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遷移東藩島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殿下.....”老人眼角抖動,似有幾分恐懼般看向朱標。
“孤自然明白,隻是......”
話未說完,朱標重重歎了口氣,似不忍心般將頭轉到一旁。
見此情形。
劉伯溫當即了然,上前將老者扶起的同時,沉聲開口道:“並非太子殿下不願開恩,隻是國法難容。”
“老人家,曆朝曆代謀反篡逆都是頭號大罪。”
“若太子殿下今日饒恕,豈不是告訴全天下百姓皆可謀反,皆可舉兵對抗朝廷軍隊?”
“若是如此!”
“各地聚集私兵,百姓豈不是被各方軍閥勢力欺壓的永無寧日?”
原本老人不覺得朱標赦免他們,有什麽大不了的。
可聽到劉伯溫提及各方軍閥勢力乍起,百姓永無寧日。
老者整個人也緊張了起來。
畢竟他也經曆過元末亂世,他怎會不知道,在各地兵勢的欺壓之下,百姓僅僅是納糧繳稅都要繳納好幾份。
“可...可是....大人.....”
“老朽已到古稀之年,老朽已然活夠了。讓老朽一人承擔此等罪過是否可行?”
“自然是不行的!”劉伯溫握住老人的胳膊微微用力,“篡逆之罪,最輕的處罰也是誅連九族。”
“即便太子仁德,最多不過改為株連三族,親族流放。”
“老人家莫要讓殿下為難啊!”
話都說到這份上,那老者便也不敢繼續祈求。
畢竟活了近七十年,他又怎會不知分寸二字的分量。
若他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求饒,保不準朱標厭惡之下便不會開恩,依舊將涉案之人九族盡誅。
“既然如此,草民多謝殿下。”
語罷,那老人默默轉過身子,朝身後人群走了過去。
也是聽到劉伯溫方才那番話,眼前百姓個個心如死灰,眸光黯淡,甚至不少人眼中都噙著淚水。
畢竟是謀反大罪!
株連九族也是正常。
無人非議朱標手段嚴厲,更沒人心中抱怨朝廷不仁。
“老人家且慢!”
就在眾人已覺求生無望,都打算迴家準備後事的時候。
隻聽朱標猛的開口,衝周圍百姓喊道:
“泉州百姓均是受蒲家蠱惑,縱然有罪,也該輕饒。”
“傳孤旨意......”
“殿下三思啊!”
聽到朱標有赦免泉州百姓的意思,劉伯溫撲通一聲便跪到了朱標跟前。
“殿下三思啊!若殿下饒恕謀反者同族,一旦被陛下得知,陛下定會震怒不已。”
“甚至.....甚至會動搖殿下儲君之位!”
聞聽此言,沐英、沈世用,秦王朱樉,三千中軍,以及千餘名錦衣衛盡數跪在朱標跟前。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
“諸卿請起。”
沐英、沈世用就好像沒聽到朱標的話一般,依舊跪在地上。
實際上,沐英自然知道,老朱斷不會廢除朱標太子之位。
甚至不管朱標怎麽處置泉州這些百姓,老朱都不會責怪朱標。
可正因如此。
當聽到劉伯溫提及儲君之位動搖,沐英雖不明白其中深意,但跟著劉伯溫下跪一準沒錯。
“將士們,快快請起!”
即便豹韜衛,三千中軍,千餘名錦衣衛都不願違抗朱標令旨。
可意識到朱標為了饒恕泉州百姓,甚至可能動搖儲君之位,一眾將士說什麽都不願起身。
特別是豹韜衛的兵卒,那都是跟著朱標一路殺伐過來的。
眾人也早將朱標視為君主。
他們自然不願看到朱標的儲君之位有任何動搖。
當看到一眾兵卒,許多官老爺都跪在朱標跟前。
方才那老者知道朱標為難,忙跪地開口道:
“我等罪該萬死,殿下萬不可心慈手軟,因為我等觸怒陛下!”
一時間,所有百姓齊齊下拜,朗聲高唿。
“我等罪該萬死!”
“殿下莫要心軟!”
“若殿下執意如此,老朽這就帶族中眾人自刎而死!”
聽到老者這話,朱標快步上前,親自躬身將他扶了起來。
“老人家何出此言啊!”
“殿...殿下.....”
“老人家勿憂,陛下曾多次告誡本宮,心中應時刻銘記愛民、為民之心。”
“縱然饒恕泉州百姓有違國法,然陛下知情有可原,定會輕饒本宮。”
“可是殿下.....”
老者心中感動,渾濁雙眸甚至泛起一陣晶瑩。
此刻看向朱標的眼神中,更滿是感激。
“為我等賤民,殿下實不該觸怒皇帝陛下。”
“何有觸怒一說?”
朱標隨意笑道:“陛下自繼位以來殫精竭慮,所為皆是為民謀福。”
“今日孤饒恕泉州百姓,即便與國法不合,可想必也合陛下心意。”
“隻是今後......”
不等朱標說完,那老人忙再次跪地道:
“今後我等定不負朝廷大恩!”
“陛下聖明,太子仁德,待我泉州百姓恩同再造。”
“老朽今後定嚴加約束族人!”
“如此大善!”
朱標微微頷首,轉而衝麵前百姓朗聲下令道:
“泉州百姓雖有過錯,然所為皆是受蒲家奸佞蒙蔽。”
“故而.....”
“擢!凡族中族人先前為蒲家護衛者,一族之人盡數流放東藩島(台灣)。”
“流....流放....”
就在老人還有些猶豫之時。
劉伯溫快步上前,拉著他便向朱標謝恩。
也是此時,朱標看向周圍海外藩商。
“大明雖禁海貿,然諸藩商已領略我大明風土,不該肆意驅逐。”
“擢,授遠洋藩商商賈身份、海貿文書,錄製成冊。”
“今後爾等可繼續海貿生意!”
語罷,在一眾百姓、藩商的謝恩聲中,朱標大步朝泉州府衙走去。
爾等朱標剛走,那老者看向劉伯溫疑惑問道:
“大人,我族中眾人皆要被流放東藩荒島?”
“與其說是流放,不如是遷移其家!”
劉伯溫看向周圍百姓,高聲說道:“一族流放,那便是默許你們帶上家產,帶上妻兒遷徙而已。”
“換個地方過日子,起碼能保住性命不是!”
“可.....”
即便劉伯溫這麽說,周圍百姓還有些不太願意。
故土難離,讓他們搬移泉州,和要他們半條命一模一樣。
也是見眾人還有想要討價還價的打算,劉伯溫麵色微沉,煞有介事道:
“太子殿下饒恕你等,不誅你等九族,這便有可能觸怒陛下。”
“若陛下震怒,甚至還會動搖太子的儲君之位。”
“而且!”
“你等也不想想,太子殿下如此仁德,軍中、朝中多少人甘願為殿下赴死。”
“若是知道殿下為了你等惹怒陛下。軍中那些將軍,還不先斬後奏,將你等盡數斬首?”
“太子仁德,讓你等遷徙東藩島,也是為了保全你等性命!”
“孤自然明白,隻是......”
話未說完,朱標重重歎了口氣,似不忍心般將頭轉到一旁。
見此情形。
劉伯溫當即了然,上前將老者扶起的同時,沉聲開口道:“並非太子殿下不願開恩,隻是國法難容。”
“老人家,曆朝曆代謀反篡逆都是頭號大罪。”
“若太子殿下今日饒恕,豈不是告訴全天下百姓皆可謀反,皆可舉兵對抗朝廷軍隊?”
“若是如此!”
“各地聚集私兵,百姓豈不是被各方軍閥勢力欺壓的永無寧日?”
原本老人不覺得朱標赦免他們,有什麽大不了的。
可聽到劉伯溫提及各方軍閥勢力乍起,百姓永無寧日。
老者整個人也緊張了起來。
畢竟他也經曆過元末亂世,他怎會不知道,在各地兵勢的欺壓之下,百姓僅僅是納糧繳稅都要繳納好幾份。
“可...可是....大人.....”
“老朽已到古稀之年,老朽已然活夠了。讓老朽一人承擔此等罪過是否可行?”
“自然是不行的!”劉伯溫握住老人的胳膊微微用力,“篡逆之罪,最輕的處罰也是誅連九族。”
“即便太子仁德,最多不過改為株連三族,親族流放。”
“老人家莫要讓殿下為難啊!”
話都說到這份上,那老者便也不敢繼續祈求。
畢竟活了近七十年,他又怎會不知分寸二字的分量。
若他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求饒,保不準朱標厭惡之下便不會開恩,依舊將涉案之人九族盡誅。
“既然如此,草民多謝殿下。”
語罷,那老人默默轉過身子,朝身後人群走了過去。
也是聽到劉伯溫方才那番話,眼前百姓個個心如死灰,眸光黯淡,甚至不少人眼中都噙著淚水。
畢竟是謀反大罪!
株連九族也是正常。
無人非議朱標手段嚴厲,更沒人心中抱怨朝廷不仁。
“老人家且慢!”
就在眾人已覺求生無望,都打算迴家準備後事的時候。
隻聽朱標猛的開口,衝周圍百姓喊道:
“泉州百姓均是受蒲家蠱惑,縱然有罪,也該輕饒。”
“傳孤旨意......”
“殿下三思啊!”
聽到朱標有赦免泉州百姓的意思,劉伯溫撲通一聲便跪到了朱標跟前。
“殿下三思啊!若殿下饒恕謀反者同族,一旦被陛下得知,陛下定會震怒不已。”
“甚至.....甚至會動搖殿下儲君之位!”
聞聽此言,沐英、沈世用,秦王朱樉,三千中軍,以及千餘名錦衣衛盡數跪在朱標跟前。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
“還請太子殿下三思~”
“諸卿請起。”
沐英、沈世用就好像沒聽到朱標的話一般,依舊跪在地上。
實際上,沐英自然知道,老朱斷不會廢除朱標太子之位。
甚至不管朱標怎麽處置泉州這些百姓,老朱都不會責怪朱標。
可正因如此。
當聽到劉伯溫提及儲君之位動搖,沐英雖不明白其中深意,但跟著劉伯溫下跪一準沒錯。
“將士們,快快請起!”
即便豹韜衛,三千中軍,千餘名錦衣衛都不願違抗朱標令旨。
可意識到朱標為了饒恕泉州百姓,甚至可能動搖儲君之位,一眾將士說什麽都不願起身。
特別是豹韜衛的兵卒,那都是跟著朱標一路殺伐過來的。
眾人也早將朱標視為君主。
他們自然不願看到朱標的儲君之位有任何動搖。
當看到一眾兵卒,許多官老爺都跪在朱標跟前。
方才那老者知道朱標為難,忙跪地開口道:
“我等罪該萬死,殿下萬不可心慈手軟,因為我等觸怒陛下!”
一時間,所有百姓齊齊下拜,朗聲高唿。
“我等罪該萬死!”
“殿下莫要心軟!”
“若殿下執意如此,老朽這就帶族中眾人自刎而死!”
聽到老者這話,朱標快步上前,親自躬身將他扶了起來。
“老人家何出此言啊!”
“殿...殿下.....”
“老人家勿憂,陛下曾多次告誡本宮,心中應時刻銘記愛民、為民之心。”
“縱然饒恕泉州百姓有違國法,然陛下知情有可原,定會輕饒本宮。”
“可是殿下.....”
老者心中感動,渾濁雙眸甚至泛起一陣晶瑩。
此刻看向朱標的眼神中,更滿是感激。
“為我等賤民,殿下實不該觸怒皇帝陛下。”
“何有觸怒一說?”
朱標隨意笑道:“陛下自繼位以來殫精竭慮,所為皆是為民謀福。”
“今日孤饒恕泉州百姓,即便與國法不合,可想必也合陛下心意。”
“隻是今後......”
不等朱標說完,那老人忙再次跪地道:
“今後我等定不負朝廷大恩!”
“陛下聖明,太子仁德,待我泉州百姓恩同再造。”
“老朽今後定嚴加約束族人!”
“如此大善!”
朱標微微頷首,轉而衝麵前百姓朗聲下令道:
“泉州百姓雖有過錯,然所為皆是受蒲家奸佞蒙蔽。”
“故而.....”
“擢!凡族中族人先前為蒲家護衛者,一族之人盡數流放東藩島(台灣)。”
“流....流放....”
就在老人還有些猶豫之時。
劉伯溫快步上前,拉著他便向朱標謝恩。
也是此時,朱標看向周圍海外藩商。
“大明雖禁海貿,然諸藩商已領略我大明風土,不該肆意驅逐。”
“擢,授遠洋藩商商賈身份、海貿文書,錄製成冊。”
“今後爾等可繼續海貿生意!”
語罷,在一眾百姓、藩商的謝恩聲中,朱標大步朝泉州府衙走去。
爾等朱標剛走,那老者看向劉伯溫疑惑問道:
“大人,我族中眾人皆要被流放東藩荒島?”
“與其說是流放,不如是遷移其家!”
劉伯溫看向周圍百姓,高聲說道:“一族流放,那便是默許你們帶上家產,帶上妻兒遷徙而已。”
“換個地方過日子,起碼能保住性命不是!”
“可.....”
即便劉伯溫這麽說,周圍百姓還有些不太願意。
故土難離,讓他們搬移泉州,和要他們半條命一模一樣。
也是見眾人還有想要討價還價的打算,劉伯溫麵色微沉,煞有介事道:
“太子殿下饒恕你等,不誅你等九族,這便有可能觸怒陛下。”
“若陛下震怒,甚至還會動搖太子的儲君之位。”
“而且!”
“你等也不想想,太子殿下如此仁德,軍中、朝中多少人甘願為殿下赴死。”
“若是知道殿下為了你等惹怒陛下。軍中那些將軍,還不先斬後奏,將你等盡數斬首?”
“太子仁德,讓你等遷徙東藩島,也是為了保全你等性命!”