”
朱標微微頷首,旋即似想到什麽麻煩事般,不由微微咋舌。
也是看到朱標麵露愁色,吳禎忙開口問道:“可還有事讓殿下憂心?”
“嗯......”
“不滿三叔。”朱標沉吟數秒,半晌似下定決心般,這才開口道:“讓三叔麾下兒郎駐軍東藩島,自然是要增加餉銀,以慰將士離家千裏之苦。”
“隻是眼下國庫吃緊......”
“殿下無需擔心!”
吳禎終於找到個能將功補過的法子,還不等朱標說完便連忙開口道:“訓練海軍乃是為將來遠征做準備,臣麾下兒郎雖是武夫,可也知道輕重緩急。明白將來功大,便不會在意眼下些許金銀。”
他吳禎年事已高,或許等不到大明海軍出兵遠洋諸國那一天。
可他麾下兒郎都是青壯!
如今他們是東藩島第一批訓練有素的海軍,到大明與遠洋諸國開戰時,麾下這些娃娃最起碼也是千總百戶。
現在的金銀俸祿與將來的封侯封爵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縱然無增加餉銀的恩待,可吳禎卻也有信心安撫麾下兒郎。
“殿下放心,臣定安撫好麾下兒郎。”
“僅是將來能為國建功便已經恩賞,何須增加餉銀。”
“再者說了,軍中俸祿也是不低,恩賞的話來日方長。”
以為解決了朱標煩心之事,吳禎心頭不安這才減輕了幾分。
可等他說完,卻見朱標臉上愁容不減,沉吟數秒這才徐徐說道:“實不相瞞。”
“國庫之財不僅沒法給予兵卒賞賜,哪怕是常例俸祿,恐怕也要等上幾個月才能分發下去。”
聽到朱標稱唿改變,吳禎再不敢自稱末將。
眼前朱標的身份不再是他的晚輩,而是大明的太子,是君。
那他吳禎便不能是軍中老人,更不能是朱標的長輩,隻能是臣。
“臣吳禎有負聖托,罪該萬死!”
此刻吳禎單膝跪地,縱然時值冬月,夜晚微涼。
可額上那密密麻麻的汗水卻好似剛被酷日暴曬過一般。
而看到吳禎這副樣子,朱標倒是沒有急著開口。反而看向一旁的朱樉、沐英道:“靖海侯緝捕周家奸佞,麾下將士也在泉州暫歇。”
“大哥,二弟,你們去安排。”
將眾人打發走後,朱標一麵理著袖口,一麵漫不經心說道:
“三叔與父皇同歲,也是最早追隨父皇之人。”
“當年北境戰場為何獨獨將三叔換下,而不是選調藍玉、顧時等人駐守東南,三叔可知其中深意?”
“這....臣.....臣愚鈍.....”
“乃是父皇信任將軍!”朱標猛的提高音量,“將軍乃是從龍老臣,按理來說自當老成持重。”
“洪武三年拜將軍為靖海侯,雖非國公,可同時授靖海將軍銜,此番尊榮又與國公何異?死後榮寵豈不更上層樓?”
“可縱然是恩寵已極,將軍卻還盯著身前那些許的微末之功。”
“還不滿朝廷把將軍從北境扯下,駐軍東南!”
“真要說起來!”朱標眼眸一凝,緊緊盯著眼前的吳禎,語氣平淡伴隨點點厭煩道:“北境草原、東南沿海,二者有何區別?”
“二者不都是保家衛國,二者不都為萬千百姓太平而戰?”
“本以為三叔老成持重,當明白其中苦心。到東南任上也會不計功勞大小,抵禦倭寇,訓練海軍。”
“如今看來.....”
朱標緩緩起身,看向吳禎的眼神中摻雜著些許失望。
重重一歎後,竟痛心疾首起喃喃歎道:“終究是父皇高看了三叔。”
“臣萬死!”吳禎精神一凜,慌忙下拜。
“臣愧對陛下!”
“臣有負君恩....”
“臣萬死!”
三聲疾唿落罷,吳禎心中愧疚不能自已。
衝朱標不住叩頭的同時,眼淚、鼻涕更是止不住的流。
原本將他調離北境,調至東南,他還心有埋怨。
如今看來,當真是他不知進退了!
恰如朱標所言,他吳禎得天家恩寵已到極點,他吳禎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讓他到東南抵禦海寇、訓練海軍,便是老朱顧念同袍之情,給他吳禎的一個善終。
畢竟方才朱標已經明說了,待他百年之後,身後榮寵自然是更上一層樓。
加上他二哥吳良也是大明侯爵,他吳家身後之榮,甚至不亞於軍中任何一家一姓的將帥!
可偏偏!
偏偏是李善長、劉伯溫這些文臣求都求不來的善終之法。
老朱親自為他考量,親自為他謀劃,他吳禎卻棄之如敝履,甚至還削尖了腦袋想要更多戰功,想要鑽進那北境戰場的洪流之中。
殊不知,若他於北境再立大功,賞無可賞之下,自是難以善終!
“臣有負君恩,臣願以死.....”
“休要提什麽生死之說!”不等吳禎說完,朱標當即怒聲斥道:“我大明顧念老將之功,可也絕對不會予一輕生將帥身後榮寵。”
“三叔莫要讓父皇難堪!”
“這....這....”
一時間,吳禎滿臉茫然,甚至有些呆滯的看向眼前朱標。
他自知有罪。
辜負老朱的一片苦心,他也寧願一死了之。
可朱標這話,竟將他以死謝罪的希望也徹底掐滅。
也是在吳禎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贖罪之時。
朱標躬身親自將他扶到身邊座位坐下後,繼而溫聲說道:“三叔,駐軍東南,抵禦海寇,訓練海軍。”
“此番功勞就真比不上北境戰場?”
“北麵唯有故元一方強國,可海洋遼闊,自可輻射遠洋諸國。”
“讓三叔訓練海軍,父皇之心,難道三叔還不明白?”
吳禎微微一頓,下一秒卻好似醍醐灌頂般,整個人瞬間通透了許多。
北方僅是暴元一國,如今也已被朱標生擒其主。
待收攏草原殘餘各部後,北境便少有戰事。
可東南沿海卻是不同。
海域遼闊,四通八達。
北!可行水路,與北境大軍共擊高麗、倭國。
南!可直指淡馬錫、呂宋等國。
縱然是向西,大明水師也可配合陸軍進攻蘇門答臘、爪哇等國。
就在吳禎心中震撼之餘,隻聽朱標突然輕笑出聲,語氣更是玩味,甚至還帶著幾分譏諷說道:“孤當真想不明白,為何軍中將帥都不願前往東南訓練海軍。”
“相比北元,明明東南海軍更是大有作為!”
“末將目光短淺,還望太子殿下恕罪。”明白朱標的意思,吳禎猛的起身,鄭重拱手道:“末將今後自當極力訓練海軍兵卒,定不負殿下所托!”
“如此便拜托三叔了!”
見朱標語氣和緩衝自己再次示意。
吳禎這才壓下心中忐忑,僅用屁股一角沾著石凳坐下。
也是此時。
朱標拿起酒壺,為吳禎跟前杯盞填滿酒水後,語氣柔和帶著些許擔憂淡淡說道:
“那東藩一島,將來不僅是海貿通商之重要港口,更是我大明海軍之巨大兵庫。”
“孤有意由三叔前往東藩島練兵,不知三叔意下如何?”
“臣謹遵太子令!”
朱標微微頷首,旋即似想到什麽麻煩事般,不由微微咋舌。
也是看到朱標麵露愁色,吳禎忙開口問道:“可還有事讓殿下憂心?”
“嗯......”
“不滿三叔。”朱標沉吟數秒,半晌似下定決心般,這才開口道:“讓三叔麾下兒郎駐軍東藩島,自然是要增加餉銀,以慰將士離家千裏之苦。”
“隻是眼下國庫吃緊......”
“殿下無需擔心!”
吳禎終於找到個能將功補過的法子,還不等朱標說完便連忙開口道:“訓練海軍乃是為將來遠征做準備,臣麾下兒郎雖是武夫,可也知道輕重緩急。明白將來功大,便不會在意眼下些許金銀。”
他吳禎年事已高,或許等不到大明海軍出兵遠洋諸國那一天。
可他麾下兒郎都是青壯!
如今他們是東藩島第一批訓練有素的海軍,到大明與遠洋諸國開戰時,麾下這些娃娃最起碼也是千總百戶。
現在的金銀俸祿與將來的封侯封爵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縱然無增加餉銀的恩待,可吳禎卻也有信心安撫麾下兒郎。
“殿下放心,臣定安撫好麾下兒郎。”
“僅是將來能為國建功便已經恩賞,何須增加餉銀。”
“再者說了,軍中俸祿也是不低,恩賞的話來日方長。”
以為解決了朱標煩心之事,吳禎心頭不安這才減輕了幾分。
可等他說完,卻見朱標臉上愁容不減,沉吟數秒這才徐徐說道:“實不相瞞。”
“國庫之財不僅沒法給予兵卒賞賜,哪怕是常例俸祿,恐怕也要等上幾個月才能分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